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复提到“阿赖耶识”这个词,它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它是指我们平常人说的心,在唯识里面叫“阿赖耶识”。但我们平常人说的“心”跟“阿赖耶识”又是有区别的。我们平常人说的“心”,是指意识在想,还有一些感觉,而唯识里面说的阿赖耶识,比我们普通人说的想和感觉的心要深很多。
阿赖耶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比如禅定的时候,六根完全停下来了:眼睛不看了,即使睁眼看到什么东西也是视而不见;耳朵不听了,声音响起也听而不闻;身体的感受也开始减轻;舌头和鼻子感知到的味道完全都没有了;意识也不想了。
你看有些人打坐,几秒钟都停不下来。但是如果一个人处在阿赖耶识的时候,念头基本是没有的,就算是有也不起作用,就像虚空里面产生的云雾一样,它会自己生起自己散去,如果心处在这种状态的定中时,就是处于阿赖耶识的状态。
如果很深、很长期地去感受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看到、听到、感觉到的现象都来自于那里——阿赖耶识。它有些功能,能够把所有产生的现象回收回去,成为种子;同时把这些种子再依缘(即依照心的一些势力)组合。
什么叫势力?比如我看到一个女孩子,非常喜欢她,每天都要去看她一眼,还拿着她的照片天天看,日思夜想,那么看这个女孩子的心理活动就会成为一种势力,导致我做梦的时候都会梦到她,甚至厉害到白天我也仿佛看到了她——好了,我就变成了疯子。
再举一个打麻将的例子,假如你天天打麻将,每天在那里摸二条、二筒、三万、八万、中、发、白……连摸三天,三天三夜不睡觉,那么打麻将这个行为就会变成一种势力,导致你晚上睡觉都会梦到在摸。其实用不到三天,我经常打七八个小时的麻将以后,晚上做梦会摸个卡二条把自己笑醒,这个就叫做势力。
这个势力你感觉不到它是什么东西,但它就是在你心里藏下去了。当然,我们有个普通的说法叫“记忆”,但记忆的表达太浅了,它只是指我们还能想得起的一些行为和想法。阿赖耶识这个“记忆”就非常强了,很多世的东西都储藏在里面,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它要起作用,这种作用就叫做势力。
当这种势力非常巨大的时候,就叫做大势至,大势所趋的意思。所以有个菩萨叫做“大势至菩萨”,实际上他是我们相续(阿赖耶识的连续性叫做相续)里面最大的势力;我们相续里面最慈悲的力量,就是“观世音菩萨”;我们相续里面最智慧的力量,就是“文殊菩萨”;我们相续的本质就是释迦牟尼佛——佛,就是本性。
我们的阿赖耶识就会把所有的东西储存下来,然后形成势力。但阿赖耶识本身在不表露出来的时候,是平等的,也没有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你不可能永远处在阿赖耶识的状态里面,因为那里面的势力总是会冒出来的,如果一冒出来,就形成所谓的世界,就会有人的个体。
我们会认为这个个体叫“我”,其实这叫做“人我执”。然后我们会认为个体之外的显现是一种存在,这也是一种很强烈的执着,比如我们会感觉到这个桌子存在,对面的人存在,虽然逻辑分析它们完全是没有实质的,但我拿把刀来把你耳朵割下来的时候,也是好痛的,这种强烈地感受到它存在,就叫做“法执”。执着是一种不讲道理的东西,虽然概念上可以明白万法无有实质,但你的心根本体会不到那种味道,也消除不了执着。
我们在定中可以达到阿赖耶识的状态。其实还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你体会到阿赖耶识,比如你去跑步,跑到好累的时候,“啪”地一声让你突然站住,你那时候脑子一片空白,心也可以暂时领会到一下阿赖耶识。
其实一个人睡得很沉的时候,也叫做阿赖耶识,但是按照藏传佛教的说法,这不能叫做阿赖耶识,应该叫做“阿赖耶”。为什么?因为在藏传佛教里边要讲到它的修行,所以阿赖耶与阿赖耶识在藏传佛教里面是有区别的,但在汉传的唯识里面就不提他们的区别了。
具体来说:你睡觉的时候,是靠什么东西让你睡着的?你睡着了以后,眼睛也不看了、身体也不感觉了、鼻子也不闻了、耳朵也不听了,但是你的血液还在循环,你还在长肉,也没见你的肉会长到床架子上去,血液也没有冲出皮肤飚出来。这说明还有心识在维持它的运转,其实这就是阿赖耶识。但由于你受眠心所的影响,对它没有任何清晰的觉知,只剩下阿赖耶的本体在那里运转,所以叫阿赖耶;如果有了清晰的觉知,就叫做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那种清晰的觉知和前六根的觉知不同,前六根的觉知也很清晰,但是分了类,思维就是思维,眼睛就是眼睛看,耳朵听就是耳朵听,眼睛不能代替耳朵,这些就不能叫做阿赖耶识了。
为什么我要跟大家说到“阿赖耶识”呢?因为很多人都在问,术语性的解释已经说过很多,但如果你想比较具体地认知阿赖耶识,你可以通过禅定去体会的。
——摘录并整理自《佛教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请查收这份“慈心”的座下修行指南
- 为什么四夺要从夺“色”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