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类的追求是什么?
我们今天先跟大家聊一聊“为什么要学佛”这个课题。为什么要学佛呢?首先看大一点,人类不管是在任何一个阶段,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人、一个族群乃至一个国家生存下来,他们的追求是什么?一定有个追求,是不是?大家都知道,我们要追求活着,还要追求快乐。
首先要追求活着嘛,你活都没活着,还说什么?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随便找个地方“砰——”跳下去就完了。关键是死也不能解决问题,他又会活的。当然是以什么样的活法,那就不知道了。按照佛教的说法,自杀的人肯定要成为饿鬼或者下地狱的。
当然,在一些很特殊的情况下也不一定。比如为了利他,去保卫其他的一些生命,自己去死掉,这种人不会堕落恶道,反而会升天。但是大部分自杀的人,一般都是极度的悲痛,对生命丧失了信心之类的。所以,这样死亡的方式一定会堕入恶道,这是佛教里面的说法。
我们现在不谈死。活着的人,一定要争取“活着”,还要“活得快乐”,就这两样事情。这个观点大家没有意见吧?有没有人会说“我活着,为了争取痛苦”!——如果有这样的人,已经很牛了,因为这种人一般都是成就者!你们不相信?普通人一般要追求快乐,但成就者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希望有痛苦。他要考验自己在痛苦来的时候,还能不能安住于般若,他要磨砺那个般若力。
痛苦有很多种呈现的方式,也许在我们那里认为不是痛苦的事,他会认为是痛苦。但也有我们认为是痛苦的事,他也认为是痛苦,比如刀戳身体或喝毒药这样的事,我们肯定会认为是痛苦嘛。但是有些比较厉害的成就者,他就希望有些违缘来,违缘来了以后,才能让自己的境界得到磨砺,迅速达到成佛。那种能够追求痛苦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人!
还有一种,其实这个大家也可以理解的,比如有些打架打惯了的人,没有对手的时候,就“孤独求败”,希望有个高手能出来跟我打。当然他们那个打,不一定是痛苦,但在我们看来有可能就是一种痛苦。但绝大部分的生命,第一个要活着,第二个要快乐。
从古到今,我们现在不谈佛法,也不去说其他的宗教。不管什么社会形式以及什么主义之类的,它的宗旨要提出来,首先要让我们“活”,第二个要“活得好”。那要怎么样才能够活下来和活得好呢?首先得有物质的满足,要吃得饱、穿得暖嘛,不然就饿死了——冬天来冻死你,夏天来热死你。
所以,首先一定要在物理上,保证这个肉体能够活下去,肉体活下去了以后,接下来就逐步上升为精神的需求。
1、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
有个心理学家叫马斯洛,他有个“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后来有人把它讲成六层,也有些人把中间一些层次变化了一下,但不管怎么样,他总结了人类的需要。
第一个,首先是生理需要——活下去。
第二个,是安全需要。就算活下去了,也总不能生活在危险中间嘛。危险的话,我肯定要跑的。你整天拿着刀,我天天担心刀插到我屁股上,那是不行的。起码我要转过头来看着你,不要插我屁股。就是他一定要在安全的环境下去生存,这叫安全需要。其实这也和我们的身体存在(生理需要)是有关联的,由于安全需要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了,所以可以算是开始朝着精神层面上去追求了。
第三个,我安全了,我也生存下去了,起码要得到尊重嘛。你想想看,比如在公司里面,给你很高的工资,也不会有人把你杀了、干掉,但老板天天骂你,今天骂你王八蛋、明天骂你王七蛋、后天骂你王九蛋,弄不好,就变成,“我炒了你,我滚蛋!”你也会受不了的,因为人有自尊。这个尊重的需要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去了。
第四个,是认知转换的需要。马斯洛把它叫做旅游需要,实际上叫认知满足。什么叫认知满足呢?就是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所以到了五一节、国庆节,大家都跑出去看别人。因为人除了身体要进食以外,他的眼睛、皮肤都要进食的,比如皮肤,久了不摸都不行的。
所以六个识(六个感官)一定要进食,比如眼睛一定要看东西,如果你们不相信,可以把自己的眼睛蒙上三天试试看,你会疯的!耳朵一定要听到人说话或者其他的声音。如果长期只说一样的东西,你会觉得很烦的!这也是一种需要,叫认知转换的需要。如果这些感官,不给它东西(进食),久了以后就会烦的。你看我们的影视如果长期都是一样的东西的话,大家都烦了“哎呀,换一个口味嘛!”——就会变成这样。
所以,这个认知转换需要已经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层面上了。你看我们为什么现在物质满足了以后,有些孩子出现了一些精神问题,这样不满意,那样不满意,父母就骂他:“有没有搞错啊?你吃得饱穿得暖,什么都给你买最好的,你愁什么愁?”老一辈的人,会去说年轻的一代,觉得他们简直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年轻的一代,吃穿这方面一生下来就满足了。他们不像我们经过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见面的时候都问对方:“你吃饱了没有?”当时吃饱是最大的需要。现在不是的,他们的需要上升了,需要不同的精神食粮。其实去旅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满足不同的精神食粮:眼睛要看新鲜的,耳朵要听新鲜的……
有个治愈夫妻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不要天天睡在一起(你们不要觉得我在开玩笑哈)。分开睡一段时间,下次再摸的时候,就感觉要好一些。这是人类心识的特点,和道德没关系。有些伪君子们不要听到这些东西,毛都竖起来了!
第五个,需要是自我实现。什么叫做自我实现呢?就是每个人有生存的理想,我活下来了以后,身体也很好,安全等各方面都满足了。“现在纷繁复杂的东西也看够了,但是我活着我要干什么呢?”——他就开始问这个问题了。
这也有不同层面的,有人说:“长大了,我要做飞行员。”(他也不怕飞机摔下来。)或者有人说:“我长大了,我要当舞蹈家。”还有,我要当什么、当什么……我要做一名伟大的演员、做一名伟大的“戏子”之类的。每个人层次不同,有各种各样的理想。有人说,“我要当政治家”、“我要做比尔·盖茨”,这些都可以。但归纳起来就是,实现他们自我的人生价值。这就是马斯洛的五种需求。
后来,又有些人说,还有一个叫“超我”(本我、自我、超我)。他们赋予了很多概念在里面,但我们现在不谈那么复杂。不管哪个团体、哪种主义、哪种宗旨、哪种社会形式,无非就是要实现,让我们活下来和活得好。
要活得好的话,基本上刚才说的那五种需求都可以概括了。当然也有其他分类的方式,有人拿我们中国的历史来开玩笑,怎么开玩笑?首先我们要吃饱,这属于“王满仓”、“李富贵”那个阶段。(我们那个时代取名为王满仓、李富贵都是好名字,虽然现在大家觉得很俗,但那时候代表一种需求啊——谷仓里面的谷子要满、人要富贵。)
到了后来就不同了。超越了这个阶段以后,吃饱了、穿暖了,就要开始追求其他的,然后就到了什么阶段呢?梅兰芳、梅艳芳,开始玩艺术了。因为需求总得越走越高嘛。再往上走,就要变成弘一法师、太虚法师等等,他们要去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什么。当然这是从宗教去的,还有人从科学去的。
如果从科学方面去的话,就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找到真理在哪里。但是,科学自己也首先承认:“我这个不是真理!”——科学从来没说自己是真理,科学认为自己对宇宙人生正在了解的过程中间,我们非常的求实,实事求是,所以叫“科学”。科学从来没自己宣称过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宇宙的真理,只有唯物主义——它说找到了宇宙生命的真理是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物质。至于物质是什么,它自己也没搞清楚。等一下,我们也会讲到这些。
不管怎样,分来分去分了各种各样的类,它都是为了——第一个,要活下去;第二个,要活得好。是不是这样的?
2、现代人的生活状态
而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人,存不存在活不下去的问题呢?经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艰苦奋斗,无数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我们现在还是活得很好的。我们现在基本上不太愁吃愁穿,你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也不咋样,买个iphone7要卖肾,这也许有可能。但连一碗炸酱面都吃不起的情况是很少的嘛。如果实在不行,连炸酱面都买不起,你来参加禅七嘛(众笑)!
所以,吃得饱其实是不成问题的。而且现在这个阶段的物质丰富性,几乎超过了几千年的堆积,真的是非常吓人!不要说跟旧社会比,跟我小时候比,(都丰富了很多)。我小时候一年四季只有三套衣服,夏天穿一套就行了(第一套),春天的时候在外面加一件(第二套),冬天的时候再往外面加一件(第三套)。我们那个时候都是这样的,现在怎么得了啊?
现在随便找一个小女生出来,看她租的房子(她没房子,现在的房子比较值钱),里面装的主要东西就是衣服。我去看过我们公司那些女员工的“家”,生出了很多感慨,其他的感慨我就不说了,有一个感慨就是:“怎么这么多袜子?”——到处都是袜子,以及那个袜子发出的味道(众笑)。
但起码她们在物质的拥有程度上是相当高了,当然,如果说要一些比较高精尖的产品,那还是不行。比如你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航空母舰,私人飞机也没有。”我都没有啊!实际上这个东西是不能有的,为什么?如果我们这一群人每人都拥有一架私人飞机,哪里去找机场啊?这玩意是没办法实现的,但起码活下去是没问题的。因为没有私人飞机还是可以活下去,有私人飞机也不见得会活下去,因为会被抢的,还有飞机可能会掉下来的。如果我们没有私人飞机,这些危险全都没有了。以上讲的就是活下去的层面。
第二个层面,怎么活得好呢?我们这个时代会不会因为拥有了这么大量的物质而活得好呢?这就麻烦了。我告诉你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多生命比我们那个时代还要痛苦,我真的很想不通。你们知道我以前的痛苦是什么?我大学的时候,痛苦的是什么呢?我们宿舍前面是一个卖烧腊肉的小摊,经常一个个鹅腿挂在那里,油卤卤的,而买一个鹅腿要三张饭票。也就是说,我要买一个鹅腿的话,要饿好几顿饭,所以我就经常围着那鹅腿打圈。那个时候我们的痛苦就是这样,但其实也没很大痛苦,就是打圈嘛。那个时候经常乘他不注意,“不与取”一把拿了走人!(众笑)
基本上现代人的痛苦不是为了这个,现在是抑郁症,知道吗?好高级的病啊!我们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哪有资格得抑郁症啊?人很多东西满足了以后,(要求会变高。)我们那时候,恋爱基本上都是异性恋爱来的,到了现在这个时代,有人为了防止女朋友回去跟爹妈处不好,怕爹妈嫌弃,怎么办呢?带一个同性的男朋友回去,父母一看了以后:“啊,我好怀念你以前的女朋友,我们再也不闹矛盾了!”那这算不算精神痛苦呢?我也不知道算不算精神痛苦。但那个抑郁症肯定是一种精神痛苦,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快乐,太多了。
3、错误的获取快乐的方式
为什么会这样?物质满足了,精神还这么痛苦?原因大家有没有想过?除了身体满足以外,我们还接收了很多思想上和文化上的宣传信息,大量的信息——从基础的世界观到各种各样的流行文化,实际上给我们的心灵构置了很多的东西,让我们对很多事物产生堆积和判断,然后会带来不同的心理状态,痛苦会大量地出现。
首先这里面要谈到两个:第一个,我们活着的时候,生命到底是不是只有一期?什么叫做只有一期生命呢?我们现在基本的世界观认为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没了。我手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公众号,里面有很多这样健康、那样健康。他们统一的观点就是:“其他都可以没有,但是你的健康一定要有,你只能活一次。”——哇!这个观点说起来很正确,而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我们不认为它有多痛苦,而且还觉得很鸡汤,但其实它在无形中让你产生了很多错误的判断。如果你认为生命只有这一次的话,那是一个很悲观的东西!它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恐惧以及失去希望,而很多人不顾因果的行为,实际上就是认为只有这一生。像我这种人,如果不相信因果,那将会是一个十足的坏蛋。如果不相信因果,你以为我真的会这样搞个禅七让你们来白吃白喝?老子收钱收死你!(众笑)至于这种世界观到底带来多大的危害,我们等下再谈。
第二个,我们现在对幸福和快乐的判断,很多东西看起来是直接的,但实际上是堆积而成的。什么叫做看起来是直接的,实际上是堆积而成的呢?比如,我经常跟公司的人举例,如果我们进入了一个电梯里面,有一个女的进来了,马上就会觉得:“好美啊、好漂亮啊,为什么漂亮呢?锥子脸、筷子腿……哇哇哇!”其实,这是长期的影视堆积造成的“漂亮”,锥子脸和筷子腿真的有那么漂亮吗?你要真的跟她谈恋爱的话,那个锥子脸其实起不了太大作用的,筷子腿反而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她跑不动,你要背她,这种人会经常生病的。这看起来好像是当时我们的一种判断,但实际上里面有文化的堆积。
我再找一个例子,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我们在里面看到了杰克会为露丝跳到水里面去,这把我们感动得眼泪哗啦哗啦地流,晚上睡不着觉,觉得好感动啊、人生好美好啊!——栽了!你根本不知道栽了,为什么不知道栽了呢?无形间,“杰克”的玩意堆积多了以后,你找对象的目标也朝着“杰克”去了。结果你发现,全部不是为你跳下水的,而是把你推下水的,然后就会带来极度的痛苦!(众笑)
我们的心里面无形中有很多这样的暗设,现成的有很多,比如杰克、宋仲基、都野兽(都教授)……这些塑造太多了以后,不见得是好事,姐们哥们!如果你觉得:“哎呀,这些都是生命美好的诠释啊!”不是。它跟现实是脱节的,同时又在你的内心里面埋设了很多选择和判断的“基因”。其实也不见得找一个杰克为了你跳下水嘛,或者那个男人当时没跳水,后来人家天天给你端水也不错嘛。你怎么不想想,你为他跳把水呢?
所以我们的影视天天在灌输自私,灌输一些很邪恶的东西,但我们不知道,还认为它很美好。实际上,长期这么灌输以后,慢慢慢慢,我们心里面就开始为自己设立了各种乱七八糟的判断基准,然后在生活的寻找面上变得越来越狭窄。我们已经没有了宽容,没有了看到很多东西都觉得漂亮和美的能力。
你看,现代人有一个大的麻烦是什么?害怕孤独。对修行人来说,孤独是个多美妙的事情啊!但普通人不是的,他要逃避,他永远都在逃避,他一边在逃避,一边说“活在当下”!怎么个逃避法呢?他呆在一个地方没事了,一定要拿手机出来刷的,他不敢面对自己,不能安静下来,一定要找个东西来填充自己。
然后太孤单了,他一定要去跟别人通电话的,为什么?因为大量的信息不停地灌输进来,表面上好像你们都没有接收,但实际上起了一个作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让你的心建立了“微细身”——就是气脉运转的方式被固定了,认知的方式被固定了,你必须要这个样子,不然你会难受。表面上,手机带给我们方便了,但那些信息跟你的快乐、幸福,跟你审阅自己、跟自己相处是冲突的。
所以,我们有很多这样的错误认知方式,导致我们的心灵痛苦、冲突,互相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而且,判断的标准也很奇葩。为什么判断的标准很奇葩呢?有的人看了抗日神剧是一种判断标准,有的人看了宋仲基又是一种判断标准,各种各样的东西一起来了以后,每个人无形中,都有不同的标准,甚至夫妻之间都会打架。
我看到过一对夫妻为了一只狗打架的,他们在争论那只狗是不是很萌,然后两个就吵起来了,我就在坐在旁边看着他们两个吵,我觉得他们两个真的比狗还萌!(众笑)真的是这样的,它萌不萌关你什么事啊?萌就萌,不萌就不萌嘛。他们的心已经完全不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建立了很多的标准。
这样下去,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心理状态,没有一个真正能把我们引向快乐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这里说的还是世俗),到了后来,随便你多牛,赚多少钱都等于零。
事实上,现在有很多人在世间上,事业发展得很好的,一些所谓的大企业家、大影星,他们为什么要去信佛?有人去问宗萨仁波切:“为什么明星和大企业家很多都信佛了?”宗萨仁波切回答:“事实证明他们所搞的那一套是没有用的,所以他们来信佛了。”——因为他们不快乐。
我们误认为发达的物质文化以及所谓发达的世俗文化可以让我们快乐,实际上根本不是的,久了以后,你会不快乐的。你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狭隘、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孤单,你连快乐的滋味都不知道。
越富是越惨的,你们不明白啊?(拿别人举例不好,就拿我自己举例,我还不是非常富的人,如果跟思聪哥哥这样的国民老公一比,我就不行了。)刚刚开始,在大学的时候,我看到鹅腿真的是口水直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见到什么东西都流口水,好吃得不得了!现在呢?天天晚上给我鲍鱼,我都不会流口水。就是根本已经不行了,选择面越来越窄,好像这是一种富有、了不起,其实不是的,其实你把你的快乐越逼越窄。
如果没有修行的话,最后会逼到哪里去呢?逼到毒品上去。最后你发现其他任何东西都没办法让你再快乐了。我以前住在顺德的碧桂园(那是所有碧桂园的开始),里面住着很多有钱人,有人说,当时珠江三角洲的富豪,它可以一网打尽。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到了后来基本上都吸毒了。刚刚开始,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快乐,有钱去旅游,慢慢慢慢,就开始赌博、玩女人,从普通女人玩到明星,最后发现这些都没兴趣了,就开始吸毒。
他们把快乐越推越高、越推越高,到了后来发现什么都不行了。你让那些人下来和我们一起去在夕阳下漫漫步,已经不行了。他们要去跟四号、五号(毒品)漫步。他们的身心已经没有快乐了,越搞越刺激,不一定是好事来的。这里有一个很重大的问题,就是这里马上要谈到的——我们学佛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获取快乐的方式,总的来说是错误的,我们所有获取快乐的方式要靠外界来刺激自己,这个总的方式是错误的,所以导致了最后选择面一定会越来越窄,刺激越来越弱,快乐就消失了。在佛教里面,这个叫做“能感疲劳”。什么叫能感疲劳呢?我以前上课都经常举这个例子,比如我们吃辣椒,刚刚开始一点辣椒就辣得好“嗨”,到后来一碗都不行了。
吸毒也是这样的,刚刚开始整点什么大麻、K粉,到后来连四号、五号都不行,要打针,打到后来,那些人一身都是针眼、脸都是青的。而且这些人绝对不能喝酒,因为他们肝肾的解毒能力完全不行了,再有钱都等于零,对生活完全丧失了那种快乐的能力。
为什么那个吸毒的人会丧失快乐呢?在密宗里面讲,快乐一定要有气带着明点在正确的脉轮里面运行,才会产生身心很快乐的感受。但吸了毒以后,他的气和肝肾全部拿去解毒去了,人会散的。而没有毒品的话,就会极端的难受,开始是心理难受,到后来连生理都会难受,要是不给他吸,鼻浓口呆地一起来(不停地流鼻涕、眼泪),所以戒毒是非常困难的!
生理上的毒瘾还可以勉强戒掉,心理上那个毒瘾很难戒掉,因为心理上“食髓知味”。他知道那个东西非常的好,永远都会去想,一寂寞就要去想。他习惯了要从外面去拿那个东西,而且绝对离不开。不要说毒品,吸烟如果是上瘾了,吸久了都不行。这就是我们从外界拿取快乐,一定会产生后来的麻烦的一个原因。在佛教里面叫做“贪欲”——从外在去拿东西来让自己快乐,而且依恋不舍。包括爱情都是这样的。
我们会把爱情推到不得了的程度,认为是人类最崇高的东西。以前是要把红旗插到全世界,这是最崇高的。现在大家不这样想了,要把爱情的旗帜插在床头上,现在爱情被推到了最高。(我不是说让大家不要去搞爱情,我没这个说法啊!)贪欲虽然不好,但不是说马上就不要,比如吃饭也是贪欲,你不吃会饿死的。谈恋爱搞家庭都是贪欲。不是说我们一学佛马上就不谈恋爱了,回去把老公赶跑,把老婆休了。不是这样子的,而是要明了它的本质是什么?比如爱情,其实就是一个对境激起了你的快乐,这个快乐里面夹杂了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叫荷尔蒙,身心可以产生最集中的交流。
而且对境激起的快乐,是个不对等的东西。我们经常说“这两个人中间产生了爱情”,好像觉得他们两个人中间,有个东西叫“爱情”。你去找出来,爱情长什么样子,我直接买了它!没有这样的东西,其实是他出现在你的面前激起了你的一种快乐,你出现在他面前也激起了他的快乐,好了,王八对绿豆,对上眼了,这个叫爱情。
如果是他激起了你的爱情,结果你没有激起他的爱情,激起的是怨情,那就不行了,就会出现单恋。还有两人就是王八对甲鱼,对上了眼,也是不对等的,因为他激发你的程度和你激发他的程度是不对等的。这个不一定,而且时间的长短也不对等、深度也不对等,还有最关键的那个持久度,绝对是不对等的,到时候一定会消失。
运气好的,比如前世你们俩在佛前发了愿的,也磕了很多头的,搞了很多故事的,发了愿:下世我们王八对甲鱼,一直对下去,好不好?你们都说,好!然后,又供水又磕头,这世见面就对上了,可能维持很多世,一直这么对下去,这个没问题。但是你要死的,知道吗?人死了,下世还对不对得上呢?万一下世你变成了王八,他没有变成王八,他变成了吃王八的,那怎么办呢?直接宰了你!你们不相信啊?我们吃的好多王八、甲鱼,都是自己前世对上的。佛教里面就是这么说的,事实上也就是这样的。
过多地推广这些,搞得生命的意义就是这些东西了……以前还好一点,说老实话,把红旗插遍全世界,虽说有点天方夜谭,但还是种理想嘛。但现在呢?把黄旗插在床头上。这样搞下去的话,身心很快就不行了。因为红旗插遍全世界这种事情,一时半会实现不了,大家不会失望,但黄旗插到床头上很快就实现了。大家以为黄旗插到床头上会很快乐,很快乐吗?不是心亏就是肾亏。(众笑)
会不会有快乐呢?刚才说的,王八对甲鱼对上了眼,也可以对一辈子的。但到了老年以后,互相之间的快乐已经不带荷尔蒙了,七年之后就开始痒了。因为对方能激发你荷尔蒙的可能性越变越低。特别是女孩子,最吃亏了,因为生了孩子以后,激发荷尔蒙的力量大部分都消失了。这时候男同志就最坏了,然后就去找其他能激发他荷尔蒙的对象,所以女方是最吃亏的!
既然这样,很多人都还没有离婚,原因是什么?要养孩子的嘛,一个人挣奶粉钱很困难的。有的男的还挺负责任的,让女的又要去挣奶粉钱,又要怎么怎么样,他会受不了,所以他可以不离婚。但是他们在一起,像一种契约一样,左手虽然摸右手,但是你不能分开他们的。分开的话,他们会痛苦,孩子会痛苦,所以很多家庭就这么存在下来了。
我没说它不好啊,我只是告诉你,事实就是这样子的。如果你要选择,觉得他好,他爱你也没问题的。像我们认为屎不好,但狗认为屎很好的,你也不能去怪狗嘛。“屎那么不好,你居然要吃屎?”——人家就是喜欢吃屎的嘛。所以没有什么好或不好,关键你是人还是狗。
也就是说,我们老是在外界去寻求快乐的这种方式出了问题。爱情都出问题了,还有其他什么?任何一个方式,我们都是从外面去找,不停地去抓,我们需要用一个外境来刺激自己的快乐,是不是这样的?而且搞惯了以后,一个孤独都整死你,如果心没有刺激了,就会不安。它一定要有东西,不然它会很难受,这在佛教里面叫做“五阴炽盛苦”。
有人说,以前军队里面的人,你打他板子都不怕的,打二十军棍根本不怕,甚至杀头也不怕,“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好像很牛的样子!其实那个时候不用打他,关他三个月不跟他说话,他会马上求你的:“求你不要关了,你杀了我行不行啊?”真的有这么严重的。
现代医学实验,如果收掉一个人的手机,不给他任何书看,把他关在一个一两尺方的房子里面(不能太大了,大了他可以活动),不给他太多的空间活动,不给他活动,两个礼拜后基本会疯的。为什么呢?因为心的运转方式习惯了要有人跟他说话,要思考很多的东西——需要很多的东西“进食”,突然一下断绝了,他会受不了的。
如果你们不相信呢,你们都是佛教徒,我有个摄影中心里面多出了一些房子,你要愿意去的话,我提供给你住几个礼拜,免费送给你吃和穿,但你的手机要交出来,wifi这些全部给你停了,你试试看!你马上就知道那个恼火了,因为你的心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最可怕的是什么?我们对外境的依赖太深。最关键的是,它蒙蔽我们,让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心不需要外境,就可以产生很多的快乐,那种快乐甚至可以超过所有外境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个快乐要从哪里来?从学佛来。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建议结合录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