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几乎是初阶修行人最可恶的障碍,它起伏不定,来去无踪,引发怀疑和退失,且事后观察,几乎所有的情绪都毫无真实性,虽知其无真无实,但一旦业力翻腾或因缘汇聚,却又不由自主,再被其控制,如此反反复复,不绝如缕,难之为甚。因此,很多初学者,总是希望用佛法去对治情绪,但要对治情绪,首先得明白情绪是什么?
情绪的概念: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一词,出自南朝·梁·江淹《泣赋》:“直视百里,处处秋烟,阒寂以思,情绪留连。”
一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情绪,发现的情绪模式对应于 25 类情绪:钦佩、爱慕、对美的欣赏、有趣、愤怒、焦虑、敬畏、尴尬、厌倦、平静、困惑、渴望、反感、由共情感到的痛苦、出神、兴奋、恐惧、惊恐、感兴趣、喜悦、怀恋、宽慰、悲伤、满足与惊奇。
这些文学和心理学层面的描述即总结,会说出一些情绪的表面特征,但对于情绪的内核以及运作相状,那还是似是而非的。要在知识层面上真正了解情绪,需要从佛教的教理中去学习,要清晰其内核和对治情绪,则必须从事佛教内观禅修。
从佛教唯识教理来说,情绪是由心识、心所、思维念头共同活动时造成的心理现象,心识中的意识起主要作用,其他五个无分别识是助缘,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在后台运作。心所是指五十一种心理活动相状,情绪起伏时,许多心所同时活动,但可能某种或几种心所会占据主导。我们时常所说的“念头”,其实也属于心所的混合作用,主要是“五遍行心所”中的“想心所”(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思心所”(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受心所”(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以及“别境心所”中的“念心所”(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当然,还有其他心所也会起作用,但这里之说主要的。
这些心所和念头在意识层面不停运行,即是我们平常说的“思维”,其运行的内容,则是其他善恶心所中的一种或几种。心所运行会造成感受,这些感受也是心所,即“受”心所,受心所有苦、乐、无记三种感受,其苦乐的觉受,则是我们判定情绪是正面或者负面的依据。但其实,苦乐情绪是会转变的,若对乐受有贪执,则可能转成苦受,相反,若对苦受能对治和正向处理,则苦受成助缘。
以上是从唯识学理的层面上去讲解情绪的运行机制,名相众多,法理深邃,对于初学者来说,暂时难以领会也难于用来修行。因此,只要掌握最基本内观修行方法,能够用于实际,削弱和息灭情绪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才是我们目前最重要和紧迫的着力点。由此,以下从内观修行的角度,来讲解我们该如何来对治情绪。
从内观的角度,情绪的组成部分分三个层面:1、思维执着,表现为连续不断,生灭不定,欲罢还休的念头起伏;2、心所执着,是内心的各种欲求、嗔恨、傲慢、嫉妒、痛苦、快乐等等。有明显的,也有潜藏于内心深处而不自觉的;这些心所催生念头,念头又反过来加深心所执着,并产生强烈的苦乐感受;3、心识执着,即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两个执着是所有执着的根本,它们在后台运行,很难察觉,却是前面两个层面的心理现象之底层逻辑和根本推动力。
因此,要对治情绪,其实就是要对治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的执着。
什么是“对治”呢?对治是一个大范畴的词汇,意指怎么对付负面情绪,针对不同人,对治方法有不同层次的区别:逃避、转移、压制、对治(修作用相反的法)、化解、转化、息灭。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付负面情绪,但真正有效的对治,也只能是佛法的闻思修,现针对佛法的闻思修如何对治负面情绪,做一个简单的,框架式的交流:
一、闻思对治思维执着;
无论情绪好坏,其最表层的表现形式都是思维和念头,而思维和念头,就凡夫来说,一定基于其三观(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三观不正确,才会导致思绪总是围绕着个人的利益和安全,于是,贪嗔痴慢疑嫉妒等根本烦恼就出来了,而后再细化成更为具体的大中小随烦恼。这些烦恼在思维中鼓荡,苦乐感受就随之而生,但烦恼心所做主,即便是乐受,也一样转化为苦受。因此,负面情绪总是长期霸占我们的相续,福报不够,年纪越大,这样的情况越多。
因此,要消灭负面情绪,必须改变错误的世俗三观,而要改变世俗三观,首先就要通过闻思学习佛教教理。佛教教理教会我们正确的三观,具体一点,就是因果观念、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有了因果观念,则会持守戒律,取舍行为,导致负面情绪的因缘就会减少。有了出离心的观念,就会使我们起码在思维中能够逐渐放弃以前那些让我们贪着和嗔恨的对境,这样,导致负面情绪的可能性也会减少。有了菩提心的观念,则不但可以离开一些产生烦恼的因缘和对境,还会有了利益其他有情的思想和行为,这不但可以极大地减少负面情绪,还会大大增加正面情绪的可能性。有了空性正见,这是究竟的佛教世界观,是让我们放下一切执着,从而让任何情绪与念头都成为空性的游舞,彻底断绝世俗烦恼。初学者在思维层面,还做不到这样,但大量的闻思串习,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世俗的烦恼和痛苦。
总之,大量闻思不但可以削弱旧三观,还可以建立新三观,新三观会让善心所占领思维,籍此滋生正面情绪。一般人对付负面情绪,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但佛教徒的闻思,不但可以转移对世俗的注意力,还会建立对世俗正确的认知,建立新的、正确的注意力,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治负面情绪。
当然,你会说你已经闻思了很多年了,负面情绪还是此起彼伏,汹涌彭拜。为何?
1、闻思的时间和力度不够,不当真,结果法不入心,导致旧三观不破,新三观不立,大部分人是这样。
2、面向世俗的烦恼减少,但面向修行的烦恼增多。这不一定是坏事,修行本就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出现负面情绪非常正常,或翻业障,或过关卡,都是必经的过程。
3、思维执着只是相续的表层,更深层次的心所执着与心识执着,只靠闻思是无法根除的,因此,必须趋入以下的修行,才能真正解决负面情绪。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清迈现场师兄第一个禅七的第五天,第一个禅七很快就要结束了。这次禅七分了三个七,第一个七来参加的,主要是打个照面、结个缘的师兄们,也挺好的。不管是打个照面,简单的打一个七或者打三个七,都是打,都是在逐步地去体验佛法。
真正的佛法是要体验的,闻思只是一部分,体验到后来,觉悟是什么?觉悟是全部体验。人道或者是其他道的众生,所有的体验都是有偏的,偏于自己那一道或者那一域,甚至同道的众生,体验很多事情都是不一样的。一道一道之间的体验,差别就大了。经常读书看到的说一杯水,我们(人道)看到是水;饿鬼看到是脓;地狱众生看到的是铁水;天人看到是琉璃……都是不一样的,六道之前的区别很大。
那同道的众生呢?也是不一样的。同道的众生,比如我们在平常水多的地方,那些区域的众生看到水,他就不太在乎,随便用,水龙头一打开“哗哗哗”,根本都不用管。但是在一些缺水的地方,水就很贵,大家自然会养成节约水的习惯。台湾的台北缺水,龙头就故意调得很细,调到最大也是一丝细流这么下来,包括有些五星级酒店都这样子。也就是说,对水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众生都有偏颇。
证悟,其实是所有不同现象里面的所有现象都能感受,有个同质的感受——空性,即我们经常说的周遍。但空性本身也是空性的,空性本身的空性,就导致它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事物。证悟空性者,他也能够无偏地体会各种各样的其他众生偏颇的体会到的事物,这就是证悟者的美妙、证悟的美妙。
我们现在去修行、打坐,其实就是去逐渐放开我们的心。我们经常听到修大圆满的,或者是禅宗的,甚至一些所谓的身心灵,他们模仿成就者说一些很大的话:“要放开身心啊,不执著啊”,这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一句话不执著,你怎么不执著啊?怎么放开心胸啊?这话很好说,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为我们偏颇的、固执的心根本就没法做到这些。
我们通过打坐,实际就是慢慢去内观我们的心,放开我们的心,这是一个逐渐尝试的过程。当然有顿悟,我们经常说的顿悟,就是那种根器很好的人,他的资粮福报够了,“砰”的一下就打开了,他一下就体会到周遍万法同质的那个是什么。
我们说起来从概念都知道——是自己的心、心的本性、本来面目……这些话谁都好说,但是真的体会到就不容易。要一步一步地去放开,放开到某个时候,他一下就体会到了。
体会到了都有很多种方式,有的是逐渐一点点变得有点微光,然后慢慢展开,一下又没了,又展开,这个就是触碰——“哦,好像是的;哦,又没了”。以前我举过例子,就像无明的那种泥,蛋壳一样把自己包住。泥巴把你包住,上师拿个针给你戳了个洞,把针抽出去的一瞬间,你可以看到一点光亮,但是马上泥巴又合上,你又看不到了,这就是“触碰”。
还有一种是走到一定的时候,“砰”的一下崩裂出来,这就叫“桶底脱落”。桶底脱落也不是绝对的一种情况,就色法来讲,达到极致的时候,就会出现我们经常说的大地平沉、虚空粉碎,“砰”的一下外境就消失了。外境消失、大地平沉,我们很容易理解,那虚空呢?如果我们进入到很深的定里时,它会是一片空,而不是眼睛看到空,是我们的心能体会到空。但那个并不是证悟,从那个东西、那种执著、那种无明里面透出来,才是真正的觉悟。
那虚空粉碎了以后是怎么样呢?虚空粉碎证悟了,真的透过了就是觉性,透不过就是另外的虚空。一个虚空接着一个虚空,永无尽头,那就叫狗咬尾巴。这是很深的境界性的狗咬尾巴,还有思维性的狗咬尾巴,那都是很粗大的。我们用思维去观察,直接意识去觉知,觉知这个东西是不是?——好像是的,一会儿又不是了……这是最粗大的、最简单的、最初级别的那种意识性的狗咬尾巴。
我们要在上面追逐很长时间,才能真正的明白。不要听到人家一句话,认为证悟是那么简单的事。香严禅师击竹而悟,在听到那个声音之前是经过了很多痛苦的磨砺。我们打禅七,就是逐渐一步一步开始。所以,不管你是打一个七或者三个七,打三个七的人可能要深一点,一个七的人可能是刚刚开始,但就证悟来说,其实没什么太大差别。
还有人来问我说:“为什么我们老是要去玩弄作用,找不到本质呢?”你没有找到觉性(本质)之前,不玩弄作用,你能玩弄什么?你只能在那个作用里面走来走去的。
我们的心,虽然拼命在用本质,但我们不知道本质是什么,我们都在作用里面折腾。饥饿是作用,快乐是作用,痛苦还是作用,你打坐的某些感受还是作用;昨天我打麻将自摸了一把,那些也是作用;杀人放火全都是作用……你只能在作用里面搞,你没办法真正的歇即菩提。
那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我们修行的力度不够,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力度够,一个是内在的自己的努力,一个是外在的因缘、窍诀,这些东西里外捶击你的无明,轰击你,才有可能真正的明白。这都是靠每个人一步一步长期用心地修下去,不要企望搞两下就证悟了,有时候要这样去对比。
要怎么对比呢?虚云老和尚、密勒日巴,他们都不是笨蛋,还有历代的先贤太多了,包括法王如意宝,他们都要修很多年,吃了很多的苦。我们不愁吃穿,舒服的不得了,整天阴谋诡计成堆,而且基本上都是来谋自己利益的,你这样就证悟了?那是个笑话!
所以不要那么轻浮,证悟了的人,心胸会非常的宽广,永远都会替别人着想,因为那是一个本然的事情。但是,每个人的心思都还为自己的一些利益,未来的利益、现在的利益打小九九的话,其实是自我揪住你的心。也就是你的心被那个自我霸平,你没办法摆脱,思来想去都是它,你还不能自察,还不知道自已在自私。
这样一个被自私驱动的心灵,要么就是纠结,要么就是仇恨,要么就是阴郁,都是这些东西。但是,一旦你把自私拿掉一点点,你就会尝到法味。拿掉一点点,那种放松、喜悦就开始出来,这个就是佛陀说的“我法如蜜,中边皆甜”的意思。
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回不去了,拿到觉性的力量比较大的时候,你有清晰了,也认知了这就是个无自我的东西,然后在里面浸淫久了以后,你不愿意自私了。我们现在是不愿意不自私,是一个相反的心态,这些是要靠训练出来的。
大家不管是打一个七、三个七,将来可能还会有五个七、七个七,争取以后发展到十个七。不是想用打七来折磨大家,或者是想把大家凑到一起来嘎腰子、割韭菜,绝对不是的。因为我们学大乘佛法的,唯一要做的就是这个事。修行的要去做这个事,推动佛法也要去做这个事,如果不做这个事,我们学大乘佛法就毫无意义。不但无意义,还会造大业。
所以,不管是打一个七还是两个七,都要用心,也不要企望马上就能够拿到结果。修行中间有句话:“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磨到一定的时候,慢慢就出来了,所以要坚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让大家聚集起来,成立团体,搞很多方式,因为这样才能修得下去。不然的话,一分散开来,被生活一折磨,人是凡夫,周围的一影响你、一牵引你,你肯定受不了。这也是团体存在的意义。
好了,上课之前就跟大家唠叨这些,因为今天是第一个七的第五天,第一个七后天就结束了。后面还有两个七,剩下的师兄们属于龙朔(浓缩)的,龙朔(浓缩)的是精华。
我们就不说其他了,现在回来继续学习我们商定的一个话题——“如何对治情绪”。我想很多人都会被情绪折磨,一听到如何对治情绪,觉得有便宜好捡?我告诉你,真的把情绪对治完了,那是阿罗汉。
情绪的根本来源于我执,我执完全解决了,才会没有情绪,不然一定会有情绪。哪怕你的环境非常好,像古代有些帝王,或者是现在有些福报很好的人,他们生活的时候一定会有情绪。
人有欲望,就一定会有情绪,当有欲望就会想实现欲望。实现欲望的时候,实现了第一次你可能极度满意,第二次同样的条件你就开始不满意了。现在有个术语叫做“边际效应”、“能感衰竭”,相应的环境不给你提高一点刺激,你就会不满意——好了,情绪就开始了。
只是那个情绪的接受或不接受,好像对每个人来说不同,有些人就接受,有些人就不接受——好了,不接受的那个情绪就越来越苦。所以,这个“情绪”,只要你是个体都逃不掉的。
在这里,你想随便通过一堂课、两堂课就都能够完全对付情绪了,有这样的好事吗?只有阿罗汉才做得到,因为他没有我执了。我们看到经论里面描述阿罗汉,把他们分成两半,一半让人给他按摩,让他非常舒服;另一半就拿刀割他,他没有反应,因为他没有个体感了。
人的身体就是个体感的一个集中表达,当内在的修行,俱生我执都被完全消解的时候,身体就是无余涅槃剩下的如梦如幻的一个表征。那个时候你用刀去割他或者抚摸他,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他不是像我们这种想象性的一样,而是真的一样,他也能够区分出用刀子去抚摸和用手去抚摸的不同。但是,由于心没有我执,没有强烈的要和不要,甚至细微的要和不要都没有,所以他安住于无执。
但阿罗汉那种不能算本来面目,安住在小乘的涅槃的心境里面,他是没有情绪的。大乘菩萨就更不用说了,到初地以后,基本上情绪一起来,虽然大乘菩萨的俱生我执都还有,但他对于觉性的智慧,只要这种带有执著的、带有个体性的、带有二元对立的念头一起来,立即就是觉性,所以他也不会有痛苦和烦恼。
如果你要真的去掉烦恼,要么是阿罗汉,要么是真正的登地菩萨(初地菩萨)。你上两堂课,就要成为阿罗汉、初地菩萨?那是不可能的!
我讲的“如何对治情绪”,是要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在小视频上或者所谓的网站上看到一些话语“你看着情绪就可以了”,等等之类的说法是不究竟的。还有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一步一步去对治和控制情绪。
虽然我们达不到初地菩萨或者阿罗汉那样,一下就把情绪都解决掉,但是至少我们学会怎么慢慢去对治情绪。小的情绪就很难叨扰我们了,除非遇到一些极大的很冲击性的东西,我们暂时控制不住。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当我们一旦能够对付情绪、化解情绪、控制情绪以后,我们就会摆脱一些折磨。
心理折磨有时候比物理折磨都还痛苦。物理折磨的话,比如你生病了,马上就会去看病,怎么把它对付了等等。心理折磨有时候挺绵密的,绵密就是一直这么下去,它不断,拖的时间非常长。我们经常会说“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原因就是心理折磨。我们可以摆脱这些粗大的、绵密的精神折磨,可以腾出我们的心灵去修行,所以我们会讲这些内容。
没有一个什么绝对的方法,听了以后马上去一做就会没情绪了。但有一个绝对的方法可以没情绪——打麻醉针,你可以立即没情绪了。带愤怒的、带恐惧的人,哪怕是大象,愤怒地冲向人的时候,“啪”一针下去,马上就放倒、安睡,但是麻醉针过了呢?又开始了,情绪还可能更大。
所以现在没有这样的方法,我只是在讲我们用闻思修的方法怎么逐步逐步去对付它。还把对付的过程、运行的状况,跟大家分析清楚,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知道该怎么去做,是这么一个目的。
首先告诉大家,没有什么单纯的、绝对的方法,一下可以对治情绪,所有的鸡汤全是毒鸡汤。网上包括一些网站里面说的能够战胜情绪,不可能的。佛法出来都两千多年了,如果有这样的方法,我们早就解脱了,现在的心理学都要消失。因为情绪折磨了人类几千年,从来都是这样子。
大家在情绪过后都知道情绪不好,不管是好人、坏人,地位很高的人,或者是很贫贱的人,都被情绪折磨,都知道它不好。如果有这么一个方法“哗”地一下能够对付它,轮不到我们来讲。所以,大家要小心这些小视频,那些说鸡汤的,真的叫毒鸡汤,毒鸡汤有时候挺害人的!
我们今天讲的“如何对治情绪”,第一堂课可能说不完,下堂课再讲。两堂课讲完了以后,我们就要开始学习《维摩诘所说经》。我看了一下,这个禅七虽然有三个七,但维摩诘老居士还是暂时出来不了。等大家回忆他怼阿罗汉和怼完四个菩萨,怼完了以后才出场。
不过很精彩,怼他其实是各种见解的一种较量、一种撞击,可以迸发出火花。这是维摩诘居士怼阿罗汉和菩萨,然后文殊菩萨接受以后,就带着一些人去探病,那就不是见解了,那是窍诀,在阐述什么是不二法门的窍诀。这些内容与修大圆满、修禅宗的,也与修净土的人,都是有关系的。
如果真的要磨砺见解,大家就要学习这些,这些是真正的佛法。不然的话,我们老是在一些表皮的事情上去花心思、去用力,最后不要说证悟,就像我现在说的那些情绪,你都没办法把控。连一些小情绪都没办法把控,更不要说大情绪。
大情绪,就是自己的核心利益受伤的时候,你一定会起大情绪的。比如突然哪天你屁股疼去检查,发现是cancer(癌症),你就知道什么叫情绪了,很厉害的情绪就来了。哇,那会浮想联篇——“死了后怎么办啊?亲人又如何?我过去那么努力,怎么还找到我?我一生行善积德,放生放了那么多,还是屁股要长疮?……”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来了。
这个都还不算,还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其实大部分都需要证悟,或者是接近证悟的人才可以对付。我们很多时候会被小情绪折磨的,屁大点事可能忧愁三个月。有些人把他们的痛苦讲给我听,我吃了一惊:“哇塞,人还可以这样!”他忧愁他屁股掉了,结果屁股还在他的屁股上。莫名其妙,有很多这样的事,人会被一些很小的事所折磨,原因是什么?他控制不住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我们讲这些,可能对比较小的情绪有好处,但要对付大的烦恼和痛苦,修到一定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了。心真的如虚空时,原子弹炸了也那么回事。说得不好听,换一个角度,原子弹炸了是法性游舞,但你要到那个程度才行。
如果你没到那个程度,只要真的修行进去,慢慢开始松脱执著,你能体会到那个好处。那个时候,佛法跟迷信没一毛钱的关系,是自心的一个训练。我们迷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老是去宣讲佛教那些很厉害的神通、诡异的事情,总希望自己可以不努力,依靠个什么东西,见到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依靠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能够怎么怎么样,结果又做不到,所以诞生了很多这样的迷信。
根本都不清楚它是什么就去信它,叫迷信。但迷信不见得是坏处,前两堂课都讲了,你因为这些迷信的感召进来学佛也没关系。努力去修行,知道你信的到底是啥,慢慢就变成“智信”。真正的智信就会像佛陀说的“我法如蜜,中边皆甜”,跟迷信真的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佛法流行了几千年,不同的宗派、不同的语系、不同的族群,一传一说,稀奇古怪的各种事情都有。但是我们也说过,老老实实去读,比如“五部大论”,如果你读不了,就跟着一个真正修行的上师,慢慢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了。
你说:“五部大论我又读不下去,那谁是真正的上师呢?怎么办呢?”死远点!真的没有什么绝对的办法,我以前也讲过了,咋办呢?磕头,天天磕头、供养三宝!你既然信佛,你要迷信它,起码你相信它能帮你,磕头让它把你推到要跟随的善知识那里去。因为靠自己这么独立冲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OK,我们现在就来开始学习这两堂课要讲的话题——“如何对治情绪”,这也是我写的一个讲稿。讲稿的意思就是不能当真的,只是提醒我要讲什么,不能看了以后就觉得怎么怎么样,是我要说的内容,我怕把它忘了。因为我上课喜欢逛花园,兴致一来,扯南天盖北网,毫无节制,而且兜远了自己都兜不回来,所以我就写了这么一个讲稿,他们称之为课件。
“课件”这个词汇都是他们告诉我的,我都不知道还有“课件”这个词汇。我以前称之为“讲稿”,就是说的时候看着它,我就知道我说话的范围在哪里,越界不要越得太过了。也就是说,这里面的文字大家看看就行了,不能当真。但是也可以依靠这些文字,在相应的内容里面去思考。看上面怎么说的:
情绪几乎是初阶修行人最可恶的障碍,它起伏不定,来去无踪,引发怀疑和退失,且事后观察,几乎所有的情绪都毫无真实性,虽知其无真无实,但一旦业力翻腾或因缘汇聚,却又不由自主,再被其控制,如此反反复复,不绝如缕,难之为甚。因此,很多初学者,总是希望用佛法去对治情绪,但要对治情绪,首先得明白情绪是什么?
“难之为甚”就是非常糟糕,没办法解决的意思。
这一大段很好理解,几乎每个人都被情绪折磨,我不相信有任何一个人说他没被情绪折磨过,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小学生,有时候可能会被情绪折磨的——“老师,他犯了错误,你为什么只骂我不骂他呢?”小孩的情绪很容易过去,但他也会有,只是情绪比较短。
越到了年龄越大,岁数上去以后,精力特别多了,思考力特别强、特别深沉的时候,情绪就更深了。为什么思考力强情绪还会深呢?他想得远、想得多,一个屁事想很久。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没心没肺,什么都不去想,如果一个人真的没心没肺,那是福报来的!啥都不想,过了就算了。但我们做不到,几乎不可能。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触及到他的痒处、痛处,如果触及到他的痒处、痛处,他一样会去想。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被情绪折磨,而且这些情绪有时候还控制不住,搞不清楚它是什么,怎么来的都不知道,特别是修行人。
世间生活的人还好一点,他的情绪一般都会在表面上找到来处,真正的来处只有一个——我执。但是我们先不去说这个深层次的,因为大家都观察不到。普通人就会这样,情绪一来,比如挣不到钱就开始责怪,怪这样怪那样,最后我们现在知道怪谁了。
比如现在赚不到钱,我们就要去怪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我不说,你也不敢说,但都会去怪的。挣不到钱,或者受了冤枉委屈,你会去找这些是什么,而且很好找。最关键是你认为,只要把这些去除就会没情绪,那是个错误的认知。把你关在一个屋子里面,什么都提供给你,吃、穿、住、行,什么都弄好,甚至什么都满足你,你都会有情绪,你都会控制不住。
我以前看希腊神话《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伊利亚特》是讲打仗围攻一个城市的。《奥德赛》是讲一个叫奥德赛的国王,打完仗以后乘船回家的故事。后来他被弄到一个海岛上,岛主是一个女神,就提供给了他非常好的待遇,吃喝嫖赌全都来了,日子过得很快,但还是要走,经常会陷入思乡的郁闷里面。所以,不是说给了你一个很好的环境,你就不起情绪。
修行人切断了一些欲望发泄的对境,然后自己去修行,那样最容易引起情绪,因为情绪完全找不到宣泄的地方。心里找不到宣泄的地方,不翻起那种业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扛不住的。
很多人说要闭关,你真闭关试试看?相续比较成熟的人去闭关,闭第一年,前半年的时候会痛苦的不得了,哇,拼命想招,扛不住想出来。但是,你闭关前都觉得自己每天这么打坐好舒服——偶尔打一座,当然很舒服,你连打三个月试试看?每天都如此生活,那就不一定舒服了。
所以也要起情绪的,就想方设法出来。一直到后来,慢慢一年以后,这种情绪低了,第二年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觉受上去,特别是修脱噶的人,看到有些东西该出现的开始出现——好了,那个情绪就开始消失。三年以后就不想出来了,身心完全落位,落到了禅修愉悦的殊胜状况里面去了,完全不想出来。
这是闭关三年的,但大圆满跟大手印还不一样。这是讲修进去的人,他不想出来,但上师还要逼着他出来度众。
所以,我们说不想起情绪,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记住,我们说的情绪往往是指坏情绪,其实很多时候欢乐这些也是情绪,那叫好的情绪。还有一些愉悦等很好的情绪,比如我们运行一些好的心所。
心所就是心的运行状态,我们以前学过五十一心所,有六种根本烦恼心所、二十种随烦恼心所,还有十一种善心所——包括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等心所。
这些心所运行得多,心自然就愉快,非常愉快。那个东西很容易让人迷醉,真的做到那一步,陷进去的话,还不一定是真的解脱,那些人很容易就堕到禅定,厉害一点就堕到阿罗汉那里去了。
如果我们心里面老是运行这些心所,也就是我们常年在闻思修行的这些东西。闻思,在头脑里面运行这些心所;修行,指安住在比如行舍、不害的心态里面,那就会越来越愉快,这样也会起好的情绪。
但是,一个好的情绪会转换的。如果你产生了一些好的情绪,你开始贪它,比如轻安,这是一个好的心所,这一座产生了轻安,因缘是变化的,哪天你感受不到轻安的心所,好了,立即就开始恼火:“我怎么了?我是不是犯戒了?哎呀,我是怎么啦?”
开始是忧虑,然后慢慢开始不舒服,如果一直不回到那个轻安的状态,你就会陷入沮丧,彷徨、痛苦就开始出现。很奇怪,你越彷徨、越痛苦,它就越不出现。也就是说,好和坏会转换,因为你的贪执会转换。
如果我们要绝对达到那样的心所,心完全离开这些造作——大家会想离开这些造作,肯定是死在一个状态,那就是造作。离开这些造作,就是所有乱七八糟的、好的坏的心所起来以后全是法性,他可以在各种各样的好坏心所里面游舞,但是他绝不被其笼罩、被其牵引,这就是解脱。
大乘的解脱就是这样的,小乘的解脱就是安住在一个状态里面,叫灭尽定。所以,我们要彻底解除这些好和坏的心所,不被他们折磨、牵引,就只能够是真正的证悟才行。
前面这一段说完以后,下面就要讲情绪。什么是情绪,刚才都差不多讲了。下面从学术上去讲,我很不想这么去说,但是,既然要讨论这个话题,不来点学术,不足以证明其高级。我们也简单说一说情绪是什么,先看一下世俗里面对情绪是怎么做概念的。
情绪的概念: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或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加了个“认知”,其实就是主观经验是什么,起个名字叫“情绪”,是指我们心里面的一些体验,是主观经验,不是客观经验。在世俗里面总是分主观跟客观,在佛法里面,闻思修行全都是主观,没有客观,根本不承认有个客观,它把客观叫做心的主观的相分。
身识体会到的重、麻、痒,是触识的相分;眼识看到的东西是颜色、形状,是眼识的相分;声音听到的频率高低,是耳识的相分。能力叫做见分,跟这个显现相对的叫做见分。产生它的力量,就是所谓的自证分,即那个能力。
但是世俗不这么认为,世俗认为主观就是我们的精神,客观就是物质,他认为精神是主观的认知经验,叫做情绪。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态度体验,就是你心看到什么东西、体会到什么东西,然后有相应的一些心理运行状态。心理运行状态可能带来生理运行状态,你一激动,脸就开始发红,你一恐惧,身体就开始发抖,然后紧握拳头等等之类的,也会有这些行为反应。
“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或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很聪明,这肯定是哪个心理学家写的。情绪一定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个体愿望和需要,拿佛教的名词、学术概念来说,叫执著、我执。以我(个体)的执著、愿望(欲望),以及需求,比如我们的安全需求、虚荣需求、旅游的需求、个体实现的需求,马斯洛的五需要,以它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反观每个人的心,我们去看自己的一些念头,去看我们的感觉、情绪,哪一个不是围绕着你个体的需要?你绝对不会为非洲黑人的遭遇起情绪,有也很少的。这样的人,那就是菩萨,训练得太好,开始为其他的生命悲伤。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博多瓦尊者有次看到一个喇嘛,他蹲在蚂蚁洞前蒙着头大哭,就问是为什么。他们有神通,从神通里面看到这些蚂蚁在前一个佛那里都还是蚂蚁,过了那么多亿年,它们仍然是蚂蚁,所以忍不住痛哭。博多瓦尊者说这是最好的修行,前面那些禅定的都不算好。
所以,那些为其他生命引起悲伤情绪的人,是很吓人的,那些都是菩萨。我们的悲伤、喜悦,有几个是为别人的?我们说为你高兴,只是说一说而已。只有面对自己很亲的亲人,他们好,我们才会高兴,他们不好,我们就感到悲伤。如果自己有好和不好的,反应就更直接了。所以,基本上是以个体为中心的。
你为一个不相关的生命,产生悲伤或者欢喜,这种心再加上希望让他们摆脱痛苦而让他们成佛的这种强烈愿望在里面,那就变成了菩提心。仅仅是为他们的痛苦、悲伤,为他们的欢乐感到欢喜,这个叫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但是,有四无量心的人都非常少,我们的痛苦和欢乐,始终围绕着自己,这也是我们情绪的一个根本原因。
他说的是对的,这是我从百度里面摘录下来的——百度“仁波切”。
“情绪”一词,出自南朝·梁·江淹《泣赋》:“直视百里,处处秋烟,阒(qù)寂以思,情绪留连。”
江淹是个诗人。这首诗好有诗意啊!至于啥意思,读不懂!到处看到的都是像秋天那种烟出来,然后很安静地思考,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说的是这个。
一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情绪,发现的情绪模式对应于25类情绪:钦佩、爱慕、对美的欣赏、有趣、愤怒、焦虑、敬畏、尴尬、厌倦、平静、困惑、渴望、反感、由共情感到的痛苦、出神、兴奋、恐惧、惊恐、感兴趣、喜悦、怀恋、宽慰、悲伤、满足与惊奇。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有哪些情绪呢?
“钦佩、爱慕、对美的欣赏、有趣、愤怒、焦虑、敬畏、尴尬”。我们经常说“尴尬”,只要你不尴尬,别人就不尴尬。尴尬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当别人某种行为或者语言,不符合你心中一种认知模式,你感到不适应,但是又不好表达,就变得尴尬。像我这种人尴尬就比较少,因为好的模式一不出来我就揍他,那就不尴尬了,让他直接变成痛苦,哈哈!
“厌倦、平静、困惑、渴望、反感、由共情感到的痛苦”。这个很多人都有的。对外面的很多其他生命,虽然有时候挺漠视甚至伤害,但跟我们差不多的人,他们痛苦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同情的,叫共情,甚至有时候会感到痛苦。所以,如果能够真的对其他生命有真正的同情心,是很了不起的一些人。
不要小看这种同情心,那是福报的来源。你越为自己的需求、欲望去挣扎、苦痛的人,一定不会有福报的,那是饿鬼的来源。常言说大人、小人——大,从哪里大起?你心系其他生命,愿意付出自己去利益这些人,那就变成大人。“大”是这个意思,不是你屁股大,或者你脸庞大,或者你权力大。整天纠结在自己的得失、痛苦、欲望中间,慢慢会纠出水来的,那就是小人。
“出神、兴奋、恐惧、惊恐、感兴趣、喜悦、怀恋、宽慰、悲伤、满足与惊奇”。这种情绪的分类,跟佛教的一些心所相比较,就太粗糙了、太表面化了,好多东西都是一样的。佛教心所的归纳,要比它准确很多。佛教要通过修行、大量的观察,站在高处看低处,站在明亮处看黑暗处总结出来的。这个是一些心理学家归纳的,看似很多很复杂,其实归类归得不是非常好,也不是很准确。“恐惧、惊恐”,有点差别,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但他就把它写出来,看起来很多。
也就是说,人类经历这些东西就叫做情绪。当然,他说的情绪大部分是指不好的情绪,其实情绪里面还有很多很好的东西。这里有一个“满足”,可能是个好的情绪,“平静”也是,“对美的欣赏”也是,“有趣”也是,也有些好的。但我们说的情绪,一般是指负面情绪,其实情绪是有正面的。
这些文学和心理学层面的描述即总结,会说出一些情绪的表面特征,但对于情绪的内核以及运作相状,那还是似是而非的。要在知识层面上真正了解情绪,需要从佛教的教理中去学习,要清晰其内核和对治情绪,则必须从事佛教内观禅修。
这是我对文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总结,似是而非的。我们被情绪折磨了几十年,却不知道情绪是什么,它是怎么运行的,它的相状、它的层面有哪些,朦朦胧胧的不太清楚,每天被其蹂躏,但也不知道它是啥。
要想知道它,就从佛教的教理去看。从心理学上去看,看到一大堆的名词,这样那样的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他们的观察方式,不是从内观的方式来的,所以也没办法引你去内观。佛教的方式是从内观方式来的,所以会引你去内观。
我们先从唯识上来讲,这是一个很学术性的东西,大家听得了就听,听不了就拉倒,因为名词太多了。后面会讲很简单的内观方式,不会讲那么复杂,但是前面讲的相对比较学术化。
从佛教唯识教理来说,情绪是由心识、心所、思维念头共同活动时造成的心理现象,心识中的意识起主要作用,其他五个无分别识是助缘,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在后台运作。心所是指五十一种心理活动相状,情绪起伏时,许多心所同时活动,但可能某种或几种心所会占据主导。
这一大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情绪真的动起来时,心识,就是我们的八个识都有可能参与,阿赖耶识要提供种子,末那识来污染它。情绪没有意识怎么行呢?情绪主要是意识,意识要占主导。其他的前五个分别识,比如眼识、耳识是要帮忙的。你眼睛看到什么起情绪,听到什么声音起情绪。有个人说:“喂,想想你失恋的一天!”一听到那个声音,“砰”的马上回到当时:“他离我远去,然后留下一个猥琐的背影”,思维开始了,哇,心里面堵住一坨。
“堵住一坨”,我以前很难理解,因为我属于“没心没肺”的那种人,后来慢慢也有堵住一坨的感受了。后来,我发现很多人都堵住一坨,从脸上都能看得出来,他堵在心里,表现在脸上,眼睛里都没光。
这个是心识,心所是什么呢?心所就是心运作的心理状态,一共有五十一种,以前讲唯识的时候我们曾讲过。
五十一心所的分类和具体内容:
遍行:包括触、作意、受、想、思五种。
别境:包括欲、胜解、念、定、慧五种。
善:包括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十一种。
根本烦恼:包括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六种。
随烦恼:包括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二十种。
不定:包括悔、眠、寻、伺四种。
“遍行心所”有五种。遍行心所,就是八个识里面都有运行的。
“别境心所”,主要是主观这方面的东西,包括欲、念、胜解、念、定、慧五种。
“善心所”有十一种。
“根本烦恼”有六种。
“随烦恼”有二十种。
“不定心所”有四种。
这五十一种心所,就是五十一种运行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我们心所运行的时候,自己体会到的往往搞不清它是什么,但它有个最明显的作用,不管它是什么心所,它引来心受,甚至会引来身体的触受。
有时候心受过分苦了,会引起身体的反应,但这里主要是讲心受。我们可能不知道这是嫉妒,或者不知道这是仇恨,也不去想它,但是不安逸。我们的心情,用非常简单的两个字去表达就是“不爽”——这叫做苦受。“这个事好爽啊”,语言贫乏到这种程度,这就是你诗都写不好的原因。“我好爽啊”,啥都用爽——这叫做乐受。还有一种,大部分的时候是不苦不乐——这叫做无记受。
所以,这些心所运行的时候,指的是各种各样好和坏的受在运行,有些是帮忙的。别境心所和前面的五遍行是帮忙的,是后台运作的。阿赖耶识的是后台运作的,到意识层面就不是了,比如遍行心所里面的“受”,就会变得很明显。遍行心所如果挪到意识上就很明显,“思”也会明显,让我们怎么去动。
比如嫉妒,嫉妒让我们怎么去动——整他,恨他!嫉妒是一种根本烦恼,生起来的时候,“他跟我一样,为什么他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这样子,我做了这么多,他居然得到的比我还多?”心里面就愤怒、不安逸,就引起苦受。我们可能不会去想这是嫉妒,但我们会感到不爽。
如果运行的是善心所“轻安”,打坐身体好放松,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念头都没有了,舒服的不得了。特别是修单空修到一定的时候,甚至身体都开始消失,触感都开始消失,你就认为这是解脱?放屁,你错了,那个离解脱远的很,但它是一种轻安的心所。如果一直持续下去,你就很爽——乐受。我们大量的苦,其实是不知道的,你没有反观到心里面运行的糟糕心所。
我们返回到文章里面去,这是心识、心所,还有一个思维念头。心所跟思维念头是很精彩的,只要有心所运行的时候,一定会激发念头要去想,嫉妒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散乱的念头和逻辑的念头——“我嫉妒他,要整他,明天在他的茶里面放点铊!”大家知道清华朱令铊中毒的事件吗?会导致一些相应的行为,这属于“念头”情绪。
念头有散乱的念头和逻辑性的念头,逻辑性的念头和散乱的念头可以统称为“思维念头”。所以,情绪是由心识、心所、思维念头共同活动时造成的心理现象,以及生理现象。但是,我们现在只说心理现象,因为在说情绪。
在心识中意识起主导作用,因为后面的阿赖耶识在提供种子,五遍行也在开始,但那个东西在后台活动,末那识也在后台活动。意识是前台的,我们能看到的,而前五识当助缘的,然后运行这些念头、内容。
许多心所在同时活动,但你在运行的时候可能有一种或者主要几种帮忙。“嫉妒”就是嫉妒在占主要,“仇恨”就是仇恨在占主要,“爱”就是爱在占主要。有时候几种混杂,混杂起来的一些情绪,有时候表达出来,在文学上、心理学上就有各种各样的名词。
比如爱情,爱情是一种很混杂的心理状态,当然,好的时候带来的是乐受,失恋的时候另当别论。失恋还是因为爱情来的,没爱情失什么恋啊?所以它会转化的。但在没有开始转化之前,爱情是由很多心所混合在一起的,各种各样的贪,有贪的念头。贪对方的时候,“唉呦,我的眼睛一时一刻都不想离开你”、“哇,我轻轻地呼吸了一口空气,每个一呼一吸之间都是你”,比修呼吸还认真!他一定会这样子,各种各样的东西混在一起,总的来说带来的还是乐受,当这个东西一消失,就是巨大的苦受,这是人类的悲哀!
这些东西不能细分,细分下去,你就知道佛陀太伟大了!他不仅仅只是教你现象是这样子,还会教你怎么办,所以佛法是科学、科学、科学!这个“科学”的内涵还不是世俗说的科学,世俗说的科学主要是指分科的意思,我说的“科学”是真理,佛法是真理、真理、真理的意思!
我们时常所说的“念头”,其实也属于心所的混合作用,主要是“五遍行心所”中的“想心所”(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
我们经常有很多念头,平时说“念头”这个词,不一定是指每一个分别念,整个心里面运行的东西,我们都当作念头。很多时候就是我们平时说话很随意,没有对这个词汇进行准确的概念。
“念头”有时候是指每一个想法,有时候是一堆想法,有时侯是逻辑的,有时候把情绪、心所也叫做念头,所以我们要搞清楚。有时候我们看到书上说“停止你的念头,观察你的念头,任念头越多越快乐”,这个“念头”到底是指什么?不仅仅是指浮在思维层面的念头,有时候心底里面运行的一些东西,那些纠结和喜悦的东西,也通称念头。
实际上心底运行的那些东西是心所,浮到表面上才叫念头,思维层面的才叫念头。我们平时常说的“念头”,有时候也是心所的一种混合作用,但这种浮在表面上的念头,主要是五遍行心所里面的“想心所”。
“五遍行心所”,遍行就是八个识里面都有。眼识里面都有想心所,一刹过去,那叫做眼俱意识。如果没有眼俱意识,不让我的意识注意看你的话,模模糊糊,就会视而不见。专注在上面,这就带有意识进去,所以眼识也会带来意识的,意识也会让眼识更清晰,这就是眼俱意识。
耳朵也一样,也就是想心所在五遍行心所中,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前五识全都有,所以叫“遍行”。八个识里面都在运行的一种——想心所,在情绪这个方面,想心所主要就是意识。
“主要是五遍行心所中的想心所(于境取相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我们思考的时候,一定会用语言进行思维。语言表现为什么?一个是我们说的文字性的语言,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用它来思维。
还有一种思维不一定用语言,可以用图像来进行思维。比如我们看到人打架,思维打架的时候,一般不会想“这一拳下去是直拳,左右劈挡”,等你想完也完了。不会如此,你头脑中快速运行的就是人的动作,这也是图像进行。但是,这个图像在这里也可以称为一种名言,所以说“取相为性”,还通过名言。
我们交流的时候一定要靠语言,思维的时候还不一定,刚才说的可以通过图像,但也可以说成是语言。有时候通过音乐,音乐也可以进行思维,我们听到音乐想起头脑里的很多场景,电影里面经常搞这种,把我们弄得一愣一愣的。
电影里面出现人物的故事情节时,背景音乐会把人的情绪撩到很高的地方,有时候还给你来点故意的反差,在很激烈的打斗场景里面,突然给你来首舒缓的音乐,让那个打斗显得更残酷。在思考的时候,那些音乐加上那些画面,是没有我们所说的文字概念的名言,其实也是一种名言。所以,我们的想主要是起思维的作用。
“思心所”(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
它也属于思维,思维是个很大的词汇,它是什么?“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让我们的心准备要怎么做,提到怎么做,我们马上想到外在的行为,其实不然,我们的心开始运行,比如嫉妒的时候我就开始恨,或者马上产生痛苦,这就叫做思,开始要往痛苦这边走了。“令心造作”,令心开始动了。然后,动后的结果就是受心所。
“受心所”(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欲为业),
这是说有了感受了。“顺”的感受就要,“违”的感受就不要,“俱非”就是不好不坏的感受就停在那里。“起欲”,要就是欲望,不要也是欲望。受心所就带来后面的行为,一个很舒服的东西,我们就要留住,下次再来过。特别是让我摸了一个十三幺,下次再来,再不来心里不安逸,幺九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能不能发明一个十四幺,哈哈!
人就是这样的,苦受也是一样。有苦就不要,那个苦稍稍轻了一点才开心。人的快乐真的很奇怪,你每天抽他一百鞭子,很痛苦,哪天我抽你八十鞭子:“你很大的进步空间哦”,是不是这样的?我就不想说这些东西了!甚至把你的腿打折了,然后递你一个拐杖:“看,我对你多好”,也不考虑前面的。这些都是参与到情绪里面的比较重要的心所。
以及“别境心所”中的“念心所”(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
我们要思念,不停地回到那里去,这也是我们起情绪的原因。很多时候起了一个情绪,比如我反复说的嫉妒,你忘了就行了嘛,不要再去想这个事——不行,老是要回去!
人开始初恋的时候也是,你让他不想,怎么可能呢?他随时都在想,因为他在乐境里面。恋爱初期的人,走路也在唱歌,生活充满了阳光幸福,破坏它很简单,失恋就行了。但是没破坏之前,叫“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这就是“念”。
王菲唱的《我愿意》,歌词“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就是那个东西,那就是“念心所”。我们的情绪和这个有关系,对这几种情绪起主导的作用。
当然,还有其他心所也会起作用,但这里只说主要的。
从唯识角度上来讲,这几种心所造成了我们的情绪。请记住,这些都是意识层面的,阿赖耶识里面的那些念、想,都不起作用的。
比如你进入深定以后,也会有这些心所,也有念心所,也有思心所、想心所,结果你肯定观察不到。你观察到的就一片平静,只有那些大菩萨,他开始知道阿赖耶识也是在动,轻微地动,刹那刹那地动,动得越来越快。快到什么样的程度?超过物质运行的十七倍。我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计算出来的,到了那种智慧,他可能一下就知道那个倍数了。
你真的有能力看到念头闪动,你也知道它快,但是怎么会变得比物质还快呢?比如面前的桌子,到一定的时候会哒哒哒地闪的,有很细微的东西在闪,你怎么会说心念的闪比它快十七倍呢?十七倍是很难对比的,但那些菩萨就有这个能力。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是这样的,但我们的情绪一定是意识层面。如果从修定的角度来讲,已经非常的粗糙。总之,这些东西来了以后也很猛烈,所以情绪会很折磨人。
这些心所和念头在意识层面不停运行,即是我们平常说的“思维”,其运行的内容,则是其他善恶心所中的一种或几种。
念头和情绪在意识层面运行的时候,那就是思维。运行就是思维,运行的内容就是其他善恶心所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心所运行会造成感受,这些感受也是心所,即“受”心所,受心所有苦、乐、无记三种感受,其苦乐的觉受,则是我们判定情绪是正面或者负面的依据。
乐就是正面情绪,苦就是负面情绪,其实真的不一定。比如杀了人很开心,大仇得报,庆快平生,那是正面还是负面啊?正面、负面,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又不一样。但就个体来说,他快乐就是正面的,不快乐就是负面的。所以,这里的评价只以个体的感受来作为正面和负面,真正的正面、负面不能这么去分,要以佛理来分。
佛理来分就很简单,利他的、合乎佛教教理的是正面的情绪,不符合的是错误的情绪。那些修行修得比较好的,他就希望来些违缘、不爽的东西,心里产生了不爽以后就看着它消失。不一定是消失,甚至会去玩它,看着它消失是单空的,让那个觉性越来越厉害。所以烦恼越粗大,修行越大,修行的境界越高,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判断好和不好的情绪标准又变了。但这里我们讲情绪,就直接以乐和苦来区别正面情绪跟负面情绪,这是将就这样的层面来讲的。
但其实,苦乐情绪是会转变的,若对乐受有贪执,则可能转成苦受,相反,若对苦受能对治和正向处理,则苦受成助缘。
真是这样的,修到一定的时候,就不太像我们现在天天在追求乐。“我法如蜜,中边皆甜”,大家都想甜,甜也是有不同层面的评价。我们现在是打坐要舒服,心情要愉快。念咒要出相应的殊胜觉受、要有反应,每个人都在追求这些东西。这个对不对呢?初期是对的,到后期是很拙的,是一种贪执,心永远不放松。如果福报不够,根本坚持不下去,搞不了两天就开始疲惫,最初那点热情很快就耗光。
大家不清楚自己的心,不明观自己的心,根本都不知道该去处理自己的心,怎么去处理它、怎么去对治它,所以痛苦不堪。修了十几年,一点烦恼都解决不了,这真的很浪费,所以要很努力才行。
以上是从唯识学理的层面上去讲解情绪的运行机制,名相众多,法理深邃,对于初学者来说,暂时难以领会也难于用来修行。
刚才说的那些东西,这样心所、那样心所,这样层面、那样层面,其实唯实说起来很深,你去修行就简单的不得了,就那么八个识。有说“四分八识,唯识过半”,八个识,每个识的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差不多了解了,唯识就知道了。
四分三性,唯识过半,还有三性三无性,把每个概念理解清楚了,其实很容易明白。那要怎么理解清楚呢?不仅仅是逻辑性的、名相性的理解,你要去观察,比如嫉妒是什么,你有心去观察自己嫉妒的时候就是内观的观修了。
小随烦恼有十种: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每一种你去看,可能每天都在发生这些东西。比如“覆”,你说怎么观察啊?你心里面有很多东西不想告诉别人,之所以不想把秘密告诉别人,并不是想维持团结,或者不想引起矛盾,或者想利他,而是不想让不好的东西表现给别人看,试图把造罪的事情瞒住,这个就是“覆”。比如你说话说着说着就停了,马上转移,覆的心所就要起作用。
忿、恨、恼、诳、谄、骄,天天都在出现,随时都在起来,一晃而过,哪里会去观察啊?如果你把这些东西拿来观察,其实是在观心,慢慢就会养成观心的习惯。这些就是心的运动、心的作用,慢慢你就发现它的不好,你就开始去掉它,去掉它就会变成善心所。
你要去它,肯定是因为信佛,那就有“信”。然后拼命去观察不好的心所,去掉就是“精进”。发现这些烂东西就开始“惭、愧”。然后去掉贪,烦恼心所里面的贪就会变成“无贪”。修菩提心就会“无嗔”。思维中观,修单空就会变成“无痴”。一禅定就会“轻安”。坚持下去做就是“不放逸”。单空修得很好就是“行舍”。修到一定的时候,人我减轻了,根本就不愿意害人了,就是“不害”。
这些心所就开始在心里面运行,慢慢你的喜悦就出来。而且,这个喜悦在正知正见的监督之下,就不会转变成坏的情绪。当然,一般要转变几次,一般修出了一点就开始傲慢,观察不出来,又继续傲慢,傲慢了以后有相应的其他东西出来了。傲慢以后也需要别人尊重,需要别人认同,不认同的话,心里又开始生起苦等东西,坏的心所又来了。
学唯识就是这么去学的,说白了就是内观。你用这些理论去指导你的内观,或者在内观中间去看理论对不对,这就是学唯识。所以,唯识叫做广行派。
而修中观的就不是了,不管什么惭、愧、贪、嗔,来了之后很简单,一把开山斧头劈过去——空的、假的,中观叫做深观派。
“若也单刀直入,则圣凡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达到“单刀直入”,入到底了,直戳根本的时候,这些东西全都放弃了——“圣凡情尽”。“体露真常”,一下就看到那个不坏的东西。真正到不坏的东西这个层面上,事啊理啊都是一个东西——“理事不二”,那时候就“即如如佛”。所以,“如如佛”这个词汇真牛!
真正的修行,其实是去观察我们的心、训练我们的心、了解我们的心、透彻我们的心。这是初步的轮回这一部分,接下来是解脱这一部分,即脱噶要修的东西。各种十力、四无畏的东西开始呈露出来,以眼识、耳识的各种神通就开始展现。
但大家不要去追那些东西,首先把轮回这部分的东西修好,去掉这些东西,让真理先露出来——“但息妄,莫求真”,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我们在妄的基础上去求真,就会出现石头压草。
我们可能训练出来禅定,或者是各种各样的觉受、所谓的见地,结果把我们一些很烂的东西压在下面了,这叫石头压草。很多时候说禅定才叫石头压草,不是的,很多境界也叫石头压草。石头压草不是你压了草就算了,草会长的,偶尔露真容,搞死你!突然哪天遇到一个情况,你就扛不住了,就开始烦恼了,你会觉得解脱更是一种虚假。
最有典型意义的是,我们经常说佛教最害怕的一个事情是修到长寿天。长寿天里面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证悟了,安住在一个状况里面,坐了八万劫,哪天突然一下心又动了。由于他在禅定中间,把所有善业的力量全部耗尽了,一动就是地狱场景,立即产生恐惧,负面情绪又出现了,“砰”堕下去了。这是最典型的。
很多修行人也是一样的,不用前面的出离心、菩提心,让自己心灵变得纯洁,而是用四夺的方法,或者就把色法解决了,或者用参的、追的方式去捏造和追逐一个境界,让它现前,压住了那些恶劣的东西。他连这些恶劣的东西都观察不出来,但是生活不会放弃这些东西的,生活不会饶过你的,你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砰”安逸了。那根本不是证悟,所以他马上就烦恼、痛苦。活着都这样,中阴的时候更不用说了,自然去你该去的地方,这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情。
我跟大家讲这些,希望大家明白佛法是什么、修行是什么,也不要认为很难。真的不是很难,一个人狠了心,没有难的。我经常说某些部位要变黑才行,是啊,很多部位都要变黑,你修脱噶,脸会晒黑的。老是这么白白净净的小鲜肉,你搞到了啥?开玩笑的,哈哈!因此,唯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暂时难以领会也难于用来修行。
因此,只要掌握最基本内观修行方法,能够用于实际,削弱和息灭情绪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才是我们目前最重要和紧迫的着力点。由此,以下从内观修行的角度,来讲解我们该如何来对治情绪。
唯识这一套,我刚才已经大体说了,说老实话,现在要这么去修的人也不太多。把这五十一个心所一个个拿来观,八识,一个个通过禅定这么去了解,要很长时间,还要读大量的唯识书籍,读起来头都会大。我们一般修单空,它是中观的方法,深观,“哗”就进去了。因为是深观,你不用去读那么多、了解那么多,所以要信心。
很多时候我们就不要信心,我们认为我们可以,这是强烈我执的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不愿意放弃我执的方法。我可以放弃我自己,这叫我可以。不是我可以不放弃我自己,去抓到一个觉性,那是绝对抓不到的!
很多人觉得我可以,什么都可以不要,三宝都可以不要,上师也可以不要,这有点幼稚!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些下了狠心的、部位黑了的人就不要自己——你不要自己才行的!
佛教的“不要自己”,并不是马上把自己杀了,而是下决心舍弃今生——不要自己就是舍弃今生!舍弃今生是怎么舍弃呢?你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闻思修行,所以舍弃今生不是那么可怕。舍弃今生就要当牛做马、下黑窑啊?你们在清迈的是不是下黑窑啊?不是,舍弃今生是你要放弃世间这些太过多的欲求,因为它会耗尽你的生命、耗尽你的时间,是舍弃这些东西,一点都不黑暗,反而充满了光明。
从内观的角度,情绪的组成部分分三个层面:
我们就不像唯识讲那么多的心所层面,就讲三个大的层面就行了。第一个是思维执著,表现在我们意识层面的一些念头。
1、思维执着,表现为连续不断,生灭不定,欲罢还休的念头起伏;
这是情绪一定必备的条件。有情绪的人大量都在想,有时候想得太难受,他就不想了,其实也有些轻微念头在运动。有时候会想得太多了、太累了,沉沉地睡觉,其实还在想的,有时候梦里也在想东西的。
一个人失恋了一定会这样子,晚上开始梦见过去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产生情绪的一个要件,另一个要件,一定有各种各样的内心里面的贪执,属于心所执著,即刚才说的五十一种心所。我们先不去说那些心所,说心所的表象是什么呢?
2、心所执着,是内心的各种欲求、嗔恨、傲慢、嫉妒、痛苦、快乐等等。这些心所催生念头,念头又反过来加深心所执着,并产生强烈的苦乐感受;有明显的,也有潜藏于内心深处而不自觉的;
前面是贪嗔痴慢疑。后面是受——痛苦和快乐。这个是情绪,快乐是好的情绪,痛苦是坏的情绪,都肯定有的。一个是思维的,一个是心里面运行的东西。
这些心所有明显的,也有潜藏于内心深处而不自觉的;明显的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一下就知道是什么。比如你喜欢一个女孩子,天天想她,这是一种贪,很明显你知道是什么。如果你修行,什么都断绝了,心里面还是不舒服,你想“他为什么不舒服?”“我也不知道。”这个是潜在的,你还没发现的,暗藏于内心里面的。
这种潜在的事情有很多,大家不要认为这个容易观察,不是的。连表面的这种贪都有搞不清楚的,以前上课经常跟大家讲的小说《乱世佳人》,斯嘉丽到最后发现自己爱的是白瑞德。之前她不知道,直到在雾中奔跑才知道,为什么?因为她对他的贪执,被各种各样的其他东西暂时压住了,那些压住东西一退,赤裸裸的贪就出来了。
我们经常也会这样子,误认为自己爱一个人,时间久了会发现根本就不是。我们误认为自己不爱他,时间久了以后发现真的很爱他。深究过去,你真的有爱吗?真的有恨吗?不爱吗?当我执一去,烟消云散啥都没了,这是人类的悲哀!
我们经常说“这世界上一定要有爱吗?”他们那种爱是不能成立的,佛教的爱才能成立。佛教是非个体之爱,犹如阳光照耀大地。那个爱才是恒久的,那是三宝之爱,非个体性的,爱的出发点不从个体出去,也不只朝向一个个体。那种爱是菩提心的爱,所以要有两个缘——第一缘众生不能偏颇;第二要一直持续下去,要有能力缘佛果。这个爱才是真正能够成立的,世俗之爱,到了后来人我一消失,啥都没了。
如果有神通,去看我们这一世爱的人,你会发现前面要么是两个人纠缠,要么是两个人砍杀。两个前世砍杀的仇敌,有可能这世凑在一起,开始很爱,爱的原因是什么?比如两个人有些善业,生在不同的家庭里面,两个都长得很漂亮,互相一看,因贪而相爱。以前有仇恨打架的原因,又把两个人套在一起,两个人长得漂亮,互相因贪执爱在一起,爱的力量、贪的力量,前三年都很热的,但时间久了,后七年就开始痒,好了,爱的力量退了,那么前世的杀业呈现出来,开始互相折磨,所以爱与恨会纠缠在一起的。
如果两个人都把我执去掉了,都成了阿罗汉,相视一下:“嘿嘿,前世你砍了我这里一刀,今世我摸你一下,搞定!”我执一去掉就是这样子,所以,那些爱是不能够长期延续下去的,有时候可以纠缠很多世。但是,佛陀之爱永远不会消散,因为非个体性的、非造作性的。所以,大家要正确理解“爱”这个词汇。
这些心所催生念头,念头又反过来加深心所执着,并产生强烈的苦乐感受;
我们要爱,就开始催生念头:“他好好哦,他放的屁都是香的,他的口水,啊,好想吃……”我们看到平常人的口水恶心的不得了,谈恋爱的时候拼命想吃对方的口水,为什么?换一个人试试看!
所以,强烈的东西反过头去想,想了以后又反过来加深这种情绪,越弄越凶。恨也是一样,恨屋及乌,连他身边的人都恨。爱屋可以及乌,恨屋也一样可以及乌,那人住的地方什么都是臭的、坏的,一把火烧了它。人恨起来真的不得了,互相越弄越凶,所以我们的思维可以煽动仇恨。
煽动仇恨,我们对此的理会很深,大家有没有被煽动过?今天恨韩国,明天恨美国,后天恨阿拉伯国,那些人关你什么事,你要去恨他?你不恨你旁边的人,你不爱你旁边的人,你爱根本就不认识的人,然后去恨他,这不是吃饱了撑着?所以,意识是可以翻过头来煽动情绪的。我们恨屋及乌,所以日本的车全部都砸了,你们敢开日本车啊?开了砸了它!这就是恨屋及乌。
这是内心里面运行的东西。造成这个思维也好,心所的运行也好,都是心识,它的根本就是心识的执著。心识的执著是八个识都在运行,但这个运行里面有执,执就只有两个。在没有证悟之前,八个识都是两个执——人我执和法我执。所有的存在都是法我执,因为它真的存在。
从具体的修行去看,什么是法我执呢?二元对立就是,阿赖耶识是法我执的总基地,是储存心过去运行的一个种子,这个种子一定是觉性本体的一种。从证悟来说,它是觉性本体的一种变体;从不证悟来说,它就是一个不同的东西。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子,它是法我执的一个总基地,同时它还是人我执的总基地。
阿赖耶识里面一定会有认,有出发又有认,一动它就会认,停在阿赖耶识上好像没有人我执了,实际上它是被人我执套住的一个东西。心被人我执套住了就叫阿赖耶识,人我执一开始认,就有出发点、有安住(安住会有禅定)、有认知。我们一定要认知的,你不认知怎么行呢?早上眼睛一睁,就开始认了。甚至没有睁眼,身体就开始动,那就是身识开始在认知,头脑里面开始有轻微的念头——“好舒服啊”,这些都是认知行为。
认知就是人我执,所有东西对你来说是真实的、存在的,明明是法性游舞,对你来说是一种法我执。你说:“我知道它是法性游舞。”你概念知道它是法性游舞,你心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法性。你心清楚地知道它是法性的时候,它真的就是法性游舞。当心清楚知道法性游舞的时候,所有的一切全部变成法性游舞,不管你是爱、恨,那就爽了,那就叫解脱。
有执就不能解脱,所以会有人我的需要、欲求。需要往往是因为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造成的——贪,如果以人类的形式来贪,我们一定要贪什么?碳水(我贪碳水)?异性?当然有些是同性,反正都是贪,以人这种方式。你肯定不会去贪一头猪,只会贪它的肉。
以这样的方式来运行这些东西,就有欲求,妨碍你的欲求就有恨(讨厌)。谁不给我吃碳水,我会恼火的:“克扣我”——他们赶紧弄一大堆馒头上来了。恨就出来了,所以一定有个体需要。
还有恐惧感,有安全需要,为什么?我现在有碳水吃,十年以后我的碳水在哪里?在钱那里,所以拼命挣钱。如果免费供应你一切,你还会去挣钱吗?谁还会去挣钱呢?所以你挣的不是钱,你挣的是碳水,挣的是你的爱,你怕你爱不到。还有你害怕恐惧,身体被消灭、受伤、生病。
我们认为钱能保证这些东西,比如保证我们去看病,它是一种安全感的需要。如果现在告诉你,你的身体怎么都弄不坏,刀也砍不烂,火也烧不坏,你还会去买医疗保险吗?你不会的,以为是疯子啊?你只要有这些东西,在阿赖耶识里面有各种道的种子,当投生为人,以人道这种方式来呈现的时候,就是这些贪嗔。当然,猪是猪那一道的贪嗔,饿鬼是饿鬼那一道的贪嗔。
这两个执著是根本,是后台运行的,我们察觉不了。所以,我们要清楚我们的心,再去修行、观察这些东西,因为它在后台运行很难觉察。
3、心识执着,即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两个执着是所有执着的根本,它们在后台运行,很难察觉,却是前面两个层面的心理现象之底层逻辑和根本推动力。
恰好是我们的心所以及思维念头,恰好是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两个之后才是后面的大Boss,懂吗?所以,干掉这两个东西什么都好办了,顿悟派就直接干掉它,阿赖耶识的种子还没消灭掉,但是把人我执和法我执解决清楚了。
解决人我执和法我执的方式是什么?不是把两个东西砍掉,它砍不掉的,是你去发现没有人我执和法我执的觉性是怎么样的,而且能够踏实稳定地任住它,这个叫“保”。发现了这个没有人我执和法我执的觉性,发现以后任它出来运行,不要去约束,一约束就是造作。
在这个运行过程中就会融化、转化掉所有的心所执著,甚至烦恼都会变成菩提,这个就是顿悟,迅速拿掉那两个根本的东西。也就是说,证悟的人还是有执著的,只不过开悟的人消灭执著的方式变了,他变得很根本,不会走错路,而且很快。还有个特点叫无勤,他不用力。
我们现在对治好用力的,杀气腾腾地坐,坐了八个小时还在坐,连汗毛都痛了还在坐。而他不会的,他很放松,让觉性自然地出来——这话错了,他让觉性自然地运行,根本都不会有出来、不出来之分,这个就叫“顿悟”。
渐悟派就不是了,渐悟派因为不知道人我执、法我执的那个觉性,所以要去认清它。要认请它,通过心所的观察,禅定的宁静去看它,反反复复,逐渐发现人我执——原来我是这样在维持我的执著,我这样被我的执著所操纵,然后逐渐去放弃它,这个过程就叫“渐修”。(师兄们听得懂吗?听得懂的举手!Yes,beautiful!)
因此,我们要记住哪两个执是后台运行的,它会表现出这些心所、烦恼。不要认为人我执和法我执表现出来的都是痛苦,不是的,有时候会表现出欢乐。比如杀了人、打赢了仗,开庆功会,那不是很欢乐吗?那是强烈的执著造成的结果。
因此,要对治情绪,其实就是要对治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的执着。
刚才说了这三个方面:一是思维执著念头这方面;二是心所执著;三是人我执和法我执。所以,你要真的把情绪全解决掉,就要把人我执和法我执解决掉。
这是我为什么一上来就说要成为阿罗汉才行,那是不是我们都要这么厉害呢?不用这么厉害,我们先做好前面两个——思维念头执著的对治,以及心所的对治,慢慢就会走到对付心识执著,就是对付人我执和法我执那一步去。
大圆满的方式是什么?让我们的心不经过大量的观修,直接“歘”一刀——禅宗,就说这个本质(本来面目)是它。我们会发现这个本来面目是不成立人我执和法我执,心就明亮了——我用“明亮”这个词汇来形容它,意思就是心有这种智慧了,然后他会清楚地知道人我执和法我执运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
所以,一旦有念头出来,立即消化。这个立即消化叫做什么?六根自解脱里面的意根自解脱,是人我执;前五根自解脱,是法我执。这是大圆满的修法,但你在没明白之前,没办法,你只有慢慢去了解它,反复去观修它。不管你念咒也好,念佛也好,打坐也好,最终的目的就是这个。
人一生做不做得到呢?锤子才做不到!做不到是因为他不用心,那肯定不行。心天天在被这些心所、意识所折磨,用是可以的,但你永远都不了解它是什么,然后慢慢被它控制、被它折磨。
有些人被思绪折磨起来根本不受控,晚上根本都睡不着觉。“思念是一种退不掉的东西”,就会变成这样子,导致无穷无尽的痛苦。这是思维层面的,心所就更厉害了,一天变几十次。
俗话说“少女的心,秋天的云”,为什么会成为秋天的云呢?心灵变化快。还有些钝一点的,男性好一点,怎么都不变,那是没弄到他的凶处,弄到厉害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所以,只要有个体,一定会有这些,这是个体的悲哀。
对治就是这三个层面的:思维层面、心所层面和内在的两个执。
什么是“对治”呢?对治是一个大范畴的词汇,
我们经常说“对治”,其实是一个大范畴的词汇,什么都叫对治。“对治”这个词,其实专指修相反的法。
意指怎么对付负面情绪,针对不同人,对治方法有不同层次的区别:
针对不同的根器,对治的方法有不同层次的区别。
逃避、转移、压制、对治(修作用相反的法)、化解、转化、息灭。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付负面情绪,
有些情绪普通人会“逃避”,遇到痛苦的时候就逃避。人心的逃避是很精彩的,有环境逃避,像我以前的逃避,遇到烦恼就喝酒或者去打架,因为打架会导致人的注意力转移得很快。比如老师批评了我,一腔怒气没地方发,我也没法去打老师,就逮着同学打一顿,同学一定会还手的,他一还手我就感到痛,我就要打他,那时候老师骂我那个事就根本不算什么了,那就是逃避。这是一种很粗大的逃避。
还有一种心理逃避,你会变成心理出问题,你记不起那个事情。我们说的人会选择性记忆,那就是逃避。很多人小时候受了伤,根本谈都不愿意谈,不愿意提起这个事。我们经常说的儿童心理阴影,其实就是逃避,人都要保护自己,因为处在那个心理环境里面太痛苦了,想逃避它。
还有一种是“转移”,逃避就是转移,我刚才说的喝酒那种就叫转移。喝酒转移是恶性转移,还有良性转移,比如去读一本书,忘掉那个忧烦,郁闷的时候去看一场戏。但是,这种转移一般不能有太过激烈的、痛苦的情绪。太过激烈的痛苦你转移不了的,一般小的情绪可以转移。
还有一种是“压制”,禅定这些都是压制。修禅定、念咒,压制的力量弄得很好的。特别是念佛,那是最厉害的,因为念佛除了有禅定力、咒力以外,还有三宝的加持力,有信心向往的加持力,这是一个最好来压制的东西。念多了以后,真的念到位,痛苦一起来,一念马上都忘了。到达这个程度,我们给了个名词叫“事一心不乱”。
达到顶点的时候,有很厉害的痛苦出现,一念,也能够压制住,但对一些很深很深的痛苦还是不行。为什么?如果我们只是念咒,没有通过闻思去化解心里面的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对某个人,我特别的恨他,恨到了极点,他伤我太深了。一想起来,虽然我可以通过念咒、念佛把它压制住,但是一不念了,我心里面又开始会想“有机会一定打他一顿”!我基本上是处于这种嗔恨型人物。如果爱的那种就不是了,“他怎么样啊?他如何了?”失恋的会这样子。
如果不通过出离心、菩提心,特别是思维或者是单空的观修,让这个东西化解掉的话,是镇压不住的。一旦不镇压的时候,它又重新出来了。所以,念佛念到一定的时候,还是让大家去闻思,要积资净障,要知道我们所面临的这一切,不管好的坏的,其实毫无实质,贪执本身是一种愚痴。
这个是压制,还有“对治”,就是去修作用相反的法。前面说的对治是个大范畴,什么都叫对治,这个对治是修相反的法。如果嗔恨就修慈悲,菩提心修久了以后,恨都恨不起来,那是化解。如果一个人太过吝啬,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就去修如幻,什么都如幻,慢慢心打开就不太吝啬了,或者修布施,习惯自己的心很大。
如果一个人太过的贪,比如色贪,贪异性的时候,很简单,南传的对治最精彩,用不净观、白骨观。现在人用白骨观已经不行了,纵然白骨也风流,但是不净观很起作用的。网上去搜那些腐烂尸体的照片来看,天天盯着看,这边放一个漂亮女性或者男性,那边放一个腐烂的尸体,还长蛆等等,看多了以后,那种贪执会轻很多。
现在视频里面流行一种,把同一个演员过去的样子跟现在的样子进行对照,你过去觉得她惊为天人,现在一看,哇,惊为地人。慢慢地,你会发现过去觉得她惊为天人这种感受就丢失了,这个叫对治的法。
然后是“化解”,化解成单空、思维,这些都能够化解负面情绪,知道它的无意义。比如我们学佛教的世界观,这就很容易化解贪嗔痴慢疑。单空就是佛教世界观初步实现的一个方法;菩提心可以化解仇恨;出离心可以化解贪执。这些都是化解式的方法。
“转化”,那就高级了。转化就是把贪嗔痴直接转化成觉性,这要开悟才行。开悟了以后,你会发现贪嗔痴慢疑就是法性的游舞而已,不被游舞的时候,你就会因此而苦、因此而造业。在没有发现它是游舞之前,就会这样子,你会造业,你会被它牵引,各种痛苦就出来了。但是,一旦发现它游舞,跟觉性同质,越厉害越好,它就变成觉性,证悟就会越来越高,这个叫转化。
达到后来,这些贪嗔痴慢疑的种子都会减弱或者消失,这个叫“息灭”。
对治就是这几个层面:逃避、转移、压制、对治、化解、转化、息灭。这些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对付负面情绪,哪怕我们前面说的逃避都可以。
如果现在修行的方法用不起来,你用其他转移的方法也好,过分郁闷的时候就去旅游,实在不行就来找我打一架嘛。打得赢的话,你才过来,我担保你打不赢,因为我家有狗,我放狗,哈哈!这也是一种逃避、转移。
修禅定是压制,念咒也是压制,这些都可以。
但真正有效的对治,也只能是佛法的闻思修,现针对佛法的闻思修如何对治负面情绪,做一个简单的框架式的交流:
只能做框架式的交流,做深入交流的话,交流下去你会听不懂。还有十几分钟,我们今天先把文字讲完就算了,明天讲禅定,主要跟大家讲单空,因为修单空的人有很多,讲单空怎么对治情绪,今天就把闻思对治思维执著这方面讲了。
闻思可以对治意识层面、思维层面的执著,用的方式有哪些呢?通过闻思可以起到哪些作用?前面说的那些对治的方式,闻思可以逃避痛苦,稍稍不适可以去看一本佛法的书,也可以转移。实在太痛苦了,就去磕头,磕到自己气都喘不过来,也可以的。
闻思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压制,比如有时候恨一个人恨得太厉害的时候,天天念“为利众生愿成佛、为利众生愿成佛,他/她也是众生,他/她也是我妈,妈、妈……为利众生愿成佛、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样搞也能压制住,那个恨意也会慢慢削减。这些都属于闻思层面。
对治是属于观修层面,但是观修要来源于闻思。还有化解,闻思可以化解,可以思考,反反复复地思考。学了那些东西,反反复复思考,它就会化解的。大量的思考这一生真的没什么意义,像世俗这么过,贪嗔痴慢疑这样那样的,真的没意义。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会死、你会老,你所有的辉煌毫无意义。我就建议大家去买一个小棺材回来放在家里面天天看(不是买真的棺材,而是一个小的骨灰盒,拍个自己的黑白照,然后贴在骨灰盒上面),放在佛台上,我包你有功德。有人说:“佛台上有神圣的东西”,死亡是很神圣的,那时候可以成佛。
所以,念死是佛法修行里面最重要的方法。你弄一个骨灰盒,把自己的像拍下来,弄成黑白的,旁边弄两朵白花,放在那里天天看,特别是烦恼的时候就去看——“人迟早就要装进去,你搞现在这些有什么意义啊?”你去思考这些,会化解很多很多的贪执。
菩提心的思考也可以化解很多贪执,你恨一个人,反反复复去思考这些东西,修多了以后,恨意就开始减少,人的心胸就开始变得宽大起来,很多快乐也会因此出来。这也是可以化解的,在一定程度上有转化的作用,但是起不到证悟那种高级的转化。
转化有很多层面,思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思维就是不能息灭,因为思维本身在动,息灭不了。空性的思维也是,人的世界观会变正确的,很多事情你想得通了,这就是思维的作用。所以它具备了逃避、转移、压制、转化的作用,就是对治和息灭还不行。这是思维对治,但它对付的范畴主要还是思维,对心所有一定的化缩作用,但是力度太小了,所以,思维的力量对心所还是不行。
通过长期的思维转化、减弱一些心所是可以,但你要把它消灭掉还是不行。消灭掉,要心直接感受到,比如贪执这个感受完全虚幻——单空,但要感受它是法性就根本不起作用。这是心已经证悟了,或者单空的境界很深了,才能起到作用。
思维想想想,可以减弱——“不要看她长得漂亮,其实皮下面全都是骨头、血脓……”。但是一看到就不由自主:“不管了,骨头是想的,我看到的是……”,这个是思维,所以它起的力度不会那么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作用。
一、闻思对治思维执着;
无论情绪好坏,其最表层的表现形式都是思维和念头,而思维和念头,就凡夫来说,一定基于其三观(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
我们的情绪好坏,在头脑里面会有很多思考,那些思考和情绪全部来源于三观——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比如我们的安全感,一定来自于人是个体的,人不能受到伤害,受到伤害的话,人会死,死了啥都没有了。大部分都会这样,所以会恐惧死亡,因为安全感来源于此。
如果佛教世界观阿罗汉已经实现了,人的这个个体根本就是幻相,在直觉中甚至把身上的肉随便割给你,安全感觉就丢失了,不需要安全了,因为绝对安全了。
如果我们的三观不正,就会诞生很多麻烦。我们的世界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生命是运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人活一生,死了以后啥都没有了。
这种一定会诞生两种思路:及时行乐,这是一个(一般都是诞生及时行乐);第二个,死了以后啥都没有了,所以可以乱来。活着的时候及时行乐,死了以后根本不会遭到任何报应,所以啥都敢做。一定会诞生这样的东西,所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非常可怕!最终一定是什么都做得出来,完全没底线。(我这样说,你们可以去告我,我会成为间谍的,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虽然说我们不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实际上骨子里面很多都是的。我们学了佛,概念里面学了这个世界是空性的,生命是轮回的,我们的价值一定要按照三宝所说的去做,这是我们的价值观,但很多时候是做不到的。
三观不正确,才会导致思绪总是围绕着个人的利益和安全,于是,贪嗔痴慢疑嫉妒等根本烦恼就出来了,而后再细化成更为具体的大中小随烦恼。
根本烦恼有六个——贪、嗔、痴、慢、疑、嫉妒。出来以后,再细化成为具体的大中小随烦恼,一共二十个。细化成那些东西,贪有各种各样的贪,嗔有各种各样的嗔。
这些烦恼在思维中鼓荡,苦乐感受就随之而生,
这些烦恼在心所里面运行,同时会在思维里面鼓荡,运行成念头等等,然后就随之而生。
但凡是烦恼心所做主,即便是乐受,也一样转化为苦受。
如果我们用这种错误的三观去指挥自己的心所运行,即使暂时造成了乐受,最后也会造成苦受。很简单,你谈恋爱,先是乐受,乐到后来大部分都会变成苦受。只不过有些因为道德、因为法律,或者是很深的感激,会压抑住那种苦受。
因此,负面情绪总是长期霸占我们的相续,
由于有个体感、安全感,贪嗔痴慢疑这些东西主要运行在我们的心态里面,所以我们的负面情绪是很多的,长期霸占我们的相续。
福报不够,年纪越大,这样的情况越多。
如果一个人的福报不够,或者是年纪越变越大,这样的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多。特别现在的老年人,快乐的很少。有些福报还比较大的老年人,过的日子很安乐,但大部分老年人都愁苦。
现在不止是老年人,连年轻人、中年人都在愁苦,原因就是这些东西。说老实话,你挣不到钱,生活没有着落,你愁苦没用啊,愁苦它干嘛?该抢就抢嘛,该躺平就躺平嘛,干嘛要愁苦呢?因为你控制不住,所以没办法忍,大量被折磨。
即使是进入佛教,想来摆脱这些,但你一时半会儿摆得脱吗?好好地念经、打坐,搞不下去,但是周围的斗争一搞就下去了。自己修不好不愁,但是同事、同修稍稍得罪你一下,仇恨从左边的第三根小指头的脚趾甲,一直弥漫到左边眼睫毛的第九根(哈哈,我是乱说的!)厉害的很,原因是什么?因为控制不住自己,你心运行的就是这些心所。
因此,要消灭负面情绪,必须改变错误的世俗三观,而要改变世俗三观,首先就要通过闻思学习佛教教理。佛教教理教会我们正确的三观,具体一点,就是因果观念、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有了因果观念,则会持守戒律,取舍行为,导致负面情绪的因缘就会减少。
做事会有取舍,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会有取舍,会有因果观念。现在进了佛教团体,很多人都没有因果观念,执行的还是过去的要占便宜。在佛教这个强大的对境里面去做这些东西,不是不报,一旦报起来,你扛不住的,死无葬身之地!
很多人就是不信,表面上、概念里面信,但是一遇到事就不行了,所以会犯戒、会不顾因果,为什么?还是被这些错误的情绪和观念所鼓荡、所牵引。你大量的阅读以后,有了因果观念就不会了。那些读起来挺吓人的,以前我去读《贤愚经》、《百业经》,读两下就想把它扔了,因为上面说的基本上都是我要下地狱的。(《百业经》和《贤愚经》是佛陀说的。)
因为会持守戒律,取舍行为,导致负面情绪的因缘就会减少。如果你天天守戒,守得很好,取舍行为非常的如理如法,你会发现即使什么都不做,情绪都会慢慢变好的。很多人的情绪不好,其实是他守了戒又没守戒。
我们守八关斋戒那一天,很多人往往会觉得稍稍心绪要宁静一点,基本上会有这种感受,或者是那天打坐特别好,戒律就会起到那么明显的作用。我以前守八关斋戒那一天爽的不得了,即使是晚上不吃饭挨饿,我每天开着车在卤鸡店旁边打圈,但心里面还是很舒服,所以守戒会有作用的。
有了出离心的观念,就会使我们起码在思维中能够逐渐放弃以前那些让我们贪着和嗔恨的对境,这样,导致负面情绪的可能性也会减少。
一样的,我们大量的闻思,思维出离心这方面的东西,我们的贪着会慢慢变少,嗔恨也会变少。
有了菩提心的观念,则不但可以离开一些产生烦恼的因缘和对境,还会有了利益其他有情的思想和行为,这不但可以极大地减少负面情绪,还会大大增加正面情绪的可能性。
真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大量的去闻思菩提心,这么去修,人会变的。要真正在内心里面执行,很多时候我们读了就算了,不会执行的。很多人读了以后,甚至会说:“你有出离心咯,你做给我看看呐!”会这样去讽刺别人,自己根本就不会去做这些。这是我们在学校养成的习惯,读了就算了。
佛教是不能这样子,你读了要当真的。你真的这么去利他并且思考,这么去做、去想,慢慢人会变的。内在的、外在的因缘都会变好,负面情绪随之也会变好。而且利他的东西做多了以后,你会莫名其妙很快乐。但你一定要去实现,慢慢去做。前期是最困难的,你要克服那种不愿意做、怀疑的一些心态,之所以要“黑部位”(狠了心),就是这个原因,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很多人的心地很阴暗,就是没有利他心。
有了空性正见,这是究竟的佛教世界观,是让我们放下一切执着,从而让任何情绪与念头都成为空性的游舞,彻底断绝世俗烦恼。初学者在思维层面,还做不到这样,但大量的闻思串习,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世俗的烦恼和痛苦。
空性这些思维,你可能没有什么觉受,但你想得很多,天天去想什么离一多因、如梦幻泡影,想这些都有作用的,会减少贪执,会减轻烦恼和痛苦。但是要想得很多,一点点是不管作用的,我们闻思了很多年不起作用,是因为没有入心,它占领你相续的时间不够。
总之,大量闻思不但可以削弱旧三观,还可以建立新三观,新三观会让善心所占领思维,籍此滋生正面情绪。一般人对付负面情绪,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但佛教徒的闻思,不但可以转移对世俗的注意力,还会建立对世俗正确的认知,建立新的、正确的注意力,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治负面情绪。
这是闻思可以对付负面情绪的原因,可以建立新三观,削弱旧三观。还可以让善心所占领你的思维,产生正面情绪,可以对治负面情绪,还可以转移注意力。
佛教徒闻思可以转移很多世俗的注意力,书上告诉你说不能贪这样、不能贪那样,你慢慢就不贪了,但是要入心才行。不能一边读,一边心的运行还是原来那个方向。现在人很牛,对人格分裂这方面做得非常圆满,可以说一套、做一套、想一套,套套不同,所以“直心是道场”是很难的。
现在人特别厉害,嘴上说的,心里想的,我们把狡猾这些东西当成权谋。在生活中你去对付这些坏蛋、打仗、搞政治可以这样子,没问题,修行你搞这个不找死吗?毫无用处!很多时候我们闻思不行,就因为不入心、没当真。
当然,你会说你已经闻思了很多年了,负面情绪还是此起彼伏,汹涌澎湃。为何?
那是为什么呢?这里说了三个原因:
1、闻思的时间和力度不够,不当真,结果法不入心,导致旧三观不破,新三观不立,大部分人是这样。
大家看是不是这样的?跟着我学习的师兄有好多都十几年了,你旧三观破了吗?新三观建立了吗?新三观的概念建立了,在心态上绝对没建立新三观。旧三观,概念上你也知道不对,但你内心里面执行的还是旧三观。这个样子,你再怎么搞都等于零,你破不了这些烦恼的。
负面情绪,只要有旧三观,烦恼会连续不断,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一定会这样子。所以一定要建立新三观,而建立新三观,你一定要用心,不用心真不行,要当真!
刚才说的当真是最重要的,而我们不是的,我们现在读了就读了,一般都这样。我们以前谈到快乐机制,因为我们执行旧三观的时候,我们的快乐在上面。快乐在上面是因为我们的心所就是这么运行的——贪,贪到了我们很快乐;嗔恨,我们实现了嗔恨也很快乐。
麻将一摸十三幺,兴奋三天,因为我贪那个东西嘛。“啪,十三幺哦!啪,九万哦!”——他们全部都笑哦、安逸哦……喜欢这种愉快。我们在执行这个的时候,就是旧三观。新三观,在修行阶段,如果你已经证悟了就没什么,完全是游舞。别说十三幺,十八幺都可以,没有证悟之前就不行的。
你贪这个东西,如果过度了,你就会痛苦。赌博,赌进去把人赌死在里面的多嘛,谈恋爱自杀的也不少。基本上现在不会自杀了,因为现在谈恋爱容易,不像古代谈一次恋爱不容易,那时候要私奔的。现在是谈了又失,失了又谈,只要每次失恋都会痛苦。
在旧三观不破之前,新三观一定没办法,你随便怎么搞都等于零。什么看着烦恼,扯淡的,做不到的,所以一定要当真!主要是建立三观,通过大量的闻思去建立新的三观。
第二个是我们差不多在建立了,但还是有很多烦恼,原因是什么?
2、面向世俗的烦恼减少,但面向修行的烦恼增多。
在运行、削弱这些心所或者解除执著的过程中,那是很痛苦的,真是很难受的。以前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心所和执著真的是绳捆索绑啊,难受的不得了!我们也会喜欢烦恼的,比如你喜欢贪,那就喜欢烦恼。你要快意人生,快意恩仇,那是嗔,你喜欢这些东西。所以,要慢慢解除这些是很痛苦的。
这不一定是坏事,修行本就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出现负面情绪非常正常,或翻业障,或过关卡,都是必经的过程。
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有时候因为修行遇到这些烦恼,如果不是因为世俗出来的,而是修行出来的,那是好事来的,但很多人会栽在这上面。业障一翻,关卡过不了,退失的我见到太多了。
我以前还觉得不太可能,遇到真理为什么不去追呢?后来才发现不是的,没有人会准确地认为这是真理,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宗教,或者把它当成一种道德行为。只要不是这样的,他就退了、不干了。
比如柳志宇,学诚法师关他什么事啊?学诚法师就是个老师,他不行了不代表佛法不对嘛,他应该继续学下去,但他退了。他没有建立真正究竟的新的世界观,空性不会因为一个法师坏了就坏了嘛?他信心建立的对境不一样,把它放在一个人身上。
所以,我们的拜师非常重要,拜到一个真正证悟了的师,那就要当真。没拜之前得好好观察,不然草率而拜,又飞快破坏,而且推演到佛法上去会很糟糕。所以,翻业障、过关卡非常难,很多人都会死在这上面。
大家修修修,产生这样、看到那样,道友又不好,上师又不好,我修了那么久,怎么还是这样子?我们一定会经过这些,不经过这些,你是谁啊?普贤王如来什么善事都没做过,他成了佛,那你普贤一下试试看呢?你出生在这个时代,满屁股都是屎,你说你不臭,那怎么可能呢?所以一定会有这些。
当在修行中出现这些烦恼,大家要暗自欢喜——终于把业障翻出来了!你躲在阴暗角落里还没办法收拾你,现在出来了正好收拾你,这样才会一步步走下去。我们要坚持,当然,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一些道友、团体,好的善知识的引导,否则的话,很多时候莫名其妙就死了。
死了的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损失了什么,他可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被人骗了,去学了一个宗教,结果现在“我终于清醒了,我做回我自己了”,很多人都会这样傻逼。
现在有些毒鸡汤成堆,“你要做你自己”,怎么做自己啊?活了几十年都做的自己的嘛,但佛教教我们不做自己而做菩萨,这个才难嘛。你想做你自己,哪天不是做你自己啊?所以,这些毒鸡汤毫无意义,但我们就喜欢去看这些。
好,上面是第二个,第三个是什么?
3、思维执着只是相续的表层,更深层次的心所执着与心识执着,只靠闻思是无法根除的,
心所等各种情绪只靠闻思是不行的,真的要靠修行,大量地修。你说:“我思维了十几年,学了十几年,还是没解决烦恼?”当然了,你不修行肯定不行。很多人读书都读了十几年,菩提学会的哪个读书不读十几年的?各种法本,密法的、中观的、出离心的,读了很多,但根本的烦恼还是解决不了。所以,闻思只能去除表层的东西,心所的东西一定要靠后面的修行来对治。
因此,必须趋入以下的修行,才能真正解决负面情绪。
不管怎么样,闻思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解决烦恼的,起码会削弱很多。长期串习,建立新的世界观,把它当真,这是闻思的要点。这是很多跟着我学习的那些师兄,一定要他听我的课的原因,为什么?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在给他灌输新的世界观。
你要说我在给你洗脑,PUA你?Yes, I do(众笑)!如果不给你建立新的世界观,不是在做你自己吗?你还跟我学什么?我来就是搞你的,拿把刀,先剥衣服,然后剥皮肤,心肝脾肺抓出来,整点盐巴,混点碳水,吃了它,你以为学什么?
所以一定要建立新的世界观,要当真,这个过程很痛苦。闻思都很痛苦,还不要说修行,反而修行到后面的时候你会很快乐。因为烦恼心所开始慢慢减弱、消失,觉性开始露出来。露出来就不用学了,别人跟你学。但是先露出来一点点,没太大的作用,叫“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
现在的师兄们,单空都没有修彻底,所以露出来的都是假的。真露出来,那个生命真的叫庆快平生,四川话叫“安逸得板”,那是生命唯一的出路!所以,佛法不是你想不想学的问题,只有这一条路,没有其他的路!但是,一旦踏上这条路,庆快平生,生命里最安逸的就是这个事情!
好了,今天的闻思就学到这一部分,后面的才是主要讲修行的,最重要是单空的修行,有讲观修、禅定,下一堂课我们讲快一点,可能讲得完。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堂课继续学习这个话题,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维摩诘所说经》第37课——佛教的感召与深入闻思修行2
- 《维摩诘所说经》第39课——如何对治情绪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