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唯识所说的空性,我们可以理解为:外面的东西是假的,可以不要它。
但这种理解比较粗浅。为什么这样说?这里牵涉到意识对事物显现的作用问题。比如我们修禅定,思维完全没有了的时候,外境会消失的。外境消失了以后,我们的心会不会认为这个外境是虚假的?不一定的,因为你意识里面的遍计执著没有消去。当外境重新出现的时候,你还是会认为它存在。
只是因为你禅定的力量把显现压制,所以外境就消失了。但是这种消失并不会让你认为:外境本身就是虚假的,是一种虚妄分别。为什么?因为如果这样就有对外境虚假的认知,那么每个外道都能证悟,因为外道的禅定也会让外境消失。那么,这中间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意识中的遍计执!我们要通过闻思、通过正确的见解把它去掉。
也就是说,意识对事物的现起和隐没不一定起作用,但是也可以起作用。为什么?当我们的前五识生起的时候,它是不明确的、很模糊的。所以禅定到一定的时候,意识不动了,外境就会像雾一样。但是我一注意外境,外境就特别的明显了。
五俱意识附加上去以后,接下来就是独头意识(开始分析、想),或者以带质境的方式开始思维。比如我的眼睛看到前面事物呈现出朦朦胧胧的状态时,虽然有外境现起,但是它很不清楚。但是如果是我渴了,想喝水,一下就作意在杯子上,杯子就清晰地呈现出来,我伸手可以很准确地拿到杯子。所以说,若要让外境在我们的境界中清晰地生起,就要加上意识。这说明意识对现起是有作用的。
要是我完全没有意识了以后,这些东西会不会消灭呢?会消灭的,比如你睡着了,显现就消灭了。意识完全不动了,或者禅定到意识完全停下来的时候,比如到二禅以后,你的眼睛就看不到了。
但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消灭外境来证悟外境为假呢?不是。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外道通过禅定让所有境相、身体的感受消失以后,就证悟了——外道和佛教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所以,不能靠现象消失来获得证悟,而需要把意识对现象本质的认识与禅定结合,禅定中现象的消失只是为了印证你头脑中正确的见解,这样才能够获得证悟——止和观要完全相应。纯粹的止也可以让外境消失,但是仅凭它不一定就能证悟。
那么,意识对物质显现的作用,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有多大关系呢?几乎可以说,有决定性的作用!不经过闻思就想获得证悟,根本不可能!但有些人说:“我没有通过闻思,我只修禅定,最后上师给我一个窍诀,我一下就证悟了。”那是因为有窍诀,说明上师已经帮你闻思了很多。
上师从境界里拿给你的窍诀就是闻思的结果,是所有修行经验凝聚起来的精华,他给出窍诀,一下就兑现在你的境界里面。比如有些人修证到所有显现全部都消失了,完全进入阿赖耶识的状态,上师突然给他一个耳光,“嘭”一下,他就明白:哦,原来这个是本质!
但如果上师没有给他窍诀并教他辨认方式,可能那个境界出现以后马上就消失了,他根本就不知道那是证悟。所以,必须要上师跟他讲过什么是证悟才行。此外,他还要对上师有信心,自己的业障要轻、认识力很强,这样才有可能认识:原来万法的本质就是这个。
按照佛教经论所说的,我们每次死亡以后,都会经历法性中阴的过程,只是短短一刹那它就没有了,马上继续现起其它的状态。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认知能力,我们在法性中阴的时候可以马上成佛(不止是初地菩萨)。这是宁玛派的“六中阴”的一个修法。当你已经开悟,确认了本性,虽然可能并无神通或其他特别之处,但是你只要能在证悟上保持一段时间,那就足够了。
只要你不犯戒,不去做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不要连中阴都不经过就直接下堕),在出现法性中阴的时候,身心停下来,一认知就进去。进去以后不是初地菩萨,也不是二地、十地,一下就是佛!这是宁玛派说“即生成佛”的一个根据。这不是我说的,好多经论都是这样说的,以前慈诚罗珠堪布也讲过。所以宁玛派要求,你一定要获得大圆满的证悟(获得证悟以后可以稍稍偷点懒),然后保持这个证悟,在中阴的时候成佛。
我现在说这一大段的意思,就是说意识对我们的现起有作用。它的作用有多大呢?非常大!意识转化了,就叫做“妙观察智”:证悟初地到七地菩萨,是下品妙观察,八地到十地菩萨是中品妙观察,佛陀是上品妙观察。也就是说,在意识转化的过程中,意识对我们的现起是有很大作用的。
——摘录并整理自《八识规矩颂》第3课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其实,我们的出离心很虚假
- 请查收这份“慈心”的座下修行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