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修心誓言:
恒学三总义 转欲自稳重;
不应说缺陷 全莫思他过;
先净重烦恼 断一切果求;
舍弃有毒食 莫学重义气;
莫发粗恶语 勿候险阻处;
莫刺要害处 犏载莫移牛;
不好强争先 断除诸邪命;
天莫沦为魔 为乐莫求苦。
全论的七个部分:1、前行;2、正行;3、后行(恶缘转为道用);4、终身行持要点;5、修心圆满的标准;6、修心誓言;7、修行学处。
上堂课总结:
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
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
讲第五个要点:修心圆满的标准,这四句颂词即四个标准。
诸法摄一要:无论修任何法,目的就是断除我执。断我执即是这一要,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两种。1、各种表面修法的圆满不能为标准;2、各种世间福报现前不能为标准;3、各种境界、神通不能为标准。
二证取上首:他人见证和自己见证,以自己见证为上首。1、世俗菩提心的范围,自证为标准;2、胜义菩提心的范围,最初以上师鉴定勘验为标准,最后也是以自证为标准。
恒当依欢喜:在任何境遇下都能欢欢喜喜,因执著已轻。初期遇难则忧,中期半乐半忧,后期恒依欢喜,可示现忧烦。法喜的产生:1、集资清障;2、戒律清净;3、观修勤奋;法喜的延续:1、不执著;2、除傲慢;3、入法性。
能散即圆满:心即使处于散乱之中,也能把握正知正念,这是串习成量的结果。初期完全失去正念,而后逐渐能反观,是否失念视具体情况而定,后期一遇违缘,当即反观,当下松脱,或者当下现即菩提,即使梦中也能如此,是为标准。
即使达到了四个标准,也只能说明我们的修行有稍许进步,不能说明我们的修行已经完全到位,菩提心的初步成就是开悟,阶段性成就是证悟胜义菩提心,最终成就是成佛。
大总结:诸法摄一要说修行方法和目标,二证取上首说修行自省和勘验,恒当依欢喜说修行效果和受用,能散即圆满说修行程度和量成。
这堂课内容:
讲七要中的第六要:修心誓言。即修心过程中不要触犯的禁忌。
第一,恒学三总义: 三总义:共十六个禁忌,但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三总义。
A:不能违背修心之诺言:1、不违背所有的戒律和誓言;2、不轻毁三宝;3、不放弃菩提心。
B、不能过分放纵癫狂:1、不做力不能及的事情;2、不做为彰显己能的表演;3、不做因自轻凌而放纵的行为。
C、不能堕于片面偏袒:1、不偏袒对待各道众生;2、不偏袒对待亲疏;3、不偏袒对待贵贱。
第二,转欲自稳重:轻浮因为欲望和愚痴。1、转化自私自利的习惯;2、转化散乱的习惯;3、转化投机取巧的习惯。
第三,不应说缺陷:不说过失的意思,易生诽谤。1、不说别人世间缺陷;2、不说别人修行缺陷。
第四,全莫思他过:扰乱自相续,为他人的过失买单,造成错误判断。1、不思别人世间过失;2、不思别人修行过失。
第五,先净重烦恼:除重烦恼可速得轻安。重烦恼:1、显现上比较厉害的烦恼;2、影响持续和深入修行。
第六,断一切果求:求果反而碍果。1、不求世间福报;2、不求涅槃小果;3、明了为己成佛是不可能的。
第七,舍弃有毒食:自私之发心为有毒。1、舍弃求世间利益之发心;2、舍弃为自己解脱之修行;3、舍弃自重他轻之心念。
第八,莫学重义气:义气。世间亲疏分别加愚痴行为。1、不拉帮结派;2、不党同伐异;3、不偏亲废理。
第九,莫发粗恶语:嗔心和恶语,是地狱因。1、不说骂人话;2、不说讽刺话;3、不说恶毒话。
第十,勿候险阻处:伺机报复,大恶业。1、不存害人心;2、不待害人时;不候害人处。
第十一,莫刺要害处:与人出路,心存善念。1、不要断人活路;2、不要说人缺陷;3、不要伤人深心。
十二,犏载莫移牛:犏牛,牦牛和黄牛的杂交种。1、不推诿过失于他人;2、不强调失误于外境。
十三,不好强争先(不好强争霸):争胜利己,显造恶业,隐固我执。1、不争世俗胜利;2、不争修行领先;3、不争虚名过人。
十四,断除诸邪命(断除诸颠倒):用邪法生活和持邪见生存。1、不狡计求利;2、不害命谋生;3、不修法牟利。
十五,天莫沦为魔(神莫沦为魔):1、不依靠世间护法;2、不用福报生骄;3、不凭修行生慢。
十六,为乐莫求苦:不能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生的痛苦之上。1、不应谋他苦而自乐;2、不应求他弱而自强;3、不应思他败而自胜。
我们接着学习《修心七要》,因为禅七,多讲了很多禅宗公案以及印度成就者的故事,延误了几个礼拜的《修心七要》的学习时间,大家还记得几个礼拜前的学习内容吗?
现代的媒体非常发达,分别随着爆炸的资讯跳动得特别快,导致我们很难把注意力放在一个事情上。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出来,全民都会去关注,但时间久了以后,很快就没人想起来了。有些新闻,大概有个模糊的印象就行了,没人去追究其真实性,没人管它是否在骗人。比如有新闻造谣某人是王八蛋、坏蛋,很多人简单看一下就这么认定了,直到有人出来纠错,说他不是王八蛋也不是坏蛋,但没有看到也就不会管了。
我们的头脑里溜过很多的信息,生起各种各样的念头,激荡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一会儿感动,一会儿愤怒,恨的不知道是谁,爱的也不知道是谁。总之一句话,起伏翻腾不得安宁,但绝没有一个非常关注的对境,所有对境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一些难以控制的情绪,这样的人生,有没有意思呢?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人过一生,不管怎么过,散乱过也好,整天在禅定中过也好,反正都是要死,死了啥都没有,好坏不就这一生吗?好多小说电影都这么讲,好像很豁达,实际很悲观。
从佛教的生命观来看,散乱度过一生真的很可怕,会耗尽做人的福报,又没有积累什么善法,下一世就很难再投生善道。平庸散乱的罪恶,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很多人很自豪地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啥都没想、啥都没做,就老老实实、安安分分过一生。”在一些琐碎的信息和琐碎的世间中度过了几十年,甚至很骄傲、很自豪:“我就是一个小民,我就是一个草民,如何如何……”你是小民,好像也没关系,从世间道德来说,确实也没啥,但从解脱来说,这样就很可惜,你不会让人觉得可恨,而会让菩萨们觉得悲悯。
作为学佛的人,我们持的是佛教世界观,应该相信有下一世,所以不能浪费这一生,不能把我们的一些注意力、思想、情绪和念头,老浸泡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被这些无用的媒体带着走。当然,你是一个炒股的人,去关心股票没关系,你至少还在炒票;你是搞文学的人,去关心很多文学的著作也没关系,你是在搞你的事业。但大部分人都在看抖音、微博、微信,里面的信息都与己无关,除了撩起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以外,真没有其他作用。
我说了这一大通,是希望佛教修行人能够把精力拉回来,想办法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哪怕读一本乏味的佛教书籍,但至少记住了这些名词,略略感受了佛教说的因果、中观或者菩提心的气氛,都是在相续里种了一些好东西,而不是那些很无聊的东西。所以,大家要把注意力收回来才行。
我为什么苦口婆心地说这些呢?《修心七要》学了很长时间,中间停了几个礼拜,大家还记得以前学了什么吗?养成这种散乱的习惯,会很快忘记看过、学过的东西,好像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没搞懂,这个要小心哦!举个例子,有些人学中国武术,什么拳派都学、什么套路都会,但被街上的小流氓一板砖就劈翻了。
学佛也一样,很多学习了五部大论,也知道很多神奇的故事,以及让人感动的很多大德们的行为,也明白轮回的可怕,概念上稍稍知道一些,但对一门修行或是一门佛教的哲学,从见解上不精通、修行上没体会,更谈不上开悟、解脱。原因是什么?我们的注意力不集中!
交流《修心七要》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佛教的知识,特别是我们这帮学佛人应该注意的东西,都汇集在这上面了。所以,希望大家把注意力稍稍拉回来一下,知道自己在学什么,而且用心去思考,真正地用于修行,这才有意义。
武术也一样,练了那么多套路,而不用于实践是没有用的。曾跟大家讲过形意拳巨擘郭云深,他是清末明初的武术家,就练一个半步崩拳,天天打、天天打,结果半步崩拳打天下。他练崩拳的时候,他的师父李洛能骑个骡子在前面走,他就跟在后面走,骡子走多快,他就跟多快,在后面打崩拳,这么一打就几十里路。后来他误杀了一个恶少,被抓去坐牢,在监狱套着枷锁的时候,都在天天打半步崩拳,往前绕出一步一拳冲出去。说起来简单,但里面蕴含的东西是很多的,他就这样练了一辈子。
我们也一样,要真的修行,就把一法修到底的精神贯彻到底,念佛也能成就,修单空肯定可以成就,修菩提心也能成就。不在于你知道得多,但是你要浸淫得很深,得把它当真,这是修行中要去注意的。
大家不要认为,我反对广闻、反对闻思,不是的,我本身就是一个广闻的人,我看很多书,但是修行除了广闻以外还要深入,深入才能修出味道,才会起作用。否则留于思维,有时候不但起不到作用,还起反作用。看读书的人,往往就不实际,傲慢并且自以为是。
为什么呢?所学的知识没有起到那些知识、名相所指的、实际的心的内容,也就是没有去执,反而加深了我执,产生了傲慢。产生傲慢,对于一些问题就固执己见,形成认知障碍。而且,思维永远都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东西,所以,你不放弃思维,怎么能够走到最根本的证悟空性?说白了,证悟空性就是没有思维、没有二元对立。所以,大家一定要当真浸淫进去,逐步逐步地拿到真的东西,争取这一生获取解脱,否则太浪费了。
其实,我很渴望学佛的群体中出来一个佛教界的徐晓东,把假的全部干翻。但很难,这跟武术不同,武术出来一打就完了。佛教虽然可以搞辩论,即使辩论赢了也不见得修行真的很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佛教很难在表象上看出谁真谁假。
有一个判断谁真谁假的方法,能战胜自己的烦恼吗?这个一打就知道了,你的烦恼就是你自己的徐晓东,你的生死就是你的徐晓东,你被烦恼打翻了,说明你学的玩意儿是假的。有些人修学很多年,说:“我已经被直指心性了,我已经安住法性了。”——你问自己:你已经超越生死了吗?这场“搏斗”在你的内心里发生,没人看得见,但它实实在在地对你的心起作用,是你生命的意义的根本所在,不能开玩笑、不能闹着玩,这样闹着玩何必呢?不如饮啖茶、食个包(粤语,意为喝口茶、吃个包子)。所以,修行真的要当真!
我上课之前说了一通似乎无用的话,其实是有用的,我对这些现象有感而发,因为见得太多、看得太多了。我被疫情关在美国洛杉矶的卡拉巴萨斯山,我的手机上有几十个群,有很多人给我发信息,虽然我经常不回,但是我会看他们说什么。因为我没时间回复,精力也确实不行了,单单看完这些信息,我的眼睛都开始出问题了。不管怎么样,我知道很多人(基本都是学佛人)的所想,以及大略知道他们的感受。关于生意方面的事,虽然也有,但不多,因为生意反而很简单,不用怎么谈的。而学佛法的人,有时候会没话找话的。
言归正题,我们回到课程中来,《修心七要》有七个重要的部分:前行、正行、后行、终生修持的要点、修心圆满的标准、修心誓言、修心的学处。《修心七要》的第五要——修心圆满的标准,上堂课已经讲完了,只有四句颂词:“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
现在对上堂课作一个总结。这四个颂词就是四个修行的标准,基本上都在自心里面——自己衡量自己。并不是说有一个标准,找一个检验人来衡量你。所谓的修行,都是自心对自心、自己看自己,你去看别人不一定看得准,别人看你也不一定看得准,修行真的就是自己跟自己的战争。也就是说,修行人互相比较,就是修行不好的表现。
为什么修行要比较呢?如果希望自己比别人修得好,那叫没菩提心;如果觉得自己就比别人修得不好,那叫没上进心。你要不停地监督自己,自己要努力修好,而且希望别人也修得好,这样才行。
检验自己,颂词说“二证取上首”,自己到底怎么样,你要去看清楚。当然,经常会误认自己有境界,但一般是很初级的学人,才会如此狂妄。到了后期,可能会有误认,但不会有狂妄,稍稍一发现不对,马上就回来了。因为到了后期,自察、自省的能力极强,非常的强,稍稍一推——“哎呀,不对啊”,马上就会自省。
一般完全没有修行的、书读得多的那种,会出现问题,习惯一来就开始思维、开始跟人辩论,一发现别人没他知道的多,或者别哪个名词说错了,他一下就兴奋了,好像赢了似的。初步都是这样的,但也没关系,因为没修行之前,观察不到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的心跟所学的东西是矛盾的。
学久了以后,通过观心就发现:“哦,原来我学的东西跟我自心的状态完全是矛盾的”,这时候依据所学的去改变自心,就开始修行了。想不散乱,就要去禅定;想不贪,就要修出离心;觉得嗔不好,就要去修菩提心;觉得自私不好,就要去修菩提心、修利他心;这样也不明白、那样不明白,就要去修空性智慧或者修学缘起的规律……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但是,里面浸透着自强不息。大家记住,这个“自强”不是自我强大,而是不停地去追,不停地去浸淫、去泡。
学佛一定要这样,不要天真地认为看到禅宗经典里的一句话、一个机锋,或者遭遇一个外缘刺激就能开悟。那一句话之前,别人都有大量的修行、大量的堆积。总之一句话,就我们这一群人来说,“解脱”这个事没有免费的午餐,渴望投机取巧、渴望不付出能获得解脱,本身就是一种妄念,这种妄念反而有碍于你获得真正的解脱。想投机取巧,无非就是不想付出、不想舍——不想舍,就不会有出离心;不想付出,就是个懒汉、是个懦弱者,那怎么可能获取解脱?解脱是要成佛作主,可不是小事一桩!
上堂课《修心七要》讲到第五个要点,共有四个颂词,即四个标准:“诸法摄一要,二证取上首,恒当依欢喜,能散即圆满。”。
第一个标准是“诸法摄一要”。
无论修什么,都摄“一要”,摄在哪里呢?一定是为了断除我执。有些人修空性、大手印,会产生很多感受,很舒服、很愉悦,看到光、看到电,这些好不好呢?好,是一些征兆。但记住,如果这些不能断除两种我执(人我执和法我执),那就没用。
“诸法摄一要”是有实际作用的,而不是简单说一句“为了断除我执,诸法摄一要”,然后就忘了,修行的时候就堕在欢喜里——“啊,我好欢喜啊!修行太好了,我就喜欢修行!”——修行是为了欢喜,这个欢喜能断除我执吗?不一定!你欢喜的时候,甚至会觉得:“你看我修行有喜悦,你修行了十几年连喜悦都没有,你算啥?”——这叫解脱吗?这是生出了傲慢,即“诸法摄一要”没有落实到你的相续里去。
修行中还有很多验相,比如厕所里面真的长出蘑菇;修行了一段时间,境遇非常好……有人说:“你看我修行了十几年,我又发财了。”——那说不定是魔,发财之后,你的注意力就关注发财了。发财能断除我执吗?是断除了人我执还是法我执?我们经常会在这些方向上出现一些错误,所以,不要认为“诸法摄一要”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事实上没那么简单,要落实这句话,可以改正我们很多的心行——心的一些错误行为和方向。
第二个标准是“二证取上首”。
“二证”大家还记得吗?他人见证和自己见证。当我们修行得很好,有时候会出现有一些状态让他人见证,比如行为开始庄重、规范了,脏话越说越少了,念佛念得香光庄严了,别人都在赞叹:“哇,他修得好好哦!他好感人,你看他说话好慈悲哦!我借了他的钱,他不要我还了!”感觉很好,这叫他证。
什么叫做自证呢?你能感觉到自己的每一个心念、每一个情绪,或者你修行的某种反应,出离的感受、慈悲的感受、强烈渴望利他的感受,时间及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感受,法性真的无执无取的感受……
这两种证哪个最重要呢?自证!当别人夸你、骂你,都不算什么,你得认清楚自己,这才是勘验的一个标准。因明里有一种量,叫“自证现量”,自证也就是现量的意思,你现量地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如果有人来吹捧你,说你空性讲得很好,或者别人误认为你开悟了,你扪心自问——你真的开悟了吗?什么是法性?能否安住?这里面有生死吗?如果你说没生死,那生死是什么?不能简单说一句“生死就是法性”,那是概念,你有这个境界吗?要反反复复地真问自己,而不是听到别人夸奖自己,或者修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崇拜,得意洋洋、兴奋不已,这叫着魔了。
所以,“二证取上首”不是一句空洞的话,而是一个让我们用心去勘验自心,去内省的一个绝对要求。什么叫绝对要求呢?哪怕有些上师说你开悟了——你就真的开悟了吗?还是要以自己取证为准,过了腊月三十日这一关才算数。万一遇到一个二百五的上师(假货),他上来就说你开悟了,你就真当自己开悟了吗?那叫啥?叫马保国上身,或者雷雷哥上身。徐晓东就是腊月三十日的阎罗王,会把你打死的!别当我开玩笑,这是真的,得问自己到底好不好?人活不了多久,最多活150岁,网上那么多人,有信心活到150岁的,请举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是一首诗。
“二证取上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并非是一句空话。大家闻思一定要明白颂词的意义,不是背一下就完了,甚至背都背不下来。很多人在上课的时候还有点感觉,下课转念即忘,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接触很多信息,但转眼即忘。
佛教徒要学会,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第一,能不接触就最好不接触;第二,就算接触了,能忘就忘了。这一生你是佛教徒,你选择跟随三宝、跟随佛陀去解脱。那么,关于三宝、佛陀和修学、闻思这方面的事就不能随便忘,要建立这种基本的生活态度。连这个生活态度都没有,整天说自己开悟了,那是有毛病。
整天在世俗事上流连自己的情绪,读了几本禅宗的书,就到处跟人斗机锋,明白了一点中观,就说自己开悟了。对于世间发生的一点小冲突、小违缘就开始难受,得了一点小成果就傲慢、自以为是,这样的话,你的机锋、开悟有什么意义啊?连基本烦恼都对付不了,还想超越生死?
学佛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性的东西,就像武术,不是读了很多武术书籍就能去打架。学佛是要练习的,武术也要反反复复地练习,冲拳要冲好多次,踢腿要踢好多次,半步崩拳,一辈子都在“崩、崩、崩”。学佛也一样的,对于一个事情,要一直不停地串习下去。
很多人误以为禅宗简单,上次讲到雪岩钦禅师,一个东西参了三十年,无非就是“念佛是谁”“拖死尸是谁”,最后才开悟。赵州禅师则更厉害,一个“无”字修了一生,即单空修了一生,最后连“无”也无了,那就好办了——这不是一句话,而是整个相续的无。他就一直修单空,修修修,最后“啪”证悟了。
他的修行方法,真的很像光明大手印。慈诚罗珠堪布说,禅宗有部分像大手印,这是正确的,但却受到很多人的攻击,纯属瞎扯、乱攻击!禅宗里也有像祖师禅指示心性那样马上开悟的,这就是大圆满的修行,比如南泉、丹霞祖师等等,他们一句话就开悟了。但在没有开悟之前,禅宗大量的参行就有点像光明大手印。
很多时候,我们对此不了解,自己也没有修行,凭着读了几本书,或者看了一些传说,就开始胡乱攻击,大家要小心哈!虽然我们不会去攻击,但听了以后有可能会相信这些东西,这也是不对的,会被引入误区,如果随喜攻击的话,那就等同于攻击。
第三个标准是“恒当依欢喜”。
也就是在任何的境遇下,都能有修行的放松和欢喜。修行到一定的时候,执着就很轻了,慢慢地,从忧多乐少到半忧半乐,最后无论什么违缘、无论什么不好东西现前时,都能够不执着,自然就会出现清安、欢喜的状态。所谓的法喜比较稳固,就叫“恒当依欢喜”,虽然不太容易做到,但是,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会慢慢体会到法喜。初期体会到法喜,可能只有一点点,违缘稍微大一点就不行了,然后越来越稳固,特别是菩提心和单空修得好的人。
一个人菩提心修得好的人,心是柔软的、无畏无惧的,他甚至会想:“如果这时候死了也没有关系,愿我的菩提心能延续到下一世。“有了这种心态,要么会往生、要么来世会再次投生善道,而且一定会遇到大乘佛法。菩提心修得很好,有这样强烈的发心,就会恒当依欢喜,什么都不会害怕。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恒当依欢喜”呢?当违缘现前、相续中的恶业现前时,就会难受、恐惧、忧虑,如果菩提心修得好就不会了。
同样,一个人单空修得好,认为什么都是假的,假如地狱出现,可以空了它。真的会这样吗?单空修得好的人,就会有这种自信,心前任何一种现起都不是真实的,他始终处在这种状态。地狱是不是心的现起呢?当然是!现在还没现起地狱,可能现起一些恶缘,但他一下就把恶缘空掉了。如果修得很厉害,梦中都可以。这时候,他对未来的恐惧心就会减少,现实中当下出现的一些恶业,也能马上把它空掉。
所以,修单空也可以的,它是一种强烈的、综合型的对治,只是最后那一点无明没有对治掉——把空也空掉。如果认识了本性,反而没有什么可对治的,那是真的法性游舞,认为全是法性,就开始玩这些烦恼。什么叫玩呢?玩也是阶段的,初期就是看着现象的,以前讲过《黑蛇总义》,大圆满修行人会像老人看小孩一样看着所有现象。
但到后期,“看”的方式是有变化的,最初的“看”,还有警觉力,警觉着觉性,不要离开觉性。到了后来,会发现觉性是离不开的,警觉力就会慢慢变少(警觉力叫做侧面意识),专心致志玩烦恼去了,反而变得有点像不太究竟的密宗见解(玩蛇)。
密宗的玩蛇,就像大手印、金刚道会故意去玩烦恼,但大圆满不用,就是看着烦恼。“看”习惯了以后,连“看”都放弃了,似乎也像修金刚道一样去“玩蛇”(玩烦恼),其实是在训练妙力而已。所以,到了后来会更厉害,故意找一些违缘来磨炼觉性,让它变得更强大。在这种状态里,他不会有什么不欢喜,这就是“恒当依欢喜”。
当然,我们无法一下走到那个程度,因为我们连觉性都不知道是什么,但菩提心和单空,我们是可以修行的。《修心七要》主要是讲修世俗菩提心,还是以思维性、心态性的菩提心作为主要的修行内容。那单空呢?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一种菩提心。我们修的菩提心,主要是以利他为主,以思维性、感觉性、众生是老母的方式,用施身法、呼吸法的训练方法,而修单空是为了夺掉利他的障碍。
利他的障碍是什么呢?我执和法执。想去利他的时候,总是害怕受伤,那是因为执着身体。身体执着太厉害的时候,就没办法去利他。比如某地燃起大火,里面困住了一个人,我们害怕烧到自己的身体,就不敢去救人了,这样一来,利他的能力就受限了,如果通过单空的方式把自我夺掉了,我们就不怕冲进去救人了。我只是拿一个事情来比喻,让我们理解为什么单空夺掉自己是清除了利他的障碍。
所以,修单空也是修菩提心,修菩提心其实也在修单空。我们早就讲过,修单空是在夺色法,而菩提心是夺心法上的执着、夺人我方面的执着,那是不是一种单空啊?从修行的角度去看,单空和菩提心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大家听得懂吗?这个很重要!很多人说单空和菩提心是冲突的,一听就知道他没修行过。
“恒当依欢喜”就是这样的,通过修行,慢慢会取得一定的成果,心经常会处在清安、喜悦里。很多大上师的书中,都会写道“喜乐的盛宴”之类的话,为什么?修行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修行不是为了痛苦出来,时常处在痛苦中。并非如此,而是痛苦来了,把它转为道用,最后还是恒当依欢喜。大家记住,否则解脱就没有意义了,这是第三个标准。
第四个标准是“能散即圆满”。
心处于散乱的时候也能把握正知正念。现在我们要把握正知正念,一定要提起什么东西、提起什么念头,或者觉受、回忆起什么格言,或者祈祷上师,要把心集中在一个对境上或者一个境界上,才能恒当依欢喜,才觉得自己是处于修行里、是好的修行人。
我们要用力,集中注意力才能够让我们的觉受和感觉变好,其实这是初期的修行。修行到一定的时候,不用非常集中注意力,随时随地都能提起念头,提起正念和正知。
正知,就是处于某种觉受,比如修单空,随时都处在照见五蕴皆空里面——“照见五蕴皆空”,可以是单空,也可以是大圆满,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心经》里面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的“空”,真的是大圆满的修行。普通人去体会这句话,在修行的过程中照见五蕴皆空,有照、有五蕴,去觉受五蕴如梦如幻,这属于单空。当然,我们随时提起照见五蕴皆单空,其实也叫能散即圆满,只是单空的圆满。
或者我们随时提起菩提心,比如菩提心串习很多了,比如修呼吸法、施身法,随时随地串习,遇到任何外境,我们根本不可能去仇恨别人或者厌弃别人,即使没想起“你是我老妈”,但起码是巨大的善意,这时候就是菩提心的圆满。
更厉害的都是法性,不用故意起念头、故意排开各种各样的干扰,让自己的心集中在“它是法性”上,就叫“能散即圆满”。如前所说的“恒当依欢喜”,大圆满的境界修得最好的时候,要故意去找痛苦和违缘,在违缘、痛苦、散乱的环境中,都能够不离法性,这也可以叫“能散即圆满”。
简单说,慢慢串习成量,到了不太用警觉力(侧面意识)的时候,它都在。最厉害的时候,举目皆法性,无处不解脱,大圆满的最后一个境界叫“法遍不可思议相”,即托噶中到处都是法性,比喻入了金地找不到石头。
我们这种程度的初学者,不一定要达到最后那么高的境界,但起码提起菩提心,或者提起出离心、单空。不是专门要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时刻,用特殊的念头下才能提起,而是经常都在,随时可以提起来,很轻松就能提起来,就可以算“能散即圆满”。所以,“能散即圆满”也是有层次阶段的。
这四个颂词是检验我们修行是否圆满的一个标准,要具体体现在我们的相续中才算数。总之,四个标准如下:
第一个:“诸法摄一要”。说修行方法和目标,以断我执作为标准。虽然是自省,但是有方法的,把目标当作标准。
第二个:“二证取上首”,以自省、心去勘验自心作为标准。
第三个:“恒当依欢喜”,以修行效果和受用作为标准。
第四个:“能散即圆满”,以修行程度和串习成量作为标准。
这四个标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衡量。第一个角度是目标,第二个角度是自省,第三个角度是受用,第四个角度是串习成量。
上堂课的内容就回顾到这里。这堂课讲《修心七要》的第六要——修心誓言,在修心过程中不能触犯的禁忌。菩提心包含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修心七要》主要讲修世俗菩提心。所以,“修心誓言”主要是说我们在修世俗菩提心时,不要触犯的一些禁忌,或者在座上修施身法、呼吸法之后,座下该做到的一些前行。如果这些做得不好,座上也会修不好,效果会很差。
修心誓言一共有十六个颂词,第一个是总义(总的要求),后面的十五个是禁忌(不同的要求)。总义也包含自身的要求,所以,可以算有十六个不能去触犯的禁忌。
誓言内容如下:
“恒学三总义,转欲自稳重;不应说缺陷,全莫思他过;先净重烦恼,断一切果求;舍弃有毒食,末学重义气;莫发粗恶语,勿候险阻处;莫刺要害处,犏载莫移牛;不好强争先,断除诸邪命;天莫沦为魔,为乐莫求苦”。
第一,“恒学三总义”(共十六禁忌,归纳为三总义)
十六个禁忌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三个总的要求),在修学的过程中,在平常的生活、思维和与人接触时,要达到的十六个要求,行为要符合一个好人的要求,符合作为一个菩萨的要求。反过来说,就是菩萨行为的禁忌,归结为ABC三个总义。
A:不能违背修心之诺言(我们对三宝所发的修心诺言,需遵守的誓约,不能轻易违背),分为三个方面:
1.不违背所有的戒律和誓言;
戒律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这些都不能去违背。我们经常会在上师或者三宝面前发愿、发誓要做什么——首先,不能随便发愿;其次,一旦发了愿就不能违背,否则会导致修行菩提心的过程中会容易出现问题,法喜很难产生,障碍会越堆越多……如果已经出现这些情况怎么办?要忏悔!
戒律和誓言有什么不同呢?戒律以正式仪轨而受的别解脱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三昧耶戒(接受了灌顶,三昧耶戒就成立了),这些正规的受戒,也算是一种誓言。还有些誓言是我们跪在佛像面前,或上师面前发愿要做的什么。比如发愿:“上师,我发心在一年不骂人。”结果一出门就来一句粗话,这就叫违誓言。我们会经常发各种各样的誓言,比如这一个月要放生五万条生命,但你放了四万八千条,就叫违誓言。所以,不能轻易发誓,做不到就不要随便发。
现在的佛教徒喜欢跑圈圈,从这个圈子跑到那个圈子,从那个圈子跑到另一个圈子,充满好奇,看自己能否碰到一个可以打通任督二脉飞上天的神仙法。听到这些不要觉得好笑,其实很多人都存在这种“武侠式的学佛心”。我们到处探寻,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从来没有见过的房子、人、社会风俗、美食和不一样的气候,就希望遇到奇迹。譬如某一天晚上会不会突然出现一个上师,三更半夜叫自己过去,把自己的头敲三下,意思是让自己三更过来。然后一摸头,“咚”,顿时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脉——这是武侠小说看多了吧?一个满肚子大粪的人,这么敲两下,你的大粪就没了吗?显然不行,真正的是要靠出离心、菩提心等除粪器来除,最后靠空性把装粪的东西也除了。别渴望这些奇迹,这种心叫愚痴虚妄心,是基于自私、轮回的愚痴虚妄心,与三主要道是没关系的、相冲突的。
又比如,你去一个地方,有人说:“拿到这个唐卡,要念五亿金刚萨埵心咒”。一会儿,又有人说:“哎,上师讲法的时候冒出好多舍利子,刚好被我抢到了,好殊胜,结缘一个舍利子,念五亿文殊心咒”。又一会儿,哎,这个又念五亿观音心咒……然后你就念了五声金刚萨埵,五十声文殊心咒,这也叫违背誓言。轻轻率率就答应,然后做不到,我们不能这样,做不到的最好不要发誓。
有很多人已经犯了这些毛病,因为年轻不懂事、年少轻狂,但是,只要忏悔都可以清净的。年少轻狂很精彩的,有位师兄小儿郎正当青春年少,不知道欲望的厉害,就轻浮地受了邪淫戒,然后想尽办法要破戒。结果真的破了,还不忏悔,这样显然不行,会堕地狱的。所以,破了已经破了,没关系,但要忏悔,知道自己不对。
可是,不能以此作为借口——“既然可以忏悔,那我马上去受,受了再破”,这是不行的,犯了忏悔中的一条禁忌——不能再犯。以前无知犯错,可以忏悔,但现在你已经知道了,还要故意再犯,那忏悔就不起作用了,反而成了一个帮你造业的工具。
以前在成都的时候,一位师兄告诉我:“哎,我们是学密宗的,怕什么,贩毒照贩、贩枪照贩。”这不是忏悔,纯粹是拿忏悔这事来掩护自己去行恶,反而罪上加罪。请大家注意,不能随随便便到处承诺,特别是在三宝和上师面前。
2、不轻毁三宝;
“不轻毁三宝”与“违背修心之诺言”有什么关系?作为凡夫来讲,所有的修心都有一个对境,这个对境就是上师三宝。如果轻毁上师三宝,那是挺恐怖的,导致后面无法修行,因为把根本都破坏了。修世俗菩提心,是为了达到胜义菩提心,结果把胜义菩提心先毁坏了,那修世俗菩提心就没法修了,就算修了也没有意义。因为上师三宝是胜义菩提心的一个反射,在世俗上的一个体现,我们视三宝或上师为根本心性的体现,而根本心性就是胜义菩提心,既然他们是根本心性的体现,我们把他毁掉就很难证入胜义菩提心。发世俗菩提心的目的是为了证入胜义菩提心,现在你把它毁了,那你也没法修世俗菩提心了。修了也失去了意义。
3、不放弃菩提心。
本来为了修菩提心,但修着修着就不想修了……放弃包括有意识的放弃和无意识的放弃——有意识的放弃,觉得“哎呀,修菩提心太苦了,我不想修菩提心了”或者觉得“唉,利益众生就算了,菩提心太难了,我就求个人解脱好了”……无意识的放弃,不会有意识地去想,但不想修了。概念知道还是要修,但心根本不朝那个方向去,或者根本不会努力让自己的菩提心越来越厉害、越来越炽盛……这种情况是最多的,也会造成我们没办法修行。
B、不能过分放纵癫狂:
1、不做力不能及的事情;
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要去承担一些东西,但自己完全没有智慧,承担不了,又强行去承担,这样可能会把你的菩提心给毁掉。以前讲过一个例子,有位师兄发菩提心救猫,收养了二百多只流浪猫,小猫深更半夜到处爬、到处拉屎,搞得她完全忙不过来,然后啥心都没有了,别说菩提心,好心都没了,只剩下烦恼心,恨不得把猫扔出去。
很多人都会这样,一时冲动发下誓言,马上去做,做了又后悔。比如看到别人很穷,就想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去支援。但在支援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如果真把所有的东西拿出来,你还能开心、愉快,即使没有了自己还能再去挣,那没问题,你挺牛的。但是一时冲动,支援后生活遇到问题,就立刻后悔……甚至有人布施、供养后,还要求再拿回来……这些现象真的有,不要以为我在开玩笑。所以,力所不能及的事要思考清楚、要有智慧。
修行也一样,比如刚才说的乱发誓言,就属于这一种,拿了一副唐卡要念五亿心咒——你掂量掂量,你念得了五亿声吗?五万声都未必念得完!(当然,对于很多师兄来说,五万声确实没问题,五十万、五百万也可以,但五十万、五百万跟五亿,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不能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这也属于一种放纵癫狂。
2、不做为彰显己能的表演;
什么是彰显己能呢?比如,有些人学了几句机锋,就到处跟人斗机锋——斗机锋不是为了磨砺见解,而是让人觉得他好牛,彰显自我。有时甚至做出更癫狂的事,比如学济公不穿衣服满街走、吃很脏的东西,做一些非常过分的事情,兔子去学狮子,彰显己能,其实也算是癫狂的事情,也叫做力不能及。
力不能及跟彰显己能是有差别的,力不能及,很多时候是脑袋不发达造成的;彰显己能,纯粹是虚荣心,甚至是欺骗。说到菩提心,好像算不上欺骗,有时候就是虚荣,或者是自己没有觉察到的一种隐含着的彰显己能的心态。我们不能去做这些事,如果去做,也属于放纵癫狂。
3、不做因自轻凌而放纵的行为。
前面是彰显己能,后面是彰显自己不能:“唉呀,我不行”、“唉呀,这事我不会做”、“唉呀,我就是一普通人,所以我就不做了”……这些都属于放纵。前面彰显己能可能是癫狂,后面就是放纵,理由就是自认不行。这种人有很多,别人一问他,他就说:“哎呀,这个事物我不懂”、“哎呀,这个我不知道”,这样一来,就把所有的错误和毛病排开了。还有一些以弱为盾牌的人,特别是女性,“哎呀,这个我不行,我弱”、“哎呀,我不知道,我认错,我全都错了,我妈都不该生我,我不该来到这个世间”……这样推演下去,最后连法性都不该来到世间。所有的认错和自轻凌的行为,都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不承担责任,为了不利益众生。
大家是否觉得要求有点严格?修心嘛,要求当然有点严格,否则不行的。这些话很多时候会伤到一些师兄,不过我不是故意的。还有,请大家要记住:我上课绝对不会去针对某个人。很多师兄课后给我留言,说我上课的时候在他/她——哎呀,你没这么伟大,我也没这么伟大。
我在上课的时候,怎么可能具体想到一个人呢?想不到的,说那么多话的时候,还想到你的话,说明我的内心有多精细,伟大到那么精细我真的不行!还有,你也没有那么伟大,除非你很轻凌、放纵、癫狂才能引起我的注意,普通人我不太注意。不是说我冷漠、我牛,因为我老了,真的很老了,心思没那么细密了,记忆力也没那么好了,很多事情都会忘记。我老还算了,事情还多,公司是两岸三地,还有很多佛法修行以及师兄弟之间的事情,太多了,哪有心思去针对某个人怎么样啊?以前师兄弟之间没啥事,可以互相这样、那样,现在的我哪有那么多心思啊?根本没精力!
我没精力就算了,还有很多雪上加霜的事情,所以,我不会针对谁去说什么的,你也不要再发信息来辩解,何必嘛?我不会说你的,除非你跟我的关系近到一塌糊涂!所以,不要再发信息来辩解,辩解什么嘛?你犯了什么错误都不知道,搞得我天天要来看这些东西,有点儿荒唐!网上的师兄,我大部分都不认识,反而我认识的师兄,不会给我发这些信息,因为公司的人员和这个修行团体里面跟我很近的师兄,发这些会被我骂死的。
为什么呢?他们都知道我不是好人,就你误会我是好人。我们公司和这个修行团体的很多人,真的不会认为我是好人,他们看到我就害怕,我身边的有些师兄见到我就躲。由于他们知道我不是好人,一般不会来找我。当他们遇到坏事,发现用坏人能够对付坏人的时候,才会来找我。所以,上课的时候我不会对号入座的针对你,除非我指名道姓。
还有,我不是神棍,我没有神通,修行也一般般,别问一些只有神棍才能明白的事情,或者问一些很厉害的上师才能明白的事。比如,生了病该不该看医生啊?该不该去哪里啊?这些别来问我,我真的不知道!
我能给你讲的就是我所思考和修行的佛法,还不敢保证它是对的——我是普通人,请大家记住了!还有夫妻吵架、孩子有毛病了,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对教育孩子本身都很弱智,生了病就找医生,好不好?我不是推卸责任,真是能力有限,哥们儿姐们儿!上课的时候,如果有人被戳到一些习气,要原谅我,不能对号入座,我不会去针对某个人的。
C、不能堕于片面偏袒:我们的修行不能片面,不能朝着一个狭隘的方向越走越窄。偏袒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不偏袒对待各道的众生;
书上一般都会说:“对于人可以原谅,但不原谅鬼神。”现代人恰好相反,可以原谅鬼神,但严重不原谅身边的人,这就是一种偏袒。
还有一种偏袒是什么?对畜道的众生有偏袒,我们很多时候对畜生不像对人那么好,但也不一定,有些人对畜生很好,对人却不好。比如,放生的时候对泥鳅特别好,泪水滚滚——“你是我前世的父母,现在我把你放了,十八年后你长成个美女来找我!”但转过头就凶神恶煞的,对着旁边八十八岁的老太婆说:“滚开!”对待各道的众生,有不同的偏袒,对待畜道也一样,放生时对泥鳅很好,回家看到蟑螂一脚就踩死这,这也叫偏袒。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慢慢把平等心拉开一些、拉大一些。
2、不偏袒对待亲疏;
亲疏就是与自己感情很好的、处得近的就对他/她好一点;远的、没有什么关系的就对他/她不好——这个行为会表现在很多人身上,远亲不如近邻嘛!为什么远亲不如近邻呢?那就是亲疏。学菩提心就不能这样,平等舍要求同等对待众生。但大家要记住,同等也讲究一定的缘起性,否则,既然同等对待,我每个月的工资供养我妈五百块,其他众生也都供养五百块——你有这么多钱吗?所以,还是要讲究智慧的,缘起上虽有亲疏,至少我们要在内心里培养所有众生都是老妈的心态,针对缘起上的老妈,我们的孝敬程度和行为要具体一些。所有的慈悲一定要带有智慧,学佛不能僵化,否则会出问题。
3、不偏袒对待贵贱;
这也是我们的毛病,有钱的师兄或者修得很好的师兄来了,我们脸上就表现出恭敬,对他好一些;修得很差的师兄,我们就嘲讽或者疏远、排斥,这就叫偏袒贵贱。有权力的、学历高的人,我们就觉得不错;没学历的人,我们就瞧不起。在佛教团体里面,玩这些东西肯定不妥。
我们都是师兄弟,除非你是上师,有责任担任上师的教育职责,会对一些人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但作为师兄弟就不能这样。当然,指出对方的毛病去帮助对方是可以的(我们要正确去区分),但内心不能觉得这个师兄在团体里面的地位好一点,我们就恭敬他;这个师兄由于智力或者福报差一点,我们就瞧不起他、排斥他……团体里面经常会有这样的事,但作为修行人就不能这样,要把这个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
有些人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他什么……”——别找借口了,很多时候就是自己习气的一种展现,却说成是自己要帮助他。帮助他是上师的事,不是你的事,除非上师让你去如何对待他,那是真的帮助他。作为修行人,心里要对所有的众生都一样,尽量学会用平等的姿态去对待。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如果是真的上师,他知道该怎么处理,处理的方法我们可以不去计较,因为他所谓的密意、深意我们也搞不懂。但作为修行人,不承担去教育别人的责任,就不能像刚才说的那样区分对待。
以上是“恒学三总义”的解释,总共分成三方面。第一、不能违背修行诺言;第二、不能过分放纵癫狂;第三、不能堕于片面偏袒。每个总义里面又细分了三类,其实,只要记住这三个就行了,里面是教大家如何做人的。
你问:“做人跟修菩提心有什么关系呢?”很有关系的,菩提心修好了一定会做人,人做好了很容易修菩提心,二者相辅相成。不可能菩提心修得很好,人却做得很差,绝对不会。当然,人做得很好,菩提心就一定修得很好?那也不一定!但是,人做得很好的话,有利于你修菩提心,是这样的关系。
第二,“转欲自稳重”
不稳重,一般指人乱说话、乱思维、乱行为,经常惹祸。原因是什么呢?一是因为欲望,二是因为愚痴、轻浮。稳重的反面是轻浮,一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欲望、情绪,推动着念头、行为,乱说话、乱做事、乱飚念头;二是因为蠢、愚痴,这样搞不清楚、那样搞不清楚,随随便便就开始行为,一行为又做错,考虑不到很多方方面面的情况。那怎样对付这种轻浮呢?转化掉一些欲望和习惯,叫做”转欲自稳重”。那怎么转化呢?
1、要转化掉自私自利的习惯;
很多轻浮的行为,都是因为自私自利。如果不是因为自私自利,那就因为愚蠢,但是,因为自私自利而产生的各种轻浮的行为,也是非常厉害的,所以要转化这样的习惯。这里的自私自利,主要是指一些平常的行为,比如地上的垃圾,我们就是不去扫,但又怕被别人看到,就一脚把它踢到旁边去,这就是轻浮的行为。如果转化掉自私自利的行为,就把垃圾扫了。这是我随便举的例子,不一定合适,我只想说明,自私自利是一种很厉害的习惯,会导致轻浮的行为。
2、转化散乱的习惯;
散乱也会导致轻浮,东想西想,完全没有逻辑,不按照佛教所讲的心的规律、因果的规律去思考问题,也会造成轻浮,所以要转化散乱的习惯。转化散乱的习惯,要去修禅定或者大量的闻思。闻思能够不散乱吗?读了大量佛法的书籍,你的思维就会慢慢按照佛教所讲的理论来进行思考,会排开一些不按佛教理论进行思考的习惯。
我们学了很多所谓的世间道理,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里面有很多格言,“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里面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但很多都是矛盾的,甚至不讲因果,而教你怎么自私自利——人无横财不富?现实中,你发横财会倒霉的。
我们不知不觉地学到这些东西,甚至父母也在教我们:“在这里你要怎么怎样……在单位上要怎么讨好领导哦……对周围的同事,不能说什么话哟……”因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各种各样的媒体,我们不知不觉学到很多非佛教的东西,甚至是反佛教的东西。通过闻思可以排开这些东西,相反,听到以后受了影响,真的会做出很多轻浮、可笑的行为。
闻思可以排除一部分乱七八糟的信息来源、见解来源,这也是转化散乱的一种方式。禅定就更厉害了,可以把自己的念头都遏制住。修菩提心可以把烦人、嫉妒、仇恨等不好的心态遏制住,慢慢通过菩提心的修行转化这些。转化了以后,人会显得很稳重,特别是自私自利和散乱的习惯被转化以后,人就开始显得端庄、沉稳,不会啥都乱来。
3、要转化投机取巧的习惯;
现代教育往往会教我们取巧,取巧甚至可以表明一个人很智慧、很机智。经常听人说“哎呀,这个人好机智”——说白了,机智就是投机取巧。投机取巧偶尔会取得一些小成功,但长期这样做,这个人就会轻浮、油滑。
如古人所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学佛也是一样,不踏实、当真地浸淫下去,学两句就东说西说,知道一点就自以为了不起,打了三天座就恨不得进入八禅(四禅都要翻两倍),这是投机取巧的习惯。还有,为什么我们喜欢到处跑圈子呢?因为不想付出,想遇到一个什么神奇古怪的事情,打通任督二脉飞到天上去,这些投机取巧的习惯也会让人变得很轻浮。有些欲望来了控制不住,总想到处跑,这与自私自利、散乱、投机取巧的习惯都有关系。
“转欲自稳重”就是要转化习惯,习惯就是所谓的欲望。当然,欲望细分起来有很多,暂时不讲那么细。第二个的意思,是不要随着欲望而轻浮,叫“转欲自稳重”。
第三,“不应说缺陷”
主要针对做人,指不要说别人的过失。
为什么呢?其一,容易说错,易生诽谤。别人明明没有这样的过失,而你却这样说。其二,即使别人有这样的过失,你去说的话,就等于用别人的过失让自己造业,而且对别人不见得有利益。
如前所说,在修行人之间,不是你指出了别人的过失,别人就能改正,而且你的发心也不见得是这样。说别人过失的时候,往往带有嗔心或者瞧不起别人的傲慢心,这叫以别人的过失让自己造业——别人的过失自己买单。
说别人过失,易生诽谤——你也是个凡夫,你怎么知道别人的发心是什么?万一说错了呢?别人的某一个行为看起来很坏,说不定是一个很伟大的行为呢?孔子三千弟子中,最厉害的是颜回。有一次,孔子看到颜回做饭的时候偷饭吃,就问道:“你怎么偷饭吃呢?”其实,颜回根本没有偷饭吃,只是有点炭灰掉进锅里弄脏了米饭,他想把脏的吃了,干净的留给其他同学。孔子感叹道:“连亲眼看到的事情,都不一定正确,不能以此轻易去说别人的不是。”(“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不说缺陷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1、不说别人世间缺陷;
世间人有很多缺陷,身体的缺陷是不能随便说的,比如嘲笑别人长得丑,以别人的生理缺陷来嘲笑别人。中国人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以前的人得了天花,如果处理不好,身上就会长出很多麻子,有些文人就专门写宝塔诗来嘲笑他们。
啥
豆巴
满脸花
雨打浮沙
蜜蜂错认家
荔枝核桃苦瓜
满天星斗打落花。
第一句是看到麻子以后问:“啥?”宝塔诗每一句要比上一句多一个字,所以第二句是“豆巴”;第三句是“满脸花”;第四句是“雨打浮沙”,因为是文人写的,还很浪漫,意思就是有很多点点;第五句是“蜜蜂错认家”;第六句是“荔枝核桃苦瓜”;第七句是“满天星斗打落花”。用很俏皮的文字去嘲笑别人,我们不能干这些事。
现代人则流行庸俗文化,不会像古代人嘲笑人那样文雅。一看到麻子——“哎,那个龟儿麻子,过来!”一看到人家戴眼镜——“嘿,四眼狗!”这样非常的粗鲁,所以,不能去嘲笑别人的世间缺陷。
世间缺陷有很多,除了身体上的缺陷,还有其他缺陷,比如嘲笑穷人——“你个穷人,你个不成功者。”比如别人品德不好,就去骂别人——别人品德不好,应该去悲悯,不能再去嘲笑、指责。总之一句话:看到别人的缺陷,一般要持同情、悲悯或者希望帮助的心态;当我们不承担上师的职责时,就不要随便嘲笑别人或者以转说别人的缺陷为喜好。
现在的媒体,微博也好、微信也好,经常去嘲笑有毛病、有问题的人,还会经常站在道德制高点斥责别人,都是很成问题的。有些人固然很坏,我们可以谴责这种坏的行为,但是,当指向某一个具体的人时,你要小心。首先,你会造成伤害;其次,这样有可能是诽谤;再次,你以嗔心去斥责别人,就是以别人的错误来造业,所以要注意。比如偷盗这种行为,我们拼命斥责没问题,当指向具体一个人的时候就要小心,懂吗?这十六个禁忌,是我们修菩提心的人应该注意的地方。
2、不说别人修行缺陷;
这是修行人应该坚持的一个原则,比如别人修行不好,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或者闻思很差,我们可以帮助他,但是斥责他或者把他的不好到处流传,这是不行的。以斥责别人、糟蹋别人、嘲笑别人为娱乐,或者以此衬托自己的厉害,都是不行的。做这些事、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要观察自己。
我们这个团体中,经常会有人说:“哎呀,他懂什么呀,才读了几本书啊?”说这句话的同时,观察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发心?是不是以说别人的缺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比如别人出来讲法,他就说:“哎呀,他算什么啊?他还不是跟我一起进来的那个师兄,我是看着他如何如何,真的是……他还讲法,好意思嘛?”也许别人确实讲得不好,但发心可能是正确的呢?只有上师有能力来评价,而你不能讲。我们作为师兄,可以劝告:“你不要这样,可能会害人”,这是对的。但嘲笑别人或者以此彰显自己的能力,显然是不行的。
这是不应说缺陷的两个方面,特别要注意第一个方面,不说别人的世间缺陷,现代人好像特别喜欢干这个,嘲笑别人的不行、嘲笑别人的不好、嘲笑别人道德缺失。虽然我们是现代人,同时也是现代的修行人,为了让修心更加圆满和顺利,不破坏“众生都是老母”的原则,所以要注意这些。
第四,“全莫思他过”
扰乱自相续,为他人的过失买单,造成错误判断。
虽然嘴上不说别人的过失,但在头脑中想行不行呢?那就是蠢!天天去想别人的不好,激发的都是鄙视别人、不爽别人或者傲慢、冷漠等等不好的感受。其一,为他人的过失买单;其二,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别人犯了一点小错,反反复复想他的错,想多了以后,一看到他就觉得是个坏人。思维一定会影响你的判断和行为,眼神都会不一样。如果你天天爱他,那么看他的眼神一定充满爱意;如果天天恨他,那么看到他一定是毒蛇的眼睛,瞳孔会收缩。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喜欢自己,其实是很容易的。如果看到对方瞳孔放大,说明起码是善意的,甚至有爱意的;如果看到对方的眼睛有一种蛇的寒气在里面,说明他/她一定在背后想了很多关于你的不好。
这种判断只能针对普通人,对一些很厉害的人就不一定,比如特工,专门做了这方面的培训。当他想表现喜欢的时候,就要在心里拼命地想很多很好或很愉快的东西,让他的瞳孔不至于收缩,否则会被摄像机录下来,因为审问会有摄像机专门录他的眼睛。比如,审问者问他一个爱好的问题,他说喜欢,但瞳孔又在收缩——好了,审问者就知道他在说谎,这是一种测谎的方式。还有测谎仪,通过测他的脉搏、心电图等等,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判断他是否在说谎。也就是说,老是去思维别人的过失,不仅对自己的修行极为不利,还会造成错误判断。
不思维别人过失也分为两个层面:
1、不思维别人世间过失;
比如他犯了什么什么错误,这样那样又不行,本来昨天就应该买入某股票,结果今天才买,亏了一大截……还有道德过失,比如他的好坏、他偷别人东西、他骂别人脏话……这些都是思维别人的世间过失。
2、不思维别人修行过失;
别人修行不好,关你什么事啊?如果别人见解不对,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但是,因为别人修行不好就讨厌他或者专门思维他的过失,这是不行的。什么叫思维他的过失呢?老想着他不行、不好,他的修行很差,滋生傲慢。别人某一次提出的观点是错误的,然后你长期思维他的过失,下一次别人的观点可能是对的,你也认为他不对。比如我们认定了这个人闻思很差,可能他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就嘲笑他,觉得这不是问题,实际上可能其中蕴含很大的问题。
不思维别人的过失,不是说不思维别人的见解,要思维其见解是否正确,而是说不要思维别人修行上的问题,给别人做各种各样的论断或者贴标签,比如这个人经常犯戒、修行不好等等,这些都是不行的。
这是第四个“全莫思他过”,总之,把心思用在思维别人的过失上是很不划算、很不理智的行为。
第五,“先净重烦恼”
除重烦恼可速得法喜、轻安。
作为凡夫有很多各种各样的烦恼,贪嗔痴慢疑。有些人贪比较重;有些人嗔心很重;有些人比较傻,痴心很重;有些人特别傲慢;有些人特别善于怀疑;有些人善于嫉妒,特别是女性的妒忌“惊天地,泣鬼神”。那要怎么办呢?先把比较重的烦恼清除,修行就比较顺了。
修菩提心最大的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自私自利不是一个东西,但会体现为情绪。比如贪,怎么体现为情绪呢?贪体现为一种急于想拿到某个东西的欲求,也是一种情绪,比如我们强烈地想拥有这台汽车;嗔怎么体现为情绪呢?比如一个人的嗔恨心比较重,稍稍一惹到他,他就想整别人,睚眦必报;嫉妒就不用说了,很多师兄在这方面特别有水平,他见不得别人好,特别是本来自己应该拥有的,却被别人得到。比如两个人一起修行,他没得到轻安,你却得到了,就不爽;或者你被上师表扬了,他却没有,就不舒服。
当这些心态和情绪强烈地折磨自己,就是比较重的烦恼,我们要着力去除它。比如贪心很重,就要修出离心,甚至不净观;嗔心很重,就要修慈悲心;痴心很重,就要大量闻思或者修空性。
哪些是重烦恼呢?表现为两个方面:
1、显现上比较厉害的烦恼;
经常影响你、让你处于这种状态的烦恼,常说:“这个人火气很大,每次都这样”,这就属于嗔心重的。比如我,别人一碰就像点炮仗,马上就起来了。以前一喝酒,我就拿酒瓶子砸人,我就属于嗔心重的。我的烦恼就是嗔心,所以我要修慈悲,不能动辄就拿酒瓶子砸人,而是要举起酒瓶子往自己头上砸。
贪欲很重的人,看到这样也喜欢、那样也喜欢。贪心还有不同的方面,有些人只喜欢异性,看到异性就走不动路,口水流了一地。女的看见小鲜肉,就觉得全世界是小鲜肉;男的看见漂亮姑娘就不得了,不要说学佛了,佛陀来了都不理,先追了小妹妹再说,所有的努力、发财都是为了追小妹妹。师兄们,不是吗?还没开始发财就考虑买车了,为什么买车呢?因为副驾驶可以坐一个漂亮的小妹妹。
2、影响持续和深入修行;
影响持续修行和深入修行的烦恼叫重烦恼。除了前面说的贪、嗔等,散乱也算重烦恼,老是无法打坐、禅修,这叫影响深入修行。还有一些烦恼影响持续修行的,比如过于重视自己的工作,而这个工作非常的散乱,那就要小心了,这也是重烦恼,需要解决。当把重烦恼去除以后,才能深入、持续地修行,而且容易迅速得到法喜、轻安等等。
“先净重烦恼”就是这个意思,每个人的重烦恼不同,如前所说:其一,在显现上比较厉害的烦恼;其二,影响自己持续和深入修行的内内外外的烦恼。这是第五个不要触犯的禁忌:“先净重烦恼”。有人问:“先净重烦恼怎么是禁忌呢?”禁忌是指这个烦恼生出来,我们一定要去消除它;如果不去消除而是任由它,那就叫触犯了禁忌。所以,我们要从正反两面去理解。
第六,“断一切果求”
在修行过程中,有不究竟(短暂的)的果和究竟的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这两种果都要小心。如果纯粹不求果也不行,那叫没有希求心。但在过程中不努力去修行,而把求果当成是求一种功能或者利益,这样的希求心也有问题。
“断一切果求”这句话,我们要非常艺术化的理解。很多人说:“既然‘断一切果求’,那我就不想求成佛了。生起菩提心也是一种果求,我不想生起菩提心了。”这是不行的,方向性的果求一定要有,否则你连基本的出离心、菩提心或者追求成佛的心都没有,那还搞什么啊?
“断一切果求”是什么意思呢?不能把所有的果当成一种自我功能或者世间利益来求。世间利益的果求,比如修行是为了发财、长寿是一定要断的,这些很容易理解。那么出离心、菩提心,这些果求要不要断除呢?从两方面去理解,如前所说,目标性的果求是要有的。在这个过程中,“将心待果”是不行的。这似乎很难理解,我们一个一个来讲。求果的心态反而会障碍果的实现,叫“将心待果”或“将心待悟”(因为开悟是一种特殊的果)。
1、不求世间福报
这个大家都能理解。
2、不求涅槃小果;
这个大家也能理解,就是不想进入灭尽定做阿罗汉。
3、明了为己成佛是不可能;
成佛本来是没有“己”,但是“我要自己成佛”,这与祈求成佛的愿望是矛盾的。
比如“我想有出离心”,这种想法本来是对的,想要生起出离心,就要断除对世间的贪著,如果不去断除世间贪著,只是为了一个“出离心”而出离心,这就叫将心待果,是不对的。
为了产生菩提心,就要去消除自我和利益他人,结果你不去消除自我或利益他人,只是在心里想“我要有菩提心、我要有菩提心……”,把菩提心当成一个让自己强大的工具。因为经论中说“发了菩提心,世间福报很快就会有”“如果生起菩提心,就算世界上所有人都饿死了,你也饿不死”……你用这样的心态去追求菩提心,显然不行。
本来没有二执就叫成佛,但是你不去除二执,只想要果的那一部分、显现的那一部分、殊妙的那一部分,把成佛想象成:“哇,有十八不共法、四无畏、好多好多的神通……”,这也叫果求。
如果把“断一切果求”理解成“成佛的果我不要了,出离心、菩提心的果我也不要了”,那就错了。一般会把“断一切果求”讲成不要涅槃小果、不要世间福报,实际在修行中不能将心待悟,果求是需要智慧的。
总而言之,出离心就是断除对世间的贪著,而非不断除世间贪求,只希望自己有出离心,这是矛盾的。认为“只要有了菩提心,就可以怎么怎么样”,而不去利众和消除自我,误认为这叫发菩提心,这种果求是不行的。小说、电影中经常都把如来佛说得很厉害,能打赢这个、打赢那个,以为成佛之后无所不能,万人敬仰、超越轮回,这种果求是不对的。因为对果的不理解而造成的,是非智慧性的。
第七,“舍弃有毒食”
在所有的修行和发心中,带有自私自利的心,叫“有毒食”,这个一定要舍弃。其实这需要观察的,最初的时候,我们做不到完全舍弃自私自利。比如发菩提心,刚开始会说菩提心的利益大得不得了,然后我们去发菩提心,其实其中带有自私的。
那是不是一上去就要没有自私呢?如果是这样,还发什么菩提心啊?那已经是胜义菩提心了,我们做不到的,就因为我们有自私,才去发菩提心来消灭自私。那么,在发菩提心的过程中要观察,通过发菩提心一步一步去除自私。
观察有哪些方面呢?
1、舍弃求世间利益之发心;
我们的发心中要尽量不求世间利益,所以叫“舍弃求世间利益之发心”,不要为世间利益而发心。
2、舍弃为自己解脱之修行;
修行时老是想着“自己解脱、自己解脱”,这是不行的,所以要经常检查自己的动机。很多人修行、打坐,骨子里其实想获得一些境界、获得开悟,这些想法都是有问题的。
如前所说,“断一切果求”中也有“我要去获得开悟”,这种想法在修行初期是对的,但真正去修行、发起菩提心,厉害的时候连自己开不开悟都不在乎了,这样反而会开悟、会体会到无我。所以,到了修行的层面要讲究智慧。什么叫“舍弃为自己解脱之修行”呢?其实要靠观察,或者在动机和回向上要先去注意。
3、舍弃自重他轻之心念;
这一点其实是为了补足第二点“舍弃为自己解脱之修行”,这要在动机和回向上注意。我们本来是修自轻他重,实际上在平常的修行中,经常是自重他轻——自己的修行很重要,别人的修行不重要;自己的环境很重要,别人的环境不重要;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别人的想法不重要……具体体现,就是经常替别人想一想,想想别人的感受、别人的修行、别人的未来,也就是常说的“换把椅子坐坐”。
这对我们修心非常重要,经常去做的话,我们的心才会打得开,否则心老系在自己的利益上,解脱也成了一种自己的利益(即前面讲的果求)。对于别人的解脱、别人的修行,就不太去想,这不是菩提心的心态,其实是一种自私的心态。
第八,“莫学重义气”
“义气”是什么呢?分别世间亲疏,再加上因这种分别而产生的心态和行为。比如这个人跟自己亲、关系很好,就说:“哥们,我们结拜,赴汤蹈火!”如果这个人跟自己疏,就说:“你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凭什么要对你负责任啊?”这就是“重义气”,但主要是讲亲这方面,为了亲就开始造一些共业。
在世间上,我们经常要讲义气,比如结伴去打人,打人的时候背靠背、为自己人挡刀,这就叫讲义气。但是,这种讲义气在学佛、学菩提心是不允许的,这种义气好像自我扩大了一点,扩成了一个团体、组织或族群,但还是属于自私。菩提心是怎么说的?平等舍——缘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要视为自己的老母。
“莫学重义气”也分成三个方面:
1、不拉帮结派
落实到佛教团体中,真的不能拉帮结派。现实中,佛教团体的拉帮结派现象太厉害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拉帮结派。因为大家的遭遇差不多,形成一个小团体;因为大家的学历差不多,形成一个小团体;因为大家的智商差不多,形成小团体;因为传承不一样,形成小团体;因为学的内容不一样,形成小团体;因为平常的相处、关系,又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形成小团体以后,自然分别亲疏,亲的就处在一起说别人坏话、不理另外一个人等等之类的,甚至厉害到互相骂对方是魔鬼、骂对方要下地狱,就变成了去说别人的过失和缺陷。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小团体,是不是这样的?
2、不党同伐异
拉帮结派后就开始党同伐异,有相同的地方就讲义气,然后一起去说别人的不妥,还攻击别人、不理别人——“我们一起去放生,就不叫他!”或者“我们关系好,我跟你一起去灌顶,不给他说!”这还是比较幼稚的,还有一些比较深入的,就更厉害了,比如斥责对方这样那样,甚至把一个学习团体搞得四分五裂。
3、不偏亲废理
比如我们是一伙的,错的也是对的,他们跟我们不是一伙的,对的也是错的,这叫偏亲废理。很多人都是讲义气造成的,因为我们是一伙的,他有错,你帮你承担过失或者瞒着上师……
这包括很多方面,甚至是团结起来一起去造恶业。别说你不会,曾经有佛教徒联合起来,一起出去逛夜总会,没有吗?讲义气——“我们一起去”,出来后绝对不跟其他师兄讲——“我坚决不说!”
大家记住,我们是学菩萨的,要心系众生,这叫缘一切众生。要怎么心系众生呢?希望所有众生和自己一样都获取解脱,这叫缘佛果。要经常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否离开这两点,如果不离开这两点,那么你就不会犯刚才说的那那些错误。如果熟悉了不该去做的事,反过来,也会促进我们的心缘一切众生,同时希望所有的众生都成佛——缘佛果。
第九,“莫发粗恶语”
什么叫“莫发粗恶语”呢?不要说一些骂人、吼人、凶人的话,道理很简单,因为粗恶语是地狱因。这也分成三个方面:
1、不说骂人话
这个我要检讨,因为我经常在网上骂人。其实我挺狡猾的,从来不指具体的人,不会有人因为直接被骂而恼火。我骂的往往是一种现象,你们只会因我骂人而得出“你是一个说脏话的坏蛋”的结论,而不会因为我骂你而产生不爽。你的不爽,只是悲悯我、同情我而已,所以我挺狡猾。即使是这样,我以后还是要少说脏话,承认错误,慢慢改(以前是坚决不改)!
2、不说讽刺话
粗恶语其实包含讽刺话,这就很多了,比如看到别人长得胖,就讽刺别人:“哎呀,你长得好肥美啊!”
3、不说恶毒话
恶毒话比讽刺话更吓人,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比如用恶毒话咒别人:“你出门要小心,有好多车哦!”女性之间经常会说:“吃嘛吃嘛,反正这是你最后一顿了!”
这就是“莫发粗恶语”。但是,一个慈悲的菩萨不会说出这样恶毒的语言,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第十,“勿候险阻处”
什么叫“险阻处”呢?等在某个地方报复他人。打架会这样,比如伏击一个人,我以前经常干这种事,先躲在某处,看到别人一走过来,冲出来一闷棒。我们作为修行人,守在那里给人一棒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做的,但我们会等机会去刺别人、伤害别人,叫“候在险阻处”。等在那里,伺机伤人,这种处心积虑的伤人是很可怕的。
比如不满一个人,总是等待机会去整别人,师兄弟之间,有没有啊?这跟菩提心是绝对相违的。当我们不满一个人总是会这样,一有机会就踩他一脚,在老板面前告他一状,在上师那里弄他一把,极其的险恶。我们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这样的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勿候险阻处”也分成三个方面:
1、不存害人心
这是总纲,如果没有害人的心,你就不会候在险阻处等着收拾别人了。
2、不待害人时
“哼,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不要像这样等待害人时。
3、不候害人处
“我在这里不行,到了那个环境,那就由不得你了!”比如在某种情形下可以加害他,就等这种情形出现。再比如“嘿,平常我整不了你,今天我们一起去爬山,那我就整死你!我走得飞快,让你这个胖子跟不上!”我说的是比较小的害,大的害比如“趁你不注意,把你推下去”——这种一般不会,如果有这种心态,那就是和佛教徒绝缘,完全是一个世间恶人。
而佛教徒通常是让别人不爽或者告别人一状之类的。如果要学菩萨,这些都不能做,害人的地方、害人的时间都不能去候,最重要的是没有害人的心。这是“勿候险阻处”。
十一,“莫刺要害处”
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当我们要去说别人坏话,或者做一件对别人有伤害的事情时,要心存善念,尽量给别人留点出路。在被逼之下,一定要处罚某个人时,要给他留点出路,不要往死里整。比如别人欠你的钱还不上,如果他已经穷得快吃不起药了,你还催他,这是不行的。比如别人做了一件坏事,已经愧疚得不得了,你还专门以此天天指责,刺得别人完全活不下来,经常处于抑郁状态,这也是不行的。所以,关键是要心存善念。
“莫刺要害处”分成三个方面:
1、不要断人活路
这是指在行为上,如前所说,别人欠你的钱,但现在他只剩下一点钱,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了,你却一定要打官司把他仅剩的一点钱拿走,这种断人活路的事情就不要做了。或者别人犯了一个事情,你把他告上法庭,他会遭受很大的伤害,这也不行,不能断人活路。
2、不要说人缺陷
不要说别人的一些非常可怕的过失。刚才讲了“不应说缺陷”,而“莫刺要害处”的程度更深一点。比如他犯了很大的错误,如果把这个错误说出来,他可能会臭名远扬,那就不要这么做。哪怕他坏,让他自受因果。你说:“我来帮他,让他如何如何……”这是不行的,因为他可能在这个事情上已经忏悔了,自己就消化了,但你把它说出来,让他马上受报,可能置他于死地,所以叫“要害处”。
在说别人缺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凭一腔正义感、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直接把别人整死,这样是不存慈悲善念的。也许他就是坏,就是犯了这样的过失,然后你就要怎么怎么样,这不是一个菩萨的行为。“他确实做了,我该说啊,我没说假话”,我们不能这样。请记住,你是学菩萨的,要心存善念。
不要认为我说的这些内容好像没什么,其实很重要的,哪有一个菩萨不是好人的?你想学菩萨,你不做好人吗?你看师兄弟之间,一旦看到别人的坏处,不但拼命说,还要夸大说。特别是有一些很过分的错,哪怕你看到或听到了,尽量不要去说,因为有可能把一个人置于死地。这叫不要说人缺陷,特别是不要说别人非常厉害的缺陷。
3、不要伤人深心
“逢着癞子不谈疮”,故意去把别人某个很厉害的毛病说出来,很毒辣,就像容嬷嬷这种人。
“莫刺要害处”,在身口意上都不要把别人置于死地,心存善念,给人活路、给人面子、给人活下去的机会和勇气,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是学做菩萨的,这个要求太低了,如果连这都做不到,你说你做菩萨?
做菩萨其实就是这样,哪怕自己吃亏、受罪、受侮辱、被排斥,都要替别人着想,所以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要误以为“做菩萨就要得到好处,周围全是鲜花,屁股下千叶莲花,别人都来供养……”,这叫果求。你既要有成为菩萨的心,同时又要明白:成为菩萨不是为了得到世间果求或者功能。比如“我要成佛,成佛以后天眼一看,啥都知道了,特别是知道了别人的密码”,佛陀需要知道别人的密码吗?你这种凡夫才需要。
第十二,“犏载莫移牛”
“犏牛”是耗牛和黄牛的杂交种,力气特别大,藏地的人都应该知道。以前西藏人用犏牛和耗牛运东西,本该犏牛运的就用犏牛运,不要移到耗牛身上,就是“犏载莫移牛”,意思是不推诿过失。我们也一样,在修行和生活中出现过失,要敢于认错,这是修行中一定要去做的事情。但是,很多师兄一遇到过错就开始推诿,比如出现一个过失,你去问他,他马上辩解:“这不关我的事,是他怎么怎么样……”这样很讨人厌,乞人憎(粤语,意指令人讨厌),对自己的修行也极为不利。
推诿过失是一种保护自我的习性,你一骂,他马上就辩解,而不是去习惯性的反观自己是否有这个错;即使没错,也不用过分辩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别人说你,特别是上师说你,如果你有这个过失,当然要改;如果没这个过失,要当成一种勉励,以后不再犯就是。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过程中,一定需要内观,才会发现自己有没有错,这是在帮助你修行。
不修行、没有自省能力的人,一被说过失,他就会推诿:“这与我无关,是你说错了,我没有这样做过……这个事是他做的,和我没关系。”在推诿中,实际上犯了什么毛病呢?其一,省去了自我观察,没有培养成观察自己的习惯;其二,保护了自己不被刺伤,自我越搞越厉害。很多师兄身上的这种习性很强烈,而且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还加上了正义、是非的武装。在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是要讲究是非对错,但在修行上就不能这样,要观察自己,通过修行改正自己,至于别人怎么样,暂时不要去管,更不能把错误推诿到别人身上。
“犏载莫移牛”也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不推诿过失于他人
2、不强调失误于外境
出了过错,首先不要推诿给他人,其次不要推诿给环境。比如:“为什么不打坐呢?”“哎呀,天太冷了。”这就是推诿过失给环境。
推诿过失给他人就很多了,比如任何一个错误都是别人的错,不是自己的错,大部分人都会这样,有些师兄特别严重。习惯性这样,意味着没有开悟的可能性,为什么?如果习惯这样,就是习惯性的不自省,而自省(自我观察)和修心是密不可分的,而开悟和自我观察也是分不开的,如果不观察自己,就绝对没有开悟的可能性。
所以,不要把“犏载莫移牛”看得这么简单,好像只是一个推诿过失,其实内容很深的。师兄们,不要把菩萨们、祖师大德们和上师们的这些要求,仅仅当成是对好人品的要求,不是的,不仅仅是要求好人品这么简单,这么要求与我们的修心、成就有直接联系的。《修心七要》作为一个誓言来进行推广,不会是随随便便的东西。
第十三,“不好强争先”(不好强争霸)
这句在不同的版本翻译得不一样,索师翻译“不好强争先”,慈师翻译“不好强争霸”,其实意思都一样。
“好强争先”就是争胜利己,从显现上会造恶业,从内在上会加强我执。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争胜,即我们常说的一定要胜利、要赢。
这个社会给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开始争赢,考试要得第一名,体育活动要得冠军,什么都是要第一。连广告学上都有个第一原理:第一容易被人记住,第二记不住。比如全世界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谁能告诉我,第二高的山是什么?连我都记不住,我还是喜欢去记这些的人。再比如,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比尔盖茨,第二有钱的人你就记不住了。
从小就去争胜争强,在争胜的过程中,显现于外在的行为就会去造恶业,隐秘于内在的就会让自我越来越强、我执越来越大,即隐固我执。
“不好强争先”分成三个方面:
1、不争世俗胜利
世俗胜利就太多了,要有钱、要有名、要有各种各样好看的东西、要被别人称赞……作为修行人,但是不要去争这些,别人好,随喜别人就行了,甚至在出离心层面,连别人的世俗利益也不要去随喜。
还记得释迦牟尼佛前世的一个故事吗?他带着一群弟子在湖边修行,以湖中的莲藕为食。有一次,释迦牟尼佛的莲藕被人偷了,弟子们就很生气:“这个偷莲藕的人太坏了,我们诅咒他!诅咒他财富圆满、眷属圆满……什么都圆满!”让偷藕人的世间利益全部圆满,这叫诅咒,要是我们现在的价值观,这叫祝福。
因为他们站在出离心的立场,认为拥有这些东西会耽误修行和解脱,是很可怕的恶业。而我们不是,认为有了这些世俗利益很好,然后修行人为了掩饰自己没有出离心,就说:“有了这些东西很好,可以转为出世间福报”——你告诉我怎么转?财富圆满,把钱给我?眷属圆满,儿女老婆我都要,你给吗?不是你说转就能转的,这是为了掩饰自己没出离心。要转,是你真的在内心放弃这些东西,不去争。
2、不争修行领先
“修行领先”是什么?老是把自己的修行和别人的修行进行比较,不是为了去除我执,而是为了比别人强。比如道友间讨论一个问题,根本不是想把问题说清楚,从而利己、利他、利益周围所有观察辩论的人,而目的是“我就是比你强”,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动机。再比如,打坐不是为了在坐中体会到见解、见地,而是为了“我就是比你坐得好”,这是不行的。
3、不争虚名过人
虚名有很多,比如弘法不是为了把佛法传给别人,让别人得到利益,而是为了名气,为了别人说“你是大德,你伟大”——你伟什么大啊?有很多这样的人,初期跟人讲法就是为了名,为了有人称赞他,有很多追随者和弟子。这个情况,普通师兄可能没有,但有些师兄会有的。对虚名的要求也有大小,有的是要全世界出名,有的是想在一个小团体中出名。
大家真的要观察这些,否则成不了菩萨的,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在造一些和你目标相对立的业。这是“不好强争先”。
第十四,“断除诸邪命”(断除诸颠倒)
“断除诸邪命”是索师翻译的版本,慈师的版本叫“断除诸颠倒”。用邪法生活和持邪见生存,就叫“邪命”或者“颠倒”。以一些不好的方法或职业维持生活,叫邪法生活,即“邪命”;还有,虽然职业很好,但内心有很多邪见,也叫持邪见生存,即“颠倒”。
“断除诸邪命(断除诸颠倒)”分成三个方面:
1、不狡计求利
通过各种各样的花样换取世间利益,比如哄骗别人等等。现在有人做得太过分了,连毒奶粉都来了,或者低买高卖等等,总之都是些整人的方式,菩萨真的不该做这些。
你说:“股票算不算呢?”在一定程度上,股票都算的。但是,你炒股票的利益是合法获得的,算不算狡计求利呢?如果你的发心是为了让自己或者其他眷属生活得好一点,然后还是去求解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但也不能过分,否则全副心思放在上面,你的修行也就没有了。
2、不害命谋生
比如当屠夫、开饭店之类的职业都不行,这些是害命谋生。
3、不修法牟利
修法不是为了解脱,不是为了利益他人,而是为了有虚名,以后可以有人来供养、帮助自己等等。接受供养的想法可能还不多,但是借此想牟利的有很多。比如进入一个佛教团体,某个师兄在因缘上帮助自己一点,介绍个工作或者怎么怎么样……这些多得很,利用佛教团体、利用修行来制造一种人际关系,进而获得利益。
当然,你进入一个团体自然会带来这些利益,但是你的心不要朝着这个去,否则就麻烦了,与菩提心又产生了冲突。所以,用邪法生活和持邪见生存都不行,明不明白?佛法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内心、动机,要观察自己的动机。说这些的时候,会刺伤很多人,但是你要成菩萨,不断除这些怎么成菩萨?
第十五,“天莫沦为魔”(神莫沦为魔)
索师翻译为“天莫沦为魔”,而慈师翻译为“神莫沦为魔”。天也好、神也好,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指没有成就的神仙、天道的生命。
“天莫沦为魔”分三个方面:
1、不依靠世间护法
怎么解释呢?如果真的以六道来讲,“天”是指天道或者世间护法。“天莫沦为魔”,我们不能太过于依靠世间护法,如果太过于依靠世间护法,有一天不供养,他会成为魔。有些人养小鬼(小鬼不算“天”,但也算一种能帮忙的“护法”),最后反而搞得头破血流,这种事很多。或者有些天道的阿修罗,你不供养的话,他会找你的麻烦。这是不依靠世间护法,是外境上的“天莫沦为魔”。
那自己的“天莫沦为魔”是什么呢?世间福报或者修行上的成就等好的东西也称为“天”,如果运用得不好,会变成不好的东西,也叫“天莫沦为魔”。
2、不因福报生骄
有了钱、长得漂亮就觉得牛,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世间福报呈现出来,老是在别人面前高人一等、仗势欺人、恃靓行凶等等。有些人利用漂亮,干很多牛皮哄哄的事情,去嘲笑别人不漂亮;有钱的人就处处高人一等:“你怎么怎么样……”甚至去买一个LV包来炫耀,让别人感到自卑,这就叫持靓行凶或者因福报而生骄。
有人会疑惑:“这样的话,岂不是穿好一点、住好一点都不行?”其实不然,你可以用名牌,但你有没有“买LV包是为了在人前炫耀”这样的心呢?你要去观察自己,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别说用LV包,十个爱马仕也没关系。但要好好想一想,你用爱马仕,是不是简单的为了用一个包?你就是为了炫耀嘛!这就叫“因福报而生骄”,福报本来是好的——“天”,结果沦为魔。
比丘如果无贪,可以享用全世界。修行人也一样,如果真的没有这样的虚荣心,LV包也好、麻袋也好——照用!但是,你为什么只能用LV,不能用麻袋呢?因为你觉得用LV可以高人一等,而麻袋很低贱。这叫“天”已经沦为魔,因福报而造恶业。
3、不凭修行生慢
刚才说的是世间的东西,现在是说修行。修行也一样,境界好一点就牛皮哄哄的,炫耀于人前、鄙视后学,跟人比较觉得自己牛等等之类的,这叫“凭修行生慢”。某人在团体中修行第一,就一定要成为领导:“其他师兄都要听我的,不听我的,我就不爽”,这叫“天”已经沦为魔。本来修行很好是个好事,但始终要保持这种“最厉害”,反而成了坏事。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团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呢?这种情况太多了,因此还生起了不好的心,甚至造下巨大恶业。比如一个人在团体中是最厉害的大师兄,大家都尊敬他,突然有一天,冒出来另一个师兄比他还厉害,而且发现上师好像对这个师兄更重视,心里就不舒服,然后开始诽谤,各种各样的行为就来了,这已经真正的沦为魔了。
这些禁忌,并非是凭空捏造一个东西来约束我们,而是我们真的会有这些毛病。
第十六,“为乐莫求苦”
这是概括性,指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生的痛苦之上。也就是说,你在求快乐的时候,可以自娱自乐,但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对菩萨来讲是完全扯淡的。本来要修慈悲喜舍,要牺牲自己去利益众生,结果现在反过来,以别人的痛苦来建立你的快乐,这不是菩萨行,绝对不行,只有世间人才会这样。
“为乐莫求苦”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应谋他苦而自乐
因为他苦,所以自己欢乐,比如两个人同做一件事,他失败了,你赢了,那么,你的快乐一定会建立在他的失败上,这样就不行。
2、不应求他弱而自强;
总是比较,看到对方弱,你强大,你就很快乐,那么,你的这种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虚弱上。弱分很多方面,比如智力、财力、身体等等。总之,因为别人弱而感到快乐,都是不行的。
3、不应思他败而自胜
在很多竞争上,希望他败,自己赢。
总之一句话,你的快乐不能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包括吃肉,还有让自己舒服一点,让别人去受苦,这些都不行。但这也有程度,也要讲智慧,比如我们要睡得舒服,被窝里就不能有臭虫。
如果说“我们要睡得舒服这种快乐,一定不能建立在臭虫被赶出去的痛苦之上,所以不能把有臭虫的被子拿出去晒。”在究竟上就应该这样,但你现在做不到,否则会出麻烦的。你任由臭虫在你的床上,最后你也不乐,它也不乐——你会压死很多臭虫,这样不行的,要讲程度,讲智慧。所以所有的一切要讲智慧,因时、因地、因你的修行程度。
有人问:“那些点在哪里?怎么去掌握呢?”其实很简单,你得问你自己的内心;还有,不懂的问题要去问上师。比如有些人肚子里长了蛔虫,到底打不打蛔虫?没有蛔虫当然更快乐,但有就怎么办呢?《饶益有情九观察》就出来了,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而言,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杀生肯定是不行的,《阿含经》有一个故事,一个比丘生了病,身上长了很多虫,比丘有不准杀虫的戒律,所以他衣服也不能洗,澡也不敢洗,痛苦不堪。后来他去找佛陀,佛陀拿着一桶水就开始冲,僧团中有专门负责戒律的戒师,马上就说:“啊,这样做的话,违犯了佛陀自己说的戒。”佛陀说:“我没有犯杀生戒,只是在打扫卫生。”这个时候佛陀是有观察、有取舍的。
比如走路是一种快乐,如果不能因为这种快乐会踩死其他众生,那你不走路嘛?你现在做不到,但修行到一定程度是做得到的。比如到了二果阿罗汉,就脚离地三寸,走路真的不会踩死其他众生了。
在没能力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但有一个总原则:尽量不要去伤害其他众生,不要因为自己的快乐而让其他生命受到伤害。但是,这要讲程度、讲方法,真的很麻烦。比如,你住的地方有很多毒蛇,住得很不舒服,但你说“为乐莫求苦”,就不管它,结果哪天被毒蛇“亲吻”一下,咋办呢?你可以不杀它,抓住放到其他地方去。
“为乐莫求苦”,有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问题。如果真的没有办法,其一,要动脑筋;其二,要去求上师,找一些知道取舍的善知识或者大德帮你解决。
这十六个禁忌加起来就是所谓的修心誓言,下堂课会讲修心的学处。学处和誓言的区别是什么呢?誓言就是不应该做的,学处就是应该做的、学习的内容。修心誓言一共有十六个,我们学完了。
“为乐莫求苦”也分成了三个方面:“他苦而自乐、他乐而自强、他败而自胜”这些都不行。总之一句话:你的快乐、胜利、强大,不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虚弱、失败之上,所有的一切只能自己跟自己比较。所以,修心全部要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能去跟别人比较。
这十六个修心誓言就讲到这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七要》第35课
- 《修心七要》第3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