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学习《修心八颂》。上个礼拜我们学了第五颂,它是《修心八颂》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一段颂词——自受亏损: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这段颂词在我们上课或者讲菩提心时经常都会拿来讲,当然,对于后两句的翻译有点不同,以前我们经常说的是“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而这里是“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其实内涵完全一致,只是由于翻译的原因,在用词上略略有些不同。
真正能够做到这段颂词或者一生坚持修持这段颂词的人,不可能不成就。什么叫做修持这段颂词呢?就是你完全清楚这段颂词在逻辑上的意义,而且在每一件事情上,你都拿这段颂词的内涵作为行事和思维的标准。所有的亏损和失败,都心甘情愿、心怀喜悦地领受;所有的成功和胜利,都给无理诽谤你甚至以嫉妒、仇恨的心态诽谤你的敌人。如果真能如此,几乎是不可能不成就的。
但现代人能不能做到呢?在道理上我们做得到。比如,有人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段之内无理诽谤我们,或者这件事情不是很严重,不会损失过大以至于接受不了,这时候我们可能偶尔会想:“失败亏损我领受,算了算了,不与你计较了。”但长此以往,每件事都如此,那真的不容易。
我们站在自我的立场上,一看这句颂词,就会觉得根本做不到,或者受不了;当我们真的去做,也会感到极端憋屈,马上拿出道德感和正义感:“怎么能这样呢?不能这样,这会助长他的坏习气,反而害了他!”
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如此,比如,我们看到乞丐,汉地经常出现骗子乞丐,他们白天乞讨,晚上就去夜总会,人前装得可怜兮兮,人后就开始用苹果手机等等。这样的骗子有很多,很多人不愿意再上这个当:“你过得比我还好,还在这里扮可怜,利用别人的慈悲之心欺骗财物。”
其一,我们对此很讨厌、很愤怒,因为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其二,我们还会站在另一个立场上:“我不能滋长他的恶行,否则他会越来越坏。”前者是很厌弃这种行为,属于道德正义感;后者除了道德正义感,还包含摧毁敌人、帮助别人的意味在里面。
那这样对不对呢?前者(站在道德的立场上说别人不对)从世俗上来讲,不能说它完全是错的;后者(比如他来欺骗我,如果我让他欺骗,不断给他钱,这样会让他越来越坏,所以不能继续滋长他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说这种说法完全是错的。但是,如果基于自己要修行的立场,你要成为菩萨,以救度一切众生、缘一切众生为己任,那就不能站在道德的立场或者所谓帮助他的立场上。那么,要缘到什么程度呢?缘到让他们和自己都脱离轮回。
也就是说,站在道德的立场上,也许你做了一个好人,做了一个道德的人,或者是做了一个能够打击邪恶的人。“我不再帮你了,甚至会把你们这些乞丐赶走”,这样可能是打击了一种欺骗、邪恶,但你无法离开轮回,这就是中间的差别。所以,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是错误的,而要看你的立场在哪里、用心在哪里。如果你要学菩萨,就不能如此,你就是要“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当然,“利益胜利奉献他”有很多种方式,如果你还没有成为菩萨,想要成为菩萨,而且走的是显教这条路,修行的程度也刚好处在这个阶段,那你就应该受持此偈。处在哪个阶段呢?处在一定要消灭自我,让自己各方面的执著减轻,而且要积资净障的阶段。
如果你已经走到像益西钦哲尊者的程度,那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们对着乞丐,明知他在欺骗我们,我们也给他,为什么呢?站在我们的层面:“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我们知道他是在欺骗我们,但我们让他骗,我们不会埋怨他,甚至我们会认为他是善知识,他在帮我们。
而站在益西钦哲尊者的层面,就不一定了,他要去利益乞丐,可能是抓过来两耳光或者暴揍一顿。为什么?因为他的耳光或者暴揍是一种加持。而我们这样去做,起不到加持的作用,既不能利益他,也不能让自己成为菩萨。当然,处于世俗的层面,从人文主义或者社会正义的层面上,我们可能打击了一种欺骗或邪恶。
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有立场的,也就是你站在哪里?你的观点在哪里?观察的位置叫“观点”。说到“观点”,我们往往就认为是一种想法、理论或者角度,比如“说说你的观点吧!”其实,看人、看事,甚至看宇宙,你的立场(也就是佛教说的见地)是很重要的。你用什么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你站在哪个哲学立场上看待这个世界?你的目的在哪里?
所以,有时候非常简单地区分好坏是挺幼稚的,立场都不同,怎么判断谁好谁坏啊?比如,两个人争执起来,或者两个团体、两个国家争执起来,你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好坏是截然相反的。站在佛菩萨的立场上去看,谁好谁坏啊?如果完全站在法性的立场上,“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没有人我、没有佛陀、没有众生,那就更没办法有好坏了。
我们为什么学佛法,为什么学哲学,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同的修法?原因就是我们在不停地移动自己的立场,移动自己的观点,变化自己的见地,乃至于从单空的见地到空性的见地,都大为不同。单空都还是有立场的,你站在能摧毁一切的立场上,而且还有东西被你摧毁;而到了空性,就没有什么好摧毁的,“举目皆是,步步踏着”,到处都是空性。甚至都不用去追求它,不要说你追求的东西,连追求本身都是空性,到了这种程度就是大圆满了,立场又不一样,他所采取的行为、用心方式以及对事物的判断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佛教并非没有好坏,而是你要站在哪个立场上去说好说坏。如果站在法性的立场上,就没办法说好坏,也没办法说有无。我们学习《修心八颂》的第五颂“自受亏损”,它就是纯粹站在把自己训练成菩萨的立场上来受持此偈。如果你努力长期坚持修持此偈,你的心会变,最后你真的就会变成菩萨。
我们来回顾一下上堂课的内容。本来刚才说是回顾,结果讲了很多别的内容,现在正式回顾一下。其实我在拖时间,因为《修心八颂》讲得有点恼火,为什么呢?因为大部分内容讲不了多少,一个小时应该就可以把上堂课的回顾和这堂课的内容都讲完,但我们偏偏安排了两个小时。师兄们,怎么办呢?俗话说“内容不够,废话来凑”,那就没办法了,我要东拉西扯,就算不凑满两个小时,至少要凑满一个小时三四十分钟。
你说:“干脆讲两个偈子。”那又显得多了一点,所以很尴尬,时间和内容不协调。但没关系,《修心八颂》很快就讲完了,之后我们就要学习净土的经典,大家要好好听一下。
有师兄说:“不用凑,多讲点公案。”为什么大家总喜欢听公案呢?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其一,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很多人有中文情结或者古文情结,好(hào)古,一说古文,就觉得特别高雅。其二,公案中讲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临近成就之前那段时间的巧、妙,让我们感觉修行好像一点都不费力。那不是修行经验,要反复磨砺的才是修行经验。在公案中,关于修行的经验往往是一笔带过,它会讲一些见地的实践。一个大德或者快开悟的人,他快实现这个见地时的行为和语言,被记录下来就成了公案。
——网上师兄问:“什么时候讲净土?”
今天是《修心八颂》的第六颂,还有第七颂、第八颂,然后休息一周,大概三四周之后开始讲净土。净土要好好听,我会把藏传佛教的净土和汉传佛教的净土结合起来讲,同时也会把修行和理论结合起来讲,大家认认真真来交流一下净土。而且,我讲净土并不是对修大圆满的人没有用,都是有用的。
现在总结一下第五颂,首先讲讲此偈的意义。众所周知,不管是慈师、索师,还是其他很多大德,在讲到第五颂的时候,都会用很多时间来讲很多内容。因为此偈经常被我们拿来用,可见意义还是比较深的,那么,深在哪些地方呢?
第一,此偈所说,是积资净障无比殊胜的方法。
当别人以嫉妒心、嗔恨心、非理的逻辑和方式、非事实来诽谤你、攻击你,甚至整你,给你造成了失败亏损,你要接受这些东西,心甘情愿地自取受。如果他因为攻击你、诽谤你,获得了胜利和荣耀,那你也要心甘情愿,这些都归他,没关系。
这是攻击你的人,有些人不攻击你,比如,有些同修没有攻击你,你们俩一起去做某件事情,结果其他同修、上师、朋友误认为所有成绩、功劳都是他的,而你多做了事,却完全没有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心甘情愿地领受:所有的成绩和功劳都归他,自己被冷漠、被错误地对待,甚至被排斥。
我现在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好像说起来很顺当。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些事,我们在遇到这些事的时候会这样做吗?我们做了很多事情,却被我们的领导、同事,甚至我们的上师、精神领袖不理解,反而把偷懒、耍奸耍滑的人表扬一顿,这时候真的能“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吗?不会的,你马上就会想:“还说你遍知呢!明明他是这样,我是那样,结果你把我搞成这样,把他搞成那样,你有没有搞错啊?”绝对会如此,然后丧失信心,拍屁股走人都已经算很好了。还不要说他无理诽谤你,然后他成功了,你失败了,这种情况更厉害。
在我们的生活中,长期都有这样的事情,真的不是一两件,但我们真的会“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吗?基本上是不会的!我们一定会有道德感和正义感,甚至会找借口说:“我不是想攻击你,而是不愿意你再这样继续下去。这样下去会害了你,你会下地狱的!”看似在帮助对方,其实就是把心中的不满、仇恨通过一种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发泄出来而已。
你要问:“什么是佛法?”这些就是佛法。在开悟以前,佛法大体上就分为两种,一种是调伏你的相续,另一种是斩断你的相续。开悟以后还有净治明相(法性的发挥),但开悟之前,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法性,那你就得调伏相续。调伏相续的一个重要宗旨就是对准你的我执,由于它的所有方法都是对准我执,有时候会显得很不合理。
为什么不合理呢?我们认为的所谓的合理,即世法的合理,基本上都是保护我执的,最多不伤害其他人的我执。它为了不伤害其他人的我执,建立了两个东西:一是法律,二是道德。如果你遵守道德、法律,那就对不起,你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刚才讲到立场,作为一个修行人,你的立场就是不能要自己的我执,你要打击它。
站在要修行成为菩萨的立场上,很多世法上认为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合理的。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去做,而且诚心诚意,那就是在积资净障。为什么?当我执开始被贬抑或者被打击,这叫“积资”;而且你这样做,过去所造的一些业在因果上会被消除,这叫“净障”。
当你怀着菩提心去行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时,你过去所造的一些业,就会在这种心态驱使的行为之下被消除,因此积资净障非常之快。如经论所说,你发起菩提心给动物喂一杯水,与你不发菩提心,把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微尘都变成七宝供养佛陀,两者比较起来,前者(有菩提心)的功德肯定要大一些。这不是我说的,而是教证,是佛陀说的。
因此,我们怀着菩提心去行持此偈——修行“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就是极其殊胜的积资净障的方法。每当遇到这些事情,比如,我们的所作所为被忽略,甚至别人毫无理由地攻击我们,如果我们真的能想起此偈,并用此偈把不满、愤怒、挣扎的心态平复下去,那就是在积资净障,而且是非常殊胜的积资净障。你的人格在被升华,升华成什么?升华成“菩萨格”。
但这真的不太容易,因为我们的人格是非常“格”的,“格”得非常牢实。我们经常会说:“你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我的人格!”——你和你的人格,是一还是异?所以,人有时候是混乱的,他把“人”和“人格”分开,其实他不知道“人”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格”是什么,反正就是这样说。
特别是现在的影视剧,根本不讲真理。我们的影视剧以及自媒体等等,无非就是搞点花样,要么撩起你的情感,要么吸引你的注意力,要么是感官刺激,或者是一些非常浅薄的逻辑、完全经不起思考的世界观,然后组织成一些故事让你看。它在表达人的内在和外在的时候,听起来语言非常顺畅、铿锵有力,用词也非常精妙,如果你去分析其中的意义,那就很扯淡。
“你可以侮辱我,但你不能侮辱我的人格!”——这是我以前看的电视剧中的一句台词,我当时一愣,觉得很疑惑:“可以侮辱他,但不能侮辱他的人格,那要怎样侮辱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呢?”
当我们真的怀着菩提心的心态去做,那就是以菩提心去行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菩提心的心态是什么呢?“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和我都成佛,甚至希望你比我更早成佛,所以我愿意承受你的无理,接受我的失败。”当你真的这样去想时,怒火就会开始平息,委屈就会开始消失,安之若素、坦然自在,那就是无比殊胜的积资净障。从因果的角度来讲,你很多世伤害别人的罪业就会消失,很多成佛的力量就开始出现。所以,此偈是积资净障无比殊胜的方法,这是第一个意义。
第二,是削弱我执及我所执无比殊胜的修法。
前面是积资净障,这里是削弱我执和我所执。为什么呢?我们产生愤怒或者委屈,其实一定是由外境造成的,外境属于“我所执”。一个东西存在,或者我讨厌它、喜欢它,这些都属于“我所执”。而我强烈地认为“我需要这样、我需要那样”,强烈地认为有一个“我”,这就是“我执”,或者再往外延一点——除了“我”以外还有“我”的情绪。
相对于我执来说,“我”的情绪是我所执,但相对于更外在的东西,它算是一种我执的体现,我们也可以把内在的情绪称为“我执”。实际上情绪不能称为“我执”,只是我执的一种体现,比如,贪、嗔、痴、慢、疑能叫“我执”吗?不能,它是我执的体现,但有时候我们很笼统、很模糊、非学术化地把它简单称为“我执”。
在听课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在头脑中对这些词汇稍稍清晰化一下,再把它分得清晰一点:情绪,即内在的心识这部分,我们可以统称为“我执”;外界的物理性存在或者其他有情,我们可以称为“我所执”。比如你的老公、你的老婆、你的父母、你的儿女,这些称为“我所执”;你爱他、你恨他,爱恨可以称为“我执”,但它其实不是我执,如果绝对的学术化,它是我执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去行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那么,“我执”和“我所执”都会被削弱。
如果你强烈地喜欢一个外境或者仇恨一个外境,是没办法做到“失败亏损我领受”的。举个例子,比如,有人把你的钱拿走了(钱肯定属于我所执),他通过无理的方式借了你的钱,还攻击你。有很多这种事情,俗话说“借钱容易借成仇人”,有人借了你的钱,还不起,干脆不见面了,不见就算了,还说你的坏话,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师兄们,遇到过这些事吗?
钱代表很多物质,比如房子、别墅、汽车、各种首饰、吃的穿的……这些就是强烈的我所执。如果你的我所执太强烈,怎么“失败亏损我领受”啊?也就是他把钱拿走了,你要接受亏损,你不会这样的。但是,如果你接受了失败亏损,那就说明你执外的我所执变弱了。
然后“我爱钱”“我恨这个人”,这些算是我执(其实这是我执的体现,不是我执,但我们将其统称为我执,否则讲起来太麻烦了),如果我们强烈地我爱、我恨,怎么“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呢?也做不到。但现在我们接受了,我们愿意“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那么我们强烈的爱、恨等等就被削弱了,我执也被削弱了。如果我们长期这么去做,真的就会如此。所以,此偈的意义就是能削弱我执及我所执,它是非常殊胜的修法。
大家经常都说四夺,夺外境、夺自己,其实夺的都是色法,这是培养虚幻感的一种方法。但四夺最精彩、最厉害的一种夺是什么呢?夺掉你的各种情绪、各种爱恨,即对受、想、行、识的夺。为什么四夺一开始要夺色法呢?因为色法一直都在那里,很容易夺,它有一个目标让你施展这种修行,我们一开始就这么去训练。实际上最难夺的不是这些色法,而是我们飘忽不定的情绪、心的作用、感受、心所,即受、想、行、识。
“想”就是各种各样的思维、念头;“识”就是心的分别的能力。你把分别的能力搞清楚了,夺到最后,就是去夺掉阿赖耶识。把阿赖耶识夺掉了,那就夺不了了,最后你会发现没有所夺、没有能夺,就会变成法性。
当然,我们没办法直接走到去辨别阿赖耶识和法性的地步,这是比较高端的事情,但最初我们要通过夺色法来训练虚幻感,以及训练夺的能力,其实就是训练内观的能力。其实很多内观中间带有见解,能破坏对境,把所有对境都拿掉,破坏它,最后你要培养无境之智。
有人问:“什么是无境之智?”有对境就是有境之智,没有对境就是无境之智。没有对境就没有“所境”,没有“所境”也就没有“能境”,没有“能境”和“所境”就叫“能所双亡”;剩下一个东西,由于没有能所,没有相互的认,它只能叫自明。这是从逻辑上这样去讲,真正的自明是讲不出来的,但处处也离不开它。
我们不能讲得太禅宗了,言回正题。我们先夺色境,培养出虚幻感,然后最重要的是去夺内在的受、想、行蕴(识蕴先不管)。我们有很多感受(受蕴),苦、乐、无记的感受,苦有很多种苦,乐也有很多种乐,这些我们很在乎的。人的心一快乐,他就贪恋不放;一苦,他就排斥;如果经常处于无记中间,他就会孤独、无聊,觉得没有意思,时间一长还是会苦。想蕴,即各种各样的情绪、直觉,这些都是需要夺掉的。行蕴,即各种各样的情绪、心所,那就太多了,这些反而极端影响我们的生活。
你说放下、放下,当情绪一来,折磨得你要死不活的,怎么放下啊?你根本就放不下!为了放下你就要夺——夺得你放下。有人问:“为什么人家说‘一放下就是’呢?”有些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执著,比如那些再来人,你一说放下,他真的马上就放下了。其实也没什么好放下的,本来就是空性的,不用夺,没有一个不是佛。如果你真的明白这一点,连修都不用修,不修就是修,很容易明白。但你有很多执著,你始终明白不了这一点,所以才要“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上师的作用就是让你有这种可能性,让你有这种力量,明白这个根本不用去“见”的本性。
但你就是不行,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我们二元的习气太厉害了,我们还会在二元的习气之上建立“人我”和“法我”。也就是说,我们还在二元的习气上建立很多强烈的喜好、很多舍不得和很多一定要。比如,我们一定要把旗子插到月球上去,我们一定要攻占火星,我们一定要占领宇宙……你怎么不说你一定要死呢?但我们却闭口不提。
如果我们在二元的习气上强烈地建立要和不要,就没办法解脱。夺的意思,就是首先把这些要和不要减轻,这叫调伏相续。然后你会发现“人我”和“法我”本来都不成立,心真的发现了,而非概念性的发现,坦然放下,自然安住。然后就会出现一些作为在二元对境中的凡夫看起来神乎其神的事情,比如手按进岩石里面,整天处在喜乐中间,抬头举目都是净土,超越生死等状况就出现了。
当真的达到这些状况时,他反而不觉得稀奇。真的是如此,比如,一个地方在没有去之前,向往得不得了,去了以后就会觉得不过如此。苏东坡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什么意思呢?也就是那么回事,但你一定要到,如果不到,它就是“未到千般恨不消”,当真的到了,就是“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但你要先到,先到就是修行,那要怎么办呢?首先要调伏相续,调伏相续就是削弱我执和我所执。用什么去削弱呢?“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我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反反复复去训练,相续就会慢慢被调伏,调伏到一定程度,上师一说,你马上就能明白,就走到胜义菩提心了。所以,此偈是削弱我执及我所执无比殊胜的一个修法。
第三,是生起真实菩提心无比殊胜的修法。
除了削弱我执和我所执以外,真实的菩提心还要利益其他众生。我们经常说菩提心有两个要点,一是缘一切众生,二是缘佛果。如果要生起无比真实的菩提心,也就是说,他的内心里面除了自己成就以外,对其他众生成就的希求也是非常强烈的。
削弱了我执及我所执,还不见得是生起了菩提心,因为阿罗汉的我执及我所执,到最后都会没有。那么,在行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的过程中,其实我们是站在自我的角度,还成立其他的人我,因此我们会对众生老母建立起菩提心中最重要的因素——对其他众生带有爱感(爱的感受)。
这很不容易哦!真的很不容易!很多人对其他生命是很冷漠的,他最多有点悲悯心,但没有责任心。格鲁派认为菩萨和阿罗汉的所证都是一样的,那差别是什么呢?菩萨和阿罗汉相比,菩萨对众生的责任、爱感要深很多。
这种分法的对错先不管,但真的是有道理的。如果我们的心都不强烈地希求众生解脱,对众生没有强烈的爱意和责任感,就很容易堕入阿罗汉的修行。各种各样的觉受一出来,“好殊胜啊!到处都是光……”,然后什么都光了,你就堕在光里面了。至于其他人,管他干嘛啊?“你是你,我是我,羊子不跟狗搭伙”,然后我执没有了,就有一个无明尽。
我执是一种无明,就是心的一种不明了,把这种无明拿走以后,就会有一种安恬在里面。他有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都不能叫人的舒服,因为他没有与人我相对的舒服,他有一种清净在里面(是他认为的清净,不是真正的清净)。阿罗汉就堕在这种清净里面,叫做“无明尽”,所以《心经》中讲“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如果你对众生没有爱意,不知不觉就会如此。但长期行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对众生的冷漠就会消失,慢慢地你才有能力生起救度其他众生的强烈心态,否则你讨厌众生或者觉得众生与我无关,那就没有真实的菩提心。所以说,行持此偈是生起真实菩提心无比殊胜的修法。
第四,是证悟胜义菩提心无比殊胜的修法。
有人疑惑:“证悟胜义菩提心,不是说大圆满要直指心性、禅宗要参公案吗?”那只是证悟前的最后那一下。我们常说佛法分为两个步骤,先是调伏相续,后是切断相续。很多禅宗公案、直指心性,就是教你怎么切断相续,也就是认清楚造成这一切的本质是什么,走到最正确的立场上去,拥有比较准确的、真实的见地(这里的真实不是实有)。
但在此之前,如果你有强烈的我执和我所执,而没有菩提心,你就无法走到正确的观点上去,达不到那种见地,你总是有障碍、不清晰。真的会如此,首先在认的时候都不好认,其次认了以后很难安住。由于强烈的我执或者强烈的无明尽的偏颇,你要么陷入定,要么总是以“我”的观点和立场去看,分不清楚法性和阿赖耶识,也无法安住。
当我们行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以后,慢慢地人我的执著就会变得非常轻。“人我”是生起菩提心和清晰认知法性最厉害的障碍,通过这样的修行,一是人我会减弱,二是菩提心会生起。当菩提心生起,对众生的爱意增多以后,心只注重自己解脱的这种偏颇就会减弱或者消失。而我执会直接障碍你明了法性,我执的意思是它一定是二元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是错的。它执“我”,执一个观察点,叫阿赖耶识的见分。当我执的力量弱了以后,你的心才能自明,否则就是“我”看到了,“我”证到了!
你会假设一个主体,你的心无明地认为有一个主体,其实根本就没有你认为、你假设的主体。只有一个主体——法性,而这个主体是没有本体的,你找不到。要在我执减得很轻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地不以“我”的方式去认,你才会自明。所以,行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走到很深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证悟,上师再一讲或者碰到一些机缘,甚至是读一本书,就可能让你明了。有可能一下很深地明了;也有可能今天明了一点,明天又明了一点,后天就退回去了,大后天又明了了……反反复复,直至有一天豁然大悟。但都是在我执减轻和生起比较强烈的菩提心以后,才容易产生这种所谓的自明。
我们要去行持它、要去修。我们在修学上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很多人都不讲,这个误区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在修行的时候,通过打坐或者一些秘诀(就是所谓的窍诀)得到一种强大的功能,在这种功能里面突然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就证悟了,然后从定中一出来,后脑勺上有个灯泡,手一指要有光,于是有了光……那样就变成了妖魔,不是“本来就是”或者“步步踏着”这些禅宗的究竟见地,你就会发现不对,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认。
这种误认很粗大,我们不能被这种很粗大的误认带偏,总觉得在禅修时能够练出某种力量或者功能,这些都是错误的。这种功能我们本来就有,我们能看、能听、能吃饭、能放屁、能犯错的那个东西就是。经常问你:“明不明白?”你说:“不明白。”你是怎么知道自己不明白的?没见石头说它不明白?那个东西就是,但你没办法明白。那个东西你本来就具足,不是什么神通,神通也是那个东西变出来的。如果你像石头一样,怎么会有神通啊?
所以,那种误认肯定不对,它不是一种功能,只是你无法认知它,也无法把它扩展开来。那怎么办呢?“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你要去修并长期行持,把你的我执减轻,把你心的偏颇慢慢去掉,然后很容易就自明了。以前的大德朗日塘巴尊者,他就是修这样一个窍诀而成就的。
这些偈子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每个人都想找一些上师,听一些神乎其神的窍诀,然后很快就成就了。现在有很多厉害的上师,很多人也能听到窍诀,但没见得成就了。不听窍诀还好,一听窍诀信心全无。没有听窍诀之前,你会幻想后脑勺冒光;快要听窍诀之前,你的两眼冒光;听完窍诀以后,手一指,没有光,钱包光光,信心丢光,一无所有,正是大好时光。你是这样的吗?
有时候他们播放我讲法的录音,我听到自己的笑声好奸啊,一听就是坏人的笑声。如果没有看到我的样子,只听声音,真的就是奸笑。为什么你们认为很好的笑声,我认为是奸笑呢?观点不同。我们要站在菩提心的观点听这个笑声:听到很刺耳,“失败亏损我领受”;他在笑,他很欢乐,“愿将欢乐奉献他”。
你要把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事物,都拿所学的教理去摄持、指导,慢慢地你的心就变了。但这需要时间,不能做了三个月就去问上师:“我都修了三个月的‘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为什么还没有证悟呢?”哦,原来你在跟“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做生意,做了三个月,你就想获取证悟。原来最亏损的是“失败亏损我领受”,“胜利”最后是你得到了,你证悟了。
人是很扭曲的,所以真的要观察自己,你得把自己培养成真心,因为你是自己在修行,不为任何人修行。当然,你也是为“任何人”修行,你要发现自己真的在为“任何人”修行,你才会变成菩萨。你不做菩萨,又想听这样那样的窍诀来成就,几乎不可能。
以上是此偈的意义,然后是此偈的修法。关于此偈的修法,上堂课讲的是修行的次第:其一,随时闻思菩提心和此偈颂的道理;其二,随时思维遭遇诽谤时自己该如何对待;其三,在遇到诽谤时,如果不能提起修行,可以先行回避;其四,在遭遇比较容易忍受的诽谤时,提起修行,并轮换和反复提起此偈颂和菩提心的思维、单空以及空性的思维和觉受,哪样有用就用那样。
上堂课讲的是修行次第,范围比较大。这堂课讲的是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该怎么办?应该如何直接运用此偈?以及平时从觉受上如何去训练它?这与之前讲的有点不一样,但大体都差不多。
讲来讲去,我真的是觉得废话很多。但没办法,就算是废话我也得讲,总不能说:“因为废话多,我们直接讲第八颂。”不能如此,什么都得过,就如同你有很多念头,不可能都是快乐的念头,中间都没有一个不好的念头或者不好不坏的无记念。如果都是好念头,还有好念头吗?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有个特点——我无论做什么,都能为自己找到理由。没有发现啊?说明你们没有我“狡猾”!我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的行为和思维被一种哲学思想常年指导,那么你就能掌握此哲学思想的宗旨,你就会变成被那种哲学宗旨所融汇的一团思想和行为,你的身口意就会与那种宗旨契合,反过来你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
当然,你找到的理由不一定正确,有可能是被世俗的欲望或者因缘操纵所采取的思想和行为,大部分人就是如此。但当你回去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时,实际上你已经开始思维这些哲学宗旨了。你的所有行为并不一定都是在中观、唯识、菩提心这些道理的指挥之下,不然还得了,如果真的这样做,你就是菩萨了。你的一些行为是你的个人欲望或者因缘所导致的,但你在回过头找理由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思考你所学的内容,或者是把所学的内容和你的身口意搞契合。这也是一种修行,叫思维修。总之,大家都要多思考和多行持。
现在再来讲此偈的修法。
第一,觉知自身的嫉妒,用修行而化解之。
什么意思呢?就是此偈中讲的,当别人用嫉妒、嗔恨的心态来无理诽谤我们,我们愿意“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或者别人没有诽谤我们,比如我们一起去做事,结果自己付出很多,成绩却是他的,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愿意他获取成就,自己取受失败亏损。
当我们以嫉妒心恨别人、讨厌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觉察自己的嫉妒,理解这种嫉妒是什么,并且用修行化掉它。当我们能够理解和体会到自己的嫉妒时,我们就能知道别人的嫉妒,你会悲悯他,因为你知道嫉妒不是真实的,不是好事情。如果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嫉妒、仇恨或者不公平的想法对自身有多少伤害,也就无法知道别人在生起这些不好心态时对他自身的伤害,这叫由己及他,你观察自己的心,就能明白别人的心。
所以,你要觉察自身的嫉妒(这里不仅仅指嫉妒,嫉妒代表一切),或者嗔恨、认为不公平而愤怒的心态等等,然后用修行去化解。比如,用菩提心的思维、因果的思维,最好是用单空的思维把它夺空,然后把你产生的不良心态和夺空以后的平静心态作对比。这是很直观的,如果生起一个嫉妒或者不爽的心态,用修行化掉以后,一是能发现修行的好处,二是能发现产生不良心态真的是荼毒自己身心的无明行为。
不然我们随着不良心态就去了,比如,女性嫉妒或者讨厌一个人时,就去找另外一个人,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女性凑在一起,她们找一个地方,特别是做饭或者吃饭的地方就开始叽里呱啦,说东说西,全宇宙的人都被说了个遍,或者某个人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有十万八千个错误。这就是人性,他被各种各样的习气带跑了,但你不能如此,现在你要回头觉察它。如果这个训练好了以后,你就能原谅别人了,也知道他是被三毒的心所、情绪所影响,其实挺值得悲悯。你就不会打回去——“客人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我‘砰’地一枪,打你一个洞。”
这是第一步,首先要觉知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嫉妒、仇恨,用菩提心、空性的修行去化解之。
第二,觉察他人的嫉妒,用修行而化解之。
别人的嫉妒,你怎么化解呢?别人嫉妒、攻击或者诽谤我们,一般人要么防备、逃避,要么反击。比如女性,她就开始说弯酸话了:“你哪里不好嘛,你所有的都是好的。”而男性,像我这种人,那就不会跟你说这些了,“你过来”,“啪”地一酒瓶子夯过去。
你肯定会觉察到别人的嫉妒、不满等等,我们一般会回避或者解释,这是比较良性的,厉害的就会说:“哼,你有什么了不起?”然后开干。但现在不行,发现这些以后,你要克服恐惧,克服想反击的敌对心态。你要化解的不是对方的嫉妒和仇恨,而是自己面对对方的仇恨和嫉妒时,所产生的不好心态。你化解的基础就是前面训练的——“哦,原来他此刻正在被我曾经化解过无数次的嫉妒所左右”,所以,之前化解自己的嫉妒是有用的,你会发现他正在被嫉妒所左右。
你听了这些内容,平时经常都可以训练,比如一个情绪来了,一反观,它消失了,这就是在训练。看见别人有这种情绪时,你甚至可以提醒他,帮他化解一把:“哎,你在怎么怎么样了……”当然,别人不一定会听你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听,此时你就要克服想反击的敌对心态,不要被他的情绪带跑了。
你可以不被自己的情绪带跑,但他的情绪来了,也可能把你带跑,因为他要攻击你。攻击的方式有很多种,有时候一个眼神就很具攻击力,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白眼,一个白眼一翻——哇,“感天动地”啊!看人的眼神有时候精彩得不得了,比如,有些人会经常眼神斜瞟,在判断对方时会这样看,你一看他,他马上恢复正常。唉!我很想不通,我就是专门研究人心的,你和我玩这些,不是找死吗?我没有对网上的师兄说,而是对我身边的师兄说,因为他们经常会如此。其实我挺原谅他们的,因为他们的心不受控,没有内观能力。
你们是不是又不幸躺着中枪了?听这些课,基本上很多人都要中枪,认了吧——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听课都可以训练此偈,我一刺激你,你就开始想:“看他讲得好得意啊,我受伤,我愿意!他讲课有很多功德,愿将功德都归他!”你这么一想,功德就归你了。别当我在开玩笑,我讲的是人的心态,你可以利用这些心态进行修行。
第三,在感受到伤害时提起正念。
你要觉察他人的嫉妒、仇恨心态,并用修行化解之。并不是你去帮他化解不良心态,而是你可能被他带跑,你要让自己恢复平静、悲悯。那要怎么化解呢?当他开始攻击你,你感受到伤害的时候,你要提起正念。哪些正念呢?就是此偈的含义“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你甚至要反复想,像格言一样。
当你想起此偈,平常的修行就会被带回来,心里可能会稍微平静一下,但不一定会管用。比如,你一想:“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不管了,打了再说!”最初会如此,那怎么办呢?如果实在不行,同样要暂时回避。你先溜了再说,不能对抗,否则矛盾出来了,那就造业了。但是,如果你有其他的修行,比如单空、菩提心真的修得很好,一提起觉受,甚至不用提,觉受一直都在,当别人开始攻击你,你不会那么难受,也不会被带跑,那你就用不着不停地告诉自己“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这有赖于你平常的修行,开始就是要在一些小事情上经常训练。心要靠训练才能形成态势,如果不去训练,就不会形成态势。我们经常说“那个人心态不好”,就是因为他长久以来,甚至无始劫以来,或者这一生中在特殊的因缘和际遇下,比如原生家庭,或者单位领导总是整他等等,形成了一些扭曲的心态。扭曲的心态是心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态势,它配合精神层面,甚至配合物理层面。
为什么?有些心态会让身体形成相应的气血运行方式。比如训狗,就是用物理的方式造成心态,如果狗做对了,就“咔”地按一下响片,这样就把“对”和响声连接在一起,所以,这和物理因素都有关系。人也一样,比如,有些人听到某种笑声会受不了,有些人看到某种东西会受不了,因为他的心态和很多物理现象都是套在一起的。一定会如此,人类都有一些统一的东西,比如,我们常说的“月黑风高夜,正是吃喝嫖赌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有些心态和物理现象是连在一起的,由于长期受一些因缘和际遇的影响,就会造成相应的心态,而这些心态就把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出来了。比如,从战争环境中走出来的人,见过很多生死,一般都很坚强,在一定程度上他也相对豁达。从女人八婆群中走出来的人,那会怎么样?她们会非常警惕,陷在一件极小的事情中万劫不复。当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如此,很多女人还是很伟大的——“我是女权主义者”(针对现场女权主义者开玩笑)。
反过来也一样,菩提心也可以训练成心态。如果你长期都在行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日积月累,你会形成什么样的格啊?那叫“菩萨格”,不能叫“人格”,或者说你的人格就呈现出菩萨的形态,因为菩萨也是人做的。所以,经过长期的训练,长期的思维、感受,慢慢地就会形成菩提心的心态。
第四,用思维、觉受和境界消除烦恼,并愿意将胜利和快乐给予对方。
当你用思维也好,用单空、菩提心觉受也好,这个时候你不能说:“我只是消灭自己的烦恼就算了。”而是在自己的烦恼被消灭的同时,愿意对方也获得快乐、获得所希望的胜利和利益。也许对你来说,这些已经不是利益了。
比如,你再也不认为金钱好,但别人还认为金钱好,那么当别人得到金钱,你也要随喜他。虽然你可能知道,得到金钱不一定是好事,但他现在还处在“认为金钱好”的阶段,那么你就要站在他的角度替他着想,愿将胜利奉献给他。你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我现在已经无视金钱,甚至超越生死了,你也和我一起去超越生死!走,我们找一头老虎,在它面前把自己一刀抹了,挖肉饲虎。”你不能这样,你要站在他的角度、立场以及能力水平上,愿意将他所希望的东西给他,同时自己没有烦恼,甚至在他伤害你、攻击你、诽谤你的同时也如此。你修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变成这样。
有人问:“是不是处处都要将就他?”比如,明知道他想要的快乐是拿着枪杀尽什么人,我们随顺他,愿意将快乐给他,然后买把枪给他,结果他拿着枪,一枪把你打死了,也把其他人打死了。并非如此,还是要有一定的智慧原则,起码你满足他的快乐不会造成过多的罪业。比如,如果他喜欢杀人,你去随喜他啊?所以,也不是完全不讲是非的。
慈悲一定要有智慧,如果慈悲完全没有智慧,那会亵渎慈悲。这挺恐怖的,没有智慧的慈悲会惹很多祸,最大的一个祸就是人类造的——母亲溺爱儿子。母亲爱儿子完全没有原则,有时候真的是爱到无我,所以《胜道宝鬘论》中要区别慈悲和贪爱,就是这个原因。母亲对儿女爱到不得了,牺牲自己都没问题,但由于自己没有智慧,她也没办法智慧地去爱,于是一味地宠溺、将就,美其名曰“爱”,但有可能把对方害了,而且遗祸无穷。
所以说,我们要有智慧,不能因为“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于是所有事情都将就他,他想杀人,就让他去杀,他想贩毒,就让他去贩,这样也不行,我们得有取舍。但是,在可允许的层面上,我们要满足他们,在一些罪恶不是非常强烈的事情上,还是要愿意将胜利和利益奉献给对方。
再反过来讲,无论如何,这是用于自身的修行,当我们在有些事情上帮助了他,比如他获取了金钱或者名声,而我们没有能力判断他获得名利是好是坏,或者不承担教导他的责任时,可以先忽略不计。
比如,一个乞丐很缺钱,我们给了他五百块钱,也许他拿这五百块钱去买了把刀杀人,但我们不知道,我们不是大菩萨,没有这种能力,不能一下就可以看到他明天、明年,甚至下一生的行为。现在我们只是从训练自己的角度,把钱给他,至于他拿去买枪或买刀,这不在我们的观察能力范围之内,我们也不是他的上师,不承担教育他的责任,那么我们只是训练自己,在一些并非明显、强烈地害对方的情况之下,还是尽量去满足对方。
听得懂吧?所以“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要从这些角度去理解。此偈的修法大概就是如此,一方面要观察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当发现别人内心的时候,也要提起正念,提起自己的修行,长期如此,这会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间。我们不是经常说“要把生活变成修行”吗?这些就是修行!有时候挺扎心的,真的是“扎心了,老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这是对上堂课的回顾,这堂课要讲的内容是第六颂,我先把颂词念一遍。
视害为师:
愿我于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彼纵非理而陷害,亦视其为善知识。
此偈概括起来就四个字——“视害为师”,就是视所有危害自己的人为上师、善知识。其实对此我们讲过很多次,在《修心七要》中都讲过很多,此偈中也有这些内容,我们把它再讲一遍。
首先是偈子的含义:比常言说的“以德报怨”还要更进一步,即在自己曾经利益过并且给予厚望的人,以“以怨报德”的方式伤害自己时,自己不予回击和伤害对方,反而将对方看成是帮助自己修行的善知识。
本来你利益了他、帮了他,结果他以怨报德。这种事情也有很多,比如,有个演员叫孙俪,她救助了一个大学生,结果遭到那个大学生的诽谤与攻击,这件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我们在生活中曾经帮助过的人,后来恩将仇报,很多都是如此。还有一句谚语:“给一口是恩人,给一斗是仇人。”连我都经历过很多,你拼命帮他,想尽办法帮他,为此受了很多苦,结果反遭他的攻击。你看禅修中心就有好多这样的人,他在里面又吃又住又修行,结果一离开禅修中心,就开始攻击。
我们在生活中和修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些事情,不会是偶然或者零星,所以,这是有意义的。当遇到这些事情时,我们不但不能去恨他、还击他、伤害他,反而要将对方看成是帮助自己修行的善知识。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厉害的修行,真的这么做,就是很厉害的修行。
它与前一颂都能起到这些作用,只是角度有点不同。前一颂是对方以嫉妒、非理、仇恨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我们只是愿意领受攻击、失败、不公平,愿意将成功、胜利、利益归对方;而这一颂是我们帮他,他还害我们,这个时候我们不但不能害他、还击他,还要视他为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比前一颂还要难。
此偈的法理是什么呢?
第一,从因果的角度,利益别人和被别人伤害,属于因果,非常厉害的消业,因此而认为对方是善知识。
首先,要从因果的角度去思考此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我都讲过好多次了,但这里还要讲一遍。从因果的角度来讲,你利益别人和被你利益的人伤害,其实都是属于因果。如果倒推回去,依照现在发生的结果,一定有前世的因,那就说明在前世,你也做过和他同样的事情。曾经他利益你,你却攻击他,一定出现过类同的事情,甚至不止一两次。
有情都是如此互相伤害的,经论中说“人吃羊,羊吃人,互相啖食,生生世世循环不已”,你伤害他,他伤害你,来来去去,最后不知道谁伤害谁,纠缠不清。有些小的群体中,他们既互相伤害,又互相依赖,比如一个家庭可能如此,一个大的群体也是如此。整个娑婆世界的人类是不是这样的?我们是不是既互相依赖,同时也互相伤害?不管是大的群体,还是小的群体都是如此,这是从同样的时间和空间来看。如果把时间拉长也是一样的,前一世你伤害他,这一世他伤害你,如此往复。
那么这一世你利益别人,是因为前世他利益了你;这一世你利益了他,他还反而伤害你,那么一定是前一世别人利益你,你也伤害了别人。所以,从因果角度来讲,你要承认这是因果。如果你同时发起菩提心,行持此偈的内容,“虽然我利益你,你还伤害我,我视你为善知识”,那么,你们循环伤害的业就开始消尽,从互相伤害的模式走入另外一种模式——互相利益。
什么是佛教?佛教其实就是两件事:一是把个体的互害变成互利,二是消灭个体感。绝不伤害,没有个体感,就没办法伤害了;有个体感的时候,世俗社会就是互相伤害。一个好的社会,就用法律、道德和规章制度来防止人们互相伤害;一个比较差的社会,就会允许互相伤害,甚至保护施害者,欺负被害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人类社会很多时候就是专门欺负弱者,因为强者欺负不了,而天之道反之。
虽然天之道也不见得对,不过一个接近于天的社会,就会用法律和道德来保护弱者。但佛教觉得这还不够,因为就算这一世被保护得很好,下一世你还是会去欺负别人或者被别人欺负。所以,通过诸如菩提心之类的教育,让你们不要再互相伤害,走到后来切断相续这一步——让你明白没有个体,那就更不会伤害了。
从因果的角度,我们要去思考互相伤害就是因果,不管是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德,现在以菩提心的心态去对待,我们就进入另外一种生命的相对方式,我们开始不再互害。首先从我们利益别人开始,即使别人伤害我们,我们还利益他们,甚至我们把他们看成善知识。为什么呢?他这样做,我们才有机会把他看成善知识——整个心态就变了,出发点、动机、执行的哲学思想都变了。
第二,从修行的角度,因此而积资净障,生起殊胜菩提心,应该视对方为善知识。
这是我们讲过的法理。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这样去做,也可以积资净障。你把过去这种互害的方式去掉了,是不是净障了?
平常人遇到自己利益了别人,别人反而忘恩负义、狼子野心,就会说“你这个中山狼,剥了你中山狼的皮”或者“你这条蛇(农夫与蛇),我把你这条蛇打了炖了”。现在社会对待这种忘恩负义的人一般都是如此,大家都讨厌忘恩负义。如前所说,作为一种社会道德、人文思想来讲,对忘恩负义者的斥责和打击很正常,大家都如此。但你要记住,你现在是修菩萨行,不是在维持人和人之间的基本道德,你要做的是摧毁个体感、削弱我执,所以才把这些偈子所说的内容当成非常殊胜的窍诀,否则何必呢?当你这么去做,就会积资净障,你的我执就会被减轻。
因果的业力开始减轻就是净障,你产生这种心态就是积资。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虽然有力量,但不以个体、爱我执的方式保护自己和还击,那就是资粮。当你遇到这些事情,它在你的这种心态下消失了,以后再也不产生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净障;或者不以个体的方式去看待这个问题,也叫做净障,这是在认知的角度上已经净障了。
不然你就会从认知的角度去说:“你这个王八蛋,忘恩负义,我最讨厌忘恩负义的人了!你这个汉奸!”然后开始收拾他,而且杀了他心安理得,锄奸队坐在道德、正义的宝座上。还不说这些行为正确与否,起码你是站在普通的社会层面上去执行这些东西,但你现在是菩萨,不能如此。他忘恩负义,他是坏蛋,他是中山狼,他是农夫与蛇的那条蛇,但你要视他为善知识。你看待事物的心态都变了,这叫净障;你有力量了,这叫积资。这样的障净了,这样的资积了,然后就非常容易生起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为什么生不起菩提心?我们可以有菩提心的概念,有时候有一点对菩提心的感动,但要真以菩提心的方式去对人对事是很困难的。原因是什么?资粮不够,障碍太多。你看待周围有情的方式不是视其为母,也不是以偈子所说的精神、观点、角度来看,而都是以爱我执的方式去看,故而障碍很多,力量不够就没有资粮,生不起真实的菩提心。
当我们按照偈子的精神或者知母念恩的方式去训练,训练多了以后,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就变了,至少认知上净障了。或者这些事情再也不出现,就算出现也没什么——你有足够的力量对付这些事情了,那就是积资。这样就很容易把所有人当成自己的老妈,然后利益他,甚至会认为产生这样的心态是对方伤害你造成的,所以他是善知识;反过来说,你把他视为善知识,你这种菩提心的心态就更容易产生。这是我们执行此偈法理的第二点,从修行的角度,它可以帮助我们生起殊胜的菩提心。
第三,消除“合理回击”的习性和“爱我执”,可因此而证悟无我的胜义菩提心,故应该视对方为善知识。
我们执行此偈的内涵,就会消除合理回击的习性以及爱我执。什么叫合理回击?如前所说,“你是中山狼,你忘恩负义,你整我”,一般来讲,我们会回击他,这是一种合理回击的习性。这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动物都是如此,人类社会更是如此。人类社会特别讨厌忘恩负义,我们甚至看到佛教初期的经典中讲的故事,人类非常可怕的忘恩负义行为会遭到报应,这样就更加重了我们对忘恩负义者的讨厌。
大家记不记得《百业经》还是《贤愚经》中的一个故事,有个猎人掉到了一个山洞里面,被一条很大的蛇顶出来了。这个猎人经常把所打的猎物剥了皮,就把剩下的骨头扔到一个洞里,但他发现扔进去的东西都消失不见了,因为洞里并不臭,他也没有在意。后来有一次他掉到这个洞里面了,才发现里面有好大一条蛇。那条蛇大得不得了,它平常就吃猎人剥完动物皮后扔下来的东西,所以很感激他。猎人想从洞口爬出去,但爬不出去,于是蛇让他抱住尾巴,把他顶出去了。
之后,他和蛇都一直相安无事,与平常一样,他打了动物解剖以后,就把剩的东西扔进洞给它吃,后来蛇还救过他好几次。有一次,国王悬赏一千个金币来抓一条大蛇治病(具体情节我不记得了),他犹豫、痛苦了很久,最后还是把蛇的事情告诉了国王。凭借他与蛇之间的信任,他主动请缨把蛇诱出来,最后国王把蛇抓住了。结果,蛇开口说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国王,国王听完很生气,最后把猎人给杀了,猎人当场遭到了报应。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们非常痛恨忘恩负义之人,有时候认为消灭、还击,起码咒骂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是正气凛然的,身心自然就站在“我正确、你错误,我高尚、你无耻,我伟光正、你小暗歪”的角度。这是一种习性,那么,我们训练此偈,就会消除这种二元对立的习性——自己站在正确的立场,而别人是错误的立场。
这种习性中还包含了强烈的爱我执,为什么我们会打击一个伤害我们的人?“我爱了他,他不来爱我,还伤害我”,这其中也有爱我执的影响。如果反过来训练“我利益了你,你伤害我,我还视你为善知识”,那么对这种强烈的合理回击的习性以及爱我执都是冲击。因此,我们还可以生起利他的菩提心,这样就极其利于我们证悟法性(也就是所谓的胜义菩提心)。如果长期训练把伤害我们的人视为善知识,就极容易证悟胜义菩提心,在这一点上,对方就可以被我们视为善知识。
这是此偈能够成立的三个法理:其一,从因果的角度,利益别人和被别人伤害,属于因果,是非常厉害的消业,所以,应该视对方为善知识;其二,从修行的角度,对方对我们的伤害可以让我们积资净障、生起菩提心,所以,应该视对方为善知识;其三,可以消除我们二元对立和爱我执的习性,从而让我们证悟无我的胜义菩提心,故也应该视对方为善知识。我们要去执行一个偈子,就要知道它为何起到这样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法理。
接下来我们要怎么修行它,也就是修行的方式有哪些呢?我们要真的把此偈所说的内容在生活中、身口意上得以实施和操行,应该怎么去做呢?
第一,坚持闻思知母念恩报恩、菩提心类的经论,并思维此偈颂的含义。
首先,同样要坚持闻思,知母、念恩、报恩以及菩提心的经论你要去读,而且你要思考此偈的含义,同时还要背诵,把颂词记住。“持名”和“持义”这二者是相互连接的,如果你记住它的意义,而没有记住颂词,那慢慢地意义也忘了;有时候记住了颂词,但不明白它的意义,那也没什么意思。最好是持名又持义,也就是记住此偈的颂词,也明白它的意思。
你要去背诵“愿我于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彼纵非理而陷害,亦视其为善知识”,经常这样背诵,背诵的同时还要思考。长期这样去做,日积月累,颂词的含义以及颂词本身就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面了,成为你心态的标签,一遇到问题就撩起来了。
第二,坚持座上修行自他相换。
自他相换是一定要修的,平常思维只是在头脑中动,如果要让心态变得更加利他而损己,就得去修自他相换,比如施身法、呼吸法,你要天天这样去做。
大家经常在修单空,我觉得一上来就应该先念皈依发心,然后修一座上师瑜伽(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是密宗弟子),接着马上就去修自他相换。哪怕你每天坚持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都很了不起,天天这样坚持,时间长了,慢慢就会变成心态。
修行其实如同吃饭,不能暴饮暴食或一曝十寒。有时候你把他说激动了,他连修五天自他交换,然后连续五个月再也不碰了,这样是不起作用的。你不能很暴烈地修一段时间,接下来很长时间又不去修。哪怕每天修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但你天天坚持,决不忘记,或者不找借口耽误或者放弃,日积月累,几年以后就不得了,就是要靠这样的堆积。
自他相换修完以后,再去修单空,最后回向。一座之间把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全部修完。所以说,你要坚持,如果不坚持,总是在嘴上说,说完以后只是在头脑中想一下、感动一下,收效甚微。甚至有人直接说:“唉呀,这个我做不到。”你做不到,那还说什么啊?学佛就白学了。
第三,在平时利益对方时,思维不求回报。
此偈针对的是我们利益了他,他还攻击我们,我们当然要生气。生气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在利益对方的时候,一般都要求回报。我们希望对方不能以怨报德,我们对他有德,他还以怨来报我们。我们希望对方以德报德,“我利益了他,他也利益我,一团和气,世界多美好”,我们希望是这样的结果。结果我们遇到了一条中山狼,或者我们做了农夫,他做了蛇,然后我们就很生气。其实有一个很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在施恩的时候,希望对方以恩回报;施爱的时候,希望别人以爱回报。
那我们平时除了修知母念恩、呼吸法以及施身法以外,还要加上一个思维:在利益对方的时候,请记住——我们不能求回报。最大的回报就是我们利益了对方,这本身是一种回报;而不是我们利益了对方,一定要对方来利益我们,至少给我们一个微笑表示感激。我们经常要求别人感恩,而这个时候就要思维“他感不感恩,这是他的事;我利益他,这是我应该做的修行”,要做这样的思考,在利益对方的时候,不求回报。
第四,在遇到对方非理攻击和陷害时,提起正念、觉受和境界,思维此偈的含义,视对方为善知识。
在遇到对方非理攻击和陷害的时候,比如“我利益了他,他还攻击我”,要提起正念,平常我们所学的内容要提起来——单空或者自他相换修法产生的觉受要全部提起来,要真的视对方为善知识。
当他在伤害你的时候,如果你直觉性地觉得他是善知识,那你已经差不多快成就了。开始要提起来想,甚至想不下去,“把他揍一顿再想!”女的当然不敢去揍,就会气得不得了,心里像针在扎一样。刚开始一定会如此,但慢慢地训练成熟以后,他一伤害你,你马上就会回到修自他相换以后的平和、愉快,那种完全不把对方当成敌人的“凉快”心境中。哪怕有一次就好了,人是食髓知味的,你就会慢慢培养它。当然,这也有程度,他伤害得太厉害还是不行,但没关系,总是要一点点地来,一点点地增加。
我们要视对方为善知识,回到那种心态:“你看,在这种情况下你伤害了我,我还视你为善知识,说明我的进步很大。而我的进步是靠你的伤害带来的,所以你是我的善知识。”“你是我的仁波切,你居然让我产生了嫉妒。”——这是宗萨仁波切说的,这句话在某个层面上也是这个意思。
第五,在遭遇非理攻击和陷害时,修行单空和空性,视对方为善知识。
我长期都在说,我们修菩提心的时候,一定要修单空和空性。因为我们修菩提心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走到空性那里去,而且单空本身能够帮助菩提心的修行。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很多执著太盛(特别是对自我或者外境的执著),导致我们没办法真正去利益他人。而单空就会破坏掉这些执著,然后利益他人就会更加顺利,受到的障碍以及产生的委屈、痛苦、不堪的心境就会被空掉,所以一定要去修单空。
在遭遇到对方非理攻击的时候,我们还能提起单空的觉受,对自己的烦恼本身也是一种压制(提起空性的觉受是化掉烦恼)。如果对方来攻击我们,我们因此而修单空,那对方也是我们的善知识。
痛苦有时候是产生空性的最好境界,甚至一些大圆满修行人在临终的时候,给他一点小小的痛苦是很有好处的。他已经证悟了,经常处在无执的觉性中,但在死亡时昏绝了,这个时候你给他一点疼痛,他马上就会醒过来,醒过来再感觉到痛,他马上就会回到本性中去,本能如此,那时候可能一下就法身成佛了。
那么活着的时候也一样,如果我们真的有空性境界,遇到这些痛苦,就会立即回过头来开始修行,不会把心执在痛苦上,那时候你观察的点、认知的点就回到觉性那里去了。如果把心执在痛苦上,就变成轮回了。而当你的点是觉性的时候,痛苦其实也是觉性。那么是谁让你回去的?痛苦。谁给你制造的痛苦?非理者,所以他是你的善知识。
这是修行方式,一共讲了五点,然后是修行次第。修行有次第,不能一上来就是空性或者很高的境界,比如,你帮助了一个人十八年,然后他提刀来砍你等等,不要走到那么高级,要一步步来。
第一,随时闻思菩提心和此偈颂的道理。
我们要随时闻思菩提心和此偈的道理,经常去思维。我觉得《修心八颂》其实不用八颂都修,虽然讲了八颂,你选一颂就够了,把这一颂作为菩提心修行的宗旨。有人说:“菩提心有很多种修行方法,此偈就是在平常生活中指导我行为和思考的基础宗旨、座右铭。我把它放在手机和电脑的屏幕上,一打开就先看它,甚至写成纸条,贴在床头上和每天早晚洗漱的镜子上,天天看,看到我就想一想。”对,开始就是如此。
如果你认为它完全没有意思,不去想它,那就真的没意思了,它就是一句话,过了就算了。我们作为一个人,特别在这个多媒体时代,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道理、格言听得还少吗?年轻的时候,我看了好大一本《增广贤文》,到现在全都忘记了,只记得“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那些东西听过就算了,如果你要长期用修行宗旨来摄持自己的身心,就要天天看它,经常去思考它,这样才行。
第二,随时思维遭遇利益众生应不求回报,并思维将非理伤害自己的人视为善知识。
首先,随时思维遇到利益众生应该不求回报,就是经常在思维中思考:我利益众生不求回报;其次,还要思维如果我利益了他,他伤害我,我还要视他为善知识。
首先要在心里训练这样的认知模式,因为这种认知模式是反人类、反正常的,人类正常的思维模式是“我利益了你,你还这样不知感恩,我会很生气”,而现在“他伤害我,我视他为善知识”,这与正常思维模式截然不同,那要怎么办呢?你先思维,建立这种认知模式。
这就是佛教徒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我们的戏剧也好、诗歌也好,电影也好,故事情节中一定会把忘恩负义者马上干掉,然后皆大欢喜。如果我们拍一部电影,一个人忘恩负义,你还视他为善知识,你看下面的观众怎么说?他会说:“你拍些什么啊?完全不讲是非!”唾沫都会淹了银幕,甚至想一把火烧了电影院。所以,你先要在头脑中思维,因为它不符合所谓的常理,只符合把你训练成一个菩萨的教理。
第三,思维在遇到攻击和陷害时,如何提起正念和觉受。
道理是想通了,但是,当你真正遇到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伤害你,不一定想得起那些道理哦!我们本能的习气很重,马上就会开始还击对方。所以,你要经常提醒自己,思维:如果真的遇到了,我该怎么办?你就要去打坐、修自他相换,或者警醒自己、看一看手机上的修行格言。甚至有些人说:“我捏到左边的小拇指,就会想起这个偈子。”比如他受到伤害的时候,马上捏着小拇指,就想到“彼纵非理而陷害,亦视其为善知识”。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才能提起思维和觉受。
就像电影《赌神》中周润发和人赌牌,每次使诈的时候,都要摸一摸小拇指上带的戒指。他本来是很小的牌,但要使诈冒充很大的牌时,就习惯性地摸一摸手指上的戒指。对方发现了他的这个弱点,看他一摸戒指,就知道在耍诈。结果他知道对方知道了他的弱点,然后将计就计,明明是很大的牌,他也摸了一下戒指。对方果然认为他在耍诈,就一直和他赌,最后一下打开牌——啊,同花顺!
我没有在讲赌博,讲的是我们要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提得起相应的觉受:一是要加强这些思维和觉受,二是要用方法提醒自己。有些人真的会如此,比如情侣之间:“我送你一个东西,当你看见它,就要想起我。”是不是这样的?现在你是在和偈子“谈恋爱”,同样要有这些方法。
第四,如果提不起正念和觉受,可以暂时先行回避,不生报复之念。
你在遇事的情况下,如果实在提不起正念、觉受和境界,可以回避,然后回去再训练思维、觉受,千万不要马上报复,或者为自己报复的行为和思想找借口,这样会破坏你对此偈的修行。
当你真的不行的时候就回避,回去思维“他是我妈”,或者找个东西转移掉扭曲、压抑以及愤怒的这些心态。你不能马上找个理由来报复他等等之类的,当你找了一个所谓合理的理由来报复他的时候,此偈的精神就消失殆尽了。在修行的次第上你要懂得,如果不行就要回避。
第五,在遭遇非理攻击和陷害时,反复提起平时对于此偈颂和菩提心的思维,单空及空性的思维、觉受、境界。
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要提起菩提心、单空、空性的思维和觉受,反复轮换。当你曾经有恩于他,他却反而伤害你的时候,你要反复提起相应的思维和觉受,真的当他是善知识,当他在训练你。如果你真的这么做,而且做得很顺,那就挺厉害了,这是真正的积资净障。如果很自然地这样去做、去想,离开悟真的不会远。很多人都说他没办法开悟,其实就是这些基础心态不够。还不要说有这种基础心态,他甚至连这些想法都没有。
佛法是很殊妙的,原因是什么?它与我们所谓的人文主义思想截然不同。所以我经常说它“反人类”,因为人类很多自以为是的所谓的正确,其实并不是真正究竟意义上的正确,它不一定能帮助我们解脱。而佛法并非如此,它的终极意义是消灭我执(我执包括人我执和法我执),它的哲学思想认为消灭人我执和法我执以后,最根本的本质就是佛,那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所以,它的所有修法都带有哲学目的,不是乱来的,不是某种形式或者巫术,不仅仅是打通任督二脉那么简单。另外,大家不要把佛法弄得那么奇幻、玄幻,它不是影视作品,需要吸引你的眼球,而是对世界和生命的准确理解和解释,以及把生命导向彻底解脱和快乐的唯一教法。所以,它与我们平常接受的人文主义思想是有差别的,正因如此,它才殊胜。
这是此偈的修行次第,我们再念一遍:“愿我于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彼纵非理而陷害,亦视其为善知识。”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曾经利益过的人伤害我们,或者没有利益过的人伤害我们,我们都要视其为善知识。
从因果上,他帮我们消除了业障;从修行上,他帮我们积累资粮,有助于产生菩提心;从根本上,这样的伤害可能让我们证悟本性。而且,如果我们以本性、空性的角度去看(从根本的观点来看),不存在一个伤害者,也不存在一个利益者,也不存在所谓的忘恩负义、以德报怨、以怨报德。不管从哪种观点来看,我们都应该视其为善知识,这是此偈的最终含义。
是不是有点难以做到啊?大家听了以后是不是觉得“只是说说而已”?我们汉人最喜欢如此,因为汉人习惯性地说大话,认为说大话做不到是正常的。这叫变态,这样就会变成所有的媒体上都是大话,而实际上猥琐、宵小。人文社会中都是这些现象,如果我们学佛的人这样搞,那就太搞笑了。佛教的这些东西不是拿来哄别人的,如果在社会上说大话,实际上做很龌蹉的事,他还是有准确目的的,比如欺骗、捞取利益,而你是学佛的,搞这个干嘛?你能骗谁呀?既然你相信因果报应,就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也会遭报应的。
OK,今天就学到这里。明天学习《胜道宝鬘论》,大讲空性、觉受这类的东西,希望大家来一起学习。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八颂》第5课
- 《修心八颂》第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