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学习《修心八颂》。上堂课学了第四颂——愿惜此宝:“愿我目睹恶劣众,造罪遭受剧苦时。犹如值遇珍宝藏,以难得心爱惜之”。
意思是当看到恶劣众生遭罪或者造罪时(遭罪是他本身承受痛苦;造罪是他制造痛苦让你或者其他众生痛苦),一般我们的态度就是很生气、很讨厌,甚至会产生嗔恨。这个偈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遇到这样的人,反而要像遇到宝藏一样去珍惜——“犹如值遇珍宝藏,以难得心爱惜之”。
这其实很难做到,因为它跟我们平常的基础心态——“自认为是好人”是冲突的。一般我们都会把自己自设为好人,经常说的“人设”,一方面,是说演员表现出来给大家看的一种形象叫人设;另一方面,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做人设,当然也在为别人做人设。
我们会认为自己是怎么样的人,但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好人。有自认为是坏人的吗?也会有,但不多。有些人表面上对别人说“我是坏人”,实际上他还是认为自己是好人,基本上都会这样。自己将自己定义为好人,看到我们所认为的坏人时,就会讨厌,这是一种惯常的心理现象。
第四个颂词就是要打破这种心理现象,去除我们对所谓坏人的讨厌、嗔恨、厌弃的心态。说起来可能我们还可以理解,但真的做到却不容易,这个人的心要变得非常宽大。对平常很多嗤之以鼻或者恨得咬牙切齿的现象,第一,要放松、宽容、原谅;第二,要珍惜他(这个更厉害,很多人会受不了)。有时候我们看到恶劣的现象,就会恨得咬牙切齿,心里诅咒别人:“这个人好坏啊,恨不得他早上喝凉水吐不出来,噎死他!”而现在要倒过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是为了训练我们的心,菩萨就是做这些的。
我们将《修心八颂》的颂词“哗哗哗”就念过去了,似乎没什么,但你仔细思维、仔细去做,把这些东西拿来指导你平常面对所见所闻时采取的相应心态,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只是回顾上堂课的内容,等下我们要讲第五个偈颂,就是我们常说的“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个做起来则更难。
第一,珍惜恶劣众生能够摧毁我们喜好和嗔恨的执著,消减我所执,训练出平等舍的能力。
“珍惜恶劣众生”,这样的训练会摧毁我们对喜好或排斥不好现象的强烈执著。表面上是在珍惜恶劣众生,实际上是在摧毁我们讨厌恶劣众生的强烈执著。这其实是消减了一种“我所执”,我执会发散出来“我所执”——我喜欢这样、我恨那样。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族群乃至于不同的国家,恶劣众生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认为这个人是英雄,而有些国家就认为这个人是坏蛋。虽然不同的人群对于好坏的标准各异,但他们内心对于不好现象的执著和嗔恨是一样的。
菩萨不属于任何一个族群,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群体,菩萨属于全体众生。所以要发菩提心成为菩萨,菩提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中一个是要缘一切众生,不是只缘某一个民族或者某一道众生,而是六道众生全都要缘,每一个众生都要缘,所以菩萨不属于任何一个族群。
你只有身处一个族群的时候,才会有那个族群的喜好、嗔恨、憎恶,而菩萨就是要摧毁你只缘一个族群、一个立场去建立喜好,这样是不行的。所以,珍惜恶劣众生对我们的某种我所执具有摧毁和消减的能力,慢慢地,我们才会培养出真正的平等舍的心态。
什么叫“平等舍”呢?即“慈、悲、喜、舍”里面的“舍心”。关于菩提心的修行,前面要修四无量心,有些上师说要先修舍心,这是有道理的。当然,有人说舍心修不下去,那么可以先修悲心,把心先修柔软,再来视仇人和亲人都一样,这样来训练也是可以的。但有些厉害的人,可以一上来就视仇人和亲人都一样,先修“舍心”。所以,训练出“平等舍”的舍心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珍惜恶劣众生,从某种程度上会摧毁我们对所认为的不好的人、不好的众生以及不好的现象的那种强烈嗔恨和排斥的心态,从而“我所执”就被摧毁了,再推下去,“平等舍”的能力就容易训练出来。
说是这么说,“慈、悲、喜、舍”“平等舍”,学道理的时候很快就听懂了,但你真的能做到“平等舍”吗?你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我们和菩萨相差甚远。我们的喜好表现出来变化得非常快速且非常强烈,比如,看一部电影,上来就判断好人、坏人,有些演员一出来你就开始愉悦,有些演员你一见到就恨得不得了,哪怕这只是他表演的一个角色。大家还记得某个故事吗?在座的和网上的师兄可能年龄都太小了,年纪大一点的可能看过京剧《白毛女》,是根据话剧改编的。最初演话剧时,在国共战争阶段,剧团去为军队表演,演地主黄世仁(坏人)的演员出来后,有战士开枪打他,真的恨啊!
这说明我们会有强烈的喜好,而且喜好是有立场的——你的族群、你的国家,甚至你的家庭,最后一定会走到你个人的立场去。因为不同的喜好,国家和国家争、族群和族群争、单位和单位争、家庭和家庭争,家庭里面还要互相争,比如你和你老婆晚上争电视看,那就是对不同喜好的态度。都因为不同的喜好,老公要看足球,老婆要看综艺。我们会产生强烈的喜好和嗔恨且不停地转移。
而菩萨是不能这样的,你要真的做到对所有现象的“平等舍”,那你就证悟了(空性才能这样)。、大圆满的彻却(证悟空性时)有四个特征:无有、自成、平等、唯一。所以说,证悟以后会有个特征,你看到所有的现象都是平等的,因为你是在空性的立场上去看所有的现象。我的这种表述是有问题的,我说“你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其实已经建立了“你”,而在空性的立场上,是没有“你”的,但只能这样表达。
因此,珍惜恶劣众生会摧毁我们的“我所执”,对我们证悟空性也是有好处的,但是首先它会消除“我所执”,训练出我们“平等舍”的能力,这非常重要。这是回顾上堂课的第一点,珍惜恶劣众生能够摧毁我们喜好和嗔恨的执著,消减我所执,训练出平等舍的能力。
第二,珍惜恶劣众生,增进布施、持戒、忍辱的修行,是殊胜的积资净障。
当我们珍惜恶劣众生的时候,是菩萨六度中的前三度(布施、持戒、忍辱)的最好的修行。至于六度中的后三度,坚持这样做,其实就是精进度;我们做的时候,绝不动摇,遇到各种各样不好的、难以应付的情况时,还是坚持这样去做,这就是禅定;做的时候善巧一点,就是智慧。
遇到恶劣众生,我们去珍惜他们的时候,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一些布施的心态和行为,这样就有了布施;做的时候,可能会遭到恶劣众生的侵犯,这时不丢失菩提心,其实就是守了菩提心戒;当被恶劣众生侵犯时,自己还要珍惜他,本身就是忍辱。
所以说,菩萨六度的前三度,自然就在珍惜恶劣众生的行为中具足了。持续下去,就是精进;做的时候不动摇,就是禅定(在修行珍惜恶劣众生这件事情上的禅定);做的时候非常善巧,就变成智慧。所以,“珍惜恶劣众生”是菩萨六度的一种修行,是殊胜的积资净障。
我们修行真的需要积资净障,否则做不下去的。“积资净障”听起来很空洞,我举个例子便于大家理解。一般修行了几十年的老修行人,他们很善良,善于忍耐和吃苦,不停地去做很多与佛教相关的事,比如放生、持戒、绕塔等等。也许他不是很聪明,阅读的经论也不是很多,看起来就是平平常常的一个人,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跟他讲一些佛教很深的理义和修行的方法,他很快就能掌握。普通人很难理解的东西,他一下就能理解,甚至一下就能坐下去,这就是资粮足、障碍少。
而很多人非常聪明,读中观和唯识,道理很快就搞清楚了,逻辑也很快理顺了,名词可以记得很牢,甚至倒背如流,当然知识方面的积累也算一种资粮,但让他具体去做、去修的时候就不行了,因为他没有做内在的集资净障。因为他很少做内在的积资净障。
所以,“积资净障”不是一件很空洞的事情,积资净障成熟以后,对于领受佛法、、增进境界、产生法喜,会让它们变得很快,是真的有效。它是真的有效果的。如果积资净障不够,你修行起来会很困难,甚至到了一定时候,你会开始厌烦。你觉得自己修了十几年,其实这十几年中,你真的在积资净障吗?不一定,很多时候要么在混时间,要么甚至在反着来——利用佛法消耗自己的资粮,增加自己的业障,很多人不知不觉就是这样做的。
其中有个很重要的标准——你有没有菩提心?如果你真的以菩提心的心态去做任何事,都是在积资净障;如果没有菩提心的心态,你就很难积资净障。但这也是个悖论,有人问:“如果我有菩提心的心态,当然在积资净障,但我现在连菩提心都没有,怎么办呢?”所以要去修行这些东西,要去闻思《修心八颂》《入行论》《修心七要》……慢慢培养这样的心态,培养的同时也是在积资净障,培养成了以后,就是更厉害的积资净障。
珍惜恶劣众生,当真去做真的很难!说起来容易,你在生活中能珍惜恶劣众生吗?特别是那些伤害你的众生?有些恶劣众生没有伤害你,比如,大家谈到二战的那些战争恶魔时,可能你会讨厌一下他,说到珍惜恶劣众生,你会觉得他们很可怜。当看到二战时纽伦堡的七个战犯被判绞刑,被吊死时,你可能会同情他们,但珍惜就谈不上了。有可能有些人会珍惜他们,但这些都是没有伤害你的众生,而且离你很远,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人。
如果是你身边的一个众生,他可能没有那些战犯的罪业大,但他伤害了你,可能这种伤害非常微小,比如借了你的钱没还,受了你的恩却骂了你两句等等,你就会非常讨厌他、非常恨他。我们观察一下,反省自己是不是这样的?真的是这样的。
这些颂词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些颂词你要拿到现实生活中用,不能读了就算了,一个概念在头脑里面一晃就过去了。记忆力好的人可能还记得住,记忆力不好的人很快就会忘得干干净净。
学了这些以后,要拿到生活中去照着去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点难,你可以从小事开始,最初可以去同情一下二战的战犯,然后慢慢生起珍惜之心。你在同情他的同时,你知道他很讨厌,发动了战争,伤害了那么多人,让很多生命死于非命,而且那种伤害是世界性的。如果站在平常那种强烈的喜好、强烈的正义感、道德制高点的层面上,我们可能会觉得他应该千刀万剐,吊死算轻的了。
但是,你学的是菩萨,记住,“菩萨”两个字太重了。我们平常说“菩萨保佑你”,可你是个坏蛋,菩萨凭什么保佑你?因为菩萨缘所有的众生,有珍惜恶劣众生的心,所以,虽然你很恶劣,但他还是保佑你。你恶劣的时候,希望菩萨保佑你,你现在想成为菩萨,如果你不珍惜恶劣众生,那怎么成为菩萨?这个道理说起来非常简单,是有点难做,但难做也得做,如果不做还想解脱,那绝不可能!
如果强烈地站在自我的立场上,不管你是道德制高点还是智慧制高点,你都是王八!自我造成轮回、造成痛苦,再厉害也不叫真厉害。
菩提心会削减对自我的执著以及对我所执的执著,你去珍惜恶劣众生时,这种执著就会消得很轻,同时也是一种非常殊胜的积资净障的行为。
第三,珍惜恶劣众生让我们产生对每一个众生的责任感和好感,能够让我们生起真实的菩提心。
我们在打坐、念咒或者做其他修行时,主要动机很大程度上的都是为了自己成就。最初是为了产生一些好的感受,当然,每个人都会喊空口号——“为利众生愿成佛”,每天早上醒来就会念,念的内容是什么都不知道——问问自己是不是这样的?
真正打坐的时候就想:“我能不能坐得好一点,坐得久一点?坐的时候能不能突然看到隔壁,她没穿衣服正好!”心里各种乱七八糟想让自己获得修行好处的要求很多,当然这个无可厚非,初学者都是这样的。但是,真正的成就仅靠这样的动机是不行的,空喊口号肯定不行,关键要看内心真实的动机。
你修行是真的在想“为利众生愿成佛吗?”没那么高大上的,大部分人就是为了一些好的感觉。比如:“我生病了,一打坐练气马上就通了。”你修行是不是真的想利益每一个众生?这很难的,我们只是不观察自己,把自己欺骗了,甚至连欺骗都谈不上,因为没有观察,把它当成一个概念,念一下就过去了。
“为利众生愿成佛”,谁都会说,但这不是一句空话,下面有很多具体的内容,其中有一个很厉害的内容,就是先要去珍惜恶劣的众生。
当你长期这样去珍惜众生时,第一:你会不知不觉培养出对这些众生的责任感——“为利众生愿成佛”,我就是要修行,就是要让你成佛;第二:你会增进对很坏众生的怜惜感(或者叫好感),珍惜他们,这才是真正实现缘一切众生,而不单是一个概念(实现菩提心的两个特点:缘众生和缘佛果)。
缘一切众生,不是一个概念,具体要怎么缘啊?难道把他们打一顿就是缘吗?有些成就者会把某些众生打一顿,甚至杀掉吃了。比如益西钦哲尊者把土拨鼠杀掉吃了,他是带着爱意和责任感的。当然,他的责任感已经凝结为空性、神通。但从缘起层面来说,那就是爱,就是慈悲菩提心,而不是像我们这样带着恨意去打众生的。就像玛尔巴上师折磨密勒日巴尊者时,是带着讨厌嗔恨吗?不是的,而是带着很深沉的爱意。
请记住,千万不要把菩萨对众生的爱意与男女情爱、父母对子女的爱等同,它们是不一样的。男女情爱是互相给予好处,相抱取暖,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交换;父母对儿女的爱可能要深沉一些,但目标也非常窄。这两种爱,主要是以抚慰、安慰、给予好处为主。
而菩萨的爱不是这样的,它带有强烈的智慧性,但基础还是爱意、慈悲,它不见得像父母爱儿女或者情侣之爱,只给你好处、让你温暖,菩萨还有可能会弄死你。但是,不管怎么样,菩萨都是带着想利益你的爱意,而且他对每一个众生都是这样的。
每一个众生里面一定包含很多恶劣众生,所以菩提心的两个特点,其中一个是缘一切众生,要怎么去具体地操行、实施。
第四,珍惜恶劣众生能够让我们减轻对于好坏的分别执著而证悟空性。
这个大家肯定能理解,走到胜义菩提心去了。原因是什么呢?好坏的执著,前提必须是它存在,你们不可能说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是好或者坏,好坏的执著是一种法执。
通过珍惜恶劣的众生,我们对好和坏的执著(这也是一种我所执)就会减轻,我所执减轻以后,我执和法执就会减轻(我执本身也是一种法执)。我执和法执减轻了以后,对我们领悟或者真正地体悟真实的空性(胜义菩提心),几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一个有强烈我执的人,要真正踏实地安住于空性是很困难的,几乎不可能。他总是带有立场,总是想主动改变什么,明明让他歇即菩提,他却不干,要么改变,要么认知,这两样都是证悟真正空性的障碍。
想改变——那叫对治,是单空;想认知——那叫确定,头上安头。对于证悟空性来说,这些都是不好的、错误的用心方式。当然,前期是需要这样修行的,但真正证悟时要真的放下来。
要放下来,要放下什么?意识里面的概念说放下来是不行的,那是增加了一个“放下来”。真正的放下来,就是在心态上执著的减轻——我所执减轻了、好和坏的分别减轻了、要和不要减轻了、是非减轻了。所以它不好也不坏,不来也不去,好的不要,坏的也不要。好的不要、坏的也不要时,其实好坏都要了。所以,“珍惜恶劣众生”能够让我们减轻对好和坏的执著,帮助我们证悟空性,这个非常重要。
现在很多人都有投机取巧的心态,不想修菩提心,为什么呢?第一,觉得修菩提心很难,第二,觉得菩提心好像不高级。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想一下证悟空性,然后怎么怎么样……其实,有这种想法就已经背离了菩提道,是没办法真正地证悟空性的,但很多人都会这么想。
菩萨们利用众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先以欲勾牵,骗他去学中观,这也是一件好事。中观学了以后,发现自己不行,还是要回去发菩提心。有这样的教育方法。
但是,从个体的凡夫走到证悟的过程、次第里面,如果你具有强烈的我执,不管你学多少中观,它都是概念。学习中观就是要告诉你:“我”是不存在的,不要去执著它。你学了那么多概念,说“我”是不存在的,结果你的“我”因为学了“我是不存在的”而更加强大。“我”就代表着一定要去认定,一定不会歇即菩提。自我是轮回的主要动因,为什么说是主要动因,而不是全部动因呢?因为还包括其他法执。
所以说,我们不要认为可以不发菩提心就先去证悟空性,之后又如何如何……那个更难!往往是极少一部分人,他们证悟了空性,最后发现不行,又倒回来修菩提心,这时候反而会非常自动、自觉地去利益众生。
禅宗有个故事:法融大禅师(师从四祖道信,牛头派的创始人)证悟以后,教了很多徒弟(据说有八十多个,也有说三百多),但不准徒弟们下山,让他们参禅,自己每天步行几十里路下山背米养他的徒弟。
按道理,我们想象的是证悟以后,可以理所当然地坐在那里,收到很多徒弟的供养,而法融禅师证悟了以后却帮徒众背米。
有人曾问景岑招贤禅师,证悟了以后怎么办?他回:“东家作驴,西家作马。”如果我们连基本的菩提心都不具备,又说自己要证悟、成为成就者、成佛,这两种说法显然是矛盾、冲突的,在实践中也不可能实现。所以,“珍惜众生”极端利于我们生起菩提心,而生起菩提心才能让我们真正证悟空性。如果你真的发愿“为利众生愿成佛”,为了众生成佛的话,你就得去修这些东西。
以上是回顾第四个偈颂的内容,接下来学习第五颂——自受亏损。这个偈颂的含义非常殊胜,也是整个《修心八颂》流传最广的一句,同时也是最难做到的。
自受亏损:
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失败亏损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这个偈颂有很多不同的翻译,我们经常说:“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禅修中心的饭堂门口挂着一副牌匾,上面就写着这个偈颂,我现在回忆起来,就两个字可以形容——做秀!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我们就是做秀,弄了一副牌匾挂在那里,好像煞有介事,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些话好说,你不去做,却在佛教圈里假惺惺地想要成就,是不是自欺欺人?
有人说成就难,有人说成就不难,难和不难就在于你当不当真、狠不狠。平庸的人都有个特点就是自欺欺人——说一套,做一套,还想一套。有些人做任何一件事,哪怕一件世俗的事,狠了心就是要去,这么去做的话,烂船都有三根钉。
菩提道有个特点:如果你真的用了心,功不唐捐。世法的追求是缘起结果,由不得你,虽然你有很多善业,但善业的呈现需要很多缘起,否则它就是个还没发作的种子。很多人即使有很多善业,如果缘起不够,结果也不能呈现。比如,你现在布施了很多钱,马上去买六合彩,你看中不中?缘起的程度不够,布施了很多之后去买六合彩也不中,因为这个种子还没有借着相应的因缘发作出来。
但佛法不是追求一个缘起现象,不是靠堆集出缘起。什么叫“堆集”?集谛的“集”,各种因缘一集合,形成一个好的或者坏的现象你来领受。我们总是争取好的、不要坏的,但佛法不是这样的集,而是用集来消。学经论、打坐、持戒等各种修行方式,好像是在集,但这些集的目的是为了消,把所有缘起现象从你内心的执著里面一点点消去,直至内外消尽。
这种修行会导致什么结果?如果你很用心,就会功不唐捐。因为消不是靠凑齐,一个东西始终放在那里,不停地拿走很容易,但靠很多东西来堆积,你不见得能够得到你所需的材料,大家听得懂吗?
举例来说明,你要拆一个房子(那个房子代表轮回),只要用心拆,拆一块砖就少一块砖,这叫消减。但你要建一座房子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你不一定找得到砖头、梁、门板,这些要靠很多东西去堆。也就是说,即使你做了很多事,也不见得能够建起这座房子,就算建起了又不断被毁,你还要不停地建。轮回的房子只要用心去拆除,一定会功不唐捐。
你要努力去修,最后一定会成功,但很多人(特别是现代的汉人)有个毛病特别厉害,学了很多东西,在头脑里面过一遍就行了,很难入心(法不入心),即使入了心也不真正去修。这就导致了一种情况,很多经论已经被讲解过很多了(不是我讲了很多,而是互联网随便一搜,任何一本比较出名的经论,都有很多法师的讲解,甚至很多密宗的窍诀和书籍,在互联网上都能搜到很多),但成就的人却少了很多。以前的科技没有那么发达,经论得不到广泛的传播,但那时候的人却很当真。
学东西不当真是不行的,只在头脑里想一遍,不入心不行;入了心不去长期修行,把所学的东西变成真实的境界,也不行(先有觉受,后有境界),就会变成我们常说的知解宗徒,好像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做不到,那有什么意义呢?
接着说禅修中心挂的那副牌匾,真的是作秀!一边挂着牌匾,一边有师兄为了打坐的位置吵架,为了空调的冷热吵架,甚至为了吃剩饭都要吵架,互相不满、互相排挤。大家可都是大乘佛教徒,连小乘的修行人都不会这样,你们天天吼着愿意牺牲自己利益众生,结果做得如何?后来,禅修中心再要挂上这副牌匾,我就不是很热心了。当然,还是应该挂,暂时做不到,长期坚持下去,也许慢慢就做到了。
但是,太作秀也确实让人心寒。我不是说大家,连我自己都一样,我以前看到“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句颂词时,觉得殊胜无比,激动得不得了。后来观察自己:得了吧!一样在作秀,不知不觉就作秀了。
怎么才能不作秀呢?努力去实践它,哪怕暂时做不到,只要一点一点去做,那就不叫作秀。不是上来看到这样的颂词,学习了以后马上就要做到,这样的要求也太过分了,好像菩萨都不需经过艰苦的修行,一下就能得到殊胜的境界,显然是不行的。但你要坚持一步步地去做,别当成一种说辞、当成一种套话,那就真正开始实施了,就不是作秀了。
现在来学习第五个偈颂——自受亏损:
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
“非理诽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完全不讲道理的诽谤,它前面还有合理批评和合理诽谤。当我们用语言去攻击别人,或者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相互攻击的时候,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是合理批评。就是你有这个错误,但可能没有这么大,他马上就来批评你了,这种批评是合理的,因为你确实犯了这个错误。比如,他说你懒惰,你确实懒惰,这算是一种批评。
第二个是合理诽谤。就是他认为你犯了这个错误,但实际上你没有犯这个错误,他却说你有这样的错误。对他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误认,或者他向别人介绍你时乱说,亦或他听信了一些谣言。但这些诽谤还是合理的,他并没有什么坏心,但你也确实没有犯他所说的那些错误,这就叫合理诽谤。
第三个是非理诽谤。他完全知道你没有做这样的事,但出于一种私心或者一种需要,甚至只是为了发泄,就开始攻击你,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看得到。
不管是合理批评,还是合理诽谤,或者是非理诽谤,这些现象我们都能够看得到。比如栽赃、诽谤,现在叫抹黑,某些演员的粉丝,要抹黑别人的偶像,吃饱了没事干,经常在网上乱来,这些现象到处都是。
这个偈颂的意思是什么呢?当有人被嫉妒、嗔恨等恶劣心态驱使,对自己产生无理诽谤时(不是合理批评或者合理诽谤),自己愿意将失败、亏损、污名、栽赃等全部领受,同时将名声、胜利、金钱等世间利益全部奉献给对方。
我在介绍这句偈颂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做不到,最多我修空性把它沉没下去,不起来打死他。但他诽谤了我,还要我把金钱给他,我可能做不到。我非常清晰地观察自己,我暂时做不到,但不代表我以后做不到,请记住啊!我们在学习,不是说学了以后马上就能做到,或者没有学之前就能做到,那还有什么好说?而是学了以后要慢慢做到,但你一定要做到,请大家记住,是这个意思。有些人就会问:“你说‘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现在我就骂了你,那你把东西给我啊?”你可以回答他:“我暂时做不到,但以后难说……”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讲了一位宝髻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大家对这个故事应该耳熟能详了吧?宝髻菩萨做供养、布施,不管谁来要都给,甚至连老婆、孩子都给出去了。当然,这是那个时代,我们现在要把老婆、孩子给出去的话,你会被判刑的。最后还有一件很刺激的事,宝髻菩萨头上的宝髻能够带来风调雨顺,而敌对国发生了灾难,敌国的国王来求宝髻菩萨要宝髻,宝髻菩萨竟然把头低下去,让对方把宝髻砍走。这就是这句颂词所说的含义——“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当你修行走到那一步的时候,就不会觉得这些难了,反而会觉得该做,做了以后心里还会欣悦、欢喜。
菩萨真的会这样的,我们会觉得这样做好难受,因为基于我执,对方伤害我们,做非理、不如法的事,做诽谤、恶劣的事,然后我们还要把胜利给对方,我们会觉得很憋屈。为什么会憋屈呢?因为有人我。菩萨在消除人我的时候,他不觉得憋屈,反而觉得人我被拔掉了以后好舒畅啊,这就是差别。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步呢?慢慢去做,一定能够做到的。特别是单空修得比较好,或者是初步触碰法性,在这个过程中猛力地修菩提心的人,他真的会觉得这样做了以后,好像从相续里拿走了一坨东西一样酣畅淋漓。
当你剧烈舍不得的东西,突然舍得了,肯定做不到的事情,突然做到了,那时候你会体会到一点点无执、自在的味道,所以说,到后来你会做到的。当然,前期确实不行,因为强烈的我执、强烈的个人立场被拔掉,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很难的。
你想想看,作为个体,我们需要多少东西啊?马斯洛的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第一个是生理需要。“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意思是要先拿走物质利益(物质包括身体),身体都要让别人拿走,你做得到吗?很难的!越到底层就越难,也就是说,五个层次的需要中,最基础的需要是最难拿出去的。
第二个是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有很多,比如我们对拥有金钱的需要,我们害怕贫穷,害怕将来看病没有钱,这其实是一种安全需要。金钱可以带给我们快乐,这是另一种需要。你要把这些拿给别人,而且这个人还是攻击你的人,还不讲理,还是个坏蛋,你愿意吗?
第三个是社交需要。人是社交动物,你不是密勒日巴尊者,每天都可以关在山洞里修行,大部分人是不能靠一个人生存的,要靠与周围人交往而生存,如果这种需要也被拿走呢?
他侮辱你、伤害你的时候,或者给你污名,让你“顺我者昌,不顺我就嫖娼”,这会毁了你的社交,因为名声坏了,你的社交就完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要去祝福他,把胜利给他,承认他伤害你是可以被原谅的。如果把你的社交需要也拿掉,你愿意吗?
第四个是尊重需要。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强烈的需要。人到了一定程度,需要别人尊重自己——我有人格,我有人权,但这个也要交出去。当被别人践踏和侮辱的时候,其实已经拿走了你的人格,这时候你还要把身体奉献给对方,把名声也给对方,甚至对方有时候还恶意诽谤你。我现在说出来有点残忍,大家想一想,做得到吗?不要认为这个容易做,我们可以天天这么念,但真的不容易做。
第五个是自我成就的需要。世俗的自我成就会被拿走的,从小就要成为这样家、那样家。我们从小就被培养要成为政治家、思想家,现在的人没有那么伟大,一般都要成为资本家,当演员的要成为艺术家,或者体育家等等。总之,我们总是想成功,成为一个行业的标杆,想获得这样奖、那样奖,如果把这些也拿走,你愿意吗?
作为一个菩萨,这些都是可以被拿走的。当这些东西都被拿走以后,只有一样东西是拿不走的,如果拿走了,你就成功了。“你想成为菩萨”这个愿望永远都拿不走,能拿走的只有成为菩萨的那种名誉。一个人成了菩萨,会被万人敬仰,但他说了很多东西来污蔑你、诽谤你,你的名声因此而坏了,大家会认为你不是菩萨——这样做的时候,恰好你就是菩萨了,明不明白?
他污蔑你,你反而原谅他——愿将胜利奉献他。外在,大家可能都认为你不是菩萨,而是个坏蛋,恰好这时你就是菩萨。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做菩萨,即使前面所说的世间一切都全部被拿走了,但最后一个东西永远都拿不走。这个容易吗?讲得大家的脸色开始凝重起来了,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不容易也要去做。
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是菩萨了,以为学佛当菩萨就是点两根香、打个坐、发点朋友圈,放生时唱点歌(放生挺好,那也是菩萨行为,但放生不受多少心理折磨,有时候反而是一种愉悦),岁月静好、不忘初心、活在当下(因为当下很舒服),把这些当成学佛是不行的,没有那么简单的。如果轻而易举就当上了菩萨,那菩萨也没什么好恭敬的。我们虽然不一定做得到,但心里一定要有个向往——以《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的宝髻菩萨作为最后的目标。
学菩萨不是让我们获得世俗那些乱七八糟的成就、胜利,它是“反人类”的。说起来有点极端,但实际上就是反人类的,因为人类要轮回。就算人道属于善道,你也是善道中比较差的,虽然你能学佛,但还是在轮回。学菩萨是反整个轮回的,而人类就在轮回中间,所以它反人类。
以人类为基础的所有追求,它都会全部打烂,似乎显得残忍、无情、没底线。你们要正确去听,似乎我在攻击佛教,其实没有,你要是攻击我,你才是攻击佛教。这句话是有前提的,不是攻击我就是攻击佛教,而是说你要攻击我刚才说的那些东西,说它不对,那就是攻击佛教。我是可以随便攻击的,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凡夫。
慈诚罗珠堪布说:做很多修行的行为,比如放生、念经、念咒,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就是在保养轮回。事实就是如此,因为你做这些事情根本就不是为了摧毁自我,无非是让自我过得好一点。点根香、打个坐,岁月静好,这是不行的,大家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虽然不容易,但也可以做得到。
这个偈颂在藏传佛教当中非常著名,这里引用慈师的一段话:
学习过《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人都应该清楚,以前恰卡瓦格西在甲向瓦格西家看到这个偈颂的后半偈,他就想方设法去寻找这个法的传承。他步行从康区到拉萨,最后找到朗日塘巴故乡的时候,朗日塘巴尊者已经示现圆寂了。后来他在朗日塘巴的弟子夏日瓦格西面前依止六年后,才求得《修心八颂》的全部传承,依此法修行以后,他获得了成就。所以,表面上看起来这么一个短短的偈颂,实际上它带来的作用是无法想象的。
什么东西无法想象?——成佛、开悟,那是非思维、非逻辑可以触及的,所以无法想象。从缘起上来说,这个偈颂带来的大量功德也是无法想象的,只是简单一句话——“失败亏损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如果你当真修下去,修到后来,不成就几乎不可能。
有人疑惑:“不是说需要修空性吗?”你先去修,修到后来,它会把你逼到空性那里去的。你不可能只修这个,不修空性,有那么傻吗?你下狠心去修“失败亏损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走到后来,领悟空性会易如反掌。修行空性所要求的那些东西,一说你就明白了,而且很容易安住,真的是这样的,但确实很难。
为什么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主要是先学中观?为什么你都没有菩提心也让你学中观?因为现代汉人的世界观坏了,他们是唯物主义者和二元主义者,甚至连“二元主义”是什么都不懂。所以,先用中观和唯识把他们错误的世界观摧毁,建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然后,在强大的加持力之下,触碰一点意识层面的“对法性的直觉”,但不是真正的自明(其实有点自明的成分,但不算)。
这样一来,他才会发现:“对呀,世界的本质真的是这样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错的,中观唯识说的才是对的。”在这种认知下,如果他想完全地、真正地证悟,就会自动自觉地去修菩提心,这样的方式也可以算是一种倒哺。但是,如果想要真正地、完全地证悟空性,必须是在菩提心走到一定量的时候,以前那些触碰方式才会慢慢地变得很踏实,大圆满中所说的境界就会开始慢慢兑现。
所以,一个短短的偈颂,大家不容小觑。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你要把它做到极处的话,肯定会证悟。这个故事里面说,恰卡瓦尊者依止上师六年后,才得到传承,再修行成就。我们好像没有六年,六分钟就学完了。很多人学了几天就说自己要成就了、要开悟了,真让人哭笑不得。其实很简单,朝他的脸上吐一把口水,看他的反应就知道有没有成就。
当然,成就者也不一定会表现出忍辱。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去观察上师的时候,为了检验对方是不是成就者,就朝他脸上吐口水——千万不能这么做,你会玩死自己的,万一他是真正的成就者,吐出去的口水你收不回来的。我的意思是说,很多人稍稍一撩就不行了,内心要变化不是那么简单的,是很难的。
修证就两个方面,一是调伏相续,二是切断相续。调伏相续不容易的,你要努力去做;切断相续反而非常轻松,开悟是最简单的事,当你明白的时候,就是一个笑话。你本来就是证悟的,你难以做到的是你放不下很多执著!你说“放下”,放下个什么啊?你连“放下”都放不下。当然,连“放下”都放下的话,那就真的成就了。说老实话,你都不知道要放下什么。这些看起来不那么高深的偈颂,一定要当真去做才行。
这个偈颂被我“鼓吹”了很多,现在开始学它的法理。偈子的含义非常简单,当遇到一些以嫉妒心、嗔恨心、非理诽谤我们的人,失败亏损我们要自己领受,将胜利、成功、利益奉献给这么一个所谓的“坏蛋”,这时候,说他是众生老母都可以。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呢?这个偈颂的法理殊胜在哪里呢?我们现在来学习。
第一,因果的角度,表面的失败和成功可能恰恰是相反的。
当我们被他人以嫉妒和嗔恨心非理诽谤的时候,从因果层面,可以说是一种因果的兑现。为什么我们会遇到有人以嫉妒、嗔恨的心态非理诽谤自己呢?这一定不是无因的,从因果的层面,我们应该勇于承受过去世造业的结果,从某种层面上说,他在替我们消业。这个我们以前经常讲,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也应该承受。
然后,更进一步,我们现在以承受他人非理诽谤的菩提心心态,消尽了我们所有的业,而对方却因诽谤我们,帮我们消业这样的行为,未来可能会堕入地狱。那我们该怎么办?应该报答他!从因果的角度,我们愿意把他所要求、想得到的世间利益给他。他的诽谤、攻击,让我们遭受到失败亏损,实际上是消了业。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如果你建立了佛教的生命观、世界观,相信有轮回,你一定要同意这个观点,不同意就说明你没有学好——好残忍哦!我就说学菩萨是“反人类”嘛,是不是?
别人攻击你、诽谤你并因此下了地狱,你却因为他的攻击和诽谤成就了佛行事业,你该不该感激人家?这是不是非常“颠倒”的三观啊?师兄们能理解吗?一定要理解,不理解说明你连基本的因果都没学好,还不用提后面的那些东西。所以,“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句偈颂从因果的角度可以这么去理解。
第二,是修行持戒、忍辱的殊胜对境。
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人家攻击你,你不生气,还感激他,持戒了嘛,也忍辱了嘛,具体一点,他是在帮助你修行菩萨六度。这里不从因果的角度,而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他在帮助你修菩萨六度,让你最后能够成佛。
举个例子,就像练武术的人找靶子来练习一样,有时候师父作对练、陪练,表面上他不停地打你,但你的功力却因此而增加了,最后打擂台成功了,这时候,你应该感谢你的教练、你的陪练,是不是?现在攻击你的人就是陪练,而且陪练的代价是堕入地狱——他攻击你、无理地诽谤你,你却因此成就了持戒和忍辱,你该不该珍惜他?同时失败亏损自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个法理想得通吗?不要认为这个颠倒,实际上就是如此。
第三,可以消除我执生起真实菩提心。
通过这样的修行,打击了自己,你的我执、我所执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冲击。他攻击你、诽谤你,按道理你应该生气,但现在你不能生气了。他攻击你一定有内容的,现在你不再在乎那个内容了——我所执就减轻了,我执也同时减轻了。
我执减轻了以后,才能生起比较真实的菩提心。因为真实的菩提心跟我执是一对冤家——有菩提心,我执就遭到压抑;我执一强起来,菩提心就丢了。很多人修行的时候,立场总是换来换去,一会儿从世俗的立场换到有出离心的立场,一会儿从有出离心的立场或者个人立场换到众生的立场;一会儿从空性的立场换到二元对立的立场……作为修行人,一定会这样换来换去。如果一个人能够体会到这个,就说明他真的开始修行了,开始一点点明白自己的心是怎么回事了。虽然不一定会明白心的本体,但他明白了心的作用点在哪里了。
当你不停地去修行,比如修行“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你一定能够体会到没有我执的那种舒爽,以及有我执的那种纠结,在修行的过程中,你一定能够体会到的。以前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突然一狠心,“去你的,就这样吧,没了就没了”,然后你会感到放松。
比如有人骂你,本来你是一个慷慨大度的人,他却骂你是个吝啬鬼;本来你做了很多好事,他却说你是个坏蛋,你心里是不是很生气?心里唾弃他的忘恩负义:“一点都不知道感恩!”突然一想:“算了,他是因为愚痴,他会因此堕入地狱的,我愿意如何如何……”你在做这种思考的时候,其实心就在开始放松。反复很多次,那种放松感会越来越大,你会体会到我所执和我执的减轻的那种像松绑一样的感受。
由于你产生了松绑的感受,现在再回头与之前强烈执著一件事情的好坏以及别人攻击你时,你觉得他如何可恨的感受作对比,两种不同的心态一比,你就知道立场的问题了。你的心就会在两个立场上换,换多了,最后你就会选择舒爽的立场,这就是修行成功了。
师兄们,听得懂吗?修行过的人,一定听得懂;没有修行过的人,那就没办法了,你可能认为我在说天方夜谭。我虽然修行很差,但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千真万确的。首先要确立一个基点,我的修行很差,但这些感受是体会过的。你们照着去做的话,也一定会体会得到。所以说,你在做“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的时候,内心里面真的会感受到很多这样的觉受,可以算是菩提心的觉受,这样慢慢地就会生起比较真实菩提心。
当比较真实的菩提心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一个人的宽容程度和理解能力就会开始增加,明力也会不停地增加。我们常说“福报”,菩提心真的会带来福报,不是闹着玩的。有个更厉害的体现,当比较强烈的菩提心生起以后,再去学空性,证悟空性就相对容易很多。你再去理解那些禅宗和大圆满的法句,就不是一些空洞的话了,它会变成你内心的一种认知,甚至也会产生一些觉受。这不一定是真正的证悟,但你开始产生真正的触碰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背诵,明空双运、离开四边、四边八戏……这些说多了都是一些话。当然,前期闻思是需要的,不要又倒过来诽谤显宗。
第四,三轮体空,可因此而证悟没有输赢荣辱的本质。
通过“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真的可以体会到三轮体空。为什么呢?慢慢地,如果我们在别人非理攻击的时候也不计较,就会达到什么结果呢?诽谤你的人不是真实的,被诽谤的你也不是真实的,中间的那个诽谤也不是真实的。当别人诽谤我们的时候,开始采取“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的对治方法,修到后来,你会发现:攻击你的人、诽谤你的那些事情、被攻击的你,都不是真实的,慢慢地就会走到这一步。
从本质上来讲,你和他,以及中间的诽谤本来就不存在。“本来”是什么意思呢?你要去究它的实质,比如被人攻击的时候,你在生气,生气存在吗?不存在的,找不到什么叫生气。他在攻击你,他存在吗?他是个什么东西啊?是一堆肉吗?肉是假的!是他攻击的心吗?心也是假的!他诽谤你,用语言、用书籍,这些东西分析下去都不是真的。
当你执著这些东西是真的时候,你才会生气。你要纠正这种生气,才会说“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当你用“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的心态摧毁以前的生气、不满、嗔恨以后,心就可以平静下来,这时候就很容易领会到什么叫本来。因为攻击你的人、攻击你的东西,以及你自己,确实都是不存在的,你就不会再去执著了。
我们说一下这个过程:当你用“菩提心的心态”摧毁了“自我存在的心态”以后,你就容易理解三轮体空。还有,当你真的理解了三轮体空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攻击、你、我,都是梦幻泡影,二者(世俗菩提心和空性)是互相有关系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长期去修“失败亏损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对于你和他的执著,或者你和他中间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存在感就会减轻。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什么叫存在感减轻呢?人的心理很奇怪的,好事在心里所感受到的刺激不会大的,所以我们喜欢好事(贪嘛),贪来了以后,你可能会兴奋一阵,然后会习以为常。
我们的心领受最厉害的是不好的事,比如发生灾难、生大病,这些东西对你的伤害很大,你会对这些事情特别在乎,这是人心的一些特点。嗔恨和恐惧,对人的心理影响能力是最大的,这些心理的前提是造成嗔恨和恐惧的事物、人际关系以及物理世界,都是存在的。因为它们存在,才会发生他要打你、他要害你,因此你才会恐惧。比如地震、病毒,也是因为它们存在,你才会恐惧。
结合这个偈颂来讲,人家攻击你,你产生了嗔恨、恐惧、不满,这种影响是非常大的。当恐惧、不满的这种心态慢慢地被消灭了以后,你再去理解造成这种恐惧的“你”和“他”都不存在,是很容易的。心就不会被很多东西带动,如果连嗔恨、恐惧都无法带动你的话,那么贪爱这种比较弱的东西一样不容易带动你。你的心就很容易理解造成这些嗔恨的“存在”,实际上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一个幻象——有点难懂,意思就是不要刷存在感,一有存在感,其实你就在为苦作准备。
当然,存在有虚幻的存在和实有的存在。对于普通人来讲,不会去想虚幻的存在和实有的存在,只有佛教哲学才会讲这些。普通人认为它就是个存在,不管是虚幻的存在,还是实有的存在,反正它的存在会给我带来一定的影响,要么好、要么坏、要么无记。有人攻击我就是不好,而且他还非理诽谤我,更不好。
现在有人攻击我们,给我们造成了很不好的作用,让我们痛苦。现在我们用菩提心来对治,就不痛苦了。当你对治了对方给你造成的恐惧和伤害以后,你的心就平静下去了,这时候,它真实存在的理由就少了很多,这个理由是非思维性的,而是直觉性的。
当我们感觉到恐惧或者不满的时候,一定会认为那个对境是存在的。如果你觉得那个对境是不存在的,恐惧和不满根本就不可能有立足之地。你觉得虚空会伤害你吗?如果你成了虚空,有人能伤害虚空吗?禅宗故事中,马祖捏怀海禅师的鼻子,说在捏虚空,这不是一句笑话,而是修行的东西。当你觉得他还在伤害你,他就一定不是虚空,当你还会觉得受到伤害时,你也不是虚空。
当你不觉得受伤害了,那么,你、他以及你们中间的伤害,才有可能成为虚空,懂吗?这是真正的修行过程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当然,有些人可能不经历这些心理现象,就一下走到了证悟的层面,但这种人很少,大部分人就是要经历这些现象。
一个人整天在发火、生气,觉得别人都在攻击他,周围人都是傻子(傻子也是个存在嘛),你说这个人能成就吗?他蒙在“你”和“我”中间了。
所有能带动我们情绪的事物中,最厉害的就是恐惧心;最能刺激人我的,就是别人的非理诽谤。当别人的非理诽谤都对你不起作用,说明你的人我已经轻得很厉害了,这时候,你再去看对方也是不成立的。这时候最容易真实地领会三轮体空,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概念——你空、他空、中间的事空;或者是能空、所空、能所中间发生的联系空。三轮体空有很多层面,能所空是比较深一点的层面。
你要体会到这些东西才行,所以,如果我们能真正地去实践这个偈颂——“失败亏损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对我们证悟空性、生起胜义菩提心有极大的帮助。这是这个偈颂的法理,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这个偈颂的修行方式是什么呢?我们要怎么去修行,这才是重要的。
第一,坚持闻思知母念恩报恩,菩提心类的经论,并思维此偈颂的含义。
首先要坚持闻思,如果没有闻思,做这些都是不行的,我们现在学习这个偈颂就是在闻思。我们要经常闻思知母、念恩、报恩,看到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就调起“他是我前世的妈”,特别是看到电视上的坏人,更要如此。
电视剧、电影一定会塑造好人和坏人,否则就没有人去看了。如果以记录片来记录我们的修行,然后在电视上播放,绝对没有人来看。一个人在那里打坐几个小时,有什么好看的?就算是供曼扎,这一堆、那一堆,堆了半天,看两下也没兴趣看了。
电视剧和电影一定会制造很多情节,情节里面一定要有戏剧冲突,就会产生好人和坏人。当我们看到坏人时,就要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思维:“他是我妈,他再坏也是我妈;我知道他做了很多坏事,他很可怜,但他还是我妈,我要珍惜他;甚至我愿意将成功、荣誉、利益全部给他,所有的苦难自己承受”,起码你要在心里这样想才行。
我们要去闻思,同时反复思考这个偈颂的意义。开始你是做不到的(我也做不到),但也不要过于纠结,可以慢慢去做。
第二,坚持座上修行自他相换。
一定要坚持在座上修行自他相换,把珍惜自己的这种执著慢慢减轻。自他相换就是《修心七要》中讲的呼吸法、施身法等等,你天天这么做,坏的吸进来、好的拿出去,真的会有效果的。
作为个体来讲,我们的习惯就是不想要坏的,只想要好的,谁不是这样啊?我们永远都是如此,所有的教育以及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在告诉你要爱护自己,而佛菩萨却恰恰相反,教导你不要爱护自己,要把好的全部给出去、坏的拿进来。那么,之前的习惯思维就会被摧毁,爱惜自己的这种执著(爱我执)也会受到一定的摧毁。
还有,在对待他人的时候,我们除了愿意对一些亲人好,对待其他的大部分人,基本上是冷漠的,他们只是我们生活的外缘而已。虽然我们也知道不能没有他们,因为如果没有他们,房子没有人造了、互联网没有人架设了、米饭也没有人做了。但我们的内心其实是冷漠的,对他们的死活漠不关心,大部分人是不是这样的?但把好的给他们,就在开始培养我们对众生的爱和责任了。
所以,一定要坚持做自他相换,起码先在座上这么去做。如果长期这样做,那再去修行这个偈颂中更艰难的内容——别人诽谤我,我们还要珍惜并把胜利给他,那时候做起来就不难了。这是修行方式的第二点,一定要坚持在座上修行自他相换。
第三,在遭遇无理诽谤时,能够甘心情愿接受失败亏损,并随喜别人的胜利。
在生活中,要从小事情做起。比如,一些很好的朋友有时会误解你,那我们就要开始做这种修行,不要一上来就觉得“我要去找很大的刺激”,你做不到的。在现实生活中,大的刺激其实很少。当然,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大的刺激很珍贵,但基本上不会有。但在现实生活中,小的刺激是很多的,比如很好的朋友刺激你、不理解你,编造一个你根本没有的缺点,甚至你的父母和亲人都会如此,这种情况太多了。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意识到这是珍贵的机会,不要马上辩解:“我明明都没有这样,你怎么这样看我呢?”不要这样,他怎么看你,其实无所谓。当然,你也可以跟他解释清楚,但在内心里面你要告诉自己:“即使他无理诽谤我,我也愿意把好的给他、坏的自己要。”
至于“失败亏损我领受”中失败亏损的内容有很多,并不一定就是失败到一无所有,在街上去流浪,亏损到连肾都亏了。其实,哪怕是一个口舌之争,或者是区区几块钱的利益之争,你争输了,都算是“失败亏损”,要从这里开始。
有人说:“我都请你吃了这么多顿饭,为什么你不请我呢?你这个吝啬鬼!”实际情况可能是你请了他很多次,但他没有请过你,结果,他反而还说是你没有请他(我只是举例子,这种事不一定会存在)。那么这时候你要怎么应对呢?你要非常欢喜地说:“好好好,我请你去吃吧!”而不要去计较:“你在胡说八道什么啊?我明明请你吃了那么多次,你还这么说?”不要作无谓的反驳,要从这些小事开始训练自己。
这些事情经常会发生,比如夫妻、朋友、同修、同事之间天天发生这些事,你要抓紧每个机会去训练。甘心情愿地接受一些小型的亏损失败,随喜别人的无理取闹或者无理诽谤。
第四,要将压抑和扭曲的心态以如理思维对治,或者以单空和空性修行对治。
我们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大事不一定遇得到,就算遇到了,也根本受不了。最初去做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觉得压抑、扭曲、憋屈,这些真的很难做到的,真的是好憋屈啊!那怎么办呢?一定要进行如理的思维,当我们感到憋屈、压抑的时候,就把所学的理论拿来想,好好想,慢慢地就化解了。现在听课的时候我们觉得没什么,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时,你就知道厉害了。你会知道自己的我执有多深,连“哈哈一笑,放它过去”都做不到,晚上觉都睡不着:“他这么冤枉我,我就是憋不下这口气!”
每个人的执著点不同,有些人会因为钱,有些人会因为情,有些人会因为名声,还有一些人就为了这口气……他攻击你,你会受不了的。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强行去压,而要如理思维,把刚才讲的法理拿来思考,比如因果、菩提心、修行等等,把真正的生命观、价值观拿出来训练一下。
其二,我们要用单空和空性的修行进行对治。有人疑惑:“明明说要修菩提心嘛,为什么又要修空性呢?”其实,空性属于胜义菩提心;在一定程度上,单空能帮助我们生起比较真实的世俗菩提心。
为什么呢?当你把自己以及烦恼空掉以后,再去爱惜对方,把胜利奉献给别人,再承受失败亏损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并不是说我们要憋到自己好痛苦,不断地在忍、再忍、再再忍,你拿什么在忍啊?还不是拿“人我”在忍,要“我”忍的嘛,如果没有“我”,你忍什么啊?所以,要去修单空和空性,帮助你产生比较真实的菩提心(我说的是世俗菩提心)。
你说:“空性层面哪有什么忍不忍啊?”我们一般达不到很深程度的空性,可能有点触碰,但也是不起作用的,对大部分人而言,真正管用的还是单空。我说的是对大部分人而言,有些人就不是如此,当他遇到被人无理威胁、诽谤的时候,反而觉得开心。比如,第五世观音上师就要求违缘,他对护法说:“我的生活太顺了,能不能给我找点违缘啊?”护法观察了一下,对他说:“你的相续太清净了,找不到违缘。”
当然,这是观音菩萨,我们没有那么高的水平。但从初级阶段开始,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冲击,一个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这样的冲击,但我们从来不把它当作修行的机会。我们会觉得这是不顺,叫违缘。而菩萨那里没有违缘——请记住,真学菩萨的人,是不会有违缘的,所有的缘全是修行的缘。忘记修行、忘记见地就是菩萨的违缘,一直执持见地、坚持不懈地修行,任何外缘都是顺缘。当然,到了真正胜义菩提心的时候就没有缘了,所以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如理思维和单空修行进行对治,将压抑和扭曲的心态去除掉。为什么呢?我们在初步遇到无理诽谤的时候,一定会如此。
第五,要坚持修行单空和空性。
为什么呢?它对我们产生世俗菩提心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修单空。空性反而很厉害,可以看着“它”玩,所谓的“它”其实是心的现象,不管多丑恶,看着它以法性的方式在游舞。丑恶,一定是站在人我的立场上才有,站在法性的立场上是没有丑恶的,只有法性,那时候反而不会故意去对治它。当我们还有人我和法我时,就要采取对治的方式,而对治的方式就是单空。
有人疑惑:“明明是在讲‘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为什么总是讲到单空和空性呢?”我曾多次说过,二者是互相辅助的,为了帮助你用这个偈颂的方式对付无理诽谤者更顺利一点,你可以修单空。当然,你能修空性更好,这是完成这个偈颂的修行方式。
然后是修行的次第,其实在讲修行方式的时候已经讲了,现在再讲一遍。
第一,随时闻思菩提心和此偈颂的道理。
第二,随时思维遭遇诽谤时自己该如何对待。
随时闻思菩提心和此偈颂的道理,首先要大量地阅读。然后重要的是,要随时思维在遭遇诽谤的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对待。我们可以编剧(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在头脑中反复地构想有人攻击你,而且是你最不愿意被攻击、最害怕的事情。
以前我们想到这些就会怕,然后想办法回避,是不是这样的?肯定有!每个人都有的,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每种不同的角度都会有。而现在,你要发挥想象力,故意去想他以你最难堪、最承受不了的方式攻击你,而且攻击的是你最不愿意被攻击、最柔嫩的地方。观想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你怎么去实施“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你要经常去作这样的观想。
其实凡夫也有这种心理训练,比如,你对有些人说:“你要小心,你会怎么怎么样……”对方会说:“哎呀,我早想到了,不怕的。”为什么他早想到了呢?其实他已经开始在作这种思维训练了,广东话叫“我预左了”(意思是“我准备好了”),就是心里准备好了。这里也一样,要长期并随时思维这样的东西。
第三,在遭遇诽谤时,如果不能提起修行,可以先行回避。
先是闻思,然后作这样的观想。当真的遇到诽谤时,如果不能提起你的思维、觉受、空性等等,怎么办呢?最初要先行回避。不要不自量力,一上去就是“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被人一巴掌打过来,就可怜兮兮的:“呜呜呜,为什么打我啊?”瞬间把修行忘得干干净净的。
有时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发现自己根本不行,连念头都提不起来,可以先采取回避的方式,回去把自己武装到位以后再来,这是次第。也就是说,当最初做不到的时候,不要太过纠结,刚开始就是做不到的。如果你一学就做得到,那你是什么根器啊?这些修行有时候很难,真的很难,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提不起来,要学会回避。
如果提得起来,你就要以此来修行;如果提不起来,比如你的思维也好、单空也好,偈颂的含义想了半天,根本不起作用,心中除了怒火就是恐惧,那怎么办呢?先回避!回去以后,要像前面讲的修行方式一样——如理思维,并把扭曲和憋屈消除掉。
第四,在遭遇以下比较容易忍受的诽谤时,提起修行,并轮换和反复提起偈颂和菩提心的思维、单空及空性的思维和觉受。
在那种情况下,安然地提起思维或者空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真的去关爱诽谤你的人,承认他的胜利。这时候并不是一种委屈,好像被压服了,而是在很清晰的觉知情况之下:“我是在修行,我感激你帮助我修行,我愿意将世俗中你所要求的东西给予你,如果我因此而遭受污名、失败、亏损,我也心甘情愿,我欢喜接受这种结果……”这就是真的去做了,一个接一个地做,做到后来,你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外人会觉得“你这个人的心好宽大啊!”而你自己觉得“哎呀,本该如此,一场梦幻而已,有什么好计较的”,心就会慢慢地趋入空性。
记住,在提起修行的时候要反复轮换,有时候要提起这样的觉受或者菩提心的道理,有时候要提起单空、空性……可以轮换具体的修行内容,比如偈颂的道理、菩提心的道理,单空的觉受或者空性的思维和觉受,甚至是空性的境界。
空性的境界,如前所说如梦如幻,甚至法性游舞,绝对不是任何嗔心和恐惧,甚至嗔心和恐惧生起来,也觉得它是空性的。但大部分人做不到,也不要故意去做,你做不了的。提起这样的思维和因此训练出的觉受是可以的,要反复提起,而且一定要从身边的小事情开始做起。不要一上来就不自量力,“我要去搞大的,要遇到大危险,要像宝髻菩萨一样,有人来要宝髻”,可是你有宝髻吗?或者一上来就是把钱包掏空,不要这样。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步修行,当你走到非常坚强、非常厚实的时候,就真的成熟了。
生命中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这个,不是挣钱,也不是成为这样家、那样家,不管你是什么家,政治家、艺术家、音乐家……做得再好、再大,都是过家家。你要死的,最后就是“活”在一个小方盒子里,成为一堆灰(不是,那是你留下来的东西,你活在哪里还不知道)。你最爱惜的身体就是这堆灰,你的成就、功业,二十年以后可能都没有人记得了,就算记得,也只是一个名字,与你的心没有关系,而你的心带着业去它该去的地方了。
这些话听起来很老套,但是真的。你要去想,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心带点好的业?最好的业是什么?“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如果你说自己不带业,对不起,那是佛陀;当然,带业还可以往生,去西方极乐世界;但你也可以带最好的业——菩提心的业,这才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建立了佛教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那你就要认同我刚才说的内容,天天去做这些,看起来好像不能挣钱,也不能让你获得名声、地位或权力,甚至恰好相反。但大部分人太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太在乎细小的快乐,也太在乎别人是否影响自己的快乐,所以就会有嗔恨。如果有人无理诽谤,那还得了?“就算我打不赢你,我心里恨死你,问侯你祖宗八代,我做鬼也不放过你”——是不是这样?但你在学菩萨,就不能这样。
“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偈颂!如果在我们的修行和生活中天天去实践它,从小处开始做起,最终你会因此而成就。我说的是“成就”,而不是如果我们真的去做这个修行,好像就有很大的福德、可以得到什么好处——这又堕入另一个怪圈。我们总是把“成就”想象为世间的一些东西,比如很多房子、很多汽车、很多私人飞机,走到哪里都是一呼百应。
现在网上的爽文(看着舒服、满足内心贪欲的这些类型的网文),把大家对“成就”的希求和想象写成文字:什么千亿财产的继承人,本来默默无闻,突然名声大噪;什么战神,手下有几个大将,他的岳母不知道他是战神,哪天又把岳母吓死了……天天吓人家岳母,你好意思吗?我的手机上推送的那些爽文,我看了一下,简直幼稚到一塌糊涂。
好了,这是搞笑的网文,但一些所谓的比较深沉的文学作品、档次比较高的影视作品,它们都没有教我们“把失败和亏损留给自己,把胜利给别人”,只有佛陀教了。佛陀为什么要这么教?因为这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当然,你暂时不能说其他的事没有意义,你赚钱、有权力会很爽,那后果呢?因为后果的无意义,所以一切都没有意义。你不能因为自己看不到就不承认,说明你连佛教的世界观都没有建立,那你还不是佛教徒,最多是相似佛教徒。
什么叫真实的佛教徒?就是内心里面彻底认同了佛教的世界观。因为这样的世界观,你就会产生相应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有了这样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你就要认同菩提心的道理;有了菩提心,你就要认同“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就不是一句话了,而是行动的指南,把这个行动指南反反复复地做,倒回去一推,你就会有菩提心,然后你就会成佛——这就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
这个偈颂我讲得非常简单,不到一个小时就讲完了,但要真的领受则不容易。我觉得应该把这句偈颂放在自己的手机屏幕和电脑的桌面上,或者写成条子贴在洗脸盆前的镜子上,天天看,串习成量。天天提醒自己,当遇到不舒服的时候,“看,今天我又不舒服了”;有时候在当时提不起那种修行,但到了晚上一想:“唉,我现在不舒服了,不过‘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如果是这样的,我不该再为这些事烦恼,如果再烦恼,就与佛陀所言完全背道而驰。”我们要经常这样思维,慢慢地你真的会成就的,请大家记住!
今天就讲到这里,明天是《胜道宝鬘论》的学习,希望大家都来听。因为明天要真正地讲空性的一些内容,叫容易混淆之十法,比如法界与断见容易被混淆、信心与贪欲容易被混淆等等。无论我们修得好与否,都会遇到这些情况,希望大家明天都来参加。大家先预习一下容易混淆之十法,明天不一定讲得完,但我尽量把它讲完。
我们把修行和闻思佛教教理的功德,回向给世界和平。现在世界太需要和平了,如果不和平,连这种网上交流可能都会很困难。谢谢大家,随喜大家。
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心八颂》第4课
- 《修心八颂》第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