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观:真的那么重要吗?
第一节 从科学说起,世界的本体是什么?
世界观的意思是,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究竟本体是什么,它的现象规律是怎样的,这些系统性的观点,我们叫做世界观。佛法其实是一种世界观,以及如何实现这种世界观的方法论。
我们暂且不说佛法,先从一些科学研究说起,或许对我们更容易切入世界观的话题。
量子纠缠带来的冲击
让我们从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谈起。这次获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世界观提供了绝佳的思考素材。该奖项授予了三位量子物理学家,他们通过纠缠光子实验,验证了量子现象确实不遵循贝尔不等式。
在介绍这项突破性成果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量子纠缠。有趣的是,当量子力学理论提出时,连爱因斯坦也对其持怀疑态度。
爱因斯坦的质疑主要源于:在经典物理学中,任何信息的传递都需要时间,且根据相对论,传递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这是我们在中学物理课上就已熟知的基本知识。
然而,量子力学似乎打破了这一铁律。以量子纠缠现象为例:一对处于纠缠态的光子,无论相距多远,测量其中一个光子的状态,另一个光子的状态就会即刻确定。这意味着,即便一个光子在地球上,另一个在遥远的射手座,它们之间的状态信息传递竟是瞬时完成的。这种现象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爱因斯坦坚信物理世界应当遵循"定域性"原则——任何相互作用都不能超光速传播。爱因斯坦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他对"超距作用"的反对:"上帝不会玩骰子",更不会进行"幽灵般的远程作用"。
爱因斯坦还提出了"实在论"的概念。比如,巴黎铁塔应该是真实、客观存在的,而不依赖于观测。将定域论与实在论结合,就构成了"定域实在论"这一重要理论框架。
定域实在论,对于我们普罗大众可以先简单粗暴地翻译成,那些微观粒子就是客观存在的,而它们之间传递信息,一定是要有时间的。
但根据哥本哈根-波尔学派的观点,微观粒子的属性,在测量之前,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属性本身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的叠加态,仿佛粒子在某种意义上还未真正"存在"。
这一观点遭到了爱因斯坦的强烈反对。作为坚定的实在论者,他始终坚持客观实在性的观点:微观粒子及其属性必定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我们是否进行观测。在他看来,粒子就像桌子上的一颗棋子,即使我们闭上眼睛不去看它,它的位置和状态也是确定的。
大家中学物理应该学过一个概念——“波函数坍缩”。当我们测量处于纠缠态的一对光子中的任何一个,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两个光子的状态会同时确定下来,这个叫非定域性,也就是说,我测量一个粒子的状态,这个粒子从叠加态的不确定性的波函数就瞬间坍缩了,成了本征态,而另一个纠缠的量子的状态也会瞬间坍缩,被确定。
爱因斯坦对这种诠释嗤之以鼻。在他的实在论世界观中,粒子的属性始终是确定的,无论是否被观测;超光速的远距离作用更是不可能存在。这引发了他与玻尔长达半个世纪的著名论战。爱因斯坦坚持认为:"亲爱的玻尔啊,上帝是不会掷骰子的"——他坚信宇宙是确定的,不存在本质上的不确定性。而玻尔则幽默地回应:"亲爱的爱因斯坦,请不要告诉上帝该怎么掷骰子。"
爱因斯坦与玻尔的论战虽然精彩纷呈,但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思辨。而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却是从量子纠缠的实验层面,检验了量子纠缠现象确实就是违反“定域实在论”的。
这一发现引发了一场关于现实本质的深刻哲学思考:我们所感知的客观世界,是否真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真实"存在?
普朗克尺度
我们继续聊一下另一个科学研究的成果。上世纪,普朗克提出了一个概念——普朗克尺度,被认为是有意义空间的最小尺度。
也就是说,小于这个尺度,对我们测量来说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测量不到。小于这个尺度的存在,到底是什么,我们实验上没法知道。
而光穿过这个普朗克尺度的时间是普朗克时间。这个普朗克时间,其实比佛法里面说的“无分刹那”要粗大很多。但是,这些概念物理学家也不是瞎提的。如果一个微尘能安立在这个普朗克尺度下,它的质量能扩大到严重扭曲空间乃至形成黑洞——物理学家认为黑洞里的物理规则,是我们完全无法理解和观测的。
按照这个说法,我们没办法了知小于普朗克尺度的存在。也就是说,最小的物质到底是什么,科学家是不知道的,为什么呢,小于普朗克尺度的存在,我们没办法测量。
也就是说,最小的物质的本体,到底是什么,科学家其实是不知道的。
然而,有趣的是,一些持唯物论观点的朋友们却在科学尚未给出确定答案的情况下,就笃定地宣称"世界本质就是物质的"。
这种论证方式在佛法的“中观”学说中被称为"能立等同所立应成因",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你本来是要证明的结论,你却把它当做理由来运用了。
说得更通俗一点:世界的本质究竟是否是物质的,本身就是一个待探讨的问题,但有人却把这个未经证实的结论当作了论证的理由了。
这种循环论证就像是在问:"为什么世界是物质的?""因为它就是物质的啊!"这样的回答显然缺乏逻辑基础。
曾经有个学艺术的朋友问我,什么叫做“能立等同所立”——要解释这个“中观”学说的术语太费劲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妙答:以前有首流行歌叫做《因为爱,所以爱》。那看似浪漫的歌词,恰好展示了同样的逻辑困境:用"爱"来解释"爱"的原因,就如同用"物质"来证明"物质"一样,都犯了“能立等同所立”的推理错误。
其实,我们现在的科学研究,找的都是“作用“”,观测到的都是“现象”,根本就没有找到现象的究竟“本体”。
从原子到中子、质子,再到夸克等等,科学的发现形成了一个递进的认知链:总是用更微细的现象来解释更粗大的现象,用更精细的“相”来作为更粗大的“相”的本体。但是,当我们追问到最根本处,本体究竟是什么,科学家们依然无法给出答案。
当我们谈论能量、量子或弦论时,我们实际上都在描述某种"作用"。那么,这些作用背后的本体是什么?能量本身有没有本体?如果能量没有本体,它与虚空有什么本质区别?它真的能够完全独立于我们的认知而存在吗?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佛法中指出,我们去找物质、或者能量的本体,最终都会落空。不是说现象不存在,或者说能量不存在,其实这些虚幻的“相“”、虚幻的“作用”,都可以在,但归根结底,其实都是“心”的作用。依然是作用层面的事情。
请先记住,佛法里面说的“心”,跟我们平常说的“心”,或者西方哲学里面说的唯物唯心的“心”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内容的讨论,我们会放到后面的章节详细展开。
这里引入一些科学研究的案例,是让我们意识到,对于尚未证实的事物,不轻易下定论,也启示我们在探讨世界本质时需要保持更开放的心态。
缸中之脑
我们再看一个案例,"缸中之脑",这个思想实验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是如何认知这个世界的?
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无非都是通过我们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所传递的,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无非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影像、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感觉到的触觉所构成。这些感官信息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直接体验。
我们拿其中提供给我们最多信息的“视觉”认知来举例,看看我们是怎么“看”到东西的。
比如说,我们是怎么看到一朵花的?根据现在的科学研究的说法,我们看见花,是花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眼睛前部的晶状体,投影到视网膜上,在这里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由神经元传到我们大脑后部的视觉中枢成像。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外面的一朵花的视觉,实际上是由大脑后部的视觉中枢的电信号提供的。而视觉中枢所在位置,是个又小又暗的封闭的小区域,里面根本就不存在光,而我们的脑子里面的电信号却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从清晨睁眼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深人静刷手机的最后一个画面,我们的人生似乎都在一场精妙的视觉交响曲中徐徐展开。每一个瞬间 —— 晨光中的洗漱、拥挤地铁里的匆匆一瞥、办公室的屏幕光斑、会议室中的表情交汇、午后咖啡杯上升起的雾气、夕阳下的归途、餐桌上的烟火气息、孩子眼中的纯真笑意 —— 这一切的感知,不过是大脑视觉中枢中跳动的电信号在编织。
若用冷峻的唯物视角剖析,人生真的很无聊的,人生经历无非是一堆信号而已。这些信号驱动着你,获取更多蛋白质和维生素之类的,为了什么呢?为了多分泌一些多巴胺、内啡肽和血清素等,产生更多一些电信号的感受而已。
人类引以为傲的梦想与奋斗,说白了,就是为了一堆蛋白质、内分泌和电信号嘛。“人死如灯灭”的生命观指向的也无非是一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组合破坏了,不能正常传递电信号了而已。
所以,唯物论的生命观,骨子里是非常悲哀的,因为死亡,会让一切都失去意义。
我们继续说缸中之脑,我们进一步扩展开来讨论。
除了视觉,我们其他的几种感知也是这样的,声音、气味、味道、触觉,都以电信号的方式在大脑被我们认知。细想来,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大脑就从未真正与"外在世界"直接对话,我们所体验的一切,都是通过神经元传递的"电信号版本"的现实。而我们却始终坚信,这份由电信号编织的世界图景,就是真实世界的原貌。这个认知令人不安 ——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触及外在世界的本质,所能把握的,仅仅是大脑为我们编织的信号之网。
这种推理其实间接否定了外面的物质是真实的。
比如,我们看到远处的花,会认为它在我们前面几米之外。但是,这个花的画面就在你的大脑的视觉中枢里面呈现,你压根就不能断定外面到底有没有花。
即便是"几米之外"这样的空间感知,也只是你头脑里电子信号形成的感觉而已。
如果你走过去,用手真的触碰到了花。你走路的感觉、拈花的触觉,闻花的嗅觉,同样,也只是电子信号在你头脑里面的反应和呈现而已。
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外在世界根本不存在,而我们经历到的所谓世界,全都是我们大脑接收到的信号而已呢?这个就是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它是由一个叫希拉里·普特南的哲学家提出的。
首先,假设我们的大脑,可以抽取出来,放在一个玻璃瓶子里,然后有台超级电脑给它提供各种影像、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等各种电子信号。
当我们的大脑接收到这些信号,就会觉得自己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中。电影《黑客帝国》里,主人公尼奥就发现了自己其实是活在一个虚拟的信号里面。
“真实”的意思,就是脱离我们的认知而独立存在,而脱离了我们的认知而存在的东西,你的大脑从来没接触过,你接触到的一直都是你的大脑给的电信号而已。
其实,在佛法看来,这个“缸中之脑”是不究竟的思想实验。虽然它试图否定外境的真实性,否定世界的真实性。但是,我问你,那你的信号谁提供的,如果是客观精神提供的,那就变成客观唯心主义了。
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有进一步的解答,我们暂且搁置于此。这是我们铺垫的第三个关于世界观思考的素材。
标准模型
我们看一个图:
微尘之间有四种力(如图)
上图表示了现代物理学对微尘之间关系的描述。电磁力有引力也有斥力(同电荷的往反方向推),其余三种(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是向中间拉的力。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仿佛在粒子之间架设了无形的弹簧,使它们保持在某种微妙的平衡距离之中 —— 既不会过分亲近,也不会过度疏离。所以微尘虽然很小,但是可以堆积出宏大的世界出来。
那我们想往粒子里面观察,就需要把这些微小的粒子轰开,我们需要极高的能量,于是就出现了高能粒子加速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非常大的锤子,试图把微粒砸开,看看更小的存在是什么。
位于瑞士日内瓦近郊的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建造了世界最大的强子对撞机,据说耗资超过80亿美元。然而,即便有如此先进的“巨锤”,人类依然未能寻获物质的"最小单位"。
有趣的是,这个现代物理学正在探索的难题,在佛教“中观”学说中早有洞见。通过"离一多因"等精妙的推理方法,“中观”学派从理论层面就已经论证:物质的本体是“不可得”的。
前文也说了,到了普朗克尺度的时候怎么办,你观测不下去了;到了量子层面怎么办,量子的状态和属性,跟你的观测和认知有关的话,又怎么办。
更引人深思的是,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方程(E=mc²)为物质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而能量本身是不可触摸的存在,它只能通过其作用而被感知。这是否暗示着,物质的本体确实如中观学说所言,是“不可得”的?
佛法里面是怎么表述世界的本质的呢,我们可以简单地用“体空性明”四个字来描述。体空,即万法皆找不到本体;性明,却有明觉的作用。我们其实需要聚焦的就是佛法的这个世界观到底对不对,可不可以彻底兑现。佛法里面更常见的一个术语叫做:明空不二。
只不过,科学家研究的内容和佛法的世界观有个巨大的认知鸿沟在于,科学家还是会认为,能量即使找不到本体,但还是心外之物——它是跟“认知”不同的东西,是可以独立于“认知”而存在的。这里马上会涉及到认知论的问题,那请问,你观察到的能量的作用,作用在哪里?没有认知参与的话,谁知道作用?谁在体验作用?这个内容会涉及佛法“唯识”学说里面一个推理方法,叫做“明知因”,我们后文再展开。
我们拉回来说“标准模型”:世界是由61种基本粒子和4种基本力构成的。
然而,这些所谓的"基本"粒子是否还可以继续分割?它们的本源究竟为何?科学至今未得其解。科学家所观测到的,不过是诸多组合现象——用佛法的术语来说,即是缘起现象。你看,世界是61种基本粒子和4种基本力的组合嘛。
对于深谙“中观”学说“大缘起因”的佛法修学者而言,这一切便豁然开朗:科学虽穷其力,却始终未能寻得物质的本体,它所能做的,仅是观察现象、总结规律而已,而这一切无非是因缘组合的现象而已,本体,不可得。
我们此前铺陈的量子纠缠、普朗克尺度、缸中之脑、标准模型等科学案例,实则是为引入佛法世界观作铺垫。诚然,佛法自身拥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来阐释其世界观,本无需科学佐证。然而,既然当代科学研究已经有所指向"物质本体不可得"的结论,我们何不借此良机,架设一座通向佛法世界观的桥梁?
翻开自然科学的课本,我们就能看到关于“科学”的定义:它是基于观测和实验的经验证据,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预测和理解的系统方法。科学从未标榜自己就是真理,它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是人类将知识系统化、公式化的努力。
而且科学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就是说,它不是究竟真理,它在寻找真理。
我们应当深深敬仰并推崇科学精神:求真,理论自洽,强调实践可重复性,可兑现。作为现代人,我们理应以科学精神——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考察、辨析、乃至去实践佛法的世界观,或许这个才是经过现代化教育的当代人追求真理的正确的态度。
而科学的工作,本质上是观察现象、总结规律。至于物质的根本本体为何,却始终未得其解。即便是备受瞩目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也并非是最终的最小单元,我们只是观测到某些微妙的作用,继而推断这些作用背后必有其"物"。
这正是佛法中“中观”学说所要破除的执着:我们习惯于在看到作用时,就断定其背后必然存在某种客观实体。
佛法中常会说到,万法的本源——“自心本性”同样"不可得"时,随之而来的深刻问题是:既然"不可得",佛教所说的"证悟"又从何谈起?这看似捉摸不得的本源,又是如何展现出纷繁浩瀚的大千世界?
这些引人深思的命题,正是我们接下来要深入探讨的核心内容。我们在第二章将借助"中观"学说的智慧,揭示世界为何是假相;在第三章通过"唯识"学说的棱镜,洞察这假相世界是如何次第展开的;在第四章,通过禅宗的公案和修证,去考察佛教的世界观是否可以被彻底实现。
在此,更为关键的是,我们还要探询:这样的世界观与每个人的苦乐有何关联?它对我们每个个体生命的意义何在?
跟我们的苦乐没关系的话,大可不必花时间和心力去追寻嘛!
此外,还有一个重大问题,佛法说对的,就真的对吗?说它是真理就是真理吗?从逻辑的角度,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度来看,究竟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标准,那样的推理才能称得上是正确的?这种追问不仅关乎佛法真理性的判定,更触及了人类认知真理的本质问题。
【笔者是初学者,仅供参考交流】
- 序 从怀疑开始,从痛苦启航
- 1.2 从逻辑上,什么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