禅定在传统文化中有哪些运用呢?我们接下来挨个儿说。
先从儒家说起,儒家对我们文化影响的巨大性不用我多说。虽然孔子以前被批得很恼火,但儒教本身你怎么批呢?它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根本没办法批。
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的一些思想可能不太合理,比如“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类三纲五常的观念。因为现在没有了君臣,夫妻之间也平等了,夫想为妻纲都不行,很多男人在家里都是“耙耳朵”,反而是妻为夫纲。父为子纲也变了,以前父母就是纲要,子女一定要听父亲的,现在我们有“二十四孝父母”,儿子一说:“老爸,我要买个房子!”父亲就说:“好,听命,存款拿去。”倒过来变成了“子为父纲”。
当然,三纲五常这些礼教好像随着历史在变迁,但有些根本性的思想还是变不了,也没法变。
现在我们来看禅定在儒家的一些运用,首先看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篇说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段话很厉害,一上来就把儒家的纲目、宗旨,以及我们应该做什么都说完了,即《大学》的三纲八目。
“大学”不是什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它是指最大的学问。那么这条大学的道路在哪里呢?就是《大学》的三个纲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指明白,“明德”指光明之德。光明到底是什么呢?即心的至理。“明明德”就是明白心的至理。“亲民”指教化民众,而教化民众达到治国平天下,就叫“止于至善”。这三个纲要不同于前面说的“三纲五常”,前者是属于“亲民”中认定伦理关系、流于礼教的原则。
“八目”是指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儒家的学问,即提倡立身治世的八个步骤。归纳起来,“三纲八目”,就是在三纲的统领之下,每个人应该去做八件事。
什么是“正心诚意”?它不是指一个人道德高尚,道德高尚只是一个作用,它有它的具体内容。大儒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正心诚意。什么叫知行合一呢?“知”是意识所想象的概念,“行”是心的一些冲动、行为,当意识中的概念和心态达到一致的时候,就叫知行合一。
平常人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所学的东西和心的实际倾向是冲突的。比如我们受的教育是:不能欺负别人,但总是忍不住要去欺负别人;不能说假话,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假话;别人的老婆不能爱,但你偏偏还是要爱,要去当隔壁王老五……达不到知行合一,就没办法正心诚意。
什么是“格物致知”呢?格物,就是详细地分类和了解世界上所有事物。格物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是朝外,宋明时代的程朱理学派[1]认为应往外格物,找外面的事物;一派是朝内,陆王心学派[2]认为应朝内格物,分辨我们的心是什么。儒家的内格一分辨,就会像佛家唯识说的“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 佛家把“心”分为八个识:阿赖耶识、末那识,以及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
格物要达到致知——一方面要知道所有的事情,一方面要把事物的深度知道到极点。知道所有的事,就叫广博;知道所有事的深度,就叫致知。格物致知的水平达到极限,就是佛教里的“遍知”。
所以儒家有句话说:“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作为一位大儒,如果这个世上有任何一个事情不明白,那是他的耻辱,所以他一定要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从“致知”的层面来说,前面说的正心诚意也是很麻烦的事。大家不要认为“我心很正”就行了,我们认为的“心很正”,意思就是不做坏事,这个太浅了。真正的正心诚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知道我们的心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修身”呢?其实,当我们去实践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时候,就是修身。儒家把对自身的修炼和反省叫修身,道家叫修内丹,而在佛家就叫修行。
儒家不像道家和佛家那样追求出世,要么离开尘世去修仙,要么去成佛。儒家讲究“处世”,他们在修身后要去做事,建立功业。如果要建功立业的话,首先得有个家,叫“齐家”。因为在儒家看来,家国是相同的构造,“国”只是“家”的放大。所以儒家非常重视家庭,为了一个家庭的规范和秩序,它建立了“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三纲五常的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把“齐家”视作“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把家搞好了,就要去治国平天下,这部分我就不用讲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天子还是平民,你去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也好,还是去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一定要以修身为本,先把自己搞好。那怎么去修身呢?难道去韩国动手术?那个也叫修身,但修完后用来干什么呢?难道天天自拍,充当各种流量担当?
儒家的修身肯定不是这样,而是要去内观、内省、内照,也就是禅定。所以在儒家里面,历代大儒都非常重视静坐,比如孔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东林党的领袖高攀龙……他们没有一个不重视静坐禅定。
——摘录并整理自《禅定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1]即由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
[2]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阳明(王守仁)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心学”;或有专门称为某哲学家的心学,如王阳明的“阳明心学”。
- 品品佛教,治好你的不由自主
- 缺了它,我们热衷的传统文化就缺了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