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为何是真的》
第一章 三观:真的那么重要吗?
第二节 从逻辑上,什么是真理?
当我们追问"什么是真理"之前,我们先来探索一下真理的判定标准。这个问题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因为它涉及到不同的认知方向、方式和层次。
合逻辑与可实证
西方古典哲学发展到当代逻辑学,哲学家们逐渐形成了理性主义的真理观:真理性的命题或陈述必须符合严密的逻辑规范。以莱布尼茨为代表,他提出真理需要遵循两大逻辑原则:充分理由律和无矛盾律。也就是说,要有充足的理由,且不能自相矛盾。这为判定真理提供了理性的基础。
在西方现代哲学研究中,另一种极具影响力的真理论被称为"符合论":当一个命题或陈述与客观现实相符合,即能在实际世界中得到验证时,这个命题或陈述就是真理。例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就是一个科学上的真理,因为我们通过对水分子结构进行观察和实验,可以证明这个陈述符合事实。符合论强调真理必须能够获得经验证实。
尽管关于真理的讨论百花齐放,但我们依然可以提炼出两个基本而清晰的判断标准:合乎逻辑和可以实证。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无论我们建立多么精致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框架,最终都必须经受实践检验的考验,才堪当“真理”。否则,它就仅仅是一种思维游戏。
因此,在接下来所有章节的探讨中,我们也会重点去看佛法的世界观是不是合乎逻辑的,是不是可以实证的。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
人类已经认定的"真理"通常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当我们将这些真理置于更宏大的系统中考察时,往往会发现它们的局限性。这类具有适用范围的真理,我们称之为局部真理或相对真理。它们揭示的主要是现象层面的运作规律。
区别于现象层面的相对真理,还有一种真理,是从本质的角度定义的真理,叫根本真理或绝对真理。
所谓的绝对真理,揭示的是一切万物共有的本质。本质意味着最彻底、最究竟的状况,意味着没有更深的真理了,所以,绝对真理要解释清楚,造成生命、世界(一切现象)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既然绝对真理指向一切现象的本质,那么它一定要遍及所有的现象——佛法称之为“周遍”。在任何现象上都不能失效,否则只能叫“相对真理”。比如,牛顿力学定律在极高速运动、强重力场和量子尺度等情况下都会失效;而我们现在已知的许多传统物理规律,在黑洞中都不适用。因此,这些理论都无法作为阐释万物本质和终极归宿的绝对真理。
佛法逻辑学中如何判定真理
在佛法中,有一门专门探索真理的逻辑学问,称为"因明"。它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判定推理和结论的正确性,这种正确的推理在因明中被称为"真因"。
为了把佛教的世界观是否具备逻辑上的真理性说清楚,我们不得不作一些“因明”基础观念的铺垫。
“因明”学说中,一个完整的论式(即完整的推理)必须包含三个要素:
-
有法(讨论的对象);
-
所立(对该对象提出的观点);
-
因(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用日常语言来说,就是针对某个事物(有法)提出一个观点(所立),并给出证明这个观点正确性的理由(因)。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苹果是甜的,因为它含有糖分" 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推理:
-
苹果(有法);
-
是甜的(所立/观点);
-
因为含有糖分(因);
然而,仅有完整的论式结构还不足以确保推理的正确性。要判断一个论式是否成立,还需要通过"三相"的方式来验证这个理由(因)。
这个在“因明”里面叫做“因三相”,也就是说,从三个方面去考察这个理由(因)是不是正确的。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
假设有人说:"张三肯定是佛教徒,因为他不吃肉。"要检验这个推理是否成立,我们需要通过“因三相”的标准来分析:
第一相:因在有法上存在;
-
这要检验理由(因)与讨论对象(有法)之间是否有实际关联;
-
在这个例子中,"张三确实不吃肉",且"佛教徒中确实有不吃肉的",所以第一相成立;
-
我们来举个因在有法上不存在的反例:"苹果是甜的,因为奥特曼"——这里"奥特曼"与"苹果"毫无关联,所以第一相不成立;
第二相:同品周遍;
-
这是从因推果的正向推理,检验是否“周遍”——是否如是因,必定会有如是果。
-
在这个例子中,需要验证"凡是不吃肉的,都是佛教徒"这个命题;
-
显然不成立,因为:
-
许多素食主义者不吃肉,但不是佛教徒;
-
一些其他宗教信徒也不吃肉;
-
所以"不吃肉"并不能必然推出"是佛教徒",如是因,不一定有如是果;
第三相:异品周遍;
-
这是一个反向推理,检验"不是果的,是否一定不是因";
-
在这个例子中,就是验证"如果不是佛教徒,就一定吃肉";
-
这个推理显然也不成立,因为:
-
有些非佛教徒也不吃肉;
-
且有些佛教徒是吃肉的;
通过“因三相”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张三是佛教徒,因为他不吃肉"这个推理并不成立,因为它没有通过第二相和第三相的检验。因此,这不能称为"真因",它不是一个真理性的描述。
佛法里面找的真理都是要求要有“周遍性”的,也即是尽一切时,遍一切处,都是如是因、如是果的,才是真理,或者叫做“真因”。
关于真因的检验,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厘清:对于真正成立的推理来说,当同品周遍成立时,异品必然也是周遍的。那么,我们是否还需要检验异品周遍呢?窥基大师在汉地因明传统中给出了精辟的见解,他将后两相分别称为"同品定有性"和"异品遍无性",这个命名本身就揭示了二者在逻辑验证中的不同重点:
-
关于"同品定有性":
-
在进行正面推理时,我们不可能穷尽列举所有符合条件的同品事物;
-
只需要确认已知的同品案例都符合这个条件即可;
-
例如:"凡是因缘造作的东西,都是无常的"这个推理;
-
我们可以举例:杯子、勺子、凳子、车子、房子等都是因缘造作,也都是无常的;
-
虽然无法列举所有造作之物,但只要确认"有这样的事例存在"就足够了,且只要你找出了如是因的,必定是如是果;
-
这就是"同品定有性"的含义——确认存在这样的正面例证;
-
为什么还需要"异品遍无性":
-
其目的在于"止滥"(防止过度推广);
-
"止"是停止的意思,"滥"是指不当的扩展;
-
通过检验反面案例,可以更严格地界定推理的适作用范围;
这种双重验证机制确保了推理的严密性:既要有正面的成立,又要杜绝反面的滥用。这样的推理才能称得上是正确的"真因"。
异品的检验采用的是逆向推理方法——不是从因到所立的正向推理,而是从所立反推到因:"凡是所立不成立的情况,必然不具备该因"。这就意味着,要推翻一个论点,只需找到一个反例:即在所立不成立的情况下,因却成立的例子。这单一的反例就足以动摇整个论述的基础。
这一原理在科学史上有个著名的例证——"黑天鹅事件":
-
在发现澳洲之前,欧洲人基于所有已知观察,坚信"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
这个命题是可证伪的,因为只要发现一只非白色的天鹅,整个论断就会被推翻;
-
果然,当探险家到达澳洲后,发现了黑羽天鹅的存在;
-
仅这一个反例,就足以推翻欧洲人持续了上千年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认知;
这就是"异品遍无性"的关键所在——如果你穷尽搜索也找不出一个反例,那么这个推理就具有了绝对的可靠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经过三相推理检验的结论如此可靠:它不仅需要正面例证(同品定有性),还要经受住反面例证的挑战(异品遍无性)。只有同时通过这两重考验,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可靠的推理。
让我们用更简单的方式来理解这个判断真理的方法: 首先,确保我们的前提(输入)是正确的,推理过程也是严密的,那么得出的结论就应该是可靠的。
然后,我们要把这个推理公式放到更广阔的范围中去检验:
-
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是否都成立?
-
能否找到哪怕一例反例?
-
是否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遵循同样的因果关系?
如果这个推理在所有可能性中都能成立,找不到任何反例来推翻它,那么这个"因"就可以被称为"真因"。
好了,我们需要铺垫的佛教逻辑学的内容就先告一段落。
为什么要说这些知识呢,因为这关系到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如何判断真理?如何分辨推理和结论的正确性?如果没有这样的判断标准,我们就容易被误导。
接下来,我们就要用这个因三相的标准来检验佛法中说到的两种推理方式——“明知因”和“俱缘定因”,特别是要看看,佛法“唯识”学说中所说的"万法唯识"是不是正确的,经不经得起理性的推敲。
【笔者是初学者,仅供参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