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修了好长时间,甚至是修了好多年的世俗菩提心,却连好心都没有,更不要说生起菩提心。因为他们只是有了一些菩提心的概念,相续基本没有改变,不能形成菩提心的心态。2011年的五一禅七,我们就学过“概念的出离心和真实的出离心”“概念的菩提心和真实的菩提心”,学了它们之间的区别。虽然我们学了很多关于菩提心的观念,也可能轻微地做过一些菩提心的修行,甚至很努力地发过菩提心,但最后仍然发不起来,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我们内心的出离心非常微弱,甚至一点出离心都不具备。
那么,是不是没有出离心,就不能修菩提心呢?不是的。
虽然,有大德说过:“一定要修好出离心,再去修菩提心。”从次第上来说,这是对的,但一般而言,如果要我们这些汉地众生老老实实的什么都不做,先把出离心修好,再去修菩提心,这不太现实。很多人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学修班,哪里会考虑是否按次第修行呢?有些一边学《普贤上师言教》,一边学《入行论》,同时还上般若班。实际情况中,我们不可能等出离心修得很坚固之后,再来修菩提心。
其实,我们可以一边闻思修行出离心,一边闻思修行菩提心,二者之间不会产生冲突。虽说可以同时学、同时修,但如果我们的心一点都不具备出离心,或者有一点出离心但总体很差,这样真的生不起比较真实的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比较真实的出离心,就意味着我们的心对各种世法、各种世间妙欲非常贪著。这种贪著会隐藏在各种各样面目下,打着掩护出来。一旦触及到自己贪著的东西,连一个小小的快乐、较好的外境都舍弃不了,那就谈不上发菩提心利益别人,或者像具备圆满的出离心那样舍弃今生,更不可能粉身碎骨、不顾一切地去利益众生、弘扬佛法。
所以如果有人声称自己没有出离心,却有了菩提心,那是自欺欺人,根本不可能。没有出离心的人,就意味着有巨大的贪著,因此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禁忌。比如他贪钱的话,你就不能碰他的钱,当他要在学佛修行和挣钱之间做选择时,他一定会选择去挣钱——哪里可能有菩提心?贪色的话,就更厉害了。现在很多人对钱财的要求不高,只要够吃够穿就满足了,但对“色”就不一样了,对爱人、情侣、家庭的某个成员,贪著得不得了!当在修行解脱和爱欲对象之间做选择的时候,一般都会抛弃修行,这样怎么可能有菩提心呢?
虽然这样的人,还是可能有菩提心的观念,但菩提心的真正意思是“舍弃一切”,为了众生的解脱,不仅仅奉献一生,而且要生生世世地做下去,必须有这样强烈的心态才行,否则一点点事情就可能把我们打倒。所以,如果没有比较真实的出离心,就不可能有圆满的菩提心,原理就是这样。那么,我们要怎么办呢?在《修心七要》里面,第一个“要”是劝修前行法,只有一句话——“当修前行法”;第二个“要”是讲胜义菩提心,也就是正行;后面五个“要”都是讲如何修世俗菩提心。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七要》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外境消失了,空性就消失了吗?
- 让人生重新“洗牌”的办法——改变世界观