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的训练,作用是消除自心的冷漠和贪婪。除了座上的修行,座下怎么修慈心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困难:当我们在座上生起慈爱的心态以后,尽量在座下提起这种心态。
在座上,我们很容易生起慈心的心态,因为环境惬意,周围并没有人来刺激我们。我们会点上香,把佛堂和座垫弄得很舒适,离开外境的刺激,身心回到佛教氛围里来,变得很安宁、平静。这个时候,如果想到给予众生好处,我们是愿意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慈悲心非常强烈——强烈到当内心受到伤害的时候,还可以保持慈心。知行合一是很不容易的。
真正的慈心在生活中才能体现,所以慈心的座下修,就是要把慈心的心态随时提起来。
刚刚开始修行的人,在生活中很不容易提起慈心。当遇到关系很好的亲友时,我们可能提得起来,比如面对我们的儿女、父母、妻子、丈夫、朋友,即使不用座上修慈心,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对他们好,愿意把暂时的快乐和究竟的快乐都给他们,这个没问题。但是,如果遇到某些人刺激了你,比如你老婆哪天骂了你,你老公哪天欺负你或者出去找小三,你还愿意把快乐给对方吗?
再比如,当父母烦了我们,我们还愿意对他们好吗?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父母打电话稍稍烦你一下,就不得了了。因为他们是父母,你可能会说“我还是愿意对他们好”,但至少在当时的情况下,你是很烦的。我们对父母的讨厌,也不好说“恨”,最多说“好烦!好讨厌!”这其实是一种轻微的嗔心。这个时候,我们的慈心,想给予他们好处的心,已经消失了。当然这还达不到对外人的排斥的强烈程度。如果是我们的同事、同修得罪了我们,或者做了我们认为很不道德、很不如法的事——哇,讨厌他们的心会十分强烈,恨意随之而生。这个时候,慈心就消失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把慈心的心态提起来,很难。
那要怎么办呢?
第一,在座上加强对慈心的思维,并强烈地、持续地保持这样的思维,串习成量。心态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慢慢培养的。一个念头容易生起,但培养心态,需要千千万万、亿亿兆兆的念头的堆积。心态没有样子、没有形状,但它强而有力,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因为心态依靠无数个同类的心念堆积而成——用修行术语来形容,叫做“串习成量”;用俗语来说,就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把谎言宣传一千遍,谬误也会变成“真理”。
第二,在座下的日常生活中,随时提起慈心。当没有遇到刺激,或遇到小危难的时候,可能你还不会忘记提起来,比如有人借了你十块钱不还,平常可能会生气,但训练了慈心以后,你就不会计较,依然会对对方很好——如果一个人借了你十万块呢?借钱还好一点,如果对方诽谤你、打你呢?更不行了。所以面对大危难时,我们暂时只能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我们要从小的事情训练起来,遇到小危难或小冲突的时候,要去提起慈心,慢慢地训练,直到后来遇到大危难和大冲突的时候,依然不丢失慈心,这就很厉害了。
从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到菩提心,只差一步。大家还记得菩提心的两个特点吗?——缘所有众生,缘佛果。四无量心差的是哪一点呢?四无量心缘所有的众生,但是不缘佛果——其实这样是矛盾的,因为如果不缘佛果,实际上就缘不了一切众生。但是,四无量心起码能缘所遇到的所有众生。当把四无量心扩大到想让所有众生成佛,与究竟法义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菩提心。
而阿罗汉对佛法的究竟见地不清晰,他成就了,就进入灭尽定,因而他缘不了佛果,只能缘周围的众生,缘不了所有的众生。如果缘佛果,就相当于与无量众生“捏”在一起,从而可以缘所有的众生。所以,四无量心训练好了以后,一旦与最究竟的见解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真正的菩提心,既缘了一切众生,也缘了佛果。
如果在所有的行为中,我们都能够慢慢地保持慈心不退失,就很厉害了。同理,悲、喜、舍心都可以达到这样。四无量心的训练其实有很类似的地方,我们之后会一一讲解。
有位著名的大德,曾经讲过一个非常令人震动的故事。这位大德的前世,有一位弟子,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曾因牢狱之灾,被关了十几年,受尽了折磨。修行人出狱后,找到自己的上师,上师问他:“被关的时候,你最害怕的是什么?”修行人说:“我最害怕在被人侮辱、折磨、毒打的时候,丢失了对他们的菩提心。”
大家好好想一想,这真的非常了不起!很多人羡慕神通,要么是好奇;要么是自私,希望得到保护;要么是希望拥有这种功能,去凌驾于众生之上,这是一种魔鬼性的心态。而这位修行人并非如此,即使受到折磨、侮辱、打骂时,只是希求自己不要丧失对这些人的慈悲心。这就是平常座下修慈心的方法,当他在这样想的时候,实际上就在保持慈悲心。
有人说:“我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一步!”修慈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刚开始只能应对一些小的刺激,以及对我们伤害不大的人,思考和训练慈心。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心逐渐变化,当面对一些很强烈的冲击或者非常讨厌的人,开始变得不那么嗔恨了。
如果一个人内心的恨意减少了,就会感觉到温暖和开放,很多苦闷、狭隘的感受会随之消失。这时,心里面那像毒蛇眼睛一样的东西,开始消失——这就叫做“净障”;慢慢地,变成母亲面对孩子的眼神一般,带着慈爱、温暖的光辉——这就叫做“积资”。慈心,就是真正的积资净障,能把慈心训练得很好,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总的来说,修慈心有一个次第,要逐步开始:第一,加强座上的观修;第二,在生活中串习,不仅要不断提起慈心,还要用慈心去对付各种冲击,去面对让我们烦恼的对境。这需要长期、踏实的训练,先从周围做起,从小事情做起,从应付小刺激入手,保持让众生得到快乐的心愿(包括暂时的快乐和究竟的快乐),一点点地做,堆积成量,直到随时随地保持慈心。
如果真的达到了那位修行人的程度,要证悟简直是举手之劳。心达到那一步的时候,很容易入定,也很容易明了法性。法性是最简单的,没那么复杂——我们的心为什么这样复杂呢?因为自我太需要保护了,控制不住地去分别、去执著、去痛苦,控制不住地产生各种情绪,翻来覆去地折腾——我们的心怎么能简单?
菩提心让我们不再患得患失,不再为利益计较,不再畏惧没有安全感,不再整天思考如何夺取别人的利益,也不再担心别人来害我们——这样的心,能不坦然、能不自在吗?如果我们长期坚持下去,哪怕只训练慈心,都可以成就。
这是我对“慈悲喜舍”的“慈心”的讲解,虽然内容不多,但讲得很细。希望大家不要为了学“概念知识”而学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修行方法。虽然我自己修行得不好,但讲得出来这些,起码表明我思考过。虽然并不是思考了就能做到,但是希望大家一起沟通学习后,都能够慢慢地做到。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七要》第14课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禅定中现象消失是否意味着证悟?
- 什么是阿赖耶识?我们要如何才能体会到阿赖耶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