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获得快乐的方式是减轻或者转化:减轻对外界的贪着,从而转化各种各样内外境的执着,而不是拼命地去抓取(增加所拥有物)、去改变外境(改到合乎自己的心愿)。
佛教修行人也改变,但改变发生在内心,所以佛教也被认为是修心。哪怕科学界,也只是去改变外境,而心外求道,一无是处。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快乐方式,但学佛走到后面,修行的快乐自然会呈现出来。
减轻贪执
噶当派有四依法:“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壑。”心依于法,就是不要非法;法依于贫,让心更好地安住在法上,不贪婪,不拥有太多东西;贫依于死,这不是要让我们贫死,而是保持这种不贪多的习惯,一直到死,即不停地放弃;死依于壑,想让这种状态一直保持下去,最好的地方是在山上,即荒野的地方,可能就是个山洞。
很多人一听,傻了。我没要求居士这样(虽然密勒日巴尊者也是居士),但是我们起码要做到这两点:第一,心里要知道,不应有过多的贪求;第二,所拥有的人事物,如果要走,就让TA走。
对于一些外境,甚至要主动脱开,如果TA不走,你又不主动脱开,那是不行的,这就是修出离心。脱开,不是要你马上和对象离婚、把孩子送孤儿院,而是心里面要明白:即使不分离,最终也会分离——你会死的,你会老的,所以预先在心里去放弃。离开了这些,心的快乐才会出来,不然的话,世俗之事都让你愁不完,哪有什么修行的快乐啊?
转化痛苦
在世俗中一定会有很多不好的冲击、痛苦等违缘,你做不到立马放弃它,但这时候你可以转化它。转化到一定时候,那真是很开心的,任何痛苦来了都会转成道用,刺激已经不存在,恐惧已经消失,生理需求自然得到满足。安全需求呢?在不需要安全的时候,安全需求也满足了。尊重需求呢?这样的人不需求尊重,世人唾骂也没关系,从而也没有了这些苦。社交需求呢?自我根本就不需要社交,只要跟法去“社交”就行了。所以,马斯洛的需求 (生理、安全、归属感和爱、社会需求或尊重、自我实现和超越)对一个修行人来说是不成立的。
佛教是如何达成“自我实现”的?通过修行把自我消灭了,那其实是自我完全不实现。彻底没有,就完成了最后一个超自我实现(超越)。所以,马斯洛六个需求中,只需要最后一个。一个守了戒的修行人,不会有不安全的恐惧;一个发起了菩提心的人,也不会有不安全的恐惧,也不需要别人去尊重他。
那生理上的需要呢?对于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护法的功德就会起作用了。要是当真发了菩提心,即使全世界的人都饿死了,你都饿不死。当然,可能会饿个半死(不排除在前期积累功德的过程中会这样),但你也不会怕这些。所以,那些需求都不成立,因这些需求而造成的苦难也会随之消失,最后会达到超自我实现——就是无我的实现,达到真正的乐空双运,在任何环境里面都是快乐。
举例来说明,福山涌泉寺里有一副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一个化身)的对联: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空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这句是调戏施主的。下面一句才精彩: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年年坐冷山门”,孤独,没有了社交需求。“接张待李”,有很多烦恼。作为一位上师或者善知识,接张待李是很烦的事——对方提出问题之清奇,恨不得吃了他,还不能随便说他,搞不好就埋怨上师或者善知识不慈悲。而且,可能五百个人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上师或者善知识得回答五百次。
而对联描述的情况则不同,面临这样的状况,“总见他欢天喜地”;坐冷山门,还是舒舒服服的。请问他的得意处有什么来由?是怎么回事?其实原因就是刚才说的那些,外境已经不会导致刺激了,各种烦恼被转化掉了。
当然,到了弥勒菩萨这一步就不只是这样了。乐空双运,一切都如梦如幻,所有的现象、念头起来,全都是法性游舞,那种坦然和自在,很多人都体会不到。但是,修到一定时候,一定能够体会得到,这也不是很难的,开悟就可以,然后慢慢去加强它,快乐会非常厉害。
还有密勒日巴尊者,他以“穷”而出名(以修行环境恶劣而出名),他说了很多关于修行快乐的道歌,里面讲了很多修行的快乐,比如修行八乐等等。最基础的一些乐大家是看得懂的。后面一些关于拙火这方面的乐,你们不一定看得懂,开悟了以后的快乐比较难懂。而后面乐空双运层次的乐,一定要依靠前面的乐为基础。总之,佛教修行的快乐真的非常实在,可以获得。
但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求取得到呢?因为没有用心,没有当真,不愿意放弃,不愿意转化,或者是转化的力度不够。还有些人是方法没到位,有些人缺乏一个好的修行环境、团体;有些人即使有了好的团体,也不用心。所以快乐会越来越窄,特别对于进了佛教团体还不用心的人,会很快把福报耗尽,痛苦就开始现前,甚至会感受剧烈的痛苦。
很多人觉得,种种因缘好像控制不住,其实不然,按照世俗的方法追求快乐,不管什么样的因缘,最后一定造成苦,追求快乐的方式决定了苦谛的正确性。如果按照佛教不停地放弃或转化的方式去追求快乐,只要熬过前面艰苦的阶段,快乐随处都是,举手投足,扬眉张目,无处不是快乐,挡都挡不住。
这绝对不是造谣,或是臆想、背书,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结果。但是,我们得以强烈的发心去做,事实证明,有很多师兄的修行开始有苗头了,甚至有人已经做得比较好了。
——摘录并整理自《坛经第二课——世俗快乐和修行快乐的比较(下)》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不要片面地看待任何人、任何事
- 观心的三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