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开始学习《入行论》的《智慧品》了。《智慧品》是《入行论》里一个很关键的章节。这里面的内容,学起来可能不如前面的内容那么容易懂。其中牵涉到的一些理论、推论、名相,很多师兄可能都没有接触过。因此对于《智慧品》这一品,我们会学得比较详细,像以前学《中观庄严论》一样,把每一段的内容都打在电脑公屏上,一段一段地来进行交流分享。虽然我会交流得很详细,但依然是交流,我在这里既不是传法,也不是讲课,只是跟一些喜欢《入行论》的师兄们进行交流。既然是交流,那么对于我所说的内容,大家可以去判别是否正确。有用的,可以拿去用;没有用的,把它扔到一边就可以了。
我们现在开始学习般若品(第一百五十三节课),先看老人家怎么说的。
按照华智仁波切的观点,《入行论》前三品讲的是菩提心“未生者令生”,中间三品是“已生令不退”,精进、静虑、智慧后三品是“不坏令增上”。现在就是令菩提心增上三品中的第三个——第九品智慧。
索达吉上师说,我们学的是华智仁波切对《入行论》的讲解。对于《入行论》的前九品,华智仁波切是这样划分的:前面三品讲的是让没有生起菩提心的人,生起菩提心来;中间三品讲的是已经生起菩提心的人,要尽量让菩提心不退;后面的精进、静虑和智慧这三品,要让菩提心逐渐地増上。“増上”的意思,是指菩提心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相续,逐渐成为一种不坏的、坚定的心态。现在学习的内容就是令菩提心増上的后三品中的第三品——“智慧”。
我们很多人在面对菩提心和空性的时候,经常会觉得二者好像是矛盾的。有些人是先修菩提心、再去修空性,有些人是在修行初期同时修菩提心和空性。为什么会觉得矛盾呢?因为一方面众生明明是存在的,无数劫来,每一个众生都做过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对他们生起悲心,要救度他们;另一方面,从空性的角度看,他们根本就不存在——这两种说法完全是“冲突”的。
其实二者并不矛盾,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对空性智慧不理解,学习空性却没有深入进去,把空性纯粹当成了“没有”。所以我们要学习《智慧品》,当学到很深的程度时,空性就不会对菩提心造成冲击了,它反而会帮助菩提心的生起。由于它能够帮助菩提心生起,所以《智慧品》不但不会毁坏菩提心,而且是能让菩提心増上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们再看下面是怎么讲的。
《智慧品》的内容应该说比较广,学起来也比较费劲。当然,对中观空性法门有所认识的人,恐怕不是特别困难,但刚皈依佛门或者刚学习佛法的初学者,学起来确实比较难。以前我自己学习的时候,感觉就比较强烈,学习前八品时,虽然修持起来不太容易,但字面上没什么不懂的,基本上都能理解,而到了《智慧品》时,就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我本人不算很有智慧,可也不算特别笨,但是遇到这一品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懂,当时费了很多时间。
这是索达吉堪布老人家说的,他说自己当时学起来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我们可以把老人家说的看成是一种示现。那他老人家为什么要这样示现呢?
堪布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刚刚开始学习时,也会跟他一样,前八品虽然比较难修,但是字面上的具体意思没有不懂的——那些内容说起来容易,每个人都能理解,但是真的要做到就非常困难。懂和做得到是两回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概念和心是冲突的:概念上都懂,但是要说做到,那就不行了,心不愿意。
虽然前八品的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第九品的时候,连概念都不一定搞得懂。概念里面都是模模糊糊的,要做到就更困难了。所以老人家这样示现,说他当时学起来也有点云里雾里的感觉,那我们也一样。那是不是我们都不能学懂呢?也不是的,我们看老人家接下来是怎么说的。
所以这次学习《智慧品》,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地钻研,否则光是听一遍、看一遍,里面的内容恐怕无法完全领会。尤其是新来的一些居士,我担心你们到了中间因为听不懂,就半途而废了,那有点可惜。大家开始时一定要发愿:“不管这品再难懂、再费解,我也要把它学完、学懂!”要有这样的决心。
《入行论》的前八品和后面的回向品,可能都不会很难懂,但第九品《智慧品》就比较难懂。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先放弃《智慧品》不学,以后学习中观的时候再来把这一品搞懂,把前面八品认认真真学习就行了?很多人都这样来理解《入行论》,其实这是不对的。整部《入行论》共十品,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是一个系统。如果缺了这一品不学的话,那么就不算真正学好了《入行论》。而且这一品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什么叫画龙点睛呢?因为这品学的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
菩提心分为两大类,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而这一品学的就是胜义菩提心。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的前面部分,教大家怎么发起菩提心,写得很详尽,但真正的、究竟的菩提心应该是胜义菩提心,寂天菩萨就写了这一品的内容。所以,至少是寂天菩萨自己认为需要这样写,若要生起真正的胜义菩提心,学懂了这一品的内容就够了。
整部《入行论》实际上是一本指导修行的书籍,虽然它里面有大量的理论、推论,但整部《入行论》是偏向于指导实践的,需要据此去做。前八品的内容,里面的概念、名相、逻辑有多复杂吗?不复杂,大家用点心都能够搞懂。但是做起来比较难,所以它是指导修行的,指导我们应该怎么做。通过思维,然后去感受,最后去实践,它正是这样一部指导性的书籍。
前面讲的都是世俗菩提心,现在这一品讲的是胜义菩提心,它也是指导我们怎么去做的。这一品总结了指导我们怎么去做的、关于空性的精华内容,让我们先去了解,然后去实现。
要说这个《智慧品》有多复杂呢?跟我们学的《中观庄严论》《中论》这些论典比较起来,《中论》《中观庄严论》要比这个《智慧品》复杂很多。那么寂天菩萨为什么不把《中论》《中观庄严论》里的复杂内容搬到《入行论》里面来呢?因为它是指导修行的,不一定要学那么复杂。我们只要了解了这些内容,真正用去实践,就已经够用了。
所以对于整部《入行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悲智双运。很多人觉得《入行论》主要是讲悲心,智慧方面还要另外学习中观,这是不对的。其实《入行论》里面也具有关于智慧的内容,那么智慧在哪里体现呢?就体现在这一品。
我们以后学习这一品的方式,会大量牵涉到修行、怎么去做,因为整部《入行论》就是指导修行的。在世俗菩提心方面,我们以前大量谈的都是要怎么去做,甚至讲到我们禅修中心的师兄应该怎么去做。对于这一品也一样,我们会把这些理论尽量往修行上靠。
虽然我本人在空性方面的修行很差,但我们是交流,我有一点就说一点。交流是可以指正的,若有不对的,大家可以指正。现在我们每周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来交流,如果觉得时间短不太方便,那么我们平常还有大量的交流时间,可以通过QQ、电话、短信来对这些理论进行交流,现在还出了一个比较高级的东西叫“微信”。只有通过交流、讨论,我们才能真正地搞懂、融通这些深奥的道理。我们把理论搞明白后,还需要把理论运用到修行上,获得这些经验。如果你只是靠自己闷头思维,那是不行的。我们学习,一方面需要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那这个《智慧品》到底难不难懂呢?其实中观是比较难懂的,但只要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把它搞懂”——那它也不是很难懂。人就是要下这个决心!我们以前经常讲到小学课本里面的小马过河的故事,老牛说:“这个河好浅,你随便走过去就可以了。”松鼠就说:“这个河你不能过去,会把你淹死。”那么对于小马来说,可能不像牛那么简单,也不像松鼠那么难。我们到底属于哪一类呢?是牛、马或是鼠?这取决于你的信心和能否坚持。
我们学前几品时,大量讲了信心和坚持。首先要对三宝和上师具有充足的信心,然后要坚持修行下去。只有信心坚定的人,才能够坚持;只有能够坚持的人,他的信心才会逐渐増上。信心,可以逐渐増上,也可能很快退失,它不是一个常有的东西,是无常的。希望大家是朝着好的无常这样发展。
我们看下面的内容。
《智慧品》的传讲方式,跟前面的可能有点不同。前面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经常会讲一些公案,但《智慧品》引用公案比较困难,我应该会直接按照古大德的传统方式讲下去。在讲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认真听,若能学好这一品,中观空性方面肯定会打下稳固的基础,因此上师如意宝对这一品相当重视,大家无论如何一定要学好。
藏传佛教的历代上师们,对这一品都很重视。华智仁波切对它有讲解,麦彭仁波切对它也有讲解,如《澄清宝珠论》《净水如意宝》,都是对《智慧品》进行自己的诠释。索达吉上师也对它有很多的讲解,般若班的师兄们也学了很多法师对这一品的讲解。
我们现在对这一品进行交流,就不能叫“讲解”了。我会尽量把我所能够领会的东西,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如果你们从中有所受益,那我就开心了,非常满足于“我能够给大家带来利益”的这种“虚荣心”,哈哈!如果你觉得我说得不对,那也没关系,因为这只是一种交流,我说的东西不是教言。既然是交流,你们自己去衡量正确与否,要反反复复地阅读,反反复复地思考,参考其他的讲义、法本。慢慢打磨多了以后,也许我说的是错的,却能抛砖引玉,把你的正确见解引出来,那也不是不可能。
在本品当中,格鲁派、宁玛派、萨迦派等各教派之间的辩论相当多,如果这次传讲时也展开辩论,恐怕初学者很难以理解。所以我这次基本上不讲,讲了有些人可能也接受不了。我曾在《入行论》中提了一下格鲁派的观点,事后好多格鲁派的弟子议论纷纷。其实学过因明、入过辩论场合的人,就会知道这是正常现象:我们宁玛巴对格鲁派的观点有过驳斥;格鲁派如《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胜观部分,对前译派也有过驳斥;我们前译派内部互相驳斥的也比较多;格鲁派宗喀巴大师的四大弟子之间的观点不尽相同,彼此也有激烈的辩论……但以前没有参加过辩论的人,听到一句话就觉得:‘堪布是不是在诋毁我们格鲁派啊?’虽然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是格鲁派的,但也许我对格鲁派教法的尊重,你都不一定有那么大的恭敬心和维护心。有些人刚开始学的时候,很多辩论都不太懂,所以我这次暂时不讲。
这里提到了辩论这个问题,我们要说两种情况,一是大德们的辩论,二是我们的辩论。大德们的辩论真的是游舞,如果没有大德们的这些辩论,那么我们能够很细致、精微地了解法义的可能性,会降到非常低。因为我们普通人去读这些经论,很容易在文字上溜冰,一滑就过去了。甚至对于有些法义,我们会按照自己的内在逻辑去理解。正是因为大德们的辩论,才使我们能够非常细微地了解法义。
就像我们以前经常举的例子,我跟大家说“树”这个名相时,每个人头脑里面想的树的样子都不一样,有的人想柏树,有的人想松树,有的人想枣树……每个人想的都不同。同理,法本上有名相、推理逻辑,我们去学这些东西的时候,可能在自己的逻辑上通过了,就认为自己看懂了,于是把它放过了。若要具体用于修行上,也不行。
这时候大德们就出来了,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把这些法义进行辩论。我以前听堪布他们说,他们还会故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辩论。通过大德们的辩论,我们凡夫对这些法义的了解就非常细微了。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以前理解的,好像是不正确的,原来这句话还可以这样去思维……”这样,我们对这法义的了解就更加精确和全面。由于对法义了解得精确和全面,用来指导修行才会更加准确、有用。所以大德们的辩论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我们在辩论时,往往会把辩论当成是一种攻击和诋毁。这是凡夫的习惯,一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对,就认为是在攻击诋毁。其实大德们的辩论,根本不是攻击、诋毁。比如我们会看到学院的索达吉堪布、益西彭措堪布等,经常谈到格鲁派的观点“柱子以柱子不空,柱子上的实有空”,分析这种说法有问题、有不妥。很多人认为这是对格鲁派的攻击,其实不是这样的,对方也对我们前译宁玛派的一些说法有所破析。文中的前译派就是我们宁玛派,后面的萨迦、噶举、格鲁,都是属于后译派。
对于大德们的辩论,我们要看成是一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或者是看成一种游舞、示现。我们不能去说这是大德之间的互相攻击,或者评论谁对、谁不对,谁更高级、谁差一点。对于他们那些证量,你能说谁高谁低吗?比如宗喀巴大师,他在藏传佛教里被称为“第二佛陀”!
那么,为什么大德们要故意有这些说法呢?因为有针对当时的教育目的,很难说谁高谁低。每一种佛法实际上像药一样,能把你治好的,就是最好的。我们需要治癌症的药,也需要阿司匹林,你能说阿司匹林这个药不好,就把它开除吗?不行的,每样药都有它的针对性,要对机才好。
对大德们的辩论,我们要持这样的态度。那对我们自己的辩论,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我们的辩论也是需要的,但我们的辩论不是为了向后学们示现。当然,特别厉害的时候也可以算是。在学习中观这些教理的时候,辩论会让我们更清晰。因为每个人的思维角度不同,辩论的时候就会把自己思维的角度说出来,这样大家的理解就更全面了。
另外,我们自己的思维其实有很多的死角,别人说出来的观点,可能恰好会点中自己的死角。就算你学得很好,一个学得很差或刚刚进门的人说出来的问题,也可能是你从来都没思考过的,一问你就傻眼了。我以前在交流中观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人忽然问一个问题,搞得我愣了半天,回答不出来。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怪他:“你怎么这样问呢?”实际上就像两个人打架,你问对方:“你怎么不按套路出拳呢?明明你应该冲拳,我一格挡就完了嘛,结果你横着来,把我打蒙了……”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特别是一些初学者,有时候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很关键的。而我们学进去了以后,我们的思想就进入了书里面设计的套路,思维就按照那些设计的套路来了。而刚刚开始学中观的人,他们的思维是没有套路的,根据他们的执着和过去的学识、经验,所思考的内容哗哗哗就来了。恰好这样最能考验你,看你是否真正能够把他们这些问题解决掉。你如果学得很好,一下就能发现别人思维的误区、逻辑上的漏洞,然后解决他的问题。如果你要别人按照你的套路来,实际上就是在原谅自己学得不好,或者自己是死背书。
我看到一些中观小组的讨论,其实是很套路的。一个人把书上的问题说出来,然后另一个人回答的时候就把书翻开,把上师的原话念出来就算回答了。这样讨论有没有好处?也有好处,但好处有多大呢?实际上,大家都是在背书,提问题的人在背书,回答问题的人也在背书,至于书里的意义有多深,大家都不去了解。这是非常浪费的,浪费了上师们的苦心,浪费了我们的青春,浪费了我们的慧命!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证悟,如果不去深入地思维和体味,那就没办法证悟。这种学习纯粹就是自欺欺人的事情,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我们要提倡辩论,特别是禅修中心的师兄们,如果你们真的想学好中观,就要养成这种辩论的习惯。
但是,互相辩论也有些要求。辩论的时候一定要针对法义,而不能针对人。我们辩论有一个毛病,就是一定要追求赢。一个问题出来以后,大家都拼命翻书,想要驳倒对方。刚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发心好像还没什么,但到了后来,由于总是被别人驳翻,脸上就挂不住了,没有面子。一旦为了面子而辩论,慢慢就演变成人身攻击,这是最糟糕的事。特别是网上的辩论,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说着说着,辩不过对方的时候就发毛了:“你说这些干什么,你真的做到了吗?你还不是怎样怎样……”马上就离开法义的讨论了。
我们辩论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能针对人,而要针对法义。那些法义可能是我们做不到的,比如我们个个都在说空性,有几个人证悟了空性呢?既然是讨论,就是在概念里面讨论,或者是说一点自己的感受。如果是能做到这些法义的人,往往就不在这里讨论了,而会去进行刚才我们说的那种大德们的讨论,示现给我们看。
我们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把法义搞清楚。如果谁有辩论的习气,不一定是坏事。但如果辩论只是为了争赢,而不是把事情搞清楚,那这样的习气是很有害的。
总之辩论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也需要进行辩论。
我们回到课文上面来。上师老人家说有很多这样的各派的辩论,但是他基本上不讲。我们学这个课程的时候,我会尽量参考《澄清宝珠论》《净水如意宝》里面各位法师的说法,并把我自己的观点、感受讲出来跟大家交流,可能会有些关于辩论的内容。但是我们学这一品的主要依据,肯定是索达吉堪布老人家对《入行论》的讲解。那么,在学习中,我会加入多少观点呢?我看到多少、知道多少,就加入多少。
我们学《入行论》这一品的速度要放慢,每周只上一课,甚至一课都上不完。有时候我有事去外地,这个课程的内容有可能就中断一下,而把《净水如意宝》《澄清宝珠论》的内容拿出来,跟大家进行交流分析,综合很多东西来学习。大家不要觉得我们把《入行论》的学习又搞到其他地方去了,其实我们学习的内容都围绕《智慧品》就可以了。至于选取了其他上师、法师的法义来讲,大家应该要接受,因为这是交流性质的学习。
我们现在接着来看下面的内容。
这些辩论方面,《澄清宝珠论》中讲过一些,尤其是麦彭仁波切与Ra沙格西的辩论书、与扎嘎活佛的辩论书,里面讲得非常精彩。我以前学过很多辩论书,年轻时对辩论和各派的不同观点特别有兴趣,把很多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这上面了,所以现在讲《智慧品》的时候,许多地方印象都比较深,应该能讲一点儿。但我想这次主要是抉择空性,辩论只是从大概意义上介绍一下。
其实有很多师兄对各派的观点也很感兴趣,那这是不是好的习气呢?我觉得是好的习气,索达吉上师也喜欢去了解各派的观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能集思广益,对一个问题的了解往往更全面、更细致。比如中观,就是通过大量的思维、逻辑,慢慢激发我们的感受。
我们以前的世界观就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或者是一种无明的世界观。这里的“无明”是指根本不学任何宗派的普通人,根据六根来抉择世界,很简单,很动物化。而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我们面前的东西是真实的存在,是由真实的最小基本粒子组成的。我们大部分人都持有这种观点,而且这种观点根深蒂固!
现在要建立一种新的世界观——中观。中观说这个世界根本就是虚幻的,它的本质是空性的。比应成中观更高一级的他空中观,就再深一层,认为最根本的是我们心的光明。若要用这些观点代替我们以前无明的、唯物的世界观,那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我们这种无明的、唯物的世界观已经延续无量劫了,堆积成量,非常厉害,否则我们就不会是凡夫。你要破除它的话,很不容易!
中观用于破除它的方式,最初大量用的就是思维。刚开始时全是思维,想啊、想啊,想到一定的时候,心就开始认同你的思维。当心认同思维的时候,就会生起虚幻感,觉得这个世界真的不是真实的。其实这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大家口头上会说:“我现在就是认为它是虚幻的!”其实那只是你的思维,是你的概念这么认为,而你的心没有这么认为。要让你的心也这么认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中观用了很多论证和说法,来不停地说这个事:一切显现都是虚假的、没有实质的……不停地说。如果只是说一个结论,一句话就说完了——世界都是缘起的,或者所有的现起都是虚假的。用术语说就是“缘起性空”,整个中观都在说这个。
当然,你可能会说:“不是哦,真正的中观不是说这个,而是应成派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开四边八戏。”你也可以这么说,但是我们刚开始时,一般是说自续派的观点,即一切都是虚假的。要让这个观点进入我们的内心,就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而中观用的方法就是进行思维。大量的说法堆积成量以后,慢慢、慢慢地,你才会真的产生感受。
很多人误认为,稍稍知道了概念,就是懂了中观。其实真正的懂,不在于我们头脑里知道这些概念,而在于心开始认同这些概念。一旦心开始认同这些概念,就会有虚幻感,那就是真的开始懂了。虽然这些还属于自续中观的内容,但也说明你的心开始进去了。进去以后,一些相应的心的现象,也会随之出现。什么现象呢?若我们真的开始认为世界是虚幻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包括我们的情绪、感受都是虚幻的,这时候我们的执着就开始减轻;一旦执着开始减轻,痛苦和烦恼就开始减少。这些是懂了中观的一些特征。
当痛苦、自我这些东西开始减少的时候,很利于我们产生出离心和菩提心。我们为什么没有出离心?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很依赖外境,“外境”可以是家庭,可以是情爱,可以是好吃的东西,可以是物质……我们依赖这些东西,所以产生不了出离心——“这些东西让我这么快乐,你要我出离,好难啊!”如果把这些出离了,又可能依赖更高级的东西,依赖佛法、依赖清净的环境、依赖自诩很有功德的感受……然而,中观说这些东西都是虚假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地出离。这是中观对出离心的作用。
另外,我们人类非常自我。我们在轮回中依靠外境产生快乐,是自我的一种需求;然而现在希求解脱,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自我的一种需求。我们大部分人的内心都是这样的。但是中观说,你的这个“自我”是虚假的,自我的存在和解脱都是虚假的。
如果能用中观的观点反反复复地去看自我,会发现自我真的是虚假的;这时你会明白,其他生命跟你的本质也是一样的,但他们依然痛苦,原因就是他们对自我和外境有很强烈的执着。当你体会到了这种没有执着的放松以后,你对他们的悲悯就会越来越真实。
我们普通人为什么对别人产生不了比较真实的菩提心呢?因为执着自我。比如遇到地震这样的危险时,很自我的人就会变成“范跑跑”,要保护自己,跑在别人前面。当然,有人会说:“这都是人的本能,可以原谅他……”但是,把其他人都留在后面,自己要最先跑出去,这种想法的来源是什么呢?实际上是来源于自私,保护自我。
如果是一个修空性修得很好的人,觉得自我都是虚假的,死亡不过是一场游戏,他用得着这样吗?他会说:“你们先走,因为你们有执着,我没有执着了,我对生死已经不在意了,既然你们很在意生死,那你们先跑出去吧,保住你们的命。我就没关系了,我死了以后,换一个地方再来。”他的心有这样的力量和自信,所以他的菩提心会很真实。
还有一点,由于他认清了自我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就明白怎么样才能把别人从自我里面带出来,这样就能让每个人缘上佛果。而且由于没有自我了,他对所有众生都很平等。因此,由于修行空性,菩提心的两个特点——“缘一切众生”和“缘佛果”,都能具足。所以说,空性的修行对菩提心具有真实的促进作用,这被称为“倒哺”。
按照次第,即顺序性的方法,我们应该先修出离心,再修菩提心,最后证悟空性。但是有一部分人,或者是一些修了一定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人,如果修行空性并且真的有一定的体受后,反过来对出离心和菩提心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会像刚刚开始学菩提心和空性时那样,觉得这二者是冲突的。
我们再看下面老人家是怎么说的。
下面开始学习《智慧品》。
丁五(智慧)分三: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二、生智慧之方法;三、以智慧所得之事。
这个科判是《善说海》的科判。华智仁波切和麦彭仁波切也有不同的科判安立,但这里用无著菩萨的观点来分析。
戊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
智慧分为世间、出世间两种,这里的智慧指出世间智慧,而不是世人所说的‘这个小孩读书时智慧很高’、‘那个人搞生意、学电脑的智慧不错’,不是那种智慧。出世间智慧主要是通达一切诸法皆是空性,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我们平常说“智慧”的时候,一般是说这个人记忆力很好、分析能力很强、考试考得很好,这叫做分别智慧——世智辩聪。“辩聪”就是特别聪明,能说会道,属于是世间智慧。再比如这个人很会做饭、很会炒股票、很会人际交往,甚至很会打架,这些也都属于世间智慧。但是《智慧品》里说的“智慧”,就不是世间智慧了,而是指前面说的这些世间智慧的本体,全部都是空性的。我们的心对空性的领悟、契入、证悟,才是真正的智慧,即出世间的智慧。
这两种智慧哪个更厉害呢?
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当然是后一种厉害。后面这种出世间智慧,和分别智慧有什么不同呢?它是分别智慧的本质,包含了分别智慧,但分别智慧根本没办法触及它。
什么叫包含呢?一个证悟了空性的人,他一定有分别智慧,甚至对分别智慧了如指掌——达到极点时,就成为佛陀的尽所有智。尽所有智就非常厉害了!什么都知道,即遍知,所以佛陀也被称为“正遍知”。比如一粒沙,佛陀连某一劫中,它在哪个人身上都知道。
佛陀清楚所有凡夫的分别,但凡夫的分别智慧,无论怎样分别,也没办法了解真正的空性智慧。并且,凡夫的分别是很狭隘、很局部的。无论一个人如何聪明,他都局限在一定的层次上、一定的角度中、一定的层面上的。比如某个物理学家在物理领域很厉害,但让他去谈恋爱,可能就一塌糊涂。
所以,这两种智慧的差别很大。我们凡夫的智慧是有角度、有方向的,但真正的空性智慧达到极点时,什么都知道。
出世间智慧也分两种:一种是刚才所说的证悟了空性的智慧;还有一种是相似的出世间智慧,比如我们现在所学的中观、唯识、五部大论等。也就是说,我们凡夫用分别的概念、想法等,去分别真正的出世间智慧,所得的比较正确的内容,叫做“相似的出世间智慧”。它是桥梁,可以把我们从分别智慧引到真正的不分别的出世间智慧。从般若的角度来说,它叫“道般若”。
我们看下面的颂词:
此等一切支,佛为智慧说,
故欲息苦者,当启空性慧。
这个偈颂,大乘论典中经常引用,老修行人应该比较熟悉。意思是说,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前五支,皆是佛陀为了让我们生起智慧而宣说的。它们是生起智慧的助缘,智慧如果没有这些因,是很难生起来的。或者说智慧度是根本,前五度是它的支分,上面所讲的的“一切支”,全部是为了生起证悟诸法无实的空性智慧。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这里暂时不阐述。
这里说的是“菩萨六度”,即布施度、持戒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我们想要解脱,要成为真正的菩萨或佛陀,就要做这六种事情。通过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最终达到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是我们解脱的根本,也是佛教的核心价值。其他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这些其实外道也有,但外道就是没有般若智慧。汉传佛教曾经有这样的说法:若以般若智慧摄持其他所有外道的法,则外道的法也可以变成佛法;倘若没有般若智慧的摄持,哪怕去做一些佛教自己的修行方法,比如绕塔、磕头、点香、供灯等,这些也将成为外道的法。所以般若智慧是整个佛教的核心价值。
那么,其他五度和般若智慧这个核心价值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就来进行分析,尽可能讲得详尽一点。
首先,布施和般若有什么关系?
真正的般若是什么?就是什么都不执着,什么都不牵挂——“应无所住”。如果你还在这样舍不得、那样也舍不得,根本就没办法进入般若智慧。所以一定要修布施,把什么东西都拿出去布施。尤其是你喜爱的、贪着的东西,全部拿出去,要这样去执持布施度。为什么呢?因为什么都拿出去以后,我们的心才能真正地“应无所住”。
布施有三种:财物布施、身体布施(无畏布施)、修行布施(法布施)。法布施是最高级的。但是要记住,布施也是为了完成般若度。如果布施没有般若,只是为布施而布施,就成了世间的布施。世间布施越多,来世的回报就越多,比如有可能下一世因此成为富翁、国王等,但并不能因此解脱。
第二度是持戒,它和般若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所谓“戒律”,就是很多的“不准”,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因为我们的心蕴含了很多的无明,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它总是控制不住地攀缘,产生各种各样的分别。只要攀缘,最后就会导致痛苦。
比如我们禅修中心的师兄,心不老实,就要去攀缘,一攀缘就可能谈恋爱,可能出现偷盗、邪淫等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些东西会引来痛苦,导致没办法真正修行,没办法趋入真正的般若——所以要求持戒。持戒后,心开始慢慢清净,离开习气带来的困惑和烦恼。所以若要追求般若,一定要持戒。
然后是安忍,这可以有很多不同层面的解释。比如,当别人来侵犯你时,你忍住,这是对外境的安忍;当内心生起各种念头时,忍耐自己心里的诸多负面情绪、负面念头,并将其用于修行,这是内心的安忍。
那这和般若有什么关系呢?般若绝对是清净的、没有烦恼的、不被各种心绪和外境所牵引的一种心。如果不具备安忍,任何外境一出现,或念头一起,你就跟着跑了,这就没办法真正地安住于法性(般若)。若一个已经“证悟”的人,安住在“法性”里,却因为被别人骂了一两句,马上就暴跳如雷——这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在暴跳如雷的同时,他的心已经离开了般若,离开了无执。所以,我们一定要修安忍。
在布施、持戒、安忍之后,持续下去就是精进。精进和般若的关系是什么呢?
我们的相续里有太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了,无始劫来积累了很多业障,有很多分别念,清除它们是个长期的过程,没办法一蹴而就,一下就搞定。很多师兄有这样的想法:“我平常不修行,不要出离心,也不要菩提心,能不能去贿赂一下上师,搞一个窍诀出来,三分钟一说完,我马上就证悟般若了?”很多人有这样不费一点儿力的取巧心态,实际上这根本不可能!你必须布施、持戒、安忍并持续下去,直到把相续里各种贪着、各种冲动、各种负面的东西全部去掉。所以一定需要精进,这是精进和般若的关系。
接下来就是禅定。禅定是什么?佛家和外道共同的禅定,是指心的平静;而我们佛家不共的禅定,是指心安住于法性,安住在真正的般若中。
说到佛家和外道共同的禅定,它和般若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只有心处在很安静的层面时,我们才可能认识心的本性,了知般若。这是禅定和般若的第一层关系,我们需要依靠它来了解般若。
为什么?因为心平静时,才能了解它的本质;心不平静时,心的明力全部都在心的游舞上。心的游舞有哪些呢?贪嗔痴慢疑,这些不是法性游舞,但也是心的游舞——是分别心的污染的游舞。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到心的本质,所以要把心静下来。这就是禅定对认知般若造成的第一个的影响。
第二,当真的已经领悟到心性,领悟到般若是怎么回事时,我们需要利用禅定让这种领悟延续下去。
初悟时,其实还不是佛陀,可能连初地菩萨都不是,要将领悟延续下去,这就需要禅定,需要心平静、连续地安住在法性里,不断地串习和修行。只有这样,心才能在所有的心的游舞——包括第六意识的念头和前五根的境相——出现的同时,安住在法性里,从而现象才会真正变成法性,最后实现“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禅定,禅定和般若大有关系。
也就是说,前五度最终都是为了完成般若度。那换个方向来说,如果我们学了一些般若的知识,体会了一下般若的修行,对前五度有没有影响呢?也有影响。
当你认为一切如梦如幻的时候,不就很容易行持布施吗?一开始布施时,心里可能会不愿意:“哎呀,舍不得!这个东西太好了,布施了不划算,特别是人民币!”但是,如果你觉得人民币真的如梦如幻,甚至连自己的身体也如梦如幻时,说给就给。
般若修得很厉害的初地菩萨,连身体都可以布施,原因是什么?因为他的心不再认为身体是真实的——是感受性地认为身体不真实,而不是思维性、概念性地认为。所以那个时候,初地菩萨给别人布施任何东西都很容易。
感受性的不真实,听上去挺夸张,比如拿刀戳都不会疼。对比我们呢?我们可以概念性地认为身体不真实,但要是拿个烟头往你身体上戳一戳,你一定认为身体是很真实的!这是因为你有执着,心不是感受性地认为身体不真实。
感受性地认为不真实,可以到达很深的程度;但走到这一步的前提,是要依靠精进、禅定等去修行。如果真的对空性有所领悟,哪怕只是单空层面,般若就会对布施有很大帮助。
对于持戒也一样。持戒是什么?实际上,当心产生了贪嗔痴慢疑这些冲动以后,我们遏制它,就叫做持戒。但是有时候很难做到,有些戒律我们甚至都不守。为什么不守呢?因为遏制不住那些东西!如果通过修行,当我们知道产生的情绪、不良的嗜好、所依赖的外境都是空性的时候,那我们对它们的执着自然就减轻了,持戒变得很容易。
最高的持戒是无戒可持。为什么呢?持戒之人——假的,戒律——假的,行为及对境——假的!那就无戒可持,这是最高的持戒。也就是说,当我们真的对空性有所领悟时,回过头来,持戒也会变得轻松、方便、容易。
然后是安忍。当外境和念头起来时,我们的心遏制不住;如果空性修得好,念头起来——法性,外境显现——法性!这就很容易安忍。当然,这些说来容易,具体还要看是什么样的念头。对于好的念头,很容易视之为“法性”,但别人骂你呢?愤怒呢?还是所谓的“法性”吗?
我们对般若体会得比较深的时候,若念头起来,就会像米拉日巴尊者所说的“念头越多越快乐”。有了这样的体受,安忍就很容易持续下去。当各种各样的情绪起来时,若我们真的能以般若智慧观察它、体受它,情绪很快就消失了;体会到情绪消失后,会觉得很舒爽,特别是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有这些体会。
我们大部分人在被情绪折磨的时候,都是很难受的,比如失恋、事业失败、和好朋友产生冲突等,这时心里纠成一团,晚上睡不着觉。如果有空性修行的经验,当情绪起来时,去观察它到底是不是真实的。肯定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呢?今天的情绪,昨天还没有产生,它也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
但它现在就是挥之不去,那是怎么回事呢?是我们的心太执着,此时要做的便是去感受它是空性的。如果你有感受空性的经验,就把经验复制、粘贴一般,把两个东西混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斗争。
单空都是一种斗争,不是真正的般若,是相似般若。但运用这个方法,情绪会慢慢减弱。情绪减弱后,你的心会回到轻松愉悦、没有烦恼的状态;而且,和平常体会的轻松愉悦相比,这种轻松愉悦的体会,程度更深。
为什么呢?因为就像刚刚卸下了一个重负。比如挑担子,平常没挑担子不觉得有什么,你故意去挑个担子,再把它一放,那个时候会觉得特别轻松。这二者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修般若达到一定程度,对安忍是非常有帮助的。念头也好,情绪也好,外境起来也好,对你的影响都会降低,甚至消失!当然,能做到消失,是很厉害的;一般是降低,降低说明对空性真的有所领悟了。所以般若对安忍有很大帮助。
那么精进呢?精进和般若有什么关系?并且般若怎么反过来帮助精进呢?
真正的精进就是修行的喜悦,我们称它为“法喜”,很多师兄都学过。我们的心就是喜欢待在快乐的地方,产生法喜的时候,就喜欢一直在里面待着。
我们修般若的时候,心从很多执着中开始松脱,会产生愉悦,而且会发现这种愉悦不需要依靠什么东西。然而我们以前的快乐,全都依靠这样、那样的东西。
不知道各位修空性的师兄们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比较,有没有发现我们以前的快乐总是需要依靠一个东西?比如谈恋爱,总得需要一个性别不同或者相同的对境吧?你不能自己跟自己谈恋爱啊,那叫自恋。我们吃饭,总得有东西可吃。哪怕是虚荣,也需要有人来拍马屁,或者有人“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身上的爱马仕包”——那也得需要别人来看你一眼,如果别人不看你,你的爱马仕包就没用了。正如项羽所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富贵了以后不回家乡去让别人看一看,虚荣一把,就像穿着漂亮的锦绣衣服在夜晚行走,没有用,因为没有人看见。所以,这类快乐无论是什么,都需要外境。
但修空性所产生的法喜不是这样的,它什么都不需要;反而是把这些东西放弃以后,心产生了快乐。你会发现原来这种快乐不需要任何东西,不需要我们那么繁复、痛苦地寻求。而且,快乐的程度会越来越甚,不会变坏。
我们依靠外境所得的快乐,很容易变坏。外境变了,或很多东西求不到了。爱马仕也不是容易得到的,需要很多钱来买,为了挣钱,可能要干很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所以依靠外境获得快乐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它一定会带来很恶劣的后果。
然而你会发现修空性不是这样的——什么都不要,只要坐在那里,心体会到什么都是虚假的,就很快乐。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它不依外境而变。当然,单空其实还是依外境而变,只是隐藏得比较深而已,它需要一个根本点,就是心对单空还有所执着,所以还不是真正的解脱;但除了这个,它已经不需要其他东西了。当你产生了这种法喜以后,就喜欢始终待在单空的修行里面。
如果你自认为单空修得好,就问问自己喜不喜欢这样。如果真的喜欢,那说明你真的对单空的修行开始有所体味了;如果并不是这样,还在“我空、我空、我空空空”,很费力、很累,“哎呀,我好累呀,我要休息一下”,这说明你的单空修行还不怎么样。真正的单空不是这样的,而是坐在那里很爽、很愉悦,“现起——空性,空性——现起”,一直这么持续下去,可以坐很长时间。这就是精进。
现在说到的都只是单空,是相似般若,而不是真般若。如果真的认识了法性,那就更厉害了,连单空的执着都没有,在那样的境界里,内内外外全是法性,只需要安住在法性里面就行了,那就更快乐。所以,般若的体受,哪怕只是相似的,对菩萨六度中的精进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然后是禅定。般若,包括单空的智慧和大空性的智慧,对禅定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当我们心里产生了单空或般若的觉受,这本身就是一种禅定。普通的定是什么?是依靠一个外境让心达到安静而已,或是心不需要外境,只是很单纯的安静。普通的定,不具备深深的破坏性的智慧和完全不执着的智慧。
这里有两种智慧,其中一个是“破坏性”的智慧,这是什么呢?单空就是破坏性的智慧——破坏我们认为有真实存在的执着。而真正的大空性智慧,连这个都丢掉了,就是心本来的样子,那就可以了,即所谓的“平常心”、“自然本智”。但处于单空的智慧时,还没认到“自然本智”是什么,心还有一种执着——执着“无执”,也就是执着“无”。
如此执着一个“无执”,就叫做单空。那么处在单空的状态里,和处在平常的禅定里,有什么不同呢?这二者为什么容易引起误会呢?
平常的禅定,心完全放开、平静以后,好像也是什么都不执着,而且很快乐。但是,人的心很奇怪。当处在纯粹的普通禅定中,即外道和我们内道共用的普通世间禅定里,也是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外境也消失了;但是,我们的相续,可以把这种禅定的状态,和各种各样的贪嗔痴慢疑并存起来!这是挺可怕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座上的时候,如果没有证悟,也没有单空的修行,更没有真正的空性的修行,就只是心很平静,什么都没有了。这种“什么都没有”的平静,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眼前看的消失,感觉消失,身体消失,念头完全没有。比如,达到无色界的四种定——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边定,非想非非想定——到这个时候,我们这个粗大的身体没有了,念头等等的都没有了。
但是,这些状态可以和我们相续中的很多执着并存,这些执着以种子的方式与之并存在我们的相续里面。当去掉这个定,定的势力减弱以后,相续里的这些种子“哗哗哗”就出来了,它们没被破坏掉——我们没有产生“出来的这些东西其实也是空性的”这种智慧。所以种子出来时,二元对立的实有感立即出现,我们马上又进入轮回。这就是外道的定。
然而,我们内道的相似般若智慧和真正的般若智慧,就大不相同了。单空这种相似智慧,始终会产生“你是假的”这种“无”的执着,或者说,是执着于“无执”。这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当现象现起时,心直接体受“你是假的,你是假的”,所以要“放弃它,放弃它”,这就是单空的修行。由于在座上训练出了这种强烈的“无”的执着,那么所有现起一旦出现时,就觉得现起是假的。
出座以后,这种心的体受会继续出来,慢慢地,座下会变得和座上差不多,说话办事的时候,还是“假的,假的,假的”——全部都会变成这样,执着就会减轻,这种二元性的对立就会在单空修行的过程中逐渐减弱。并且,如果处在单空里,也很容易入定。
虽然这时还没有认识到本性,不知道显现其实也是法性,但是起码认识到所有显现不是真实的,并持有这样的观点进入禅定。这样的禅定,对以后放弃一切、进入真正的法性,有绝对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如果不修单空,要真的去领悟法性,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一个与外道禅定的不同之处,是真正的般若智慧。如果我们越过了单空,进入了大空性,那时什么都是法性。心不需要定在一个对境或纯然的平静上,不管是否平静,全部都是它,这本身就是一种定,保持着本然的自然的觉知。
既然是“本然的”,就是不用力、不造作的,可以一直这么下去。在觉知里,所有的显现、任何一个东西,全部都是觉知,就会实证“什么都是法性”。这本来就是一种定,叫做“不定而定,定而不定”,心全然处在法性里,是最高的定,叫做“楞严大定”或“法性定”。
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痛苦?因为我们有分别,这样好、那样不好,所以我们有追求、有恐惧——这是世俗的心,是轮回。如果全然都是法性,还有什么恐惧?不会有恐惧,也不会有希求——还希求什么呢?全部都是法性,还要什么?这样的人自然就是快乐的,也很容易进入定。所以般若智慧对禅定也有很深的帮助。
但我们现在对般若智慧只有一点闻思而已,这对禅定还有帮助吗?刚刚开始时,这点闻思对禅修不会有太大帮助,但是对我们的将来会有很大帮助。因为单空的修行,刚刚开始就是盘起腿,打起坐来进行闻思,想啊、思维啊,实际上就是干这个事,一直不停地干下去。通过思维产生感受,产生感受以后,在那种感受中入定,这就叫单空的修行。最后把感受丢了,认清楚了心的本性,就进入了法性定。
所以,我们现在对般若的闻思是非常重要的,对以后真正进入单空的定和法性定,有绝对的决定性作用。
我在这里把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五支,与般若之间的作用和关系,很详尽地讲了一遍。为什么讲得这么详细呢?其实这些内容,对很多老师兄来讲是老生常谈,已经学过很多次了,但是很多新师兄可能没有听过,所以我们反反复复把这些拿出来说。我们在学习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要反反复复地学。很多内容我都是重复在讲,在重复的同时,希望大家不要把它当成纯粹的知识。若只是学知识,你真的不用这么反反复复地学,中观那么多书,何必一本本去读?每个论师有不同观点,何必都去了解?不用反复学,只要粗粗了解就行了——但是,这种粗粗的了解,和我们刚才说的真正领悟中观,相差很远!领悟中观就是要把细节搞清楚,产生体受。
详细地学中观,也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学成学者,一种是用于修行。这二者的区别是什么?怎么来区分?
如果只对名相、辩论、各种说法有思维性的兴趣,这就变成学者了。什么叫“思维性的兴趣”呢?比如,学者会很有兴致地跟你说:“你看二谛,这个法师是这么讲的,那个法师又是那么讲的,他讲得对,他讲得不对……”只对这些有兴趣。然后,还喜欢辩论,喜欢讨论。虽然这些很好,但如果一直沉迷下去,就变成学者了。
当学者好不好呢?也挺好的——“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但是,若要解脱,时间可能有点长,“亦能坏三有”有可能是很多世。
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学中观,就应该变成修行人,要去思维,要去做,要去串习,要去打坐,和学者的差别就是这样的。要把学的这些东西,在相续里一一兑现,这样才能变成真正的修行人。
学者和修行人是有区别的,要做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去选择。如果觉得这一生不需要解脱,要做学者,那也可以;但是下一生会是什么,谁都不能保证。所以说,就我们来讲,要尽量争取做真正的修行人,把学的空性这些道理,拿到我们的相续里具体运用。
我们再接着看下文:
这个偈颂,大乘论典中经常引用,老修行人应该比较熟悉。意思是说,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等前五支,皆是佛陀为了让我们生起智慧而宣说的。它们是生起智慧的助缘,智慧如果没有这些因,是很难生起来的。或者说智慧度是根本,前五度是它的支分,上面所讲的“一切支”,全部是为了生起证悟诸法无实的空性智慧。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这里暂时不阐述。
为什么智慧如此重要呢?因为智慧是根本,佛陀在《般若经》中云:“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郭,阙慧五度无眼导,无力能证菩提果。”(这个教证,在《善解密意疏》中也引用过。我们讲《善解密意疏》时,好像是1990年还是1991年,那时候在桑耶塔里面,只有几个佛教徒一起学过。)
老人家讲《善解密意疏》讲得很早,好像也出了书。索达吉堪布出了三套书,“显密宝库”“智悲宝库”“妙法宝库”。如果是经济情况稍微好一点的师兄,最好把书请齐,里面应该有提到的这些书。如果买书不好买,或者经济上有困难,也可以在网上下载。
如果想潜心学中观,打算一定要把它学好,尽量多看这些东西,不要认为“这个我已经知道了,我不想再看了”,其实不能这样。人家学中观,会感兴趣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不管哪里讲中观,他就去了,甚至是同一个法师讲同一个话题,他都会去听。有人曾经这样告诉我:“我上次穿了这么一件衣服去听中观,这次我穿厚一点去听中观,感觉是不一样的。”这是一种带有玩笑性的说法,但事实上也是这样的。我们听中观真的要像听流行音乐,听最喜欢的一首歌那样才行,反反复复地听,听出味道来,这样才能够产生觉受、感受。
为什么有些歌,我们一听就能产生感受呢?有时候听得很入神,甚至听得泪流满面。原因无非两个:要么你觉得很美、很舒服;要么触动了你某种情绪,你心里有相应的种子,跟歌声韵律一配合,就开始产生反应,感受就出来了。而我们现在听中观,为什么总是生不起感受呢?因为你心里没有相应的种子,或者种子太少了。怎么办呢?现在就开始听中观,不停地听、听、听……此前听的、思维的那些内容,会变成种子,后面再一听,爽啊,舒服啊——感受就来了。
所以,慈诚罗珠堪布说的两种大乘根器,有一种就是空性的根器,此生一旦听到“般若”“空性”这样的词汇,马上就寒毛直竖,眼泪直流,这就是因为你前世种的种子开始发挥作用了。如果现在没有这些反应,说明前世种的种子太少了,甚至根本没种过——这一世再不种,就来不及了!
有人想:“现在才种,那我这一生能不能完成修道呢?”也可以完成的。当然,是否能完成的因素很多,但现在就开始播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尽量学习,多参加有意义的中观学习和讨论。
无量盲人若没有人引导的话,根本不可能入于城镇,不要说是无量,即使让一百个盲人依靠自力去日本东京的路口,他们也无法找到方向。
这是在说明要想修行解脱,没有引导是不行的。
别说让一群盲人去找日本东京的路口,就算让我们这帮视力正常的人,闭着眼睛走出这个禅修中心的门口,试试看——“哎哟!”“啊!”“你怎么把我碰到了!”“怎么又碰到我了,还把这个踩坏了” ——这样的声音会此起彼伏,然后发现我们的“菩提心”全都不见了。
学中观也是一样的:首先,一定要看书,让书本来引导我们;其次,要进行讨论,依靠集体智慧来引导我们;最后,要依止善知识,让善知识的窍诀来引导我们,或者让善知识拔掉我们的某些思维缺陷和误区。很多时候,有些人会栽在一种感受里,一搞就很长时间,他们自以为是正确的,继续闷头苦修,可修到后来什么都不是,甚至修错了,连一些基本的东西都搞错了,最后所谓的“修行”不起作用。这样的事层出不穷,所以闻思修一定要经过引导才行。
首先的引导就是“闻”,我们要去读书,听闻佛法;然后进行思维和辩论;当修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觉受、感受时,要去找善知识进行讨论,这样才行。不然,完全依靠自己,总是信自己,“我感觉这样,感觉那样”……结局很难说的,毕竟“甚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有些修中观的人,自以为这样修感觉很好,就该这样修行下去——这样修的是什么中观?修的是自己的感觉,万一你的感觉错了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接受引导。
同样,缺乏智慧的五度,就如同无人引导的盲人一样,根本不能成为菩提之因。有些人经常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坐禅,但若没有智慧的摄持,对空性和中观法门一无所知,那所做的善法就像是盲人入道一样,不可能成就菩提妙果。《般若经》中还有个教证说:“所有的河流入于恒河,随同恒河入于大海。同样,五波罗蜜多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才可以到达遍知的彼岸。”所以,智慧波罗蜜多非常重要。
这一段说的就是前五度。如果没有般若摄持的话,它们不是真正的佛法,不可能使我们趋入解脱。如果我们把佛教的无我般若智慧全部抛开,只去行持前面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以及禅定,有时侯会让我们很感动,但只是感动而已。特别是一些很善于布施、不停布施的人,或持戒持得一丝不紊的人,或修安忍的人,经常自我感动或感动别人——你去欺负他,他还一点不为所动,甚至怀着“菩提心”微笑地看着你!哇,你也会很感动的——这些都仅仅是感动而已!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有些人可以禅定很多天,就觉得这个很了不起,其实没有般若摄持,这什么都不是,外道都能做到这些!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的佛法般若智慧,很难区别于其他外道,甚至无法区别。
当然,你可能想:“不是啊,你们佛教徒喜欢这样,他们外道信徒喜欢那样……”是的,从一些外在的形式上可以看到区别,比如一些佛教徒总是拿个念珠,走到哪里都说一声“阿弥陀佛”来打招呼;外道信徒就不一样了,天主教的是这样,基督教的又是那样……这些是外相上的区别,是能看出来的。但外相上的区别不算真正的区别,比如佛教徒喜欢拿念珠,其他外道信徒不拿念珠,这种外相区别不说明什么。
我们一定要从修持的具体方法去判断。总的来说,谈到布施、持戒、安忍、精进和禅定等,其实外道都有,从这个角度来说,很难找出他们和佛教的区别。如果没有般若,我们和外道信徒之间,找不出真正的区别。
真正的区别在哪里?不在于拿不拿念珠。真正的区别,就是只有佛教有无我的空性智慧!如果掌握了这一点,就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不然,就像宗萨仁波切说的,只是“近乎佛教徒”。很多人搞布施、持戒、安忍、精进,搞得热火朝天的,非常感人,结果搞了一辈子,没有接触到般若智慧,成为了相似佛教徒,这是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啊?各位师兄们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要看看自己。
那么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有人会想:我们一定要有智慧,否则就成相似佛教徒了,既然如此,我们全部都去学中观,净土就不学了,毕竟学净土的好像不需要学中观。其实也不用这样,这样又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了,这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那怎么办呢?我们学净土的人,所追求往生的西方极乐世界,是获取般若智慧最好的去处。所以,这个行为实际上也没有离开般若智慧,而且它是一个产生真正般若智慧的强大的因。因而学净土法门的人不一定要学习中观,当然要去学也很好。
为什么不一定要学呢?因为修学净土有这样的信心、信愿,并把信愿培养得很强,一旦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哪里还用得着像我们这样整天非常辛苦地闻思二谛、离开四边……往生净土后,花开见佛,你从花里面一出来,阿弥陀佛把手往你头上一按,就有初地菩萨的智慧了!再回头一看娑婆世界那些老同修们:“哎,怎么这么无明,到现在都没搞懂?”
往生是最殊胜的方式之一,学修并没有真正地离开般若。所以说,修净土的人虽然没学中观,他们也不是“近似佛教徒”。其中的区别要搞明白,否则很多学净土的师兄一听:“啊?我是近似佛教徒吗?不行,我要去学中观!”结果呢,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去学中观,字都认不全还怎么学?所以佛陀是真正的正遍知,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这就是佛陀的般若智慧带来的一个结果。
好,我们看下面的内容。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认识智慧之自性;二、深入对境无我;三、破除所断实执。
己一(认识智慧之自性)分二:一、抉择对境二谛;二、修行有境正道。
庚一(抉择对境二谛)分二:一、安立二谛之自性:二、遣除争论。
辛一(安立二谛之自性)分三:一、分类;二、本体;三、能量彼之慧的差别。
这些科判,大家要去看。我们学《入行论》智慧品时,师兄们最好每人去请一套索达吉堪布的《入行论广解》。学以前的内容时,没请就算了,这一次学智慧品,师兄们真的要请,首先自己看。在网上学习的有些师兄是国外的,如果你们请不到书,怎么办呢?上智悲佛网,很容易下载的。如果你说没有电脑下载不了,那怎么听课呢?来听课的人就一定有电脑,有电脑就可以下载。所以把课本下载好,先看,科判这些都在里面。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把它打印出来,慢慢看,看完以后我们再来学习才有意思。否则你学来学去,不懂我说些什么,甚至连一些名词的意思都不知道,这样学什么呢?有些师兄没有用电脑听课,用的手机,现在手机也能下载。如果你的手机不能下载,你看,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电脑,电脑泛滥到简直伤害人类的程度了,这种“伤害”你哪里都找的到,赶快找一台电脑“伤害”你一把,把智慧品下载下来看,或者是去请书。
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壬一、分类:
要真正生起智慧的话,必须先了知‘二谛’的分类。‘二谛’有胜义、世俗之分,若不懂得这一点,你的智慧就没办法进行抉择。
现在开始讲“二谛”了。关于“二谛”,我要花大量时间讲一讲,因为很多师兄都不知道“二谛”是怎么回事,特别是刚刚开始学佛,还没有学过中观的师兄。很多师兄是半途参加进来听《入行论》的,根本不知道佛教里的“中观”、“二谛”等这些概念是什么意思,因此我会花点时间对一些名词进行解释,尽量详细地跟大家交流一下。
世俗与胜义,许之为二谛。
这个是颂词,索达吉堪布解释说:
假象的世俗谛、真相的胜义谛即是我们所承许的二谛。
所谓的世俗谛,是语言和分别的对境,它是虚妄不实的法;相反,真实不虚的法,全部安立为胜义谛。以前没有学过中观的人,一定要把这些新术语记清楚,若不了知‘二谛的分类’,则无法深入中观空性法门。我们不可能讲一次就解释一次,因此,大家要记“胜义谛”和“世俗谛”。
你们看老人家的要求多么简单,要记住这两个词,一个词只有三个字,而且这两个词里面有一个字还是一样的——“谛”,胜义谛和世俗谛。我们等一下来解释它们,先接着看。
“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全是围绕‘二谛’而宣说的”——要么说世俗谛,要么说胜义谛——“《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中论》里面说,所有的佛都是依靠“二谛”来为众生说法的。也可以反过来这么解释,诸佛说法就是两方面,一说“胜义谛”,一说“世俗谛”。
“如果不明白二谛,则无法了达佛法的深意,龙猛菩萨也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分别于二谛”就是把“二谛”搞清楚的意思。这是说如果不能把“二谛”搞清楚,就不能了解佛陀的真实意旨。
我们佛教圈里有个很不好的现象,一说到“分别”就讨厌。若有人产生了什么情绪,另外的人就说:“你不要分别嘛”——“我不分别,请你一棒把我打昏吧!”要我们凡夫不分别,那我们只能睡着了,或者昏了,或者搞点麻醉药,就只能这样。
我们开始学习时,闻思的时候就是要去分别,特别是学中观时,分别得越细越好,把“二谛”搞清楚,就叫做“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如果你没有把这些搞清楚,就会“二谛”打架,很难深入,无法明白佛法的真实意旨,不可能修行解脱。
所以不能随随便便就是“你不要分别嘛”、“这个人分别心太重了”,这些说法是不准确的。“分别”到底是什么?哪个范围的“分别”我们要放弃?哪个范围的“分别”我们要加强?
对于世俗贪执的分别可以放弃,对于佛法的分别越细越好。
我们很多都有贪执的分别——“哎呀,你知不知道宝马车的特点,是开车的人感觉舒服,车上面有很多按键,那个键如何如何……”有些喜欢车的师兄会这样说,说得口水直流啊!这种分别并不是越细越好,我们要放弃。
但是,对于“二谛”的分别——“‘二谛’是这个意思,这个法师这样讲,宗喀巴大师这样讲,麦彭仁波切这样讲……”这样的分别越细越好。如果动辄就是“你不要分别啊”,这是很笼统的说法,把笼统的说法胡乱运用,其实会导致很多伤害和误导。
“现在有个别法师和居士声称:‘不学胜义谛和世俗谛也可以,只要懂得念佛、坐禅、放生,这些功德就足够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弘扬大乘的祖师,第一个就是龙猛菩萨,他都说若不了解‘二谛’则不能通达佛陀的甚深法义,可见‘二谛’的分类相当重要。”
我们学中观、学大圆满的师兄,经常号召大家学净土,但有些学净土的师兄却天天劝别人不要学中观、大圆满——“哎呀!不要搞这些东西,你只要一句佛号念到底,就完了,什么都别管。”这种说法也许对部分众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大的准则来广泛推广,这样下去会毁灭佛法。因为真正的佛法就是般若,你把般若都丢掉了,就完蛋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有些人只坐禅、念佛、放生,供很多的灯、香,磕了很多大头,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经常以这些功德自诩。或者跑了一些胜地,每个胜地磕了很多头,供养了很多钱,回来以后觉得法喜充满、功德很大……这是值得随喜,但是,他以功德自诩后,一看那些学中观的人,就觉得“你这算什么,我们要实修,实修就是要磕头和供灯,中观?拿到一边去。”这是很蠢的!他们不知道到处去参拜、磕头、供香,最终还是为了证悟空性,这才是目的和根本。只要了手段,而把目的丢掉了,怎么这么笨呢!就像我们天天打工,打工为了什么,为了钱嘛,结果说不要钱,就为了打工——这是多么悲催的事情,不能这样。
当然,这又牵涉到一个问题:我们学净土的怎么办呢,是不是都要来学中观?我刚才已经解释了这个问题,再来问,搞得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那么我们接着看老人家是怎么说的。
“所谓的‘世俗谛’,是语言和分别的对境,它是虚妄不实的法:相反,真实不虚的一切法,全部安立为‘胜义谛’。”
什么叫“语言”和“分别”的对境呢?“语言”就是我们表达、沟通的工具。按因明的说法,我们说话时会说出一些名相,这些名相对应一些事物,所对应的事物叫做“事相”或“具相”。这些事相和具相是分别,用语言对它们进行思维、分类,更是分别——这些法全部都是虚妄不实的,换句话说,在我们凡夫境界里,全部法都是世俗的法,世俗的法统称为“世俗谛”。
为什么加个“谛”字呢?“谛”是真实、不欺骗的意思。虽然“世俗谛”不是究竟的“谛”,但是由于我们的执着有一定的规律性,世俗层面也会形成“谛”。什么叫“执着有一定的规律性”呢?比如,你伸手去摸火,火一定会把手烧烂,世俗层面就有这样的规律性。我们做了坏事一定会遭不好的报应,做了好事也有好的报应——因果不虚。这些都是我们凡夫世界中的虚幻的法,但它们有规律性,把这个规律性和根本作用揭示出来的,就叫做“世俗谛”。
有人会想,世俗都是虚妄的,它怎么能够成为“谛”呢?
世俗谛最厉害的内容,就是揭示了一切世俗现象最根本的作用——苦!“苦谛”,就属于世俗谛。有人认为苦谛也可以是胜义谛,其实证悟了苦谛才是胜义谛,处在苦谛之中,那还是世俗谛。
我们在世俗中生存,无论怎么样,只要是虚妄分别的对境,落到最后肯定是苦,这就是一种世俗谛。另外,有些规律会形成暂时的快乐,这部分体现了因果不虚。比如我们去布施,虽然不能解脱,但布施了以后可能会得到财富,财富会让我们快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规律。总之,处在我们这种虚妄境界里,真实的情况就是世俗谛。
还有一种叫做“倒世俗”,即处在这种虚妄境界里,却更加虚妄、虚假的情况。对世界的错误观点都是倒世俗的,比如明明世界就是有因果报应的,却说没有,这就叫做倒世俗。我们现在就处在以倒世俗的法——唯物主义——为主流的世界里,把一些绝对会导致我们痛苦的东西,奉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和准则。这就是倒世俗盛行的世界,叫做“末世”。
看看我们整个社会追求什么东西?追求物质,追求享乐,追求虚荣,追求权力……按照佛陀的说法,苦才是世俗的真理,这些东西最终一定会引来我们的痛苦,但是我们却拼命地追求。把这些错误的东西当成准则,就是倒世俗。因此,佛陀告诉了我们世俗谛,即处在世俗层面上,怎么认识世俗的真相和它的规律。
但是,从根本上来讲,世俗谛所诠释的东西,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世俗谛不是真正的“谛”,不是绝对的真理,它是相对的真理。
“相反,真实不虚的法全部安立为胜义谛”。也就是说,圣者的境界里没有分别了,那时候的“没有分别”很精彩,全部都是法性,怎么分别?全部都是法性,意味着完全只有觉照,而且觉照中全部是真相,还没有时间性,佛陀就是这样的。怎么理解佛陀的觉照没有时间性呢?佛陀没有过去、未来,全部都是当下,真正的实现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些心全部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藐三菩提”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分别执着,他全部都知道。由于佛陀和大菩萨不分别,在他们的境界里,外面全部都呈现为法性,所以这叫胜义谛。
以上是对二谛的一种解释方法,等一下我们还会解释二转法轮怎么分,三转法轮怎么分。但是这两次所转法轮都离不开刚才提到的这些,为什么呢?因为二转法轮中,显现为世俗谛,空性为胜义谛;三转法轮中,能证、所证一致为胜义谛,能证、所证不一致为世俗谛。这两种情况,与刚才说的并不冲突。
回到“真实不虚的法全部安立为胜义谛”,什么是“真实不虚的法”?
只有空性是真实不虚的法,其他都是虚妄的法。从个人证悟空性的境界来讲,当外面的事物在他心里,和他所证悟的空性是一致时,才是三转法轮的胜义谛。
二转法轮的观点是什么呢?我们自心证悟的空性和外面所有现象的本性,实际上都是一个东西。这种见解下,所有显现出来的“相”,不管是凡夫所分别出来的相,还是圣人显现出来的一些相,都是世俗谛的。
比如,眼睛所看到的不同样子,耳朵所听到的不同声音、韵律,手所摸到的不同的软硬度,这些是凡夫所分别出来的相。一地到八地的圣人会出定,出定后,也会显现出一些相。八地到三清净地的圣人呢?其实也有轻微的入定、出定之分。佛呢?比如释迦牟尼佛出来也会有相,这是不是世俗的东西呢?从二转法轮的观点来看,只要是相,就是世俗谛,是世俗层面虚妄不实的东西,只有真实不坏的才是真正的胜义谛。我们所看到的佛陀的相,也一定是世俗谛,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佛陀的三十二相是会消失的,如果是真实不虚的,就不应该消失。
所以,不管从二转还是三转来划分二谛,只要是虚妄不实的法就是世俗谛,真实不虚的法就是胜义谛,这是完全说得通的。
那么什么是“虚妄不实”,什么是“真实”?要把它们搞清楚。
如果说会变化的,就是虚幻不实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法性也是会变化的,对于佛的状态,说他不变化是不对的。佛的变化就是不变化,不变化就是变化,是一体的东西。用比喻来说,水可以流动,形成而各种各样的波浪,不管是什么样的,波浪都是水。所以不能说会变化的就是虚幻不实的。
那么“真实”到底是什么呢?“虚妄不实”和“真实”怎么区分呢?
首先,肯定不能像我们凡夫这样去区分虚妄不实和真实。我们凡夫的区分是很混乱的,比如人民币有真钱和假币,可以买东西的是真钱,不是国家发行的、买不了东西的是假币——这就算“虚妄”了。而在佛法的分类里,真钱、假币都是虚妄不实的。
再比如,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能摸得到、起作用的就是真实的,可以用来喝水的杯子是真杯子;但是用三维影像弄出的杯子,它不能起到真杯子的盛水作用,所以它是虚幻不实的。我们凡夫是这样区分的,但是从二转法轮的观点来看,这两个都是虚妄不实的。
中观对真、假的区分,和世俗的区分方法是不一样的。那中观到底怎么分虚妄不实和真实不虚呢——唯一的、不二的、没有二元对立的法是真实的;只要是二元对立的,两个不同的东西,就是虚妄不实的法。
以二元对立的状态得出来的所有的法,都是虚妄不实的;而能所泯灭的法,或者能所一致的法,才是真实不虚的,是胜义谛。能所都泯灭就是空性,把能所泯灭的法作为胜义的法,即空性是胜义谛,显现是世俗谛,这是二转法轮的分法。能所一致的,就是三转法轮的胜义谛。
所以不管从二转还是三转来看,都是这样分的:能所泯灭或者能所一致的,是胜义谛,是真实不虚的法;有二元对立的法,就是虚妄不实的法。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所说的“真实”,与中观里涉及的“实有”是不一样的。
那什么叫做“二元对立”呢?什么叫做“能所一致”呢?
我们的心认识世界,所有的现象是靠我们的心去认识和感受的,我们所感受到的东西和我们的心,是不一致的。是不是这样的?而且我们认为,所感知到的不同东西之间,还有区别,这些就叫做二元对立。
如果能所一致了,我们会感受到我们的心和外面是一致的。要做到能所真的一致,首先你要明白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自称自己的心和外界都“一致”了,但是你又不知道心是什么,这个“一致”就是假的。
有很多师兄说:“我现在觉得外界确实是由心现的。”虽然嘴上会这么说,但其实并没有真正感觉到心和外界是一致的。他们往往是在心里产生了一个朦朦胧胧的想法、感受,或产生了一种觉受,觉得现象实际上就是心造作出来的,但是心本身是什么,却不知道;或者处在阿赖耶识的状态里,但那不是真正的心,它本身就是变动的东西。这时说心和外界是一致的,是不准确的说法。
如果真的能够感觉到心和外界一致,能感知的主体和被感知的客体一致,这个时候,起码要知道内在的感知主体到底是什么,才能说“一致”。否则,连感知主体是什么都不知道,却说外面的东西和它是一致的,这不是在胡说八道吗?所以普通人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如果你真的感受到心和外界一致了,你一定是个证悟者。
关于区别虚幻与真实,我为什么要讲这么多呢?因为很多师兄可能根本没有听过这些东西。总的来说,我们要明白,语言和分别的对境,是虚幻不实的法。
什么是虚幻不实的法?但凡没有认知到心的本质是什么,你的心就会感知到外界,这时你的心所感知到的外界的任何东西,都是虚妄不实的法。当你的心真的知道了心自己是什么,而且心还确实知道外界显现,其实就是心的游舞,这个时候的法,全部都是真实不虚的法。此时你的心完全处在本性里,外面的法都和你的心一致,这就是能证和所证一致,即三转法轮的胜义谛;并且,此时你的心和外界所有的显现,全部都是空性,这就是二转法轮的胜义谛——这样的划分合乎二转、三转法轮的标准。
二转和三转法轮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再复习一下。按二转法轮的标准,所有的现起,只要是有相的,这个相就是世俗谛。任何相的本质,是空性,这就是二转法轮的胜义谛。
三转法轮就不是这样了,它的划分标准是能证和所证是否一致。简单来说,能证,就是自己所证悟的本质,看它是否和外境一致。如果没有证悟本性,心和外境绝对不一致,能证和所证也就不一致。能证、所证一致的时候,一定认知了本性。正如刚才所说,如果你自称心和外境一致,你要知道心是什么,若你都不知道心是什么,还说你的心和外境一致,那就是胡说。正如你说:“乙丙丁这三个人长得都像甲。”那你起码要知道甲长什么样子,如果甲的样子你都不知道,怎么说乙丙丁像他?这就是个想象。
所以要说能证、所证一致,首先一定要证悟心的本性,这样才行,否则你就不能评判是能证、所证是否一致。这个时候能、所是什么?其中一种解释方法,能证就是我们的心,所证就是我们心的本质;还有一种解释方法,能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所是外界的显现。这里有两种解释,这个有点复杂,大家要弄清楚,我再解释一下。
能证和所证一致,按第一种解释方法,所证,就是我们所说的空性、法性。能证是什么?首先是空性的道理、概念,然后是我们心的觉知力,觉知到本性。从证悟空性的层面来说,能证和所证一致,就是能证和所证一致的概念、道理,以及我的心的觉知,这些最后和我的所证完全是一体的。换句话说,我所证悟的东西,和我的观念、觉受是一致的,这就是证悟层面的能证、所证一致。这比较难理解。
我们的能证是什么?是我们学的这些东西,我们自己的心,以及心的一些感受。我们的所证是大空性,是证悟的目的。这二者要一致才行。何谓一致?就是你所证的东西与你的说法不相违。如果你对能证的说法是明空双运,你实际所证的却是明、空不双运,那就是不一致。
还有一种“一致”,就是我们已经证悟了空性,安住在空性里面,外面的显现要和我们所证悟的空性一致。严格来说这叫“能所一致”,但也可以这样来解释能证、所证一致。所以这是对能证和所证一致的第二种解释方法,大家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理解,其实是一样的。如果大家平时讨论到这方面的东西,可以针对这个问题来专门讨论,这可能对学中观学得比较深的一些师兄有帮助,对于学得浅师兄们可以先听着,以后我们会大量地学这些。
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全是围绕二谛而宣说的,《中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如果不明白二谛,则无法了达佛法的深意,龙猛菩萨也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现在有个别法师和居士声称:“不学胜义谛和世俗谛也可以,只要懂得念佛、坐禅、放生,这些功德就足够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弘扬大乘的祖师,第一个就是龙猛菩萨,他都说若不了解二谛则不能通达佛陀的甚深法义,可见二谛的分类相当重要。
索达吉堪布说八万四千法门全都是围绕二谛来讲的,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生命就两种状态,凡夫的状态和圣者的状态。要消灭凡夫的状态,引入到胜义的状态,所以佛法只能依据这两个来讲,没办法再搞一个“三谛”出来。
虽然我们汉传佛教的天台宗提出了“三谛”,但实际上和我们现在所说的二谛是一样的。天台三观,即假观、中观、空观;“谛”,分成“三谛”,假观的一些说法属于一谛,空观的一些说法又是一谛,中观也是一谛。其实,它还是世俗、胜义二谛,只不过把世俗谛分成了假和空,认为这两谛都是世俗谛。在这里,连单空都被认为是世俗谛,这和我们的说法恰好一致。它的假和空其实是一样的东西,都属于我们所说的“单空”的层面。天台宗把这个分成了两谛,但实际上,它的三谛和我们现在说的二谛是一样的。
我们所学的二谛怎么说的呢?简单的可以这样来分:真正的大空性这个层面,或者圣人境界的层面,是胜义谛,是真实不虚、常乐我净的法;而凡夫的境界是虚妄不实的,是世俗谛。如果按这样来分,单空、假观、空观等,这些还是属于世俗谛,但有时候我们又把它叫成胜义谛,因为它趋向于胜义。
这样分看起来复杂,其实很容易搞清楚。究竟的胜义谛只有一个——大空性。其他的如单空的修行、所学的中观的概念等,全部属于世俗谛。但是由于我们所学的单空、中观概念等等,可以引发真实的胜义谛,所以可以把它叫做胜义谛。我们以前学《中观庄严论》时也讲过这一点。
佛陀一定要依靠二谛来说法,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二谛。不搞清楚的话,我们很多时候就会“打架”。怎么打呢?比如把胜义谛、圣者境界的一些东西——圣者境界也属于胜义谛——拿到我们凡夫的状态来用,那就麻烦了。圣人有些行为完全超越了因果,我们也那么去做的话,会受到因果的惩罚。
有些人认为胜义谛的东西离我们太远了,于是不愿意学,不想搞明白——“中观有什么好学的,那都是圣人的东西,我们凡夫就做好凡夫就行了。”他们忘记了学佛实际上就是要把凡夫变成圣人。
搞不懂二谛,还会经常形成“二谛互打”。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一说到空性层面就是“一切都不存在”,既然如此,杀人放火什么都可以干,反正都不存在。这就是用胜义谛的空性去扫灭一切。
二谛互打有时候又停留在世俗谛上,用世俗谛去否定空性,动辄就要说世俗的事。别人去学习般若、空性,这些人就评论这个怎样怎样,在见解上都不放过人家,心总是沉浸在世俗的境界里面,永远没有办法超越。特别是有些佛教徒,出离了一些污浊的东西,然后贪着一些所谓的“清净”的东西,对“清净”的东西永远不出离。这就是一种没有般若智慧的表现,属于用世俗谛去把胜义谛推开。
总之,经常会有二谛互打的情况,所以佛陀一直都是以二谛来说法,把二谛分得很清楚,最后达到二谛双融的目的。
“谛”有真实之意,之所以称为世俗谛,是因为语言、分别的对境本是虚假的,但凡夫人往往却执为真实。就像梦见山河大地、山水花园时,对做梦者来说是实有的,在他面前就可以叫做‘谛”。而胜义谛是圣者的境界,如《辨中边论》云:“圣者行境故。”这种境界无法言说,故称为胜义。概言之,我们所见的假象与真相,分别就是世俗谛与胜义谛。月称菩萨云:“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谛。”
其实刚才已经解释过这一段了。我们所见到的所有分别的对境、语言,全部都是虚妄不实的;而圣者的对境全都是法性,和他所证的东西是一致的,都是真实的,不是虚妄不实的。这里的“真实”和“实有”不同,大家记住,“实有”是我们凡夫的一种执着,而“真实”是我们所见到的事物的真相。
中观里经常说到“实有”这个词,很多人会把“实有”当成“真实”来看,特别是没有学过中观的。但二者完全不一样。“实有”的意思,是指我们误认为我们心前存在一个“东西”,它是不动的、不变化的、不依赖他缘的、独立唯一的东西。比如,最小的基本粒子,或者“上帝”,都叫做“实有”,这些是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是我们凡夫的一种执着,是一种虚妄的假设。然而,“真实”是什么?它是圣者的境界,是圣者心前的对境,是事物的本质。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把它弄清楚。
其实,二谛的概念在汉传佛教中也有,隋朝吉藏的《二谛章》中曰:“俗,是浮虚义;真,是真实义。”一切法的真正本质叫胜义谛,一切法虚无不实的部分叫世俗谛,这在汉传佛教中也是承许的。
其实,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中观上的见解基本是一样的。汉传佛教的中观教派叫做“三论宗”,现在还有传承,也有一些论典,但是学习的人可能不多。藏传佛教进入汉地后,学习中观的人很多,原因是什么呢?藏传佛教用的一些语言,比如《中观四百论》,现在学的《入中论》,或者是《中论》,很多这样的藏传佛教书籍所用的语言,是堪布们用现代的语言,以很清晰、逻辑化的方式说出来的。而我们汉传佛教如三论宗、天台宗,这些说中观的书籍,语言大量是古文,导致大家读起来非常困难。我们作为汉人,要把汉传佛教传承下去,一方面要吸收藏传佛教带来的这些非常重要的“及时雨”;另一方面,应该继承我们自己的东西,把这些古老的中观等论典、大德们的著作,翻译成现代的语言。
有人问三论宗是哪“三论”呢?就是《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这三部。《中论》和《十二门论》是龙树菩萨的,《中论》就是我们学的《中观根本慧论》,《十二门论》是“龙树六论”之一。《百论》是圣天菩萨所著的《中观四百论》的简称。
三论宗就是以这三部论为主要依据的宗派。三论宗在唐武宗灭佛的时候就灭掉了,非常可惜。但是,现在也有一些人说这些传承都还在。有一个刚刚去世的大德叫做刘常净,是个居士,据说他是三论宗的传人,他有很多关于三论宗书籍的解释。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推广范围不是很大,只有一部分学者在研究。虽然三论宗没有完全灭,但是从推广的层面看,修行方法非常稀微了,所以从这个层面说它“灭了”。
我们作为学佛的汉人,可以看看汉人是怎么样诠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如果可以把祖宗的东西捡起来,重新发扬光大,拿来真正地利益众生,是非常值得随喜的事情。
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壬二、本体:
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
二谛的本体是什么样的呢?正如前面所说,胜义谛并不是分别心的对境,心的对境全部是世俗谛。诚如《宣说二谛经》中云:‘胜义谛若成身语意之对境,则不成胜义,而成世俗谛。’胜义谛不是凡夫人语言、身体、分别念的对境,如果是的话,那它就成世俗谛了。
因此,凡属于分别的对境,统统是世俗谛,包括"一切万法不存在"的单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分别的对境。因为单空只强调空的部分,比如碗里什么都没有、屋子里什么都没有,把不存在当成空性,这是分别的对境,属于世俗谛,不是真正的胜义谛。胜义中一切均不成立,分别、语言全部消融于法界,如《未生怨王忏悔经》云:"未见一切法,即是真实之现见。"麦彭仁波切也说:"未见到之法,即是最殊胜之法。此时远离任何戏论、执著,这种境界是至高无上的。”
对于“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我们要解释一下。其实胜义也是“心境”,但不是我们凡夫这种阿赖耶识状态的心,是心的本性的意思。
不同汉语语境里的“心”,往往代表不同的东西。比如我们普通人说的心,就是自己的一些感觉和想法。“哎呀,我心想这个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这时候说的是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又说“我的心好难受啊”——其实说的是一种感觉。
佛经里说的“心”也是这样,有时候说的是意识,有时候说的是阿赖耶识,有时候说的是本性。
“胜义非心境,说心是世俗”,这里的“心”最多是在阿赖耶识的层面,或是意识的层面,肯定不是指心的本性。“胜义非心境”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胜义不是我们凡夫的分别或者是阿赖耶识的状态——阿赖耶识也有细分别——胜义不是这样一种状态,而是完全处于纯然的本性的状态。
其实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去说——心,但是不同语境下,心的含义是不同的。
有分别的心,就是有二元对立的心,能和所不一致的心。有分别的心就是世俗的、虚妄不实的。只要和心的本性不一致,这样的东西一定是心捏造出来的,一定是变化的、依缘而起的。那什么叫做依缘而起?不是说都是心吗,怎么依缘而起?就是心的分别产生两个不同的东西,合在一起,弄出一个相来;或者说依据心的两种不同分别——至少要两种不同的分别——两种凑在一起就叫做缘,造成一个现象。
只要是心弄出来的,和本质不一样的,有两种的东西,就叫做虚妄不实。而心的本性以及和它一致的东西,绝对是真实的、不变化的。你看,这些相是变化的,但是相的本质实际上是空性。空性落到具体的相上,应该叫做光明——如果没有明、没有觉知,这些东西能显现吗?造成这些显现的,实际上就是光明,光明和心本身是绝对一样的。所以相这些东西是变化的,但它的光明是永远不变的。
对于二转和三转,这种说法全都能契合。如何契合二转?看这个东西的相是假的,即世俗谛,但相的空性是胜义谛。如何契合三转的能证、所证一致?对于具体的东西,本质只是光明,不用管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这个东西是光明的,和我们的心是一致的,于是能证、所证一致。从三转的角度,不能去看它的相,只看它的本质就是明。
在我们凡夫看来有不同的相,且不同的相有不同的功能,而佛陀看到的全都是一如——法性、光明。佛陀的能所是一致的,是胜义谛。我们能证、所证不一致,我们心的光明和这个相是不同的,我们着在它的相上,着在我们的分别造成的具体作用上。能所不一致,就变成了世俗谛。
所以二转、三转都能契合。其实二、三转是一样的。这两种分法,也是麦彭仁波切的分法,很精彩的。
如果我们要对这个话题进行思维,可以思考很多,但如果是没有详细学习中观的师兄们可以不考虑这个。对于这一段我们暂时讲到这里,下一课还是要从本体讲起。
虽然我们讲得复杂了一些,比如把二转、三转提出来一起讲,对很多初学的师兄来说比较难,但是对一些已经学过中观的师兄,是一件很有益的事情。
那么初学的师兄怎们办呢?先耐心地听,以后我会把这些名词一个一个地拿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如果不在禅修中心,就不讲这个般若品,可能会拿其他中观的书,来跟大家进行课间讨论,补充一些基础知识。在这期间大家就可以把这些基础知识慢慢融会贯通,听懂了以后再回过头来学这门般若品,就更加系统、细密。而且,以后我会把它讲到修行上去,讲法会越来越趋向于怎么去修行。虽然我自己的修行也不好,但这是交流,有什么我会说什么,有一点就说一点。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